方高能!全国高校食堂大比拼,看完觉得自己好惨......
来源:本文内容综合自腾讯企鹅辅导学生会(qiefudao1607)、募格学术、寻吃、广州印象等,由高考直通车团队(微信:gkztcwx)排版编辑
微信平台编辑:周悦
食堂,是学生们“三点一线”式常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那一点。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的微博上发布了湖南一高校女生拍下来的关于食堂饭菜的相册。
图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这些简单的家常便饭也引起许多网友对学校食堂满满的追忆,许多人都说毕业后再也吃不到食堂的味道了,尽管上学的时候对它诸多嫌弃。可真要离开了,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会回味那简简单单的菜品,想念食堂大妈们手抖时多出来的那一勺肉。
说到高校食堂,其实,这里也是各个大学“明争暗斗”的另一个战场。在这里,不看科研指标,不看paper数量。大家公平竞争,仅以味道一决高下。有的靠那么几个“特色菜”荣升“吃饭大学”,有的靠“味道奇特”另类出圈。但大多都逃不过“真香定律”:食堂永远是别人家的好。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美食大学”?
小编根据“2018年度高校食堂TOP50”榜单做了个小整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几所高校食堂,品鉴几款招牌美食,相信在观摩了这场充满烟火气的争霸赛后,你一定能找出心中的冠军。
中山大学
在2018年度高校食堂TOP50榜单中,中山大学排名第七,在入选的广东高校中位列第一。
在中大的历届学子中流传着“学在南校、玩在珠海、吃在东校,死在北校”的话,由此可知中大的21个饭堂及校内餐厅中,东校的伙食是公认最好的。南校的伙食常被“吐槽”,但那里有红砖绿瓦、树木青葱。
中大的东校区,即大学城校区,拥有大小6个饭堂,味美价廉,吸引了大批非本校人士前来“蹭饭”。除了有排名第1的第四膳堂,东校的行政楼饭堂因外表高大上,具有观景视角而被学生们亲热地称呼为“君城湖畔餐厅”。
一饭的早饭最为丰富,中午的自选窗口会让你犹豫不决,酱爆窗口为一绝。二饭有大木桌和VIP休息区,就餐环境好!四饭的小炒则劐气十足。
中大的南校区的四大学生常驻饭堂有学五食堂、清真餐厅,春晖园和学一食堂。
-必吃经典菜-
东校一饭蒸饺
东校一饭滑蛋饭
东校二饭肠粉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食堂向来有“京城第一高校食堂”的美称,菜品不仅种类多,色香味俱全,荤素也搭配得十分健康营养,惊艳味蕾。
自助选餐是它的一大特色,学生可以根据口味喜好,任意选择菜品,每一份菜和主食都定量,避免了打饭阿姨“凭心情打菜”导致的就餐体验差等问题。
公主楼二层整个餐厅都是自助空间,一边是开放式自取柜台,一边是现做窗口,炒菜、面饼、烤串、水果、饮料,那是应有尽有。
是的你没看错,还有十几种点心。
种类繁多不说,样式还很齐全,也难怪被称为“京城第一”。但你以为这就是全部?NONONO,这只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基本操作罢了。
据说,在中国农业大学各个食堂,大厨们偶尔还会联合起来举办个土豆料理大会,让你一次尝到50种用土豆制作的菜式;或者时不时举办个牛肉羊肉文化节,请同学们免费吃肉。
用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的一句来说就是:在这里关于吃,一切皆有可能。据说一位同学想吃松鼠鳜鱼就给校长信箱留言,几天后就这道菜就在某窗口供应了,是不是很幸福?
一份8元的松鼠鳜鱼
如此大牌的菜品都能在几天之内位列食堂菜谱,农大食堂的实力果然不容小觑。
而且,作为一所农业院校,听说学校还会定时推出时令和节气食物。比如粽子,乌稔饭,菠萝饭,青团...... 并且经常会有学校营养专家配方的东西,比如好几种口味,不同功能的豆乳,分别可以养发益智护肤养颜...... 除此之外,还有农学院的新科研产品也会偶尔推出。
真的好吃的太多了!
华南师范大学
由于饭菜好吃,
华南师范大学又被戏称为“华南吃饭大学”。
据说,来华师之前,大家是这样的 ↓
四年后,是这样的 ↓
华师石牌校区共有3个饭堂,分布在东区和西区,量大又便宜,5块能搓一顿,10元能吃撑。每天,同学们都会“三省吾身”: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一到饭点,他们就会涌入各个饭堂,慰劳学习(or吃鸡)了一天的自己。
陶园位于华师石牌校区的东区,是华师历史最悠久,也是餐位最多的一个,被评为全国高校百佳食堂,好吃是出了名的。
一楼供应大众菜,有打饭窗口和各种粥粉面饭现煮窗口,北侧为西饼屋和烧腊档口,西侧水果部,南侧为清真食堂。
蛋糕区
清真食堂
二楼有空调覆盖,为自选餐厅和酒楼。
8块钱的鸡扒饭
价格更加美丽的自选区。5元1个大鸡腿、3元1份酸菜鱼,2.5元1份肉豆腐。再怎样囊中羞涩,你都能够在这里豪气一把!超过30块算我输!
华中科技大学
让华科大威震四方的,除了科技大佬校友,还有食堂的数量。
从华科大走出的科技大佬们
网上曾盛传过这样一个段子:“在华中科技大学,不管别人有什么,我们都回答:“我们学校有35个食堂。”
这所低调的“南方小清华”,在食堂数量上一点都不谦虚,35个饭堂,吃上一个月都不重样。
西一、西二、东一、东三、学一、学二、百惠、百品、百味、百盛园、西园、西华、东四、东园、东篱、东教工……每一年都有大学新生,在找饭堂的路上怀疑过人生。
理工生的严谨除了用在学术,也用在了吃上。
口碑最好是西一,就餐环境看百景,韵苑过早花样多,要吃自助去东一,女生爱往喻园跑……每个饭堂的杀手锏,在华科大人的心中被区分得明明白白。
没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
汤汁饱满,馅料十足,浑浑圆的肉馅咬第一口就能看见。由于味道鲜美。价格实惠,喻园食堂的汤包到现在还是每人限购两笼。
早上起来,在集贤楼来份热干面+豆浆的早餐标配已成为华中大学子最为熟悉的味道,最主要的是,价格只要2元一份。可以说性价比极高。
除此之外,夏天还会有西瓜凉粉,龟苓膏,以及凉菜等等。
被35个饭堂带大的学子,每年都有1/3留在了武汉,成为光谷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云南大学
在云南大学,玫瑰花不是用来送的,而是用来吃的。
每一年鲜花盛开的时候,云南大学的食堂都要上一次热搜。
从2018年4月到现在,学校食堂已经用玫瑰烹饪出32种不同的美食,比如:
油炸玫瑰
玫瑰椰奶冻
除此之外还有鲜花包子、玫瑰糯米丸、玫瑰面饼、玫瑰粥、玫瑰沙拉、玫瑰煎蛋等主食,以及玫瑰花奶冻、玫瑰柠檬露、玫瑰银耳羹等等一系列饮品。
有很多都深受学生们的喜欢,经常一到饭点,学生们就蜂拥而至,个别玫瑰菜去晚了就没了。
这些玫瑰花都来自学校那40亩花田,不打任何农药,杂草都是工人们用手一棵棵拔出,最后成为云大人一个月的口粮。
在云南大学的食堂,浪漫是个很简单的词。一口下去,可以说拥有了整个玫瑰园。
厦门大学
在厦大读书,除了要和游客玩游击,还要和食堂阿姨斗智力。
南光食堂(厦大最受欢迎的食堂)的小本本,写满了厦大学子和南光阿姨的“内心戏”:
Q : 希望早餐能有土豆泥。希望沙茶面能有鹌鹑蛋。
A :土豆泥有点困难,求放过。鹌鹑蛋实在没人剥啊,要不您或您同学考虑下来食堂勤工俭学剥蛋吧。
Q : 想吃生菜,二楼的打包盒拿不到,太高了。
A : 沙茶面窗口供应生菜,欢迎品尝。
二楼打包盖问题,建议您:
(1) 找个男盆友或其他同学帮忙
(2) 一楼小卖部此建议簿右侧也提供打包盒,请看↘
厦大第一段子手,不是鲁迅也不是易中天,是天天给你打饭的南光阿姨。
除了段子玩得溜,阿姨们的关心也挂在了LED屏。
不过说段子归说段子,真的做起美食来,阿姨们可也是毫不含糊。
比如这个在厦大食堂排队最久才能得到的点心——老婆饼。
学生们说:
“虽然老婆饼很多,但厦大味道只此一家。如果毕业离开了就再也没有了。”
除了冠军老婆饼,厦大食堂还有许多常销畅销的特色美食。
在海的旁边,除了坐拥海景,当然少不了海鲜,海鲜,还是海鲜。
然后就是沙茶面,起源于厦门市的沙茶面也必须在厦大占据一席之地。
厦大的食堂,除了美食,更多的一种学生和食堂工作人员的良性互动。在这里,吃饭也变的有意思起来。
其实,一个高校“好吃”与否,可以看出它的软实力。食堂或许就是高校综合实力在“吃”上面的体现。比如有国家补助的学校,饭菜都不会太贵;饭堂数量越多,人丁越兴旺;鼓励创新菜、组织美食节,校园生活也会丰富些。
在学校的时候,食堂免不了成为被黑的对象,不是嫌它单调,就是嫌它奇葩,不是嫌它油重了,就是嫌它味儿不够。
但真要等到毕业了,才会发现学校的食堂承载了大学生活中很多的回忆。
当然了,还有很多高校的食堂没来得及介绍。谁才是真正的美食大学?恐怕一千个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或许是场永远没有胜负的比赛~
说一说你在哪个学校?
你们学校哪个饭堂最好吃?
数字经济智库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
字时代,存量市场,意味着高效率、低延迟、大连接将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其最大的标签就是“快”,它带来的可能就是彻底的“产业链互联”,餐饮界迫切需要一个组织或平台为供应链与餐饮品牌、餐饮品牌与创业者、餐饮品牌与品牌之间等搭建共生桥梁,为诸多商家以及餐饮企业提供产业链资源互联服务。
1、 餐创学院启动成立仪式,搭建餐饮产业链资源服务平台
< class="pgc-img">>2019年12月29日,“共生主义·连锁增长”2020中国餐饮连锁品牌论坛暨第二届餐饮湘军年会在长沙华天大酒店顺利举行。大会上餐创学院盛大启动成立仪式, 湖南省职业经理人协会会长孙朝阳表示,成立餐创学院的目的,就是为餐饮人提供关于餐饮连锁品牌打造的系统方法论和实战经验。
< class="pgc-img">>以协尔餐创在餐饮品牌策划、文化赋能、品牌创新、市场开拓、项目运营、资源链接相关方面的实操经验,加上湖南职业经理人协会、厚谷商学院,丰富的教学及人才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合作开拓影响力更为深远的餐创学院,为餐饮人赋能,打造如同黄埔军校般专业干练、有深远影响、作用巨大的餐创学院。
二、餐创学院助力餐饮品牌升级思维、精细化管理、专业运营团队、共生互链
面对市场的强烈竞争,每天忙碌超过16小时,赚的钱却只够日常生活,开店难,招人难,管理难,守店更难这些都是餐饮行业创业者的常态。协尔餐创牵头创办餐创学院,会为每一位餐饮人避开不少雷区,带着知识的盔甲,不断升级品牌。
1、升级思维
5G时代,餐饮赢利模式都值得从新做一遍!餐饮模式需要不断进化,不断学习新知,应对变化。餐创学院不定期邀请行业知名餐饮策划专家、国内知名餐饮品牌、上市企业家、万店连锁品牌创始人、餐饮供应链负责人等为带来干货分享,帮助中小型企业创始人对商业模式的认知,重构品牌定位。
2、 精细化管理
餐饮管理难,难在一个体系内,需要四种维度的管理思维,总部是品牌策划和运营公司,门店前厅是营销公司,后厨是生产制造公司,采购部是供应链服务公司,餐饮高管需要具备多维度的管理思维。餐创学院线上vip系统学习,线下实操班落地培训,为餐饮管理者提供系统的学习平台,为餐饮行业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
3、 专业运营团队
门店的运营离不开优秀的各岗位从业人员,从选址、空间、出餐、服务、活动策划到冷链配送,餐饮的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餐创学院针对各工作职能进行系统化学习培训,培养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为品牌的连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共生互链
餐创学院为供应链与餐饮品牌、餐饮品牌与创业者、餐饮品牌与品牌之间等搭建共生桥梁,让餐饮行业产业互连,享受平台十万优质资源对接共享,共创共赢!共筑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餐饮品牌生态圈。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三 、餐创学院为餐饮品牌连锁化,国际化持续赋能
未来,连锁化是餐饮品牌发展必走之路,从区域型连锁到全国型连锁,每一步都需要不断的升级认知、格局,从而形成连锁化扩张布局。从1到100,从100到1000,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员管理,标准出餐、门店运营、供应链等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拖后腿,滞后带来的不是缓增长而是死亡。
对于餐饮行业品牌,搭建共生桥梁,产业链资源互联服务平台能够帮助品牌打破周期,逆行增长。餐创学院打造餐饮品牌生态圈,赋能成长型餐饮品牌,资源、资本“赋能、共生”,助力连锁品牌成功上市。为中国餐饮连锁化、国际化奠定基础,让中餐品牌走出国门文化闻名世界、屹立世界。
海高校标准化餐饮体系建设”主题论坛16日举行。 上海市教委供图
中新网上海3月16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高校标准化餐饮体系建设”主题论坛16日举行。历时8个月,近50所高校参与讨论和实践的标准化菜谱当天正式发布,上海高校餐饮标准化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启动。
据介绍,上海学校食堂标准化菜谱(高校版)是在全面梳理了上海高校大伙食堂500多道菜品后,最终确定的标准化菜谱,内含138道菜品。该标准化菜谱从菜品名称、成品菜重量、主料和辅料及其毛重、调味品名称、烹饪过程、烹饪方式、菜肴特色和营养成分8方面进行标准化界定。
上海市教委方面表示,制定标准化菜谱具有规范管理、合理定价、提升品质、确保安全、营养健康的重要意义。标准化菜谱不仅为高校后勤餐饮管理和服务者提供了相关操作标准,规范了保障性餐饮的菜品质量,同时也为高校师生带来更健康更营养的餐饮摄入科普与指导,为后续食材定量化、菜品系列化、配送集约化、烹饪标准化、成本透明化、营养科普化打下很好的基础。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闵辉当日表示,要推进标准化菜谱在保障型食堂中的应用,加强标准化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监管体系建设,将餐饮育人、爱粮节粮工作融入餐饮标准化体系建设,共同推动高校餐饮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现代化建设。
“高校餐饮建设标准化试点”是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的一项标准化试点项目,被列为市级标准化重点推进项目。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会长李瑞阳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方面及项目参与者共同启动试点项目。
当日,此间后勤发展研究智库聘任了18位专家。在论坛上,上海市教委学校后勤保卫处处长张旭作了《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高校餐饮标准化体系展望》主题报告。据介绍,围绕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高校餐饮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上海高校餐饮工作将聚焦食堂运行长效机制、标准化餐饮体系和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网络的建设完善,不断提升餐饮保障能级,为师生营造健康安全饮食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