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先生说投资就要投资粉蒸肉红烧肉,特别钟情于中华老字号,最近研究了一下,有很多的中华老字号也已经走向没落,也不是所有的老字号都能容光焕发,具体总结一下,也许对于我们投资有所帮助。
十大走向没落的中华老字号之第一号:狗不理
< class="pgc-img">>"薄皮大馅儿十八个褶,狗不理包子“,郭冬临在春节晚会上这句台词让人难以忘记。袁世凯曾经给慈禧太后带来几个狗不理包子,慈禧惊呼:”“山中走兽云中雁,陆上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也!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一路长红,尼克松、西哈努克都吃过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原来以美味闻名于世,而如今却以贵闻名,只剩下贵了。据说现在狗不理也放下身段做平民包子了,可是人们却不买账,这就对了。狗不理的一系列操作让人完全看不懂,可能高层认为有品牌,有个招牌就可以为所欲为了,笨蛋至极。狗不理不是因为贵而是因为换配方而失败的。
从狗不理的没落可以看出,投资老字号上市公司一定要投资进取心强而且聪明有见识的管理团队,中华老字号核心还是产品,产品变了,就说明不是原来的老字号了。狗不理有可能太想成功,劲使大了。就像乐视一样,劲使得太大也不行。
十大走向没落的中华老字号之第二号:王麻子
< class="pgc-img">>王麻子是中华老字号,始创于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开设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掌柜的姓王,因脸上有麻子,故同行人及顾客直呼其“王麻子”。为保证质量,掌柜的亲自下去选货,坚持以“三看”、“两试”进行验收。其传统锻制技艺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突然进入人们的视线还是张小泉菜刀拍蒜不成功,给王麻子机会了,直播间拍蒜热闹了一阵子。不可否认的是,王麻子的存在感太低了,据说直播间正常情况下只有几十个人。张小泉的资本运作要更成功一点。不管是王麻子还是张小泉,只剩下一个品牌,失去了灵魂了。没有一代一代的真正的传承,很难再有老字号的样子。张小泉的管理团队整合能力更强一点,而王麻子就会弱一点。
从王麻子可以看出,被资本控制,失去灵魂的中华老字号谨慎投资。中华老字号的经营团队一定要优秀才行。刀具不是一个高消耗型的消费品,不是每天都有消费,这也是问题之一。所以投资中华老字号一定要投资高频消费的老字号,低频消耗的老字号谨慎投资。
十大走向没落的中华老字号之第三号:全聚德
< class="pgc-img">>1834年,即清道光14年,全聚德创始人杨全仁时年15岁,因为家乡河北发水灾,辗转来到北京谋生,在前门大街摆摊卖鸡鸭谋生。30年后,人到中年的杨全仁用那些年做小生意的钱盘下一家叫“德聚全”的干果店,打算用它做烤鸭店,开张时依风水先生之言将“德聚全”三个字倒过来,历史上第一家“全聚德”烤鸭店就这样诞生了。最近全聚德不如原来火爆了,业绩也不好,开始亏损了,可能和疫情有关系,但是更多的是经营不善所致。原来贵宾来我国都要去全聚德吃烤鸭,上市以后有点飘了,盲目扩张了,自我膨胀了,服务业服务得不好了,客户自然就流失了,再回去就很难了。林园说过全聚德开店太多,成本高,所以不投资。
从全聚德的没落可以看出,投资老字号一定要投资投资小,利润大,主业清楚的公司,盲目扩张,边际成本高的公司谨慎投资。
十大走向没落的中华老字号之第四号:广誉远
< class="pgc-img">>无论从哪方面说,广誉远都是一家不错的公司,都应该有不错的利润,可是现实确是业绩一般,知名度一般,市值一般的公司,自从山西政府收回控股权,情况有多好转,但是要重回巅峰,任重而道远。广誉远保密配方有好几个,药效也很好,按照公司的介绍,制作工艺超级麻烦,醋20公斤晒到1公斤才能泡鹿茸入药,还有九蒸九晒的工艺。安宫牛黄丸、定坤丹、龟苓膏那是看家本领制作的。
广誉远有点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水平和地位,现在市值才100多亿,盈利也不多,有点可惜,但是这两年的确有资金和大佬看好广誉远的未来。广誉远没有达到预期在我看来是因为地处山西,与经济发达地方离得太远所致,如果在南方,早就火了,还有就是产品虽然是保密配方与工艺,但是产品不具有唯一性,替代性也比较强。所以我们投资老字号一定也要看一下其所处的地方以及产品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
十大走向没落的中华老字号之第六号:秋林集团
< class="pgc-img">>秋林集团至今已有百年历史。1867年,由俄国人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在俄国创建秋林公司,1917年迁至哈尔滨。战火纷飞的年代,秋林公司几经易主,最终成为哈尔滨秋林集团。一提到哈尔滨,就是大列吧、红肠、格瓦斯,那必定是秋林出品。秋林一度想多元化发展,可是最终还是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甚是可惜。
秋林的倒闭应该是和哈尔滨经济一落千丈有关系,还有就是管理团队有关系,最主要的还是和哈尔滨经济一蹶不振有关系,哈尔滨曾经是东方莫斯科,可是现在从各方面将都不行了,秋林倒闭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我们投资股票一定要尽量选择经济发达地方的上市公司,地方也是很重要的。
十大走向没落的中华老字号之第七号:东阿阿胶
< class="pgc-img">>提起中药有句口头禅:“中药三大宝,人参、鹿茸和阿胶”。阿胶(又称“驴皮胶”),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它采用优质驴皮熬制、提炼而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圣药”。有关阿胶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时《神农本草经》,距今约有二千年。书中写道: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珂。”可见阿胶最初是用牛皮熬制的。传至唐代,人们发现用驴皮熬的阿胶,药用功效更好,便将牛皮改为驴皮,并沿用至今。东阿阿胶最近几年生意也不怎么样,有所复苏,但是力度也不大。
东阿阿胶的产品是不错,但是可替代性太强了,谁都可以做,配方简单,工艺透明。我们投资上市公司,一定得看产品的可替代性怎么样,如果可以替代,门槛不高,就一定要谨慎了。
十大走向没落的中华老字号之第八号:泊头火柴
< class="pgc-img">>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前身为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12年,时任民国代总统的冯国璋以四万元现洋入股公司,改写了国人依赖“洋火”的历史。1990年,泊头火柴厂的利税突破1000万,成了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火柴厂,彻底将“洋火”赶出了中国市场,甚至还打入了国际市场。2012年9月6日,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举行资产处置拍卖会,最后一批设备被拍卖,这标志着亚洲最大的火柴生产厂家彻底破产,百年品牌“泊头火柴”从此成为历史。
泊头火柴的没落主要是源于市场的冲击,打火机直接将火柴干翻,还有灶台的电子打火让火柴没有用武之地。就像现在的汽车早晚会被新能源汽车替代,这是时代造就的,没有办法。有时候一个行业就没了,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十大走向没落的中华老字号之第九号:老半斋
< class="pgc-img">>上海的老半斋酒楼创始于1905年,距今已经有117年的历史了,是上海仅存的为数不多的百年老餐饮店之一。老半斋的很多招牌菜都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比如肴肉,炝虎尾,狮子头等,是一代人珍贵的回忆。据说老半斋走向衰落的标志是被日本电视台的一档节目选择为0分餐厅,令人唏嘘,也可能是日本人的阴谋,但是大概率是真实的。服务差,菜品质量下降是被吐槽得最多的。
餐饮业的门槛不是很高,菜品也没有专利一说,服务质量再不提高,很容易被时代淘汰,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地方。投资餐饮业一定要谨慎,属于投资大,毛利低,人均产出地的行业。
十大走向没落的中华老字号之第十号:真不同
< class="pgc-img">>洛阳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在国内是一等一的,最近几年城市建设水平也突飞猛进,经济也扶摇直上,要不是疫情,每年来洛阳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饮食特色,洛阳就是洛阳水席,洛阳水席做的最好的就是真不同。很多名人都来真不同品尝过,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周总理亲自命名的“牡丹燕菜”。真不同让人诟病的太贵,但是和狗不理包子比起来差远了。洛阳水席是很健康的,因为都是水,肯定是健康的,来洛阳的人可以品尝一下。
好像全国餐饮业的老字号在本地的口碑都不是太好,就像去厦门旅游,本地人都不推荐去鼓浪屿,去北京从来没吃过全聚德东来顺,如果真不同真的想走出洛阳,还要努力加油才行。投资老字号,不是见老字号就投,真的要考虑清楚商业模式,林园的话消化消化再说。
大名鼎鼎的大鱼海堂自助餐,今天晚上去吃已经倒闭了。”
日前,团购价300多元一位,曾被顾客誉为长沙自助餐业“顶流”的餐厅的大鱼海堂海鲜姿造(下称大鱼海堂)餐厅突然关门。
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发视频称“长沙大鱼海堂自助餐倒闭”,视频中餐厅空无一人,灯光昏暗,餐台等店内陈设上几乎空空如也。
中午还保证不倒闭,晚上就关门
顾客:还有几万元消费额度
据极目新闻报道,会员黄先生称,11月5日中午,他带父母到餐厅消费,当时看起来还比较正常。因为此前得知公司遇到了困难,自己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他特意问服务员,餐厅是不是要关门,对方否认,称还在正常营业。到了下午5点多,黄先生再次来到餐厅,却发现工作人员都撤走了,只留下一个看门的。
11月7日,还有消费者赶往餐厅,但餐厅大门都已经被围住。
图 丨潇湘晨报
“我还有4.8万元消费额度没用完,相当于3.3万元损失,这可怎么办?”黄先生说,有工作人员回复他,公司马上要开股东大会,商讨解决方案,会给充值会员一个满意的答复。
黄先生将极目新闻记者拉到一个“大鱼海堂维权群”,大家在群里统计损失。截至11月7日中午,已有16人参与接龙,会员未消费完的金额最高为5.8万元。
图 丨极目新闻,受访者提供
其中一名会员称,前不久店里一位经理不停给她打电话,请她关照,她这才充值了3万元消费额度。5日中午,她去店里消费,问这名经理,餐厅会不会倒闭,对方还担保称不会。到了晚上,她得知餐厅关门,可打电话给那名经理,对方却不接电话了。
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有储值没用完。更有自称昨天闭店前消费过的顾客表示,“我昨天中午去吃还在营业,但真的没有什么东西,顾客都在喊着退钱。
在大众点评评论区,最后一条评论是在11月4日,消费者在消费过后大失所望,“之前一直想来,结果大失所望。进去后什么都没有......300多不值得来,快跑!”
工资未付,货款未结
员工:一个月的鱼白杀了
11月7日,潇湘晨报记者来到长沙市开福区大鱼海堂海鲜姿造餐厅。该餐厅位于3楼,在1楼的一块牌子上写着:餐厅午餐门市价378元,晚餐门市价458元。
此时餐厅大门紧闭,一些员工在门口维权。员工们表示,他们都被拖欠了一个月的工资没有发放,每人被拖欠了四五千元不等。员工小李说,自己9月才来这里:“我在厨房切了1个月的鱼,累死累活的,现在一分钱工资都没有,这一个月的鱼白切了。”
员工董先生说,11月5日,他们突然接到通知说,当日下午不营业了,要求他们把工衣、工牌上交到办公室,如果不交,还会罚款。
几位前台工作人员说,她们根本没想到会突然关门:“就在关门前两天,店里面还请人在社交平台上做推广,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该餐厅供应商唐先生说:“他们欠了5万多元没结,今天早上门店采购还给我发消息说,他肺炎发高烧,这两天接不了电话。”
唐先生出示了一份聊天记录,门店采购表示:“目前我所知道的是暂时闭店一个月,进行内部整改,因为日本排海后引发各方面原因,公司要引进新股东,搞新模式,现在还在商讨中。”
记者通过消防通道进入餐厅内部。此时餐厅一片漆黑,空无一人。但是餐具和桌子等大件物品还没有被搬走。餐厅里还留有大量盆栽,装饰品,餐桌,餐具和食品宣传画。
图 丨潇湘晨报·晨意帮忙
记者根据门口围栏上“深业物业”标识,通过天眼查APP找到“湖南深业物业有限公司”的联系方式,对方表示自己属于望城行政中心工作人员,长沙市主城区不在他们管辖范围。
据大鱼海堂海鲜姿造官方微信公众号认证,其属于大鱼海堂餐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企查查显示,湖南大鱼海堂餐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一家以从事餐饮业为主的企业。经营范围有餐饮管理;健康管理;中餐服务;西餐服务;自助餐服务;日式餐、料理服务;韩式餐、料理服务等。同时,今年8月大鱼海堂法定代表人进行了变更,10月又变更了公司地址。
记者多次拨打大鱼海堂公司2022年年报留存号码,均接通但无人接听。
律师:卷款跑路或涉嫌诈骗罪
湖南联合创业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副主任刘研律师表示,根据《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与消费者明确约定经营地址、联系方式、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争议解决等事项。经营者不能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服务或者提供的商品、服务不符合约定要求,消费者要求退款的,经营者应当及时退款,不得无故拖延。
刘研说:“如果餐厅配合消费者,将钱退还,那么可以通过民事赔偿的方式来处理此事。如果商家‘卷款跑路’,拒不配合消费者退款,还联系不上,那是一种典型的合同诈骗行为,是一种刑事犯罪。”
刘研建议,目前情况下,消费者、经销商和餐厅员工可以向派出所报案,由公安机关介入处理此事。
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潇湘晨报、极目新闻、公开资料等
来源: 新闻晨报
点完2021年的“死亡餐厅”,我们总结出了新常态下的6个“雷区”。
总第 3044 期
餐企老板内参 戴丽芬 | 文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注册餐企316.7万家。在大量新入局者的“围堵”下,吊注销餐企88.5万家。
入局的,和倒闭的,双双创了十年来的数据新高。
都是哪些餐厅遗憾离场?哪些因素在加速餐饮的出清周期?
难中之难:目的地餐厅
如果说2020年的餐饮人都难,那么2021年最难的,就是旅游目的地餐饮。
2020年那些现象级打卡餐厅,典型的如文和友、茶颜悦色,在2021年已经风光不再。只要你去过长沙,就会发现,这并不能归咎于一个品牌的起落。
“只要有一例疫情出现,五一广场都可以拍鬼片了。”这是长沙餐饮人普遍的无奈。
当然不只是长沙,多个“旅游目的地”的餐饮人都向内参君透露了同样的难处:
在厦门,疫情出现的仅20天时间,岛内就多出了600家餐饮铺位的转让信息,其中不乏非常难抢到的好位置。
2021年十一期间,空无一人的鼓浪屿
以前的成都餐饮,当地品牌林立,外来品牌很难进入当地市场。今年变了。本土品牌也不好过,外来品牌终于有机会进入这块餐饮宝地。“第一次出现餐厅不用排队的现象。”一位当地热门餐厅品牌主理人说道。
杭州的许多商场,在今年夏天,客流骤减.....
茶颜悦色一夜之间关掉80多店的消息,让不少餐饮人感同身受。旅游城市的“打卡经济”,虽然仍是年轻人主流的消费模式,但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以此减缓疫情的打击。如今,茶颜悦色已经在武汉、常德、岳阳等地开出不少新店。
西餐的高光时代落幕
两家上海的标志性餐厅——米氏西餐厅与魅蓝,即将在2月15日正式歇业。这两家已经在上海滩经营了30多年的餐厅,如今黯然离场,一大原因是“西餐”这个品牌风光不再。
海外餐饮“降维打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早在2020年,西餐品类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热度下滑。根据《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在整个海外餐饮中,西餐品类门店数占比已经下滑了5.4%。
另一家曾经的西餐领军品牌——新元素的破产清算,也与这个赛道逐渐黯淡有关。
从品牌定位和运营商,新元素处处体现了西式餐饮的原汁原味。然而,在国潮风行的当下,这些是看家本领,似乎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快招模式”加速出清
2021年5月,上海警方侦破了第一起“快招诈骗案”。马伊琍代言的奶茶品牌茶芝兰涉嫌诈骗,犯罪金额高达7亿元。
快招一直都是餐饮的灰色地带。2021年官方开始出手,快招模式面临生死危机。
“茶芝兰”快招诈骗案涉案人员,图片来源网络
随后,由快乐家族代言的“快乐方程式”、“炅爸爸”、“我很芒”等品牌也相继暴雷。
疫情之下,迫于生存压力,越来越多直营餐厅做起了加盟。正规军的入局,正在不断规范化这个领域。
另一方面,加盟商群体也出现了“年轻化”“学历更高”等趋势,对加盟品牌的选择更加慎重、理性,也倒逼着加盟品牌的正规化。
疫情之后,“快招模式”的出清周期大大缩短。
抄底“后遗症”暴露
这两年时间,我们看到很多疫情之初仍勇猛直前的企业,已经躺平。
海底捞更在今年承认自己抄底失败,关闭了300多家门店。除了海底捞之外,茶颜悦色、绝味鸭脖、呷哺呷哺、太二酸菜鱼等头部品牌也纷纷减缓了扩张步伐。
2021年许多新开的餐厅很快倒闭,图片来源于网络
疫情反复是抄底失败的直接原因。一位资深餐饮人曾告诉内参君,“抄底的品牌大部分把自己抄到坑里了。一位河南的烧烤店老板,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的时候就及时‘抄底’,后来没想到疫情不间断爆发,最终还是将这家店转让了。”
老店线上转型困难
面临倒闭危机
曾经陪伴长沙人20余年的金牛角王,也在2021年初破产清算。这家店在最多时拥有门店20家店。即便尝试过7次调整,但最终,它还是没有转型成功。
在不少广州人心目中,东海堂也曾是糕点品牌代表。如今也已熄火。
东海堂的问题和金牛角王类似,都是经营模式没能跟上时代。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东海堂在广州生产工厂很少,新品研发能力差。”
东海堂门店全部停业,图片来源于网络
许留山和仙踪林,同样是时代的眼泪。
鼎盛时期,许留山最多门店将近300家,是绝对的甜品龙头企业。2020年疫情是击垮许留山的致命一击。只有线下渠道的许留山,在疫情爆发后就已经停止运营,导致入不敷出。
仙踪林也是一代网红鼻祖,“秋千座椅”霸屏80、90后的记忆。品牌曾在中国、加拿大、澳洲等地开出100多家分店,其中深圳的门店数量占到半成。2021年,仙踪林关闭了位于深圳的最后一家餐厅。
仙踪林退出深圳市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许多曾盛极一时的餐厅,因缺乏正确的转型策略,疫情就成了压倒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餐厅一般是老店,线上经营、线上营销意识较为薄弱,经营上的困难早已能窥见端倪。
网红餐厅生命周期缩短
翻开2021年网红消亡案例,不难发现,这些餐厅热度的持续周期明显缩短。短则一周,长则一周,门店的网红周期就会过气。
曾经的网红面包品牌lady M关闭了北京多店。曾引发疯狂排队现象的品牌们,如Shake Shack、Popeyes、Five guys,都很快过了流量高峰期。
曾经人潮涌动的Lady M,图片来源于网络
传播速度极快的当下,网红产品的“稀缺性”很难维持。
网红产品或者营销模式都很容易模仿,一款爆品出现后,模仿者也是很快就蜂拥而来,比如文和友,还没有走向全国各地,但是各地都已经出现了当地的文和友,郑州有1948街区,福州有M17......
这也给今年强势出圈的新网红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在这个创意越来越容易被复制,客群分流愈加凸显的环境下,“复购”还是硬道理。
附:2021年部分餐厅关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