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亿欧主办的2016创新者年会暨第二届创新奖颁奖盛典上,淘汰郎作为唯一的餐饮企业,获得最具创新力奖。淘汰郎成立于2015年3月,主打爆品、模式创新、客户定位精准、标准化程度高、一小时送达……仅成立一年多就获得真格基金和创新工场投资,销量领先于同行业竞争对手。
但是淘汰郎创始人赵子坤野心并不止于此:“这只是第一步,做成淘汰郎的外卖生态才是目标。”据赵子坤透露,2017年淘汰郎会在原有商业模式成功运营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品牌推广。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签约一线明星代言,为新一年的火锅市场扩张及多品类发展提供支持。明星对于餐饮代言十分谨慎,但是代言能为餐饮带来的效应却有可能是现象级的,例如韩剧里一个炸鸡啤酒就可以引爆朋友圈风潮。与理念相契合的明星合作,对于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潜移默化建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锚点有着很大作用,因此明星光环和粉丝互动效应将为淘汰郎的品牌升级推广带来巨大助力。
“外卖在中国市场的需求非常大,却缺乏品牌,淘汰郎要做的正是一个中国最大的外卖品牌。淘汰郎外卖未来要覆盖各个城市,要让更多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吃到放心的、标准化的外卖餐品,以明星切入快速扩展知名度,也是基于此。”
客户决定模式,模式决定品类
要做好一门生意,首先就要研究用户画像。据百度糯米数据,58%的餐饮消费由25-34岁的青年消费者贡献,85%的餐饮消费由18-34岁的年轻消费者贡献。餐饮消费额前5%的用户,65%为25-34岁的消费者。移动互联网时代,80后、90后已然成为餐饮消费的主力军,且在一线城市,有超过30%的消费者会在晚上8点以后吃晚餐。
淘汰郎从最初就对于目标人群的就是年轻人,努力打拼,有梦想,有一定的消费能力,由于工作关系时间相对紧张,但又对生活品质有追求。根据这部分人群的特点,赵子坤和淘汰郎团队制定了99元标准化火锅套餐,营业时间覆盖正餐和夜宵,且为用户提供锅具和燃料,完美解决所有痛点。淘汰郎刚成立时,赵子坤的朋友经常捧场并发朋友圈帮忙传播,从小范围扩展至周边。由于早期资源比较好,淘汰郎单量飞涨,很快成为了外卖火锅单品的销量冠军,一炮走红。
但是在赵子坤对于淘汰郎的规划中,火锅成为销售冠军后只是一个起点,外卖品类还会扩张。但品类扩张不会盲目,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必须是爆品,淘汰郎在成为火锅外卖冠军后,下一步会主攻小龙虾和披萨;
2、品质上乘,可以标准化生产;
3、易于冷冻或冷藏储存运输;
4、高客单价。
原因在于爆品受欢迎销量高;标准化意味着加工简易且口味有保障;冷冻或冷藏储运有利于保鲜;高客单价则是盈利的重要因素。
仓储和物流是外卖生态化的关键
要保证外卖配送速度和质量,物流是关键。物流有两种:一种是自建,例如肯德基、麦当劳、永和大王等连锁餐企;另一种则是入驻外卖平台或者使用第三方物流,例如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饿了么、达达等,这也是大多数餐企选择的方式。要做外卖生态,仓储和物流就是最核心的重资产。
在北京市场成功后,淘汰郎很快实现了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南京、福州、厦门7个城市的地域覆盖。每个城市配备中央厨房,下设5-15前置仓的模式。前置仓可以对食物进行最后的加工,只外卖不堂食,分布在居住人流密集的地区,覆盖半径为5-8公里。现阶段淘汰郎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使用的则是“闪送”。
据赵子坤介绍,淘汰郎的前置仓目前使用率并不高,基本在10%-20%,而这正是淘汰郎扩品类的最大优势所在。“未来扩展的品类将和火锅共用物流和前置仓,这意味着品类虽然增加了,但是仓储、加工和物流成本没有增加。所以在火锅的基础上,接着做龙虾和披萨,基本上只有食品成本,因此淘汰郎的价格可以比这两个单品的竞争对手便宜很多,只要口味不差,淘汰郎竞争优势就会很明显。”赵子坤表示。
使用“闪送”虽然对于客单价超过200元的淘汰郎来说也可以接受,但是成本依然较高,未来规模化形成之后,淘汰郎还是会使用自建物流去替代,赵子坤预估两年之内可以实现。但在未有规模化的前提之下,贸然自建物流很容易尾大不掉。
“之前我们有考虑过收购一家冷链快递公司来为其他餐企做配送,后来考虑到目前还是以发展主营业务为主,因此暂时搁置了。未来结合我们的前置仓以及自身业务体量,并不排除会继续为其他餐企做仓配服务的可能性。”
执行力决定企业成败
餐饮品牌,在确定了主营业务之后就不应该随意变动。正如淘汰郎的99元火锅套餐并不会因为地域的变化而改动。“上海人爱吃沙茶酱,四川人爱吃香油,但是在我看来,麻酱的市场足够大,淘汰郎会坚持已经成功的套餐和口味。同时淘汰郎会一直做外卖,不会去开设线下堂食。”
赵子坤坚信,主打爆品的互联网餐企的成功与否就是在于执行力是否够强:“前阶段是我自己说了算,但是当企业开始壮大,就要慢慢实行部门化。现在我主要定公司方向,不太涉及业务层面。方向一定就不能再变动,接下来就看执行力了。”
同时赵子坤认为传统餐饮做不好外卖的原因是在于成本结构不一样,例如海底捞,外卖单份牛肉不可能比堂食便宜,所以在价格上就已经失去了竞争力。而且传统餐饮也不一定要涉及外卖,主营业务才是重点。
火锅模式复制到小龙虾、披萨品类,地域从北京扩张至全国,品牌由销量口碑传播发力明星宣传。可以预见的是,淘汰郎火锅即将被融合,淘汰郎外卖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本文作者圆生菜,亿欧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声明:亿欧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亿欧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亿欧",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亿欧的追责。亿欧提倡读者朋友良性监督,凡是读者朋友发现网站原创文章(不含投稿和转载,无法分辨时可发链接咨询工作人员)有明显错别字或多字,截图发送至亿欧工作人员(微信号:yiou0209)可申请奖励50元,同一篇文章上限50元,工作人员会按时间整理排序,以第一时间指出的读者为准。奖金一周统一发放一次。以上规定自2016年9月13日起执行,本规则最终解释权归亿欧所有。】
<>源:电子商务头条
作者:魏无忌
火锅一直许多人衷爱的餐饮方式之一,无论是四川麻辣火锅还是清汤火锅都成为了创业者们纷纷扎堆想要抢占一席之地的战场。
如今的混乱的火锅战场似乎也已经分出胜负,海底捞、唰唰锅、呷哺呷哺、小龙坎这些优质品牌的出现让想要再进入火锅市场的创业者们难上加难。
不过有这么一个年轻人,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即便是强者如林,他还是义无反顾的走进了餐饮,闯入了火锅市场。
不过,别人做火锅都是在拼了命的开线下实体店,而他却把火锅搬到了互联网,做起了外卖火锅。
不可思议的是,他的外卖火锅竟然成为了爆品,创业3年营收3个亿,李开复都忍不住投资千万。
他就是淘汰郎小火锅的创始人—赵子坤。
在家也能吃火锅
在创立淘汰郎之前,赵子坤是一个在北京打拼的小青年,同样也是一个吃货,而且对火锅是情有独钟。
有一次,赵子坤跟朋友聚会到凌晨,夜色已经很深,可是他和朋友的肚子却开始饿的咕咕叫,赵子坤提出一起去吃个火锅,结果发现凌晨的北京早已找不到还在营业的火锅店。
吃不到自己喜爱的火锅却成了赵子坤创业灵感来源,他发现虽然大街小巷开满了火锅店,但是像他这种有时候只有一个人想吃火锅的人去门店吃一个锅底就好几十块会不会太过于奢侈。
于是,他想到了火锅外卖,当时市面上做火锅外卖的有这么少数几家,运营的方式都是一个大锅送到家,自己在家还要准备电磁炉一堆麻烦的东西。
而且那些火锅外卖一大锅也要好几百块钱,自己也吃不完还不如叫上朋友去门店吃了。
经过了一番思考,赵子坤萌生了做互联网小火锅的想法,弥补这一片的市场空缺,比如点外卖送锅具、单价在100元以内满足一个人也能吃火锅的心愿。
2015年,赵子坤决定把自己的想法成为现实,注册了一间公司起名为“淘汰郎”,在赵子坤看来人生就是不断淘汰自我的过程,想到了就要去付诸实践。
结果,淘汰郎在微信公众点餐系统上线的第一天就卖出了30单,这让赵子坤兴奋不已,准备大干一场。
99元有肉还有锅
赵子坤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一个人也能吃火锅,还不用准备电磁炉插座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而且价格要让用户接受。
赵子坤专门联系厂家,研究出一款燃烧矿物油的小锅具,上面是锅下面是燃料,为了保证安全,赵子坤特意让厂商生产的矿物油小燃气罐设计成只能用海绵点燃,小小的一罐可以燃烧80分钟。
研究出来配套的锅以后,赵子坤推出了一款99元的火锅套餐,一份牛肉一份羊肉还有一份蔬菜拼盘外加一份拉面,麻酱等等调料也一应俱全,重点是再配上一个锅具。
这样的价格和套餐方案让不少火锅爱好者心动,短短半年时间,淘汰郎成为了排在北京受欢迎程度榜首的外卖小火锅。
2016年,赵子坤吸引了李开复和徐小平的注意,对淘汰郎进行了1100万的A轮融资,这一下赵子坤更加有信心了。
3年2个亿,品质是关键
赵子坤在创业之前并没有接触过餐饮界,更加没有尝试过互联网外卖,什么O2O等专业术语他一窍不通,他只知道既然要做饮食方面的,就要把味道和安全做好。
创业初期,为了挑选合适的麻酱和火锅配料,赵子坤带着合伙创业的几个人在北京城内一间一间麻酱店的试,甚至试到分不出哪些麻酱是甜的哪些是咸的。
有人跟赵子坤说又送锅又免费送餐还有这么多食材才99元,利润太低了,要不要重新规划一下定价或者重新选取食材,赵子坤一口否决了,他坚持牛肉就要正宗的澳洲雪花牛肉,羊肉就要内蒙古的。
为了保证食材新鲜,拿到融资后的赵子坤第一件事就是去配置一个中央厨房,确保每个外卖门店附近都有前置仓库,食材由工厂直接配送。
就是这股子认真劲,让淘汰郎在强手如林的火锅领域脱颖而出,生意最火热的时候,光是在饿了么平台上一间单店一个月就超过1700份订单。
迅速扩张,门店突破200家
赵子坤用一如既往的认真把淘汰郎的口碑做了起来,但是仅仅在北京扎下根自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于是他开始高速扩张的征程。
以往开一间火锅店,有不少硬性标准很难达到,门店要大,人手要多,最重要的是投资也大。
而赵子坤的外卖火锅则不一样,简单的选址、中央厨房统一供货、接入外卖平台,相比起线下火锅店,这样的方式更加吸引创业者。
赵子坤很聪明,先是自己将门店开到新的城市,当生意好起来后,再在城市中寻找合伙人代理人加盟新的门店,自己仅收取品牌使用费。
这样的模式让淘汰郎扩张的非常快,短短3年时间,已经在105个城市开了200多家门店。
在这3年期间,更是卖出200万单,营收超过了2个亿,速度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火锅达人入选福布斯
现在的淘汰郎小火锅已经获得了4轮融资,真格基金、创新工场等知名的投资机构都成为了赵子坤的大金主。
有趣的是,在今年公布的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中赵子坤这个靠做外卖的火锅达人的名字也在其中。
当然,赵子坤的火锅梦自然不是仅仅只到这,他的目标是上千家门店。
赵子坤的火锅故事似乎很平淡,但无忌哥要说的是,年轻人缺少的从来不是创造力,在这个互联网兴起的时代,任何机会都需要自己去挖掘。
年轻不怕失败,用心去做好一件事,就算是前面有再强的对手,也总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家里宅了多日,你是否很想吃一顿热辣鲜香的火锅?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发现,尽管疫情打击了餐饮行业,但许多火锅店的线上“逆袭”之道却颇值得注意,不少火锅品牌推出整桌、整套外送,纷纷出售不需要送回的“爆款小电锅”和燃油等等,还有的店家鼓励消费者到店自取……这,或许暗示着火锅业态的未来新变化——
中午时分,小肥羊大宁国际店。有3小桌客人正在用餐,记者注意到,这里没有大型聚会,吃饭者都是三三两两前来。一对“到店打包”的年轻夫妇说,以前常吃这家店,店堂蛮干净、菜品也不错,他们把锅底、酱料、菜肴都带回去,也算是换换口味,而且火锅食材都要现煮,比较放心。
然而这还不是小肥羊的主打。疫情爆发以来,这家老牌火锅店发出“不聚会,不出门”倡议,为“自我封印”在家的消费者开通送点餐服务,可以通过“饿了么”和“美团”下单。记者通过“美团外卖”看到,几款主推套餐让人垂涎,价值119元的“新西兰雪花牛套餐,包括经典4选1锅底,搭配新西兰羔羊肉、雪花牛肉及蔬菜拼盘灯,特别适合“肉食者”;149元多人套餐还有毛肚、鸭血、冻豆腐等火爆单品。
“无接触配送,安心宅家吃火锅。”小肥羊还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针对疫情的防控措施,包括全面进行安全防护措施规范培训,严格执行员工上岗前测量体温制度;紧急调运一次性口罩,餐厅服务人员将全部佩戴上岗;餐厅设备设施及餐区消毒工作全面升级,在原有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增加清洁消毒频率;加强对中央空调空气滤网清洗消毒,保持餐厅空气健康清新;此外,餐厅还为顾客提供一次性手套和抗菌洗手液等等。
来自外卖平台的信息还显示,火锅整桌配送生意颇好。连锁店“淘汰郎“可供2至3人食用的套餐7折优惠,里面包括锅具和燃油,还有蘸料和葱末等配料,让消费者完全可以不用出门。“爆款小电锅套餐”,送出7个餐品一份主食,但最大的卖点却是好用的“小电锅”,方便消费者的同时,商家亦是“聪明地”为消费者单点菜品留下伏笔;小辉哥火锅还推出49元一个的小银锅和8元钱可供使用一次的燃油罐,这些用具均可单独下单。
还有不少火锅店“很拼”,推出全城配送服务,或是开通提前预定、每天15:00准时配送等等;还有的火锅店在外卖平台上发布公告,宣称“坚持以干净卫生为生存之道”等等,还有的则放出工作人员戴着口罩操作的画面以及正在消毒后厨的图片。记者还看到,不少火锅店在外卖平台上换了图,发布了不少隔离包装菜品、用保鲜膜覆盖的令人安心的图片。
一位餐饮业内人士说,最近许多餐饮品牌采取“关闭堂食,外卖自救”的策略,把危机变作创新的契机。而火锅品牌更是颠覆了“店里聚餐才有气氛”的传统观念,利用生食煮熟后食用更安全的优势做推广。这次疫情也一定会催生出纯做“线上”的服务型餐饮品牌,它不是即时外卖,而是订单式外卖服务,这种更强调体验感的商业模式很让人期待。
栏目主编:张奕 文字编辑:栾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