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中秋、国庆叠加亚运热潮,今年“十一”假期,餐饮、出行、门票景点、住宿等服务消费势能强劲,成为拉动假日经济的主引擎。
10月5日,据美团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成都、重庆、武汉、长沙、杭州、洛阳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小众城市酒店订单量较2019年增幅最高。“反向旅游”持续火热,在美团上,林芝、万宁、汕尾、临沧等住宿订单量翻倍增长。
随着流动加速,从跨城到跨国,出行半径显著拓宽。大众点评的玩家们,分别在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留下了吃喝玩乐旅行体验,港澳、东南亚、日韩为“十一”假期最火的境外目的地。
景区中涌动的人潮、餐厅里不断刷新的叫号提示,成为假期火热消费的缩影。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假日第三天,即10月1日,达到今年“十一”黄金周的消费峰值。
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河南“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订单量创历史新高,停车场停满游客车辆。受访者供图
今年“十一”假期,团圆餐叠加味蕾游,餐饮消费热力十足。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假期中,全国餐饮堂食消费规模较2019年增长254%。优质供给为餐饮市场“再添一把火”,各地必吃榜餐厅大排长龙成为假日新常态。
“十一”假期,餐饮、旅游等服务消费热度高涨。
“每天下午4点就开始排长队,一天可以翻台将近8遍,排队取号能到200多号。”主营重庆老火锅的必吃榜餐厅“叁步梯老火锅”老板牟倩表示,这几天店里游客占比超过七成,客流量较往年增长近一倍,生意“超出预期”。
以吃为核心的“味蕾游”为长假注入全新活力。越来越多小众目的地因特色美食变身旅游目的地,带动全链路消费增长。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汕头、潮州、台州、威海、扬州等地,由异地消费者贡献的堂食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均超500%,汕尾、潮州、延吉、柳州、淄博等地的休闲玩乐订单增幅超600%。
“十一”假期,走进亚运会场馆,看一场酣畅淋漓的体育比赛,无疑是假期里最激情的打开方式。“参与家门口的亚运,氛围特别好。”杭州市民张伟说。
这个假期,“体育+旅游”热度攀升。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十一”假期,受亚运热带动,浙江服务消费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超195%,舟山、台州、宁波、嘉兴、温州位居增幅前五。此外,杭州餐饮堂食订单量增长443%,运动健身订单量增长762%,放眼全国,假期里,台球、网球、壁球订单增幅超1000%,射箭、马术、攀岩等小众运动陆续“出圈”。
也有不少消费者在必住榜酒店“住着玩”,来一场新潮的Hotel Tour。假期期间,大众点评“必住榜”上榜酒店订单量环比增长120%。上海“必住榜”酒店——和平饭店每天组织三场Hotel Tour,从和平博物馆到九国套房再到外滩观景露台,带大家穿越到百年前的上海滩。除了住客之外,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美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Hotel Tour”搜索量同比增长600%。
从味蕾游、赛事游到展演游,从城市骑行、Hotel Tour到Mountain Walk,“十一”假期,新玩法新模式不断涌现,丰富了假期出游体验,也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骑行热力图也见证着假期运动热。美团单车数据显示,黄金周前5天,全国多地人均骑行里程和时长翻倍增长,北京、杭州、南京的骑行距离比订单增幅高出3倍,济南人均骑行里程同比增长402%,洛阳骑行时长增长321%,北京、上海、成都、天津、武汉、深圳、昆明、广州、西安、南宁城市骑行热度最高。
今年假期,味蕾游、亚运骑行热、Hotel Tour等新潮玩法亮点频出。
夜经济持续焕发活力。据美团数据,今年“十一”期间,夜间到店消费规模占比超64%,“夜间游玩”搜索量环比节前增长228%。成都、上海、长沙、重庆、北京位列夜间玩乐消费TOP5城市,重庆解放碑商圈、上海迪士尼商圈、长沙五一广场商圈、重庆观音桥商圈、武汉光谷/鲁巷商圈跻身全国夜间消费最火的五大商圈。
今年以来,服务消费加快提振,为消费扩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一”黄金周期间,热门景点“一票难求”、特色餐厅大排长龙、酒店婚宴全部排满、多地联合美团发放假日消费券……黄金周作为拉动内需、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节点,线上线下拉满节日氛围,抢抓消费旺季招揽游客。
更多服务零售业态借助美团等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消费新体验。“十一”假期,在南京阅江楼景区,身着汉服的主播们,通过书法送祝福等多种国潮玩法,与直播场景互融互通,揭开美团“玩乐地图”全国直播的序幕,假日掀起直播抢购热潮,交易额破千万元。
传统商超也借力线上平台花式促消费。银泰百货参与了美团“金秋购物节”专场直播活动,将商场开进美团直播间,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一站式消费场景,共同促进假日消费新增长。据悉,“十一”期间,全国135个城市的1300多家商场与美团开展了联合促销。
不断更新的消费面孔,更是彰显了假日经济的活力与韧性。“十一”黄金周前夕,Meland Club 4.0旗舰店亮相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通过美团直播间首发新店开业促销。节假日期间,新店日均接待3000多组亲子家庭,并跃升为大众点评北京儿童乐园人气趋势榜首位。据了解,除北京外,Meland Club7城8店同步开幕。
小朋友与工作人员热情互动。摄影:武亦彬
“透过‘十一’黄金周的消费热潮可以看出,假日经济持续火爆,消费市场信心增长,餐饮、门票景点、住宿、出行等服务消费创五年来新高,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服务消费提档升级,优质供给层出不穷,“十一”黄金周展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助力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回升。
南方+记者 叶丹
【作者】 叶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时事热点头条说#餐饮业迎来史上最淡9月,大批门店营收腰斩。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沫;编辑:洪君。
9月20日,在四川做了十一年餐饮的浪哥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视频,直言自己的餐饮店正遭遇十一年来最淡的9月。
这则短视频发布后很快便引发讨论,“为什么这个9月史上最淡”也随之成为热议话题,留言多达3000多条。
一批餐饮人现身说法,揭开了餐饮“黑色9月”的冰山一角。
“我从事餐饮26年,这个月最差。”
“十年老店,这个月生意暴跌70%。”
“自己炒菜,请个阿姨搞卫生、端盘子3800,房租7000,但连续一个礼拜都是收入几百,我要撑不下去了。”
“从没像今年9月这样,连续一个星期没客人了,我在想还要不要坚持下去。”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几乎波及所有品类,
餐饮业遭遇“史上最淡”9月
“今年五一集中释放完一波流量以后,很多餐饮店一下子就‘断流’了,6月开始生意就断崖式下跌。七八月暑期来了之后,营收情况才转好了一些。可暑期过后,刚进入9月,一些同行在私下交流时就表示,门店客流量出现了35%左右的下滑,有的甚至直接腰斩。”朱光玉火锅馆创始合伙人李扬告诉红餐网。
在李扬看来,2023年以来,餐饮市场的行情就像过山车一样,一波三折起伏不定,而9月无疑是其中的一个低谷。
在这个低谷中,餐饮业正遭遇一场反常的“寒潮”,无论是个体经营的小微门店,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中大型连锁品牌,大都已被波及。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 摄
成都豪虾传创始人、红餐网专栏作者蒋毅对此也深有体会。9月下旬,他不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经营着不同品类的餐饮同行留言,深刻感受到了9月餐饮行情的严峻。
“虽然距离2023年9月结束还有一周时间,但现在基本可以盖棺定论了。今年的9月,可能是餐饮行业‘有史以来’营业成绩最差的9月。不是特定某个品类,而是除了快餐之外的几乎所有品类都很糟糕,普遍性下降30%-40%,有的品类,营业收入甚至直接腰斩。”蒋毅在朋友圈如是写道。
< class="pgc-img">>蒋毅的话并非空穴来风。红餐网采访了一批经营火锅、湘菜、小龙虾、轻餐等不同品类的餐饮老板,受访者大都表示门店下滑明显。
以今年大热的湘菜为例,上海一位湘菜馆老板和红餐网分享了其门店9月的营收账单。账单显示,9月1日-9月9日,餐厅的营业收入是91548元,相比8月同期营业收入下降了32.81%,单量下降了35.26%。
< class="pgc-img">>再如小龙虾,由于品类的特殊性,往年的9月已经是小龙虾淡季,到了今年9月,淡季更淡了。某小龙虾创始人告诉红餐网,他们9月份的营收环比8月份下降幅度超过了40%,同比往年同期下降的幅度在30%左右。
轻餐、休闲餐等业态同样也不好过。
广州牛杂咖啡品牌“cowcow其其”的主理人Vincent钱向红餐网直言,“认认真真做了7年餐饮,今年9月最懵。现在已经临近中秋和国庆了,但仍然有部分门店的营业额环比八月下降了50%左右。”
< class="pgc-img">>寒意蔓延,
国庆后或爆发新一轮倒闭潮?
事实上,9月一直都是餐饮业的传统淡季,为什么今年淡季更淡,以至于大批餐饮人直呼“黑色9月”?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 摄
对此,一些专业人士分析认为,消费力下滑是首要因素。多项数据表明,今年以来,国内主力消费群体的消费意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人们在吃喝玩乐上自然变得“吝啬”,不仅降低消费金额,还降低了消费频率。
正如肥肥虾庄品牌负责人张阳所言,9月之前的暑期是餐饮旺季,餐饮业尤其是旅游城市的餐饮普遍都过得还可以,但是整体来看,由于今年大部分消费者的总消费预算缩减,这波暑期的消费热潮也提前透支了9月份的消费力,导致9月餐饮“淡季更淡”。
“马上就要到国庆黄金周了,节前消费者的消费变得更加克制,也对9月餐饮消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后火锅联合创始人黄菱补充道。
眼下,寒意还在蔓延,不少餐饮人开始担心,这样的消费颓势会一直持续到年底,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倒闭潮。
过去9个月,餐饮业迎来倒闭潮的论调此起彼伏。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2023年餐饮企业的注销吊销量高达78.2万家,是2022年全年的1.3倍。
“9月我们门店的生意也不好,让我担心的是,9月很可能是后面几个月里最好的一个月。国庆之后,餐饮市场很可能要大洗牌了。”江苏一位经营韩式烤肉的餐饮老板对局势感到无比焦虑。
“9、10、11月肯定会比6、7、8三个月要差。”北京一位餐饮行业观察者也直言,过了十一黄金周这个消费小高峰之后,大众的消费欲望会进一步收缩,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的餐饮行情基本已经看到头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 摄
蒋毅也向红餐网表达了同样的担忧,“现在大家都对国庆大假翘首以盼,算是最后的一点点希望,希望国庆能有一波餐饮行情,否则国庆后的三个月淡季会很惨。”
在蒋毅看来,如果国庆期间餐饮行情还是像今年五一节那样不如预期,真正的倒闭潮或许就会爆发。
< class="pgc-img">>2023年仅剩四分之一,
餐饮人如何应对?
眼下,“黑色9月”还未过去,第四季度的餐饮行情也扑朔迷离,对大部分餐饮人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接下来的路究竟要怎么走?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 摄
上半场拼速度,下半场拼能力。张阳表示,当市场环境变得不可控时,餐饮经营者能做的就是做足充分的积累和准备,比如对人才梯队、对品牌的服务、供应链的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深度的梳理,只有这样,当市场回暖时,企业才有能力和底气接住。
王鹿鹿的观点与其如出一辙。在王鹿鹿看来,当顾客的消费意愿降低、频次减少,而选择又变得更多时,餐饮品牌就要想办法成为更多顾客的选择,或者成为顾客更高频的选择。
“洞察消费市场和消费,了解竞争,其实都是为了矫正自己的方向,别管多少人进入餐饮,市场的竞争有多激烈,做好自己,才能打下这场持久战。”
商场如战场,弱肉强食、强者为王是不变的法则。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越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餐饮人越要调整心态,不断对自身进行深度复盘。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变化,在自己的能范围内多做尝试。只有努力生存下去,才能看见春天的阳光。”大龙燚创始人柳鸷说道。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京报讯(记者秦胜南)即将来临的中秋、国庆双节被预测为最旺“黄金周”。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平台上旅游消费订单较2019年翻倍,餐饮堂食订座量增长112%。
双节齐至,不少消费者选择先“团圆”再“出门”,各地的必吃美食火热上新,假期“味蕾游”持续走红。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餐厅堂食线上订座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12%。与去年同期相比,中秋“团圆”主题团购套餐订单量增长超90%,上海、北京、杭州、南京、天津五城的“团圆餐”预订量位居前列。
这个假期“分段式出游”趋势显著,预计9月30日至10月2日为中秋节后首波出游小高峰,北京、成都、上海、深圳分别为出发与到达“双向”热门城市。
“因体育赛事奔赴一座城”成为今年的亚运“限定”,为国庆旅游再添热度。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浙江餐饮堂食的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380%。据了解,亚运会期间,杭州将迎来近年最大规模游客潮。前来游玩和观赛的国内外友人,不仅深入浙江各城市吃喝玩乐购,还开始在大众点评App分享评价。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近一周,杭州地区新增英语评价数近300条。
此外,美团民宿近期上线“城市探索图鉴”“避开人流好去处”等专题活动,大众点评也将在假期里联合各地生活方式主理人,推出户外徒步等潮流玩法,为年轻人提供出游新灵感。
“今年‘十一’假期有望成为五年来最火黄金周,景区门票、酒店、餐饮等服务消费预订量大幅增长,各地服务零售将在假期得到进一步释放,这正是中国经济向好趋势的鲜活写照。”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说。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