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南方的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在高温难耐的天气下,中午吃饭时都没啥食欲,看到公司食堂的饭菜都没胃口。
想吃一点带汤带水易消化的食物,于是便拿起手机点了一份三鲜粉,这家三鲜粉我经常去吃,发现同一份餐食,外卖的价格既然比门店堂食贵了30%。
在门店堂食一份三鲜粉只要10块钱,但是同样一份三鲜粉,在外卖上支付的最终价格却是13元,贵了30%,该餐馆的其他菜品也是如此。
< class="pgc-img">>同事们也在吐槽现在的外卖快吃不起了,为何如今点外卖越来越贵呢?面对这个问题,我咨询了开快餐店的老周。
老周表示:“外卖价格还会上涨,以后只会越来越贵,堂食反而会比外卖更实惠。”老周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老周表示外卖价格越来越贵主要是有4个关键因素导致。
< class="pgc-img">>一、配送费上涨了
从外卖平台兴起开始,老周的这家快餐店便上线了外卖,一开始外卖平台是没有配送费的,不管是对商家还是对消费者,都是没有的。
但是后来配送费开始逐渐上涨,从最开始的5毛钱,上涨到了如今3块钱,5块钱,有的城市甚至要8块钱。
10块钱的三鲜粉,配送费就要2块钱,光这里就多出了20%的价格。
< class="pgc-img">>二、佣金提高了
除了配送费之外,老周表示外卖平台的佣金也是逐年上涨,跟店租一样,每年平台收取的商家佣金都会提高。
同样一份餐食,随着商家佣金的提高,为了保证菜品的利润,商家只能提高餐食的价格,或者是减少餐食的分量,原本是200g,如今下降到150g,原本这道菜需要放30g肉,如今只放20g。
外卖平台的利润主要便是来自于商家的抽佣,所以同一份菜品,线下堂食的价格往往会比外卖更实惠。
< class="pgc-img">>三、营销费用上涨
老周表示,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我们在外卖平台上看到的商家其实都是算法推荐的,商家想要让顾客看到店铺就必须给平台交推广费,谁交的越多,那么店铺排名就越靠前。
而且这个营销费用也是每年都在不断上涨,流量越来越贵了,每天点外卖的消费人群是固定的,但是外卖商家却越来越多,如何抢夺有限的顾客,成为了外卖商家们绞尽脑汁的难题。
商家越多,竞争越激烈,那么平台其实越开心,营销费用上涨幅度便会越来越大。
< class="pgc-img">>四、食材成本上涨了
除了外卖平台的因素之外,食材成本上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原因。
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物流压力加大,老周这家快餐最常使用的食材鸡肉,猪肉价格不断上涨,冷冻鸡边腿以前一箱价格只要58元,而如今最低也要78元,而且价格还在不断上涨之中。
食材价格的上涨,让老周这家快餐店的价格也从两荤一素12元上涨到了13元,而且门店菜品也进行了“大换血”,以前是荤菜居多,如今是素菜居多。
在外卖平台上,老周快餐店的价格也要比堂食贵20%,再加上打包费,配送费,一个外卖订单下来比堂食贵40%以上。
< class="pgc-img">>五、门店人工成本上涨了
人工成本也在不断地上涨,5年前,老周这家快餐店一个洗碗阿姨薪资3000元,而如今最低也要3500元,服务员,厨师,保洁阿姨等人员薪资都在上涨。
再加上门店租金的上涨,让老周感觉自己就是整天替房东打工,忙得累死累活还不如房东躺在家里吹空调赚得多。
老周表示以后点外卖还会越来越贵,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源:北京商报
近日肯德基、麦当劳因为外卖产品定价高于堂食的同款产品而备受关注。但事实上,餐饮门店堂食、外卖定价不一,其实早已成为行业常态,7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发现除了自建外卖渠道和配送的肯德基、麦当劳外,西贝、嘉和一品、眉州小吃等相对依靠外卖平台开展外卖业务的餐饮品牌,也存在外卖定价相比堂食更高的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餐饮企业的外卖成本正在随着外卖市场回归理性而逐渐提高,相同产品外卖定价与堂食定价不同是因为企业在两者上的成本结构不同所致。有分析人士认为,外卖定价高于堂食将会是长期趋势,外卖行业会随之更加趋于理性,靠补贴抢占市场会随之成为过去。
成本构成不同
在本次出现同一产品外卖定价与堂食定价不同的企业中,西式快餐巨头肯德基、麦当劳首当其冲,二者的共同特点是主要依靠自配送及自建渠道的方式拓展外卖业务,两家都分别设置了自有的外卖订餐入口。
以肯德基香辣鸡腿堡为例,在肯德基App上选择到店用餐,该产品标价为17.5元;同样是在肯德基App上选择外卖,该产品标价则为19元,并且需要另付9元的配送费,外卖订餐比堂食共需多花费10.5元。
在麦当劳也有同样的情况,选择外卖的汉堡要比到店自取的餐品贵2元,同款经典麦辣鸡腿汉堡套餐外卖价格也要比堂食贵5.5元,配送费也为9元。同样的套餐外卖相当于比堂食需多花费14.5元。
上述现象被媒体报道后立即引起大众关注,并在7月23日晚间登上微博热搜。北京商报记者也分别联系到了肯德基和麦当劳的相关负责人,肯德基方面截至记者发稿时并未对此作出官方回应。麦当劳相关负责人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麦乐送使用高效整合的订餐服务系统、专门配备了确保食物高品质的送餐设备,有别于店内用餐成本构成及经营模式,采用单独的定价系统,同时,麦乐送订餐平台向消费者明示价格信息,确保消费者知晓价格详情。”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随着餐饮商品和服务收费标准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价格也随之放开,企业自定价格属正常现象,但是企业有对价格变动的告知义务,消费者可据此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和服务,企业要高度重视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的满意度,因为满意度决定了市场的存在与可持续发展。
外卖定价高亦为常态
除了自营外卖的代表肯德基、麦当劳外,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许多连锁餐饮品牌门店都存在外卖价格比堂食价格高的情况。
北京商报记者在美团外卖平台发现,嘉和一品和平里店相同产品外卖价格远高于堂食价格。同一款扁豆焖面,外卖价格23元,堂食价格仅为19元,牛肉肉饼的外卖价格为22元,堂食价格则为21元,其他餐品如皮蛋瘦肉粥、葱花饼等多种餐品均存在外卖定价高于堂食的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致电该店了解到,外卖餐品价格较贵主要是因为商家要承担餐盒打包费用和部分快递费用。
同样的状况也存在于中式连锁餐饮品牌眉州小吃、小恒水饺的定价策略中,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眉州小吃环贸店主食、菜品及饮品等部分产品外卖定价高于堂食,对此,眉州小吃店内工作人员表示,外卖餐品价格叠加了餐盒费用和外卖服务相关费用。另据小恒水饺的负责人透露,外卖、堂食定价不一其实已经成为“行业规则”。
一位外卖平台的相关知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一些商家外卖价格上涨与外卖平台抽成和满减活动有关。“山东有些城市最早的一批商家还没有提价,有些商家一开始就提价了,有的最近才提价。”该知情人士表示。
“潜规则”还是新常态?
同样的产品,外卖和堂食定价不同究竟是否合理引发了众多争议。但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无论是自营外卖的餐饮企业还是依靠外卖平台发展外卖业务的餐饮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外卖成本的不断增长。
一位不愿具名的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外卖产品和堂食产品虽然从消费者角度看是一样的,但是从企业角度看差异非常大:“选择堂食的消费者不仅消费了产品,还消费了门店的环境和服务;而选择外卖的消费者不仅消费了产品,还要消费包材、配送费及平台服务。从这个角度看,虽然消费者消费的同样是一个餐品,但实际消费的产品确是不同的,自然成本结构就会有差异。堂食的成本主要包括餐品原材料、房租、人力、能源,但外卖的成本除了店内所用原材料、房租、人力、能源成本外还要包括平台佣金、物流配送、外卖包材、流量营销等成本,二者如何能相提并论。”
他同时表示,外卖平台佣金上涨趋势不可逆,补贴也不会回到从前,餐饮企业如果想要从外卖业务中获利,调价就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花家怡园创始人花雷表示,餐饮企业外卖产品涨价是必然趋势,否则随着外卖成本的不断提升,企业根本无利可图,这中间如果有投机企业想要通过降低原材料品质或者用量的方式减轻成本压力的话,对于消费者及整个外卖行业都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北京商报记者 郭诗卉 于桂桂/文
国人对吃有着一种莫名的执着。美食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味蕾,还可以在关键时刻让我们绝地反击。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国人在创业时,只要没有特殊的方向,首先想到的就是餐饮。
因为餐饮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暴利,毕竟不到1元的菜,炒的好吃一点就可以卖到10元钱。如此高的毛利润,怎能让人不蠢蠢欲动?
可是真正做过餐饮的就知道,餐饮无非就是赚点辛苦钱。当然能赚到也是挺好的,比一般人上班会好点。
可是事实是很多人开餐饮失败欠下一屁股债的。
1
疫情突如其来,大品牌依然难敌寒冬
春节假期本是餐饮界的旺季,因为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家人一起共享美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餐饮收入中的15.5%来自于春节期间。
可是今年的春节却让所有餐饮企业挨了一记大闷棍。
残酷的疫情让所有餐饮企业统统关门,只有极个别的大牌保留了外卖业务,比如说海底捞、西贝、老乡鸡等企业。
可是虽然有外卖业务傍身,但是这些企业纷纷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的现象。
先看餐饮界的老大海底捞,自1月26日起,海底捞关闭了中国内地的所有门店。
截止2月3日,海底捞在中国境内的550家店(海底捞2019年上半年报数据)已经“熄火”了9天。
< class="pgc-img">>仅仅这9天时间,海底捞可能就损失超过7亿元(按照2019年的数据)。据中信建投预计,海底捞停业15天的损失可能在50亿元左右(因为刚上市不久,春节期间可能还要再开几家店铺,现在肯定搁浅了)。
自2月15日起,海底捞部分门店恢复了外送业务,此时海底捞已经停业20天。
接着是西北菜连锁品牌西贝莜面村,公司董事长贾国龙表示,目前400多家西贝莜面村全部停业,仅部分店铺保留了外卖业务,照此下去,西贝一个月的亏损就达到了8亿左右,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过长,那么西贝的现金撑不到3个月。
据贾国龙透露,目前公司外卖业务有所起色,单日营收由原来的十几万增长到了200万元。但这对于目前的西贝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
< class="pgc-img">>除此之外,快餐连锁品牌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表示,老乡鸡保守估计损失可能在5亿元左右。在此期间也有员工联名表示可以工资减半,只是束从轩专门录了一个视频表示,我不能让员工饿着,我就算卖房子也会给大家发工资。
2
外卖为啥就不能救企业呢?
为什么这些餐饮企业都有外卖业务,但是营收对于公司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呢?
首先,一般中高端餐饮的溢价在服务上面。不管海底捞还是西贝,客户们之所以选择到店就餐,甚至是在店门口等上两个小时,就为了体验实实在在的服务的。
说实话,不管是海底捞还是西贝,他们的价格在同类型餐厅中并没有任何优势。
可是人们就为了去,说白了,餐厅的服务和氛围非常重要。
其次,有的饭菜不适合外卖。比如说火锅或者一些讲究式样的饭菜,这是非常大的禁忌。
海底捞大家都懂的,在一般的超市里就有卖海底捞的火锅底料的。假如说我们点外卖,等上一个小时左右的话,还不如直接自己买底料,买点菜在家里涮火锅呢,要省不少钱。
除了海底捞之外,有的菜就是主要卖样式的,可是外卖员在配送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颠簸的状况,这就很难保证卖相好看。
这就导致饭店的外卖菜式选择减少。
最后,外卖的水要远远比我们大家想的深很多。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做外卖的一般都不会点外卖吃,为什么?
< class="pgc-img">>据说,外卖的价格比店里贵15%的话,外卖的单子则会下降很多。可是假如外卖价格不加价的话,那么实体店就很有可能是赔本赚吆喝。
如果想做外卖的话,餐饮店有三种选择,要么选择饿了么、要么选择美团、要么是两者都选择。
如果你问区别,那就是抽成的不同。假如你选择单一的一个平台的话,抽成在16%左右,如果是同时加入两个平台的话,那么抽成比例就高达21%。
此外,配送费还要额外收取。而配送费是有两种标准,一种是保时效的,每单保底抽成5.5元;另一种是不保时效的,每单保底抽成4.2元。
举个例子,有个开面店的老板选择了其中一家面店,客户购买了一种面,实际支付金额为17元,可是在各种抽成减去之后,到达老板手中的金额只有5元钱。
< class="pgc-img">>要知道同样一碗面,在饭店一般为15元左右,这之间的收入差别就差了10元钱。
假如企业想要赚钱,那么就得使用劣质蔬菜。如果只想刷单,那么就是赔本赚吆喝。
综上所述,外卖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光鲜,外卖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