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4日,是这次董宇辉的“阅山河重庆行”的最后一天,在当天白天,宇辉带大家去重庆奉节县游了长江边上的白帝城和瞿塘峡景区,在这个饱览长江三峡壮丽之美的起点,在导游刘光玉讲解下,宇辉和直播间里的几十万朋友们一起游览的这两个景区的众多名胜古迹,让大家感受到了这里融自然与人文、诗情与战火为一体的独特魅力。而就在游览这个景区时,宇辉还给大家透露了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他这两天在重庆吃火锅吃太多了,竟然上火了。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白帝城可以说是宇辉很向往的景区之一,因为在这里他的偶像诗人杜甫,写下了他人生中三分之一的诗篇,数量高达三四百首,而杜甫一生写下了1200多首诗,可以说是一个高产诗人,而奉节白帝城则是杜甫一生创作的一个重要场地。
< class="pgc-img">>但就在游览这个宇辉偶像诗人杜甫的重要景区时,大家却发现宇辉的话却说的没有平常多,正当大家感到奇怪时,宇辉自己透露了原因,原来竟是这几天嘴馋吃火锅吃多了后果。
< class="pgc-img">>当天在坐船游长江的直播中,据宇辉自己爆料透露说,他这两天吃火锅吃的嘴里长了好几个口腔溃疡,所以才不怎么说话,因为一说话嘴巴就疼。
< class="pgc-img">>哈哈,宇辉在7月2号那天晚上,大快朵颐地狂炫重庆火锅时,应该没想到有这个后果吧[捂脸]。当天宇辉可是连75度的最高辣度都敢挑战的吃辣勇士,而且还连吃好几口,吃的有点停不下来的感觉,相信那天大家都被宇辉的吃辣水平给镇住了。
而宇辉那天在品尝正宗的重庆火锅时,还不忘给大家爆料“与辉同行”公司,最不能吃辣的竟然是长的最高大的刘队,并且还调笑式地说以“刘队”的吃辣水平只能坐小孩那桌吃12度辣度的。
< class="pgc-img">>而后面一个画面更是能看出宇辉是非常吃吃火锅,因为在当晚品尝火锅这个环节结束后,宇辉竟然表示他要留下来再吃一会,让传熙和盼盼先上去另一个带货场地播,他吃会再去,于是宇辉这个吃会就又差不多吃了半个小时,相信宇辉那晚应该是把重庆火锅给吃过瘾了。
但让宇辉没想到的是,这难得大快朵颐吃了一顿过瘾的重庆火锅,却把他给吃上火了,竟然连长了好几个口腔溃疡,这下可就有点痛并快乐着的感觉了。
可惜重庆没有广东癍痧凉茶,要不喝一杯管保第二天就不痛了[偷笑]。
#董宇辉#?
月三十一日一斗火锅即将迎来十周年庆典,一斗火锅全体员工满怀诚意,邀请所有斗粉共聚一堂,见证专属于一斗的欢庆。
在门店日常营业时,不少新老顾客都表示,一斗火锅是北碚人吃火锅的优先选择。一斗火锅也想用十年不变的匠心品质和出色口感、惊喜折扣,为北碚众多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的体验。
< class="pgc-img">>五月三十一日店庆当天,一斗火锅特别推出全场菜品4.8折超值优惠(周年庆当天全场菜品4.8折,不与其他优惠同享!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终解释权归门店所有!),包括招财羊毛肚、卤香羊肚头、一斗老肉片等特色招牌菜,都能以“心动价”尽情享用。这是一年之中少有的“半价优惠”,一斗火锅想以感恩之心回馈所有的斗粉,让大家感受到一斗的“热情、友善、真诚、正直、感恩”。
除了店庆当天的超低折扣外,活动现场还将为所有到店的顾客赠送周年定制伴手礼等惊喜,并且店庆当天,一斗火锅所有直营门店将于早上十点开始营业通宵,直到所有顾客用餐完毕,让所有斗粉都能享受到一斗的周年特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加美好的用餐体验。
在这个十年里,一斗火锅曾多次荣获“重庆必吃火锅名店”“重庆名火锅”“卓越火锅门店”“重庆特色火锅名店”等市级荣誉,金杯银杯,都不如各位亲友交口称赞的口碑。
“热情、友善、真诚、正直、感恩”,在这样的企业价值观引导下,作为社区品质火锅的实力品牌,一斗火锅始终秉承着消费者至上的经营理念,未来也将在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力争更好。
十年的成就,十年的成长,一路走来有你,欢聚的时刻更需要你,五月三十一日,一斗火锅不见不散!一斗火锅全体员工期待您与家人的光临!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2月2日,冬日的清晨,风有些凛冽。重庆市綦江区新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护师叶小红原本要去石桥村,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体检,说好了七点半出发,可工作28年从未缺勤一次的她,这一次却“缺勤”了。
2日凌晨1时30分,48岁的叶小红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离世,在此之前她已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了31天。
爱“往后躲”
却总是“往前冲”
“前一天下班时还约好第二天一起去村上给村民做体检,没想到却成了永别。”回忆起和叶小红相处的点点滴滴,同一科室的同事陈霞早已泣不成声。陈霞说,叶小红生活中积极乐观、不拘小节,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中心年轻人的好榜样。
陈霞列举了11月20号叶小红这一天外采任务的工作行程:8:30至9:00各类物资准备,9:00至10:00到气田村核酸采集,10:00至10:40到四坪村核酸采集,10:40到12:00到号房村核酸采集,12:00至13:00吃午饭,13:00至15:00到德胜村核酸采集,15:00至16:30到石桥村核酸采集,16:30至17:30到阳台村核酸采集,17:30至18:30到陈家村核酸采集,18:30至19:00吃晚饭,19:00至20:30到宝珠村核酸采集,20:30到21:00返回单位。
这连轴转的一天既是叶小红忙碌的一天,也是她最日常的一天。陈霞说,外采任务要求是一天内要把新盛街道辖区内所有村居全部走完,一般核酸采集工作至少都要持续到晚上9点才能结束。“那段时间我们吃住在单位,也没什么上下班之分。我还劝她抽空多休息休息。”但小红却说:“疫情来了,我们医务人员都不上,谁上?”
“小红前几天还开玩笑,说是这一个月瘦了将近10斤,工作、减肥一举两得。”陈霞说,平时爱说爱笑、大大咧咧的叶小红,对于工作却特别认真细致,她还特地把办公室的电话呼叫转移到了自己的手机上,这样一来不管是下村开展其他工作,还是下班后、节假日,都能保证第一时间回应村民的需求。
叶小红的另一名老同事林晓琴,则说到了自己打心里佩服叶小红的原因,“她在赶水医院担任护士长时特别爱‘管闲事’,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病人,经常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还会自己煮饭给送去。遇到一些想不开、有思想包袱的病人,她总是耐心开导,哪怕被怼回去也不生气。”
林晓琴回忆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夏天,有天晚上大约七八点钟,赶水三道拐处一辆从广州驶往重庆的大客车翻下山坡,30多人受伤。“我和叶小红本来已经下班了,一听到消息,不需要哪个通知,迅速赶到现场,立即展开救援。那天天气很热,忙前忙后的叶小红全身衣服都打湿了,有同事劝她休息一下,她却说救人要紧,那晚她忙了一个通宵。”
是“叶教授”
也是“叶子姐”
在新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群里,叶小红离世的消息下跟着一连串哭泣的表情,而手机屏幕那头更是连着一张张哭泣的面孔。
记者面前的陈忠智,眼眶里泪水有些绷不住了。陈忠智是新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的专职副书记,他总是习惯称呼叶小红为“叶教授”。
“一是她本身肯学肯钻,虽然只是中专毕业,但后来自考拿到大专文凭,在各种业务比赛中也拿了不少奖,还顺利评上副高职称。”陈忠智说,叶小红不仅自己业务能力没得说,多次获得过全区重大公共卫生工作、妇幼保健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对于年轻同事也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叶教授”正是大家对她的肯定、爱称。
“叶小红是一名认真负责的护士,业务上是把好手。”曾是叶小红在赶水、新盛卫生院工作时的同事,现任文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的张元燕这样评价道。她说,“我与小红一起在赶水工作10年、新盛工作3年,对她是非常了解的,无论是最初的护士工作,还是后来专攻公共卫生,她是干一行爱一行,很受大家称道。”
同事口中的“叶教授”,当地村民无论老少倒更习惯称呼为“叶子姐”。
新盛街道居民岳翠在得知叶小红去世的消息后,也难掩悲痛。“本来马上又该带娃儿打疫苗了,还想着见到叶子姐问下她孩子冬天预防流感的事,但现在……”岳翠告诉记者,家里小孩一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一来二去就和叶小红成了朋友,也就跟着大家叫她“叶子姐”。
“这个周我才带娃儿去打疫苗,真的是没想到这么好的一个人突然就没了。”新盛街道居民郭康平至今难以相信,他说,叶小红对工作很“下细”,经常还会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关心小孩健康状况。
是“好闺女”
也是“好母亲”
叶小红的突然离世,让很多人心痛不已。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她的家人。
叶小红一家四口,丈夫在营盘山小学任教,儿子在大学读大四,83岁高龄的母亲也一直和她一起生活。叶小红的父亲去世多年,有两个哥哥,大哥从小瘫痪,二哥长年在外打工,叶小红便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小红老母亲双眼基本失明,二十多年来一直由小红他们两口子照料,非常孝顺。”叶小红的孝顺,周围的同事朋友都看在眼里。
“小红确实是个孝子,她对我的爸爸妈妈也很尽孝,就像父母的专属保健医生,老人身体不适她都会第一时间关心询问、安排就医。别人都说找了个学医的儿媳妇,是我们夏家的福气。”丈夫夏运明说。
“为了工作,我妈妈有时候连我都很少管。”采访时,叶小红的儿子夏叶在爸爸旁边泣不成声。“妈妈走得太突然了,我连一句话都没有说得上。”说话间,夏叶显得很是懊恼,“妈妈喜欢给我买书,从小到大,给我最多的礼物就是书。妈妈说多读书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有本事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街道上,车辆多了起来。广场上,孩子跑得正欢。餐馆里,人们涮着火锅聊得火热。这边理发店也挺忙的,大家都想着剪个新发型有个新开始。
灵堂前,儿子夏叶久久地站着望着,久久不愿相信妈妈会就这样“缺勤”。
丈夫夏运明红着眼睛说:“小红是个特别有爱的人,爱工作、爱家人、爱生活,这样的烟火气,正是她最爱的。”
2023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来源/“大美綦江”客户端、重庆女性(ID:cqnv2015)
责编/侯晓然、宿琳
审签 监制/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