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中餐最原始的呈现形式;烧烤餐厅,是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作为高社交属性、高话题性的餐饮品类,烧烤通吃1-5线城市,高中低品牌均有其市场。但很明显的是,客单60元以上的中高端烧烤正迎来黄金时代。
拥有近30万家门店的烧烤品类竞争日趋激烈,有这4个特征才能突围。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文
客单30元以下烧烤继续萎缩
高品质烧烤时代到来
2018年,几乎所有的餐饮人都察觉到一个动向,消费升级。这四个字放在烧烤业态里,表现得尤为明显。
根据美团点评平台的数据,去年全国烧烤门店人均消费为46元,相比2017年增加2元。按照人均消费分区间来看,消费者在人均30~120元区间的烧烤门店消费占比提升明显,间接拉动了整个品类客单的上涨。
消费升级的另一个佐证数据是,人均消费30元及以下的烧烤门店在各价位门店中的占比,由2017年的30.6%下降到28.0%,已经连续两年下降。
从客单全局来看,人均消费31~60元的烧烤门店占比,由54.3%上升至55.1%,成为最主流的消费区间;尽管烧烤品类通吃1~5线城市,但从整体增速来看,则以61~90元价位烧烤门店数增速最快。
这一切都意味着,中高端烧烤店消费增长已经成为全国趋势。
伴随着消费升级和品牌再造,烧烤正在被重新定义,层次更高的品质型消费时代正在到来。
烧烤拼食材
地域特色与大一统并存
曾经烧烤是一个消费大众化、市场区域化的市场,如内蒙、新疆、甘肃爱吃羊肉,江浙沪喜欢烤海鲜,而西南几个省则偏好猪肉。
随着供应链的完善,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发展,烧烤与其他品类一样,也进入到了拼食材的阶段。
首先是食材的丰富度
强供应链的打造,让诞生于深圳的木屋烧烤,也有了新鲜的羊肉串、牛板筋;从北京起家的冰城串吧里,能吃到生蚝、扇贝;成都网红品牌李不管把把烧,同样也会有基围虾等海产品。
区域性的口味偏好,为烧烤品牌的打造提供了多种可能;而门店内多样化的食材,既可以满足口味偏好,还能带来一些新奇。无法做强供应链的品牌,将跟不上品类发展步伐。
其次,则是食材的新鲜、安全。
品牌烧烤早已摆脱食材渠道不明、甚至用其它肉品冒充的阶段。
丰茂烤串就把新鲜作为品牌的主要特色,打出了“羊肉现穿才好吃”的口号。一方面,表明了烤串的做法特色;另一方面,也表明食材品质,让消费者更放心。
木屋烧烤创始人隋政军说,餐饮行业的本质是为消费者提供“美味”食物,脱离了这一点,任何品牌都无法存活,只有做到对味蕾的诚意,才能博得消费者的信赖。
路边摊逐渐隐退
品牌化烧烤迎来红利期
烧烤业态另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正在从路边摊的散户乱斗,逐渐进入到室内烧烤连锁品牌争霸时期。
消费升级的所有指向,都是更好的体验。消费群体考量一个餐饮品牌,除了口味,还有环境的舒适度。
随着城市的升级改造,街边烧烤摊和大排档正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室内烧烤,木屋烧烤、很久以前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赢得了一批消费者。
正餐企业推行的明厨亮灶,同样出现在了木屋烧烤、丰茂烤串等品牌的门店里,消费者可以清晰地看到羊肉串滋滋冒油;而很久以前为了表达烧烤的“野”,在门店里突出了远古特色。
木屋烧烤创始人隋政军认为,“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正规化”特征的烧烤,正在迎来红利期。
美团点评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式烧烤在全国有29万家门店。根据内参君的观察,烧烤门店仍在高速增长中。
这个品类,已经呈现出白热化的竞争状态,没有特色、调性不突出、核心竞争力弱的烧烤品牌,将会被洗牌。
而与其他餐饮品类一样,烧烤这个大市场,最终仍是由品牌化、规模化的烧烤企业来“收割”。
烧烤品类在各级别城市发展如何?为什么低线城市渗透率反而高?它会沿着怎样的路径发展?《中国餐饮报告2019》会给出详细解读。一本书,让你读懂中国餐饮。
相关阅读:
男人兜里也有钱了!2019年餐饮消费我们有4个新发现
福利
这个五一假期,内参君送出大福利!
1. 从今天开始,三天(5月2日、3日、4日)内留言点赞最高的餐友,送一本价值1080元的《中国餐饮报告2019》。
2. 每日留言点赞数最高的餐友,送一本《餐饮开店·从入门到精通》。
3.点赞数统计日期截至5月6日12:00,获奖餐友将由后台工作人员私信联系。特别备注:《餐饮开店·从入门到精通》和《中国餐饮报告2019》不重复赠送。
赶快在留言区留言吧!
《中国餐饮报告2019》
预售正在进行!!
扫描下图二维码,马上订阅
也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订阅
· end ·
统筹|段明珠 编辑|于聪聪 视觉|于聪聪
内参热门
点击关键词,直达历史精选
饮品大方向 | 百胜中国财报| 星巴克杯子的秘密
龙虾店日收20万 | 鸭界三雄大PK | 桃园眷村关店
茶颜悦色专访|冰淇淋+茶| 社区小炒日收12万
商务合作:宋宋 15801484702(同微信)
明明 18689669219(同微信)
转载联系:首席小秘书 微信 neicanmishu
课程咨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合了小酒馆、烧烤等热门夜间消费业态的门店,能否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闯出一片天?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邹通。
到底什么是好的跨界模式?这是餐饮人这几年一直在追问和探索的问题。这几年,餐饮行业也出现了不少跨界新模式,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三言两语很难说清其中缘由。
今天,我们来看看眼下大热的“小酒馆+烧烤”模式,这个跨界组合到底能不能成就一门好生意?
< class="pgc-img">>一口串一口酒,“小酒馆+烧烤”火了?
今年5月中旬,海伦司在湖北利川市开了一家融合了大排档、小酒馆、烧烤等夜间消费业态的门店,面积大约560平米,装修走的是欧式风格。
招商证券的一份调研显示,这家店的产品主要由自有酒水、第三方酒水、烧烤、小吃构成,其中烧烤与小吃分别占总销售额的约10%与20%,自有酒水占比则高达40%。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小酒馆+烧烤”店延续了海伦司一贯的“低价模式”,烤韭菜、烤面筋等菜品单价均在3元以下。低价策略得到了小镇青年们的喜爱,招商证券的调研显示,海伦司这家门店的日均营业额可达2.5万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海伦司官博
据红餐网了解,海伦司此次试水“小酒馆+烧烤”可能是早有预谋。
相关报道显示,今年上半年,海伦司就在武汉20多家店增扩了些小区域售卖烧烤。或许是小范围内“酒水+烧烤”的市场实验有所成效,海伦司才下决心将“小酒馆+烧烤”的模式将它从原有的业务中分割出来单独开店。
而值得一提的是,探索“小酒馆+烧烤”模式的海伦司并不孤单。
据红餐网(ID:hongcan18)观察,今年以来,一批主打“小酒馆+烧烤”的酒肆烤场冒头,与此同时,以贰麻酒馆为代表的一批连锁小酒馆也纷纷在店里卖起了烧烤。这些门店高举“一口串、一口酒、小聚会”的旗号,营造时下潮流的社交场景,笼络了不少年轻消费者。
除了餐企外,探索“小酒馆+烧烤”模式的也不乏跨界巨头。今年7月,盒马推出了“盒马夜肆”,售卖酒水类、烧烤类产品,就被网友调侃成“将小酒屋和烧烤店搬进了盒马”。
< class="pgc-img">>“小酒馆+烧烤”模式有什么优势?
既然海伦司、盒马都纷纷看中了“小酒馆+烧烤”的模式并做了初步探索,那这模式肯定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什么?
1、趋势角度:“夜经济”助推小酒馆和烧烤双宿双飞
这几年,北京、上海、重庆、南京、天津等城市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纷纷出台了发展“夜经济”的政策,如七月初,西省商务厅出台了《关于开展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河南濮阳出台了《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等。
艾媒咨询分析数据显示,在政府、消费者和商家的共同推动下,夜经济市场不断扩容,预计2022年将突破40万亿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此外,根据此前商务部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并持续以约17%的规模增长,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从这项数据来看,相比白天消费,眼下夜间的消费消费需求更加旺盛。
在这样的趋势带动下,烧烤和小酒馆这两大天然属于夜间的生意大火。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新生代夜间餐饮消费美食最偏好于烧烤,喜爱程度为72.4%。此外,夜间经济里较为活跃的消费主体——青年人群体选择去小酒馆的占比为23.5%。
作为“夜经济”下两个大受欢迎的品类,烧烤和小酒馆的联合可谓“强强联合”。
2、消费需求角度:烧烤和小酒馆的消费群体和场景高度重合
百度指数显示,烧烤和小酒馆的用户群体普遍集中在20-29岁以及30-39岁之间。从用餐时段来看,根据媒咨询数据显示,43.4%消费者在20-22点间去小酒馆,25.6%消费者在22-24点间去小酒馆,25%消费者在18-20点间去小酒馆。而这些时间段,恰恰也是烧烤消费集中的区间。
所以,烧烤和小酒馆这两个业态的消费群体和用餐时段其实是高度吻合的。此外,两者用餐的目的也都偏社交聚会,消费场景属性也高度相似。
3、盈利角度:赚三份生意的钱,扩充了盈利空间
“小酒馆+烧烤”的模式可理解为“酒水+第三空间+烧烤”,酒水,赚的是“饮”的钱,卖的是“微醺”和“解压”;烧烤赚的是“餐”的钱,卖的是“饱腹感”;第三空间赚的是“空间”的钱,卖的是“氛围”和“社交”。从这个角度来讲,“小酒馆+烧烤”的模式,算是赚了“酒水+第三空间+烧烤”三份生意的钱。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此外,烧烤的产品品类十分丰富,可烤串、烤鱼、烤海鲜、烤菜等等,这些品类只要一样做得精都可帮助店面扩充客户群体,增加店铺的盈利点。与此同时,这个模式未来也充满了想象空间:如第三空间,可插上各种场景的翅膀,做场景上的创新;烧烤,可以单独作为品牌特色,做产品上的创新;酒水,可延伸咖啡等茶饮,做盈利空间上的创新。
“小酒馆+烧烤”也打破了烧烤季节性的困境,进一步扩充了盈利空间。烧烤是应季很强的品类,和小龙虾一样,到了夏天,会是生意高峰期。因为夏天适合外摆,最能烘托氛围,便于好友间的社交,可一过夏天,不能外摆,烧烤店的收入就会大打折扣。“小酒馆+烧烤”的模式正好可打破这禁锢。
< class="pgc-img">>“小酒馆+烧烤”,面临哪些挑战?
从趋势、消费需求以及盈利角度来看,“小酒馆+烧烤”的模式可谓强强联合。但这真的是一门躺着赚钱的好生意吗?
我认为未必,这个模式想真正在市场上推广开,也挑战重重。
挑战一、运营和投资成本过大
小酒馆和烧烤是大空间的生意模式,对店面的面积要求比较大。小酒馆屋的店面一般在100-500平米,烧烤店则大多在100平以上,两个品类的结合必然会让店面面积更大,上述海伦司“烧烤+小酒屋”门店的面积就有500多平米。其中的租金、人工、设备、原料等成本可想而知。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举个例子,人工上不但要配备调酒师、还要配备烧烤师傅和服务员;设备上,既要有调酒的设备,还要有烧烤设备;原料上,不仅有酒水原料的支出,还有烧烤相关的的原料、调味剂成本。
这些成本,对直营品牌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运营成本;对加盟商来说,更是一笔不菲的投资成本。直营运营成本过高,加盟投资门槛过大,会很大程度地限制模式的快速发展。
挑战二、高度依赖线下场景
“小酒馆+烧烤”这种模式强调的是社交和氛围,就餐场景高度依赖线下的堂食,很难开展线上相关的业务,一旦疫情突发,加上其庞大的店面面积带来的运营成本,门店盈利很容易陷入被动。
挑战三、很难做到酒水和烧烤两头兼顾
从供应链角度来说,咖啡+酒,做到都是“饮”的生意,两者的供应链的经验和标准大同小异,可相互借鉴。但烧烤+酒,酒水类的品牌即便有稳定酒水的供应链和采购经验,在酒水供应链获得来的经验也是很难迁移到烧烤品类的供应链上的。
此外,消费端如果无法保证烧烤烤品类庞大的销售额,供应端也很难做到集中采购降低成本。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烧烤品牌“+酒”同理,贸然试水“小酒馆+烧烤”,供应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不能做到两头兼顾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挑战四、竞争对手会进一步扩大
若单独做小酒馆的生意,小酒馆的竞争对手便是同行。一旦涉足烧烤,对手又会增加烧烤类的品牌。
一旦被两个热门品类的竞争对手团团包围,“小酒馆+烧烤”的模式是否可以突围,还需等待市场的验证。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2388 期
餐饮老板内参 戴丽芬 | 文
服务是第一道门槛
“餐饮行业,口味、环境都很重要,但我们认为这些都不是门槛,我们看餐饮企业需要在口味之外找到价值点。对很久以前来说,服务是其搭建的第一道门槛。”黑蚁资本管理合伙人张沛元表示。
在踩对了品质化这个趋势的前提下,张沛元投资很久以前的逻辑是看重它的“服务”。
提到很久以前的服务,就不得不回溯到2016年-2017年那段至暗时刻。那时的很久以前遭遇了创业8年以来的最低谷,业绩同比下降到负13。
正是这次跌倒,让创始人宋吉看到了服务的重要性。
? 很久以前创始人宋吉,图自网络
“如果你不经历锥心之痛,你就很难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没价值的。形式大于内容,不脚踏实地,不关注用户感受都是我们走到这步田地的主要原因,而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创始人的局限其实就是企业的局限。”宋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2017年,很久以前改变了经营方式。由之前的重营销,逐渐转变为重体验。
具体到操作环节,宋吉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聚焦羊肉串单品;二是做好餐厅服务。
首先可以明显看到的是,很久以前更名为“很久以前羊肉串”,把菜单结构调整成金字塔型,目的都是为了突出羊肉串这个单品。
在产品品质上也更进了一层:由机器穿串改为手工穿串,羊肉源头也更换为呼伦贝尔。
此外,宋吉更是不遗余力地专注于服务。
很久以前门店设立 14 个体验环节,比如进店的时候会有迎宾和你打招呼;在点餐的时候会有服务员介绍,把控点是推荐羊肉串;上菜时候的触点是报菜名,把控点是察言观色……
门店考核也是很久以前的一大特色。它不设 KPI,不考核流水、营业额。考核制度分为基础动作与神秘顾客两部分,占比是浮动的,目前占比是基础动作 60%,由总部监督部门打分,神秘顾客占比 40%。
神秘顾客体系非常有趣。公司把门店分为 4组,每个神秘顾客要去试吃一组,包括10多家门店,在试吃后,根据很久以前提供的表格,从多个维度给门店打分。
品牌升级改造后,很久以前2017年的业绩同比增长了80%。从 2017-2019 年的数据来看,其营业额每年同比增长 20%左右。
就融资事件,内参君特地联系了很久以前。其内部人员相当低调,表示“这几年的方向还是踏实经营”,但并未透露本轮融资资金的用途。
道哥工作室主理人王新磊认为,很久以前经历过变革后,聚焦羊肉串,内部管理也跟上了,现在看大众点评,大部分门店都是五星好评。
“羊肉串是一个规模很大的产品,需要一个代表型企业,资本投很久以前是一个自然的结果。”王新磊说。
< class="pgc-img">>谁会是烧烤界的海底捞?
烧烤被资本青睐并不让人意外,事实上,它已经成为仅次于火锅的第二大品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餐饮行业零售消费总额已达4.67万亿元,对应2019年中式烧烤市场规模约为2200亿元,约为火锅市场规模的40%。
如此市场规模引来了投资人的关注。丰茂烤串获得番茄资本的投资,柳叶刀烧烤也获得了天使轮投资。
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甚至认为,“烧烤品类完全有可能出现像海底捞这样的企业”。
首先,烧烤这门生意已经被验证。对于消费者来说,它是一个已经被验证了几百年的刚需。
其次,烧烤和火锅相似,因为不依赖厨师,所以容易标准化和规模化。“目前烧烤品类的供应链障碍已经很低了。”
在卿永看来,烧烤行业最大的挑战是成本效率问题。比如穿串,穿串很难实现机器化、规模化,这会影响烧烤的利润,但是其技术含量并不高,不会影响烧烤的口味,只是会影响利润率。
“谁的效率更高,利润更高,这个才是影响规模化的关键。有可能跑出来的也就丰茂烤串、很久以前、木屋烧烤这三家,其他的还没有看到未来可能对标海底捞的品牌。从口味、成本效率、投资回报模型来看,这三家各有各的特色。”卿永说。
后疫情时代,
餐饮投资三大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餐饮行业共有23起融资事件。从融资数量来看,茶饮、餐饮零售和供应链企业最受资本关注。
< class="pgc-img">>? 数据来源:IT桔子
卿永表示,火锅、烧烤、茶饮等属于比较容易规模化、标准化的品类,容易受到投资人的青睐。而疫情之后,投资人对餐饮行业有了新的偏好,他总结了三点变化:
一是关注餐饮零售类的供应链企业。
投资人更加关注调味品、餐饮零售相关的企业,尤其是供应链后端的企业做餐饮零售化。其中,主要还是看企业的供应链,考验其是否已经形成一定的研发生产能力、一定的生产规模。
对于前端只做零售没有做供应链的企业来说,除非创新性价值特别强,否则也不怎么被看好。
二是和食品安全相关的企业开始被关注。
消费者端、政策端都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为餐饮业提供食品安全服务的企业也会被资本关注。
从养殖种植、生产加工、仓储冷链,再到门店生产等一系列标准的制定,都涉及食品安全,目前番茄资本比较关注像亿康这些外资企业,而国内的企业也还在观察中。
三是开始重视加盟品牌。
过去投资机构很少关注加盟的餐饮品牌,原因是认为加盟品牌的品牌力太弱。疫情期间,直营品牌要承担巨额的房租、人工等亏损,但相对来看,加盟品牌不至于出现大额的亏损,甚至有些品牌依然保持盈利能力。
“通过疫情,我们发现加盟品牌更灵活,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更强。因此,我们现在也开始看一些头部的加盟品牌。”卿永表示。
(李海对此文亦有贡献)
统筹|臧政齐 视觉|张劲影
欢迎餐饮老板、业界大咖投稿。
投稿邮箱:nctougao@watcn.cn
商务合作:
栗军 13718277715(同微信)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转载联系:
首席小秘书 neicanmishu(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