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7日,古茗方面披露,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古茗全国门店的总销量接近4000万杯。在旅游、探亲、亚运、赏秋等多重需求交织下,浓烈节日氛围激发出顾客的消费欲望,尤其在热门旅游城市、景点上,不少门店出现爆单的情况。
中秋国庆期间,古茗很多门店的销量都有明显提升,其中淮安西游乐园店饮品销量的提升最为明显,环比节前的增长率达到1128%,“从往年国庆来看,门店销量多会有所提升,门店生意火爆在预料之中的,我们在节前有提前准备物料,以便给到顾客新鲜、好喝的饮品体验。”古茗相关负责人讲到。
据古茗介绍,门店销量排名前五的热卖饮品分别为古茗奶茶、云岭茉莉白、杨枝甘露轻盈版、十里江南桂、百香双重奏,此外,厚道生椰榴莲、超A芝士葡萄、满杯红玉石榴等鲜果茶,以及酒酿桂花饮等应季新品同样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古茗)
入2024年,国内各家新式茶饮品牌都在加速资本布局。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1月2日,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高盛和瑞银集团。
在招股书中,古茗自述自己是一家行业领先、快速增长的中国现制饮品企业。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3年的商品销售额(GMV)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门店数量计,“古茗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
近期新式茶饮企业扎堆港交所,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的古茗,在此胜算几何?
资料配图 图据视觉中国
(一)
门店超9000家
集中在华东华南
古茗创始人为王云安,2010年王云安在浙江省温岭的大溪镇开办了第一家“古茗”奶茶店。
2011年,古茗便开启加盟模式。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初门店数量来到了600多家。
此后古茗开店速度明显加快,到2020年底门店数量已超4000家,2022年底,古茗门店数量超过6000家。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古茗拥有门店数超过9000家,门店售出现制饮品12亿杯,GMV(商品销售额)超过192亿元。
而在2023年底的这9001家门店中,古茗仅有6家为直营店,占比不到1%,其余均为加盟门店。
因此在商业模式上,古茗主要是通过向加盟商卖货和设备,以及收取加盟费等方式赚钱,所以古茗的客户实际上是广大加盟商。
来源:招股书
业绩来看,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前9个月,古茗营收分别为43.84亿元、55.59亿元和55.7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399.2万元、3.92亿元和10.02亿元。
企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加盟门店数据的增加,以及单店GMV有所增加。
从古茗的门店分布来看,品牌更多布局的还是在下沉市场。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公司在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占总门店数量的79%,同时,有38%门店位于远离城市中心的乡、镇。上述两个比例在按门店数量计的中国前五大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中均为最高。
来源:招股书
从门店分布的地域来看,截至2023年年末,古茗共布局15个省级行政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南等区域,而华北、东北及大部分西北地区还没有布局。
总的来说,古茗这个新式茶饮品牌,主要深耕我国南方市场,通过加盟模式在下沉市场抢占了一定市场份额,但目前企业“偏科”的情况也同样存在。
(二)
市场竞争激烈
GMV增速下滑
由于行业门店低,新式茶饮赛道的竞争一直都十分激烈。
前面提到,古茗称自己是“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第一”。这是由于在招股书中,将均价在10元-20元的茶饮品牌定义为“大众茶饮”,将均价10元以下的茶饮品牌定义为“平价茶饮”。
通过这种价格排序,古茗也绕开了蜜雪冰城。
而事实上,截至2023年9月,蜜雪冰城共有36153家门店(包含旗下咖啡品牌“幸运咖”的2900家店),与之相比古茗不到一万家门店,显然还差距甚远。
与此同时,在古茗提到的定价10元-20元的“大众”赛道里,汇聚的对手众多,行业竞争更是激烈。
除古茗外,如茶百道、沪上阿姨、霸王茶姬、书亦烧仙草等品牌门店密度同样很高,除了已经递交招股书的茶百道外,沪上阿姨也传出了上市消息。
此外,近年来下沉市场,也成为了各家必争之地。2022年,喜茶与奈雪的茶相继宣布降价,同时,喜茶与奈雪的茶也均已开放加盟。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从古茗单店GMV数据显示,在一些成熟地区其GMV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招股书显示,在8个“关键规模”省份中,2021年-2023年,除福建及江西的同店GMV增速处在上升状态,由7.4%增至12%,其余区域均处于下滑。
尤其是在大本营浙江地区,同店GMV增速已经从2021年的15.2%降至2023年的5.1%,低于全国同店9.4%的GMV增速,更远低于其他省份同店11.6%的GMV增速。
来源:招股书
同店GMV增速放缓,加盟商面临的压力也不小。
出于管理层面考虑,新式茶饮品牌一般都会优先邀请老加盟商开设新的加盟店。
根据招股书显示,古茗超2年经营经验的老加盟商占比可达75%,老加盟商平均每人开设3.1家门店。相较之下,蜜雪冰城是平均每位加盟商开设2.2家门店。
不过,这或许也会给老加盟商带来压力,可能此前的门店刚刚实现盈利,又要把资金投入到新开的门店之中,随着门店越来越多,客流不断被稀释,门店面临的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
而需要注意的是,古茗加盟商关店意愿愈发明显。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退出加盟商占各期末加盟商比例分别为6.59%、7.22%、9.10%,呈上升趋势。
来源:招股书
对此,古茗也在招股书风险因素中表示:我们可能无法进入新的地域市场或扩大我们在现有市场的竞争力。
(三)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曾因偷逃税被罚
除了门店扩张层面面临一定压力外,食品安全相关问题,也是古茗在经营过程中需面临的长期挑战。
此前,古茗已经因为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多次被监管部门以及媒体提及。
根据《国内奶茶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奶茶消费维权舆情数据共计31068条,其中古茗相关舆情占比为10.3%。
报告进一步分析指出,根据舆情数据显示,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涉及质量口感问题、卫生安全问题和管理安全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是奶茶中存在异物、擅自更改标签偷工减料、原材料变质等问题。
2023年8月28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食品安全抽检过程中,古茗茶饮奔牛镇店内使用的不锈钢小料盒被检出“大肠菌群”。
2023年3·15期间,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2年消费维权典型案例中,古茗就“光荣上榜”。案例显示,2022年3月16日,武汉市江汉区本汉古茗奶茶店生产经营感官不良的食材、擅自更改保质期,被江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205元,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古茗”关键字有超过1300条相关投诉,消费者投诉内容主要集中为产品有异物、商家态度恶劣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外,古茗还曾发生一起与偷逃税有关的处罚事件。
招股书显示,2021年12月,台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发现古茗科技于2018年6月14日至2020年1月31日期间少缴税金及附加共计2360万元,并对其处以1160万元的罚款及650万元的滞纳金。古茗科技已于2022年1月前全部结清少缴税金及附加、罚款及滞纳金。
对于此次偷逃税的原因,古茗解释称,“在成立初期,古茗科技并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以适应业务快速增长、确保履行全部须予妥善履行的税务申报责任”。
快速发展起来的古茗,应该如何对加盟商实施有效管理以及如何加强自身管理,减少食品安全等相关负面事件的发展,成为了企业需要面临的长期挑战。
小结:
密集开店,实现规模效应,这是古茗为代表的大众新式茶饮品牌当下共同的发展方向,但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偏好易转移,古茗能否笑到最后,这考验着企业对产品与品牌的长期布局能力。
红星新闻记者 刘谧
编辑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的一年,茶饮市场依旧热闹。近日,知名茶饮品牌古茗像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在同一天,蜜雪冰城也同样在港交所递交,不约而同地揭开了2024新式茶饮品牌的IPO之路。
主打二线城市
古茗门店专注于大众现制茶饮市场,主打三类饮品:果茶饮品、奶茶饮品及咖啡饮品及其他。对比行业内其他企业,古茗走的是主打二线以下城市的路线。
2010年,古茗的创始人王云安在他的家乡大溪镇,开办了第一家古茗门店。大溪镇是位于浙江省的一个小镇,是典型的下沉市场。由此也奠定了古茗主攻下沉市场的决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古茗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总门店数量的79%,此外,古茗有38%的门店位于远离城市中心的乡、镇,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上述两个比例在按门店数量计的中国前五大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中均为最高。
古茗在招股书中提到,其主要采用地域加密的布店策略来扩张门店网络。具体来说,便是在单一省份的门店超过500家表示该地区具备了凸显规模效应的基础,被古茗内部称之为关键规模。借助在已具有关键规模的省份所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古茗再策略性地进入邻近省份。
从浙江发家的古茗,率先在浙江达到关键规模。虽然从浙江第一家店到第1000家店,古茗花了9年。如今古茗在浙江有逾2000家门店,2020年门店达到4000家。在最早达成关键规模的浙江、福建和江西,古茗在大众现制茶饮店的市场份额达到45%以上。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古茗在八个省份建立了超过关键规模的门店网络。这八个省份合计贡献其2023年87%的GMV。
通过下沉市场集中铺店的战略。古茗的门店数量由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5694家增加17.1%,至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6669家,并进一步增加35.0%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9001家(其中直营店6家)。
根据招股书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古茗已在全国15个省份建立布局,但仍有19个省份尚未布局。
被大家戏称“农村包围城市”的古茗,因此到如今也未曾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铺店,在茶饮店规模化经营的现下,古茗似乎更加坚定了主攻二线以下城市的决心。
“第二”能否站稳
古茗此次在招股书中,称自己是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品牌店第一。主要按照是2023年的商品销售额(GMV)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门店数量计。但是对于国内茶饮品牌的市场份额,古茗似乎还有不少强劲的竞争对手。
按照各大冲击IPO的茶饮企业所公布的营收来看,同一天递表港交所的蜜雪冰城似乎是全价格段内大家公认的首位。蜜雪冰城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在全球门店超过了36000家,其中国内拥有超过29000家门店,是中国第一的现制茶饮品牌,门店数接近行业第二名至第五名之和。
从营收金额来看,据招股书披露,蜜雪冰城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136亿元、1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2%、46.0%;净利润分别为20亿元、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51.1%。而古茗2021年至2023年前九月的收入分别为43.84亿元、55.59亿元、55.71亿元,经调整利润分别为7.7亿元、7.88亿元、10.45亿元。
在招股书中,古茗也直言,按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GMV计,其在中国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排名第二,拥有8.3%的市场份额。
过去五年,中国的现制饮品行业呈现快速增长,预计此趋势将持续下去。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现制饮品市场GMV由2017年的人民币1488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421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1%。预计到2027年,市场GMV将进一步增长至人民币10312亿元,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19.6%。
通常来说,中国现制茶饮店分为产品平均售价不低于人民币20元的高价现制茶饮店;产品平均售价为人民币20元以下且在人民币10元以上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及产品平均售价不高于人民币10元的平价现制茶饮店。按2022年GMV计,大众现制茶饮店市场是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中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按2022年至2027年GMV复合年增长率计,其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中国的现制茶饮店市场格局历来分散,经历了一波发展之后,如今正在持续整合中。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GMV计,前五大现制茶饮店品牌的市场份额由2020年的38.5%增至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44.3%。
对古茗来说,在各个领域都面临来自其他现制茶饮店品牌的激烈竞争,包括产品研发和创新、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性价比、门店位置、消费者体验以及消费者获取和留存。在10-20元的价格段,古茗不仅有蜜雪冰城这一大对手,还有茶百道、新晋的霸王茶姬等威胁;而20元以上赛道的奈雪、喜茶等等也在通过降价,不断侵占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表示,古茗如今想要坐稳“第二”的位置,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下沉市场的发展,加盟模式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截至2022年12月31日,加盟店占中国现制茶饮连锁店总数的91.8%。对此,古茗在招股书中也直言,其主要优势便是品牌以及加盟扩张的速度,面对茶饮赛道“圈地”行为加剧的竞争态势,古茗还是必须坚持大面积铺店的策略。
到如今,茶饮品牌真正上市的还仅有奈雪的茶一家,但作为“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2023年4月以来股价一路下滑,从最高点的9.11港元跌至3港元以下,市值也较上市之时跌去六成。而近期传出意欲上市的品牌,就有沪上阿姨、霸王茶姬、书亦烧仙草等众多10-20元赛道的竞争对手。面对这几年格外激烈的茶饮上市竞争,古茗能否打响今年茶饮品牌的第一枪?
领和讯Plus会员,免费看更多独家内容:8大财经栏目,最新最热资讯干货独家行情解读,快人一步掌握市场投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