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北京十大品牌一览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京作为国际上著名的现代化都市,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逐渐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并诞生了360、神州数码等知名企业。


< class="pgc-img">

京作为国际上著名的现代化都市,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逐渐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并诞生了360、神州数码等知名企业。同时,北京市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新兴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北京的十大著名企业品牌。

< class="pgc-img">

No.1 抖音集团

抖音集团,即字节跳动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北京,是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之一。字节跳动以其先进的内容分发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而著称,旗下拥有多款广受欢迎的应用程序,包括抖音(TikTok国际版)、、飞书、懂车帝、皮皮虾、番茄小说、巨量引擎和西瓜视频等。

1. 全球影响力:字节跳动在全球拥有多个办公室,包括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全球员工总数超过10万人。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TikTok在全球下载量已超过30亿次。

2. 用户规模:截至2023年底,抖音和TikTok的月活跃用户数合计超过20亿,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台之一。和其他应用程序也在各自领域拥有数亿用户。

3. 收入规模:字节跳动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业务、电子商务、游戏和直播等多种渠道。2023年,公司总收入超过8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0%。其中,广告收入是最大的收入来源,占比超过60%。

4. 技术创新:字节跳动以其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著称,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其推荐算法被认为是业内最先进的之一,能够精准地为用户推送个性化内容。

5. 多元化业务:除了核心的内容平台业务,字节跳动还在教育、企业服务、健康和游戏等多个领域进行布局,推出了飞书、瓜瓜龙英语等产品,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业务版图。

6. 融资与估值:字节跳动在多轮融资中获得了大量资本支持,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软银愿景基金、KKR等知名投资机构。公司的估值已超过3000亿美元,是全球最具价值的私营科技公司之一。

字节跳动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迅速崛起成为全球互联网行业的领导者之一。

No.2 京东

京东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电商平台,于1998年由刘强东创立,最初是一个电子产品销售平台,后来逐渐扩展到各类商品的零售。

< class="pgc-img">

1. 规模和市场地位:京东是中国最大的自营电商企业之一,提供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拥有数千个仓库和配送中心,能够实现快速配送服务。其市场地位仅次于阿里巴巴的天猫,是中国电商市场的重要玩家。

2. 用户规模:截至2023年底,京东的年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覆盖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包括个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

3. 收入和财务表现:2023年,京东的年收入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500亿美元),主要来源于商品销售和服务收入。京东的净利润也呈现稳步增长,显示出强大的盈利能力。

4. 物流和技术:京东自建了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包括京东物流,这使其能够在大部分地区实现次日达或当日达的服务。京东还在积极投资技术创新,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以提高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5. 多元化业务:除了电商主业,京东还涉足金融服务(京东金融)、健康(京东健康)、科技服务(京东云)等多个领域,逐步实现业务多元化。

6. 国际扩展:京东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在东南亚和欧洲,通过并购和合作等方式扩展其全球业务。

京东凭借其强大的物流能力、技术创新和多元化战略,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之一,持续推动着线上零售行业的发展。

No.3 美团

美团是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于2010年由王兴创立,总部位于北京。


< class="pgc-img">

1. 业务范围:美团提供广泛的生活服务,包括外卖配送、到店餐饮、酒店预订、旅游、电影票务、生鲜零售、共享单车等,是一个覆盖多领域的超级平台。

2. 用户规模:截至2023年底,美团的年活跃用户数超过6亿,涵盖中国各地的大量消费者。其平台上活跃的商家数量也达到了数百万。

3. 收入和财务表现:2023年,美团的年收入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约合300亿美元),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外卖业务、到店及酒旅业务和新业务。公司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4. 市场地位:美团是中国最大的外卖平台,占据了大约70%的市场份额。此外,美团在到店服务、酒店预订和其他生活服务领域也占有重要市场份额。

5. 技术创新:美团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优化其平台和服务。美团的智能调度系统和无人配送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6. 多元化战略:除了核心的外卖和到店业务,美团还积极扩展新业务领域,如社区团购、共享单车和生鲜电商,不断探索新的增长点。

7. 国际化:虽然美团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但公司也在探索国际市场机会,通过投资和合作等方式逐步拓展海外业务。

美团凭借其广泛的服务覆盖、强大的技术能力和多元化的业务战略,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生活服务领域的重要企业之一,不断创新和引领行业发展。

No.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小米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于2010年由雷军创立,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 class="pgc-img">

1. 业务范围:小米以智能手机业务起家,目前产品线涵盖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和各类智能硬件。公司还运营着MIUI操作系统和互联网服务。

2. 用户规模:截至2023年底,小米在全球拥有超过4亿MIUI操作系统的活跃用户,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其智能手机在许多市场(包括中国和印度)中占据了显著的市场份额。

3. 收入和财务表现:2023年,小米的年收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约合450亿美元),其中智能手机销售占主要部分。公司的净利润也显示出稳健增长。

4. 市场地位: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尤其在中高端市场表现突出。公司以高性价比和创新设计著称,吸引了大批忠实用户。

5. 技术创新:小米持续投入研发,拥有大量专利和技术创新。其产品在设计、功能和用户体验上屡获国际大奖。小米还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技术领域积极布局。

6. 生态系统:小米构建了庞大的智能生态系统(小米生态链),涵盖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和生活消费品。其生态链企业如米家等品牌推出了众多受欢迎的智能硬件产品。

7. 国际扩展:小米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印度、欧洲、东南亚等地取得了显著成功。公司在许多新兴市场成为领先品牌,并在发达市场逐步扩大影响力。

小米凭借其创新能力、高性价比产品和强大的市场扩展力,已经成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重要玩家。公司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智能产品和服务。

No.5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国有食品企业之一,成立于1949年,总部位于北京。

< class="pgc-img">

1. 业务范围:中粮集团的业务涵盖农产品贸易、粮油加工、食品制造、酿酒饮料、房地产和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公司在全球农业和食品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供从农田到餐桌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2. 规模和市场地位:中粮集团在中国和全球食品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公司在全球拥有广泛的采购和销售网络,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业务机构。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进出口企业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粮油贸易商和食品制造商。

3. 收入和财务表现:2023年,中粮集团的年收入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约合750亿美元),主要来源于粮油加工、食品制造和国际贸易。公司的利润也保持稳步增长,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4. 技术与创新:中粮集团重视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现代农业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的应用。公司在粮油加工、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5. 多元化业务:除了核心的粮油和食品业务,中粮集团还涉足房地产开发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公司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如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和福临门食用油等。

6. 国际扩展:中粮集团积极参与全球农业和食品市场的竞争,通过并购和战略合作等方式拓展国际业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采购和供应链网络,确保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稳固地位。

中粮集团凭借其综合实力和全球视野,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农业和食品企业之一。公司致力于提供安全、健康和高品质的食品,为全球消费者创造美好生活。

No.6 北汽集团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BAIC Group),简称北汽集团,成立于1958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 class="pgc-img">

1. 业务范围:北汽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业务涵盖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旗下拥有多个品牌,包括北京汽车(BAIC)、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北汽福田和北汽新能源等。

2. 规模和市场地位:北汽集团在中国汽车市场具有重要地位,是国内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之一。公司在全球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年产销量稳居行业前列。

3. 收入和财务表现:2023年,北汽集团的年收入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约合750亿美元),主要来源于乘用车和商用车销售。公司的净利润保持稳定,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 技术与创新:北汽集团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全球研发网络。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者之一。北汽新能源在电动车技术、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等方面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

5. 合资与合作:北汽集团与多家国际知名汽车企业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如北京奔驰和北京现代。这些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表现优异,生产了许多深受消费者欢迎的车型。

6. 国际扩展:北汽集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出口和在海外设厂等方式扩大全球业务布局。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北汽集团凭借其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和全球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公司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多样化和环保的汽车产品,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No.7 同仁堂

同仁堂,全称北京同仁堂(Tong Ren Tang),成立于1669年(清朝康熙八年),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中药企业,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 class="pgc-img">

1. 历史与传承:同仁堂有着35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著名的中药品牌之一。其“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企业理念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使其产品享誉中外。

2. 业务范围:同仁堂的业务主要涵盖中药材种植、中成药制造、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以及中医医疗服务。公司产品包括传统中药方剂、现代中药制剂、保健食品等,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3. 规模与市场地位:同仁堂在全国拥有多家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并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和连锁店。公司在中药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中药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4. 收入和财务表现:同仁堂的收入主要来自中药制剂和保健品的销售。近年来,公司年营业收入稳步增长,显示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5. 技术与创新:同仁堂重视科技创新和现代化生产,拥有多个国家级研发中心和实验室,致力于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公司在传统中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不断推出新的中药产品和保健品。

6. 国际扩展:同仁堂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产品远销海外。公司在东南亚、欧美等地设有分公司和销售网点,提升了国际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同仁堂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中药行业的象征,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中药产品和服务。

No.8 中国建材集团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企业集团之一,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北京。

< class="pgc-img">

1. 业务范围:中国建材集团的业务涵盖水泥、玻璃、石膏板、复合材料、商贸物流、工程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是全球最大的建材制造和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

2. 规模和市场地位:中国建材集团在全球拥有数百家子公司和生产基地,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公司在水泥、玻璃纤维、石膏板等多个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 收入和财务表现:2023年,中国建材集团的年收入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约合600亿美元),利润也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业务表现均十分出色。

4. 技术与创新:中国建材集团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拥有多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公司在新材料、新工艺和环保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了建材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绿色发展。

5. 可持续发展:中国建材集团致力于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公司在清洁能源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投入和探索。

6. 国际扩展:中国建材集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并购和合作等方式扩大海外业务版图。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和销售网络,提升了全球市场影响力。

中国建材集团凭借其强大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和全球布局,已经成为全球建材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者。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建材产品和综合服务,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No.9 联想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利。

< class="pgc-img">

1. 业务范围:联想集团的业务涵盖个人电脑、智能设备、数据中心、智能手机和软件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产品线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服务器、存储设备、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设备等。

2. 规模和市场地位:联想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公司在个人电脑市场长期占据领先地位,并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业务方面也具有显著的市场份额。

3. 收入和财务表现:截至2023年,联想集团的年收入超过700亿美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公司的盈利能力稳定,各业务板块均有良好表现。

4. 技术与创新:联想集团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拥有众多专利和技术成果。公司在全球设有多个研发中心,持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前沿科技领域进行投入和探索。

5. 品牌与市场:联想品牌在全球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旗下拥有联想和摩托罗拉等知名品牌,产品畅销全球,深受消费者和企业用户的喜爱。

6. 国际扩展:联想集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并购和战略合作等方式增强全球竞争力。公司成功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和服务器业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7.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联想集团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环境保护。公司推动绿色科技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减少生产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联想集团凭借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全球化布局和多元化业务,已经成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者。公司持续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发展。

No.10 快手

快手公司是一家领先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公司,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 class="pgc-img">

1. 业务范围:快手提供短视频制作与分享、直播、社交互动、电商等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快手平台拍摄、编辑和分享短视频,以及进行直播互动。平台内容涵盖广泛,从日常生活、音乐舞蹈到教育和购物等多个领域。

2. 用户规模:截至2023年,快手的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超过3亿,日活跃用户数超过2亿。平台在中国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并在海外市场如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地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3. 收入和财务表现:快手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电商和直播打赏等业务。2023年,快手的年收入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约合90亿美元),展示了其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 技术与创新:快手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公司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提升用户体验。

5. 市场地位:快手是中国领先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之一,与抖音(TikTok)共同主导中国短视频市场。快手以其独特的社交互动和社区氛围吸引了大量用户,形成了强大的用户粘性。

6. 多元化业务:快手积极拓展电商业务,通过直播带货和短视频购物等模式,促进平台内的商业化。快手的电商业务增长迅速,成为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7. 国际扩展:快手不断推进国际化战略,通过推出海外版应用和收购国际公司,扩大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目前,快手在多个国际市场取得了显著进展。

快手公司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和广泛的用户基础,已经成为全球短视频和直播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者。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互动体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京十大民营企业营收排行榜,大部分来自互联网。

下面来看看详细的榜单。

10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 758亿元

< class="pgc-img">

快手始于2011年“GIF快手”,2012年转型短视频社区,借移动设备普及与流量成本降低之势迅速发展。作为国内主流短视频与直播平台,快手秉持普惠理念,连接亿万用户记录生活、展示才华,构建高互动社区生态,每日千万优质内容更新。快手以短视频+直播赋能各行业数字化,助力价值创造者获回报。历经13年深耕,快手形成独特价值观与流量逻辑,构建高信任、强连接社区及高质量私域流量,让用户看见更大世界、被世界看见。

9 百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237亿元

< class="pgc-img">

百度自2000年创立以来,已从搜索引擎公司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AI企业,提供全栈AI技术,包括AI芯片、软件架构和应用程序。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四大AI公司之一,使命是“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致力于成为最懂用户并帮助人们成长的顶级高科技公司。

百度拥有强大的互联网基础和多项AI技术,如语音、图像识别等,并在深度学习、自动驾驶等领域投资,形成了移动生态、智能云和智能驾驶等多引擎增长新格局。百度大脑集成了270多项AI能力,日调用量超1万亿次。自主研发的AI芯片昆仑1广泛部署,性能高效的昆仑2即将量产。飞桨是中国首个自研深度学习框架,凝聚了众多开发者和企业。

百度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和授权方面中国排名第一,全球AI专利申请量超过1万件。核心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达21.4%,位于中国大型科技互联网公司前列。

8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1408亿元

< class="pgc-img">

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是领先的移动出行科技平台,服务涵盖网约车、出租车、代驾、顺风车等,业务延展至车服、外卖、货运。公司携手各方伙伴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智慧交通创新,应对全球交通、环保、就业挑战,提升用户体验,构建安全、开放、可持续的出行与生活服务生态系统。滴滴出行App革新打车方式,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o2o闭环,优化乘客体验,提升司机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滴滴已构建覆盖全球80%人口、千余城市的出行网络,业务遍及巴西、墨西哥、澳洲、日本等地。

7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1425亿元

< class="pgc-img">

中国民生银行成立于1996年,作为全国首家主要由民企发起的股份制银行,已上市且跻身全球前22大银行、世界500强。秉持“服务大众,情系民生”使命,定位为民营、敏捷开放、用心服务之银行,致力于成为一流商业银行。特色优势包括:鲜明的市场化改革试验田与系统重要性银行;深度服务民企,尤其聚焦战略民企与中小微企业;引领小微金融,创新服务体系,服务超2千万户,累计放贷6.7万亿;开创社区金融,拥有最多社区支行,提供便捷普惠服务;践行用心服务,关注客户全旅程体验,优化零售业务;数字金融先锋,打造分布式核心系统,推进全渠道数字化;聚焦重点区域,布局广泛,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等。

6 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团) | 2199.5亿元

< class="pgc-img">

美团,一家以“零售+科技”战略为核心的科技零售公司,自2010年3月创立以来,致力于通过数字化升级服务和商品零售,与合作伙伴共同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2018年9月20日,美团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作为一家电子商务巨头,美团不仅涵盖生活服务的广泛领域,如餐饮、外卖、家政等,还拥有多个互联网平台,包括美团网、美团外卖、大众点评等,业务范围覆盖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公司始终秉持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投资新技术,努力创造社会价值,承担社会责任。

5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2212亿元

< class="pgc-img">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为大型资源、钢铁企业,产业链完整,涵盖矿石开采、钢铁冶炼、船舶制造、化工容器设计等,拥有年产4430万吨矿石、4300万吨粗钢、150万载重吨船舶等产能。2022年钢产量3656万吨,铁精粉508万吨,利润31亿,纳税53亿,资产1748亿,员工6万,列世界500强第363位,中国钢企第5位。2023年钢产量3699万吨,铁精粉592万吨,利润28亿,纳税43亿,资产增至1897亿。建龙由初创小厂发展为多元化大型集团,秉承“成就建龙人事业梦想”使命,坚持“只争第一,点滴做起”精神,遵循“诚信、规则、团队、卓越、共赢”价值观,营造开放和谐氛围,吸引优秀人才,共创多方共赢未来。

4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343亿元

< class="pgc-img">

泰康保险集团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北京,已发展为涵盖保险、资管、医养的金融服务集团。旗下有泰康人寿、养老、在线、资产、之家、医疗、拜博口腔等公司,业务覆盖多个领域。连续六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2023年排名431位。管理资产超34000亿元,服务个人客户7000万,企业客户49万家。累计理赔和纳税分别超1600亿和880亿元。

泰康面向长寿时代,将保险延伸至医养康宁服务,形成“支付+服务+投资”模式,满足长寿、健康、财富管理需求。养老金管理规模超8100亿元,布局35城40个项目,19城20社区连锁运营,居民超12000人。健康险核心客户超4800万人,医学中心5大布局,拜博口腔160家门店,健保通网点超3000家。致力于复利能力,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1000亿元。

3 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2800亿元

< class="pgc-img">

小米集团,成立于2010年4月,于2018年7月9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是全球前三的智能手机品牌,以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小米秉持“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的愿景,致力于产品服务体验与运营效率的持续创新,旨在制造感动人心、价格公道的产品,让科技美化每个人的生活。截至2023年6月,全球MIUI月活跃用户达6.06亿,AIoT平台连接的设备数(不含手机、笔记本及平板)达6.55亿。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五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小米集团还是恒生指数等多个重要指数的成份股。

2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 4837亿元

< class="pgc-img">

联想集团,中国起家的全球化科技企业,业务遍及180市场,以“智能,为每一个可能”为理念,聚焦全球化、创新技术及可持续发展,引领并赋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智能设备、智能基础设施及行业解决方案。联想全球PC销量第一,提出智能变革战略,围绕智能物联网、智能基础架构、行业智能服务三大方向,推动“设备+云”、“基础设施+云”发展及智能化落地,将服务与解决方案打造为核心竞争力。集团由IDG、ISG、SSG三大业务集团构成,员工约7.7万。联想全方位拥抱人工智能,构建口袋到云端计算能力,推出人工智能赋能、导向、优化产品路线图,致力于让AI惠及企业与个人。

1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0462亿元

< class="pgc-img">

京东集团2004年进入电商,2014年美股上市,2020年港股再上市,投入超1000亿研发,定位为“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业务涵盖零售、科技、物流、健康等领域,以“有责任的供应链”推进“链网融合”,实现“三网通”,赋能实体经济。京东跨境电商业务涵盖多国馆,京东金融提供消费金融、理财等服务,拥有七大业务板块如京保贝、白条等产品。京东重视技术创新,确保业务稳定,挖掘大数据价值,以云服务对外输出技术方案,秉持客户为先、创新等价值观,以技术驱动,使命为“让生活更美好”,追求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企业。

好了,以上就是北京十大民营企业营收排行榜,感谢大家的观看。

快消品独家讯)上海市东方世纪消费品发展促进中心(简称:“东方快消品中心”)携行业领先全媒体——《快消品》汇总了在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北交所上市的420余家大快消相关公司2023年业绩,按品类并通过主要经营指标——营业收入进行排名,公布“2023年大快消上市公司细分品类TOP榜”。此次,《快消品》带来: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TOP15。在TOP15餐饮上市公司中,它们2023年的总营收为1753亿元;总净利润为134.5亿元。


< class="pgc-img">

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TOP15

< class="pgc-img">

资料来源:东方快消品中心

注:汇率参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2023年12月2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01

百胜集团 (09987.HK)

< class="pgc-img">


百胜集团 (09987.HK)2023年实现营收777.5亿元,同比增长14.72%;实现净利润58.57亿元,同比增长87.1%。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1名。截止2023年底,百胜中国的门店总数达到14644家,净新增1697家门店,这些新增的门店为销售额带来了9%的增长。旗下餐饮包括肯德基、必胜客、塔可钟、小肥羊、黄记煌。百胜中国旗下两大品牌肯德基和必胜客相继达到了“万店”和门店突破3000家的里程碑。销售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门店的扩张以及同店销售额的增长,菜品创新也是收入提升的法宝之一。2023年,肯德基推出了超500款全新或升级产品,“1亿美元俱乐部”也在壮大。值得一提的是,百胜中国正在加码咖啡赛道,采取肩并肩模式的肯悦咖啡为KCOFFEE的独立门店,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咖啡体验。百胜集团董事长是胡祖六,首席执行官是屈翠容。


02

海底捞(06862.HK)


< class="pgc-img">


海底捞(06862.HK)2023年实现营收414.5亿元,同比增长33.55%;实现净利润44.99亿元,同比增长174.6%。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2名。净利润的增长得益于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降低、由于翻台率提升,人效提高得以员工成本降低等。细分来看,海底捞的收入主要来自海底捞餐厅经营,占2023年总收入的94.7%;外卖业务占2.5%;调味品及食材销售占1.9%;其他餐厅经营0.9%。2023年,海底捞孵化了嗨捞火锅、苗师兄香锅、五谷三餐、焰请烤肉铺子、汉舍等品牌,实现火锅、快餐、烤肉、中式正餐等多种经营业态。主要由于疫情管控措施取消及经济复苏,餐厅客流增加,海底捞平均翻台率由2022年3次/天提升至3.8次/天;由于优惠力度的增加,顾客人均消费由2022年104.9元降低至99.1元。公司已开始着手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并已成立加盟事业部,制定加盟特许经营相关模式及商务合作。海底捞创始人是张勇,首席执行官是苟轶群。


03

锦江酒店(600754.SH)

< class="pgc-img">


锦江酒店(600754.SH)2023年实现营收146.5亿元,同比增长29.53%;实现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691.14%。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3名。2023年锦江酒店中国境内有限服务型酒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9.45亿元,同比增长33.68%;整体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6.28%,同比增长46.86%。锦江酒店董事长是张晓强,首席执行官是沈莉。


04

锅圈(02517.HK)

< class="pgc-img">


锅圈(02517.HK)2023年实现营收60.94亿元,同比下滑15.05%;实现净利润2.396亿元,同比增长4.23%。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4名。锅圈经营数据的稳步增长,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下议价能力提升,垂直整合供应链构建品质、安全与成本优势以及产品结构升级。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零售门店数为10307家,覆盖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旗下品牌为“锅圈食汇”,产品包括火锅类、烧烤类、饮品类、一人食类、生鲜类、西餐类、零食类、即烹餐包类。锅圈凭借与消费者的紧密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了会员数量的历史性突破,会员充值金额实现了年增长18%,总额高达7.2亿元,注册会员总数已跃升至约2790万名,标志着其在市场中的强劲影响力和用户基础的持续扩大。锅圈还通过C2F模式丰富产品线,新增339个SKU,SKU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超4成。锅圈董事长兼总经理是杨明超。


05

九毛九(09922.HK)

< class="pgc-img">


九毛九(09922.HK)2023年实现营收59.86亿元,同比增长49.43%;实现净利润4.535亿元,同比增长820.17%。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5名。旗下品牌有怂火锅厂、太二酸菜鱼、赖美丽烤鱼、九毛九西北菜、山的山外面酸汤火锅等不同细分领域中式餐饮品牌。2023财年收入增长是由于集团餐厅网络的扩张,在营餐厅总数由2022年的556家增加至726家,覆盖中国142个城市、新加坡、加拿大1个城市、马来西亚1个城市、泰国1个城市和美国2个城市。同时,营业天数和翻台率增加,整体营运效率也有所提高。太二是营收的主力品牌,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44.05%至44.77亿元,翻台率从2022年的3.5次/天提升至4.1次/天。未来,在市场容量较小与开拓成本较高的海外市场,九毛九也会采取加盟模式,直营和加盟双模式将更好发挥协同效应。九毛九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是管毅宏。


06

呷哺呷哺(00520.HK)

< class="pgc-img">


呷哺呷哺(00520.HK)2023年实现营收59.18亿元,同比增长25.25%;净亏损1.995亿元,同比增长43.5%。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6名。品牌体系与扩张策略之间的错位,是呷哺集团近年来业绩低迷的原因。由于受到疫情和门店关闭影响,2021年和2022年,呷哺集团分别净亏损2.93亿元与3.53亿元。截至目前,呷哺集团3年累计亏损超过8亿元。呷哺集团旗下有“呷哺呷哺”、“湊湊”、“趁烧”品牌。2023年,呷哺呷哺及湊湊餐厅收入仍为呷哺集团收入主要来源,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为95.9%。呷哺呷哺在2023年新开设了131家餐厅,同时关闭了99家。湊湊新开设48间,关闭15间。去年5月,呷哺集团推出超级会员畅吃卡,开启付费会员模式,增加客户黏性。上年7月呷哺开启盲盒套餐,激发消费者消费欲望。呷哺呷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是贺光启。


07

广州酒家(603043.SH)

< class="pgc-img">


广州酒家(603043.SH)2023年实现营收49.01亿元,同比增长19.17%;净利润5.505亿元,同比增长5.21%。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7名。广州酒家拥有“食品+餐饮”双主业,食品板块有广式月饼、粽子等节令食品,虾饺、叉烧包等速冻食品,广式腊肠腊味、中式糕点以及盆菜熟食预制菜等产品,企业以研发创新力赋能产品升级,大力推动月饼、速冻等拳头产品的全面改良升级,研发出多款象形包点、骨汤煎饺、腊肠、芝士卷等系列新品,重点打造佛跳墙、盐焗鸡等爆品;餐饮板块则有“广州酒家”、“陶陶居”、“利口福”依托中华老字号品牌资源,大力弘扬粤式饮食文化。广州酒家董事长是徐伟兵,总经理是赵利平。


08

达势股份(01405.HK)

< class="pgc-img">


达势股份(01405.HK)2023年实现营收30.51亿元,同比增长50.97%;净亏损0.27亿元,同比增长88.05%。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8名。达势股份是达美乐披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运营商。达势股份业绩增长的背后,是其门店数量持续扩张。目前,达美乐中国在内地扩张至900家门店。2023年,达势股份净增180家门店,新进驻13个城市。“成熟市场”北京和上海门店数量为351家,收入15.45亿元,同比增长20.8%,收入占比50.6%。比萨最低28元起,从物超所值系列、经典风味系列到更高端的甄选尊享系列,共有30多款比萨可选。值得一提的是,达美乐的主营“外送业务”,承诺“30分钟送达”也是其优势之一。达势股份执行董事兼CEO是王怡。


09

太兴集团(06811.HK)

< class="pgc-img">


太兴集团(06811.HK)2023年实现营收29.11亿元,同比增长20.07%;净利润0.8504亿元,同比增长317.45%。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9名。太兴集团旗下品牌有“太兴”、“敏华冰厅”、“茶木”、“亚参鸡饭”、“靠得住”、“锦丽”、“稻埕饭店”、“点煲”、“饺子駅”、“Tommy Yummy”、“鸟世一”、“星记”及“Bingle Bingle”等。太兴集团业绩增长的原因是公司积极致力于优化餐厅网络,调整店铺布局,运用数码科技提升运营效率。同时,香港内地全面通关,访港旅客数量增加。旗舰品牌“太兴”仍是集团最主要的收益来源,占总收益约37.6%。同时以“烧味天王”为主题加以宣传推广,让其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敏华冰厅”是集团的第二大收益来源,占集团总收益约27.8%,值得一提的是,“敏华冰厅”还进驻香港国际机场,以港式冰厅美食吸引旅客及机场员工,提升品牌于境外的知名度。太兴集团董事长是陈永安,总经理是陈家强。


10

稻香控股(00573.HK)

< class="pgc-img">


稻香控股(00573.HK)2023年实现营收26.73亿元,同比增长22.8%;净利润0.6675亿元,同比增长151.46%。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10名。旗下品牌有“稻香”、“稻坊”、“客家好栈”、“钟菜馆”及“泰昌饼家”等。按业务来看,稻香控股有三大业务,分别为食肆及饼店营运、销售食品及其他项目、家畜养殖场营运。其中,中国香港业务表现佳,“钟菜馆”成功吸引了很多高端客户,销售及盈利能力显著增长,较疫情前上升50%。另一品牌“客家好栈”的业绩亦不断增强。中国内地业务较2022年上升6.5%,但收益增长不大,主要是由于年内关闭数家食肆所致。然而,稻香开发多款宴会菜单并进行装修工程,令宴会销售增长30%至40%。稻香控股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是钟伟平。


11

五芳斋(603237.SH)

< class="pgc-img">


五芳斋(603237.SH)2023年实现营收26.35亿元,同比增长7.04%;净利润1.657亿元,同比增长19.74%。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11名。公司业绩的增长得益于粽类业务稳健增长,非粽类业务多点开花,叠加公司致力于经营管理上持续发力。2023年,五芳斋完成组织架构变革,形成了粽子事业部、非粽事业部、连锁事业部,在稳固企业护城河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二增长曲线。细分来看,五芳斋产品有粽子系列、月饼系列、餐食系列产品。粽子系列产品的营收占70%以上,月饼系列收入达到稳定,饭团等新品类开始崭露头角,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连锁门店实现3.64亿元,同比增加26.68%。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通过精益管理提升营运效率,财务费用显著下降141.67%。五芳斋董事长是厉建平,总经理是马建忠。


12

同庆楼(605108.SH)

< class="pgc-img">


同庆楼(605108.SH)2023年实现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43.8%;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224.9%。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12名。同庆楼在安徽、江苏、北京等地拥有直营门店106家,其中同庆楼餐饮门店53家,富茂酒店4家,新品牌门店49家。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大量聚集,带来了巨大的餐饮消费市场。公司所聚焦的大众聚餐和宴会服务,是城市消费中的刚需,市场需求巨大。公司主营业务为餐饮服务、婚庆服务、酒店住宿以及食品业务。其中,餐饮及住宿服务收入19.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1.48%;食品销售收入1.6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97%。食品业务方面,同庆楼已经培育出臭鳜鱼、小笼汤包、大肉包三大千万级单品。2023年同庆楼月饼礼盒销量突破60万盒,同比增长308%。同庆楼董事长兼总经理是沈基水。


13

味千(中国)(00538.SH)

< class="pgc-img">


味千(中国)(00538.SH)2023年实现营收18.15亿元,同比增长26.97%;净利润1.812亿元,同比增长225.91%。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13名。门店规模方面,截止2023年末,味千(中国)共有562家门店,上年同期为597家门店。较上年减少了35家。去年同期,味千中国归属母公司净亏损1.44亿元,公司扭亏为盈得益于疫情之后餐饮市场回血,除此以外,公司还逐步关闭营运表现不理想的门店,谨慎评估新店选址,采取稳健开店策略,以改善整体盈利能力。味千的产品线主要为日式拉面、饭食、小食。味千(中国)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是潘慰。


14

巴比食品(605338.SH)

< class="pgc-img">


巴比食品(605338.SH)2023年实现营收16.3亿元,同比增长6.89%;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减少4.04%。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14名。2023年,公司门店业务通过加速扩张以应对单店收入下滑,并持续优化单店模型。团餐业务则向华东以外区域拓展,同时深耕多渠道客户,抓住市场机遇促进增长。全年营业收入保持增长,但因人工成本及新增产能折旧增加快于收入增速,导致净利润同比略有下降。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面米类收入6.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63%;馅料类收入4.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5.38%;外购食品类收入3.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19%。值得注意的是,巴比食品也在推动预制菜业务的发展,公司于2023年12月正式向市场推出11款预制菜产品,还研发推出31款新品上市,新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9%。巴比食品董事长兼总经理是刘会平。


15

全聚德(002186.SZ)

< class="pgc-img">


全聚德(002186.SZ)2023年实现营收14.32亿元,同比增长99.27%;净利润0.6004亿元,同比增加121.67%。位列“2023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餐饮15强”第15名。全聚德在北京、上海、杭州、长春等地及海外开设餐饮门店共计101家,其中全聚德品牌门店87家,丰泽园品牌门店6家,四川饭店品牌门店7家,仿膳品牌门店1家。在2023年,公司坚持“守正创新”,全年创新菜品占比达26%,销售占比8.4%。同时,公司正拓展团膳业务,已运营6个项目。其食品产业拥有两大生产基地,生产销售多系列百余种特色食品,涵盖预制菜肴、肉制品等多个品类。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全聚德还推出子品牌“零研所”,进军休闲食品市场。全聚德董事长是吴金梅,总经理是周延龙。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