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年新开餐厅250万家,关店355万家,也就是说,每开1家店就有1.6家倒闭!
幸亏有911万家存量店铺托底,要不然大家吃饭都是问题!
其中,加盟店高达80%的倒闭率,责任重大!
加盟店倒闭率为什么如此之高,是加盟模式行不通,还是有人在故意割韭菜!
2020年,蜜雪冰城疯狂开放加盟店,门店数一举超过12000家,成为目前中国市值最高的茶饮品牌;
2017年主打加盟的绝味鸭脖,成功上市,市值500亿;
2020年,也是加盟模式的巴比馒头上市,市值100亿。
另外,全世界第一的快餐公司——麦当劳也是加盟模式!
因此,模式没有问题,那就是有人故意割韭菜了!
2017年,网红糕点鲍师傅,不堪快招公司侵权,从天图资本获得投资亿元,开始聘请专业律师打假团队,声讨北京易尚餐饮!
因为易尚餐饮,打着鲍师傅的旗号,在全国明目张胆的招商,几年内就发展了超过500家加盟店。
按照一家加盟店挣10万,5000万轻松落袋。
直到2019年末,鲍师傅才完全胜诉!
有意思的是,诉讼的两年,易尚餐饮也没有停止加盟,反而更为疯狂地收割!
有些加盟商提出质疑,易尚拿着商标证书,手指着身后近千家加盟合影,豪气地说:我们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不合法,证书哪来的,不合法能有这么多人加盟吗!
眼见为实,国家认证和客户见证,铁证如山,不信不行!
直到侵权店面被查封,有很多不明就里的加盟者,还以为加盟的是真鲍师傅!
除了鲍师傅,此类案件数不胜数!
网红奶茶鹿角巷,公司只开了14家直营店,结果,盗版鹿角巷超600家!
逼得公司特意发布声明。
< class="pgc-img">>不成想连官微都有盗版,官方一家说没有加盟,十家快招公司说有加盟!
< class="pgc-img">>真假美猴王,别说客户,如来也分不清!
< class="pgc-img">左图假,右图真,有区别吗!
>模仿品牌包装,只是快招公司,最基础的手段。
深谙人心,机关算尽才是核心!
之前,我服务一家小吃类餐饮客户,为此,特意到网上找正*鸡排了解加盟情况。
工作人员告诉说,他们有个牌子和正*鸡排是同一个老板,叫“炸鸡很*狂”。
广告极其诱惑:“0风险加盟”、“5个月回本“、”总部提供强有力支持“、”稳赚不赔!”
甚至宣传它们是国家扶持项目,可以凭借农村户口或者大专文凭给某某基金捐500块后减免加盟费5000元。
如果去南京公司考察,加盟成功后补贴2000元来回路费。
接下来,还细心地帮我计算投资回报率,随随便便下来一年轻松过50万,投入还不到5万。
简直把加盟客户的小心思拿捏得死死!
你担心品牌没实力,他告诉你是国家项目,而且和正新是同一个老板!
你担心成本高,他告诉你有补贴,投资少!
你担心不赚钱,摆着胸脯保证0风险,五个月回本,年入50万不是梦!
你担心没经验,他告诉你,不需要经验,傻瓜式操作,总部会派专人辅导!
如果你还犹豫,立马带到已经开的店面实际考察,保证人满为患,看得心花怒放!
等真加盟了,先收首批进货款,再收装修和设备费,押金多少也得交一点,搞个几十万收手。
之后,永不联系,自生自灭!
加盟模式本身是好的,可惜做加盟的人心术不正!
麦当劳做加盟能成功,首先经营理念就不一样。
麦当劳之前在美国公路开放了很多加盟店,但没过多久便主动赔偿收回店面!
< class="pgc-img">>因为公司发现,所有的公路店的客诉异常高,究其原因,社区店做熟人生意,老板会非常在意口碑,努力做好服务和产品。
而公路店,老板认为是一锤子买卖,所以出现了大量偷工减料,没有服务的情况!
麦当劳为了保护品牌,不得不高价收回店面!
一般一个快招公司最少几万个品牌,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一个品牌的得失!
说到底,快招公司卖的只是牌子,死一个大不了再推一个,反正有的是!
其次,因为不在乎品牌,品牌运营自然也谈不上!
蜜雪冰城加盟店很大一部分流量来自于线上,而线上由总部统一运营的;麦当劳更是直接托管经营,人员、运营全由总部承担,加盟商只需要出资!
这里面有个问题,既然加盟模式可以做到上市,为什么快招公司非得割韭菜赚快钱!
答案很简单,太难了!
号称餐饮翻台之王的海底捞,开店成功率最高95%,也就是说开100家店,会有5家失败!
倒闭的原因,与品牌自身无关,大家都是海底捞,选址、运营、营销没有任何区别,关键在于人!
店长决定业绩。
海底捞一直实行先有店长后有店的发展策略,坚持没有好店长宁愿不开店!
餐饮是一个看起来容易,操作起来难的行业!
国家把餐饮业归为服务产业,误导了很多从业者,认为只要把服务、产品做好就能盈利!
想一想餐饮的工作流程,从买菜、洗菜、摘菜、切菜、炒菜、到最后出品,还有服务、营销、管理等等,如此长的流程,那里是服务行业,典型的产销一体型企业!
产销一体性企业要求老板具有整合上下游的能力。
走ABCDE复合模式
什么是ABCDE?
A——上游产业链:养殖、种植、人力
B——食品加工
C——品牌经营
D——供应链贸易
E——直营门店
例如,海底捞是食品加工+品牌+供应链贸易+直营门店。旗下有做供应链和食品加工的颐海、蜀海,直营门店和品牌海底捞、人力资源微海咨询。
哪怕不做大,只开一家店,老板最起码也要懂管理和营销。
因为,店面最基本的盈利模式,收入-成本=利润。
营销决定收入,管理控制成本!
仅管理就涉及薪酬、绩效、管控、晋升等等,营销更复杂了!
一个人要掌握如此专业且复杂的知识,谈何容易!
这才是导致中国餐饮关店率高的重要原因!
越是看似门槛低的行业,对人的要求其实越高!
好在中国人天生聪明,会走捷径。
既然餐饮如此复杂,自己一时半会搞不定,那还不如加盟一个品牌,用别人的模式、别人的产品、别人的品牌,赚自己的钱!
结果被割韭菜!
世界上最快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
有些人看透了加盟本质,知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加盟品牌能提供的只有两样,成熟的产品体系和品牌影响力,剩下的事情都要自己干!
所以,从一开始就不相信加盟包治百病。要么自己学习运营,要么拉人合伙经营。
总之,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那些,指望找到一个好牌子就发大财的,大概率会赔得很惨!
最后送大家两句话: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打铁尚需自身硬,赚钱还得靠自己!
新闻客户端 记者 潘骏
昨晚(3月4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股票代码:6862.HK)发布公告称将推行海底捞餐厅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此外,海底捞亦已成立加盟事业部,制定加盟特许经营相关模式细节及商务合作流程。
目前海底捞官网已开放加盟通道,有加盟意向的用户可登录海底捞官方网站“加盟合作”栏,扫描二维码填写加盟合作申请表单进行申请。根据公告内容,海底捞加盟餐厅将获得集团统一提供的人员培训、供应链系统、管理经验、食安管控、品牌营销服务、绩效考核等中后台服务,从而确保食品安全以及顾客体验。加盟餐厅将因应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物业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以严谨而系统化的方式,探索海底捞的新商业模式。
为什么突然开放加盟?海底捞对此的解释是顺应市场发展。
2023年,中国餐饮市场迎来复苏,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达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创历史新高。
最近,“加盟”在连锁餐饮品牌来年计划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从茶饮咖啡,到西餐快餐,再到火锅中餐……越来越多的头部品牌躬身入局。
九毛九宣布自2024年2月1日起,逐步开放旗下太二酸菜鱼和山的山外面酸汤火锅的加盟与合作业务,这标志着九毛九从以直营为主向多元经营模式转变。
2月23日,芝士烘焙品牌KUMO KUMO宣布正式开启事业合伙人业务。不含租金及装修费用,KUMO KUMO事业合伙门店投资预算约34.8万(具体视不同店型浮动)。
奈雪公布2024年加盟新政策,单店投资58万元起,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签约的加盟店,可享受单店6万元营销补贴,而2023年7月首次开放加盟,奈雪加盟费用高达98万元。喜茶承诺2024年一季度新签约的,合作费全免;茶百道实施签约减免、点位减免、物料返点等优惠措施;书亦烧仙草则推出主打0品牌费、0合作费与0服务费等加盟新政。
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开放加盟,尤其是面对“大品牌,热门项目,0经验0加盟费开店,免费技术培训,专人跟进,全程扶持……”等宣传语,不少餐饮小白想借此踏入餐饮行业。
然而在目前这个市场,小白是否能通过加盟,在餐饮行业分一杯羹?
在杭州从事杭帮菜连锁品牌的资深餐饮人士告诉记者,“当前餐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低价竞争成为常态,新进入者往往难以立足,老牌企业亦在艰难维持。因此,对于没有相关经验的外行人来说,不建议轻易涉足此领域,以免成为市场竞争的牺牲品,最终仅为房东、平台和品牌创造利润,自身却难以获得实质性的回报。”
听人劝,吃饱饭。如果你一定还要头铁走加盟这条路,目前这个市场,如何选择可以加盟的品牌?
专注于连锁门店运营管理系统的慧运营创始人陶承睿告诉记者,选择加盟品牌首先要看品类,品类的选择要有普适性。前几年流行的轻食,对于健身和健康特别注意的人群有一定吸引,但对于其余人群吸引力就弱了;其次,看品牌在品类中是否有独特的优势?最后,要看该品牌的消费者评价、加盟商通过率以及该区域门店的密集度。
陶承睿还强调了一点,加盟只是第一关,后续的经营才是关键。想要做甩手掌柜,把餐饮当做副业的小白们,建议还是把钱存银行来得更稳一些。
(部分内容来源:餐企老板内参、餐饮O2O)
精品长文创作季#
餐饮老板的最终归宿,可能是不做餐饮,也不做老板,而是做一个舒服、自信、躺平的局外人。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王冬明,编辑:洪君
海底捞肯定会开放加盟的,这事我2年前就说过,只不过当初说的像疯话,如今结果出来了,再听起来就像废话了。如果各位有时间,我们聊聊废话,捎带手再听我再说几句疯话,看看未来还能不能变成再次奔现的废话。
下面我们详扯两件事:
1、海底捞放加盟的真正原因,其实和我们没关系;
2、未来2024年中国餐饮格局及加盟趋势。
看过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的风格,如果看几行不能入眼,请即时止步,千万别好几千字都看完了,再骂大街就不厚道了。
< class="pgc-img">>海底捞放加盟的真正原因,
其实和我们没关系
两年前,我在北京讲加盟实战课时,底下坐了30多个品牌老板,当时聊到一个观点:加盟是不是一个品牌的必经之路?
我给的结论是:一个餐饮品牌,只要在不断做大做强保持上升,只要中途别犯大错误突然崩了,只要思维摆脱了情怀幼稚化,三者条件一旦满足,做加盟这事是避无可避的一个必然决定,和品牌愿不愿意没关系。
话说得有点难听,当时就有一个餐饮老板代表大家发言质疑,说海底捞坚持直营不是也做到行业老大了,为什么海底捞能做到我们做不到?坚持直营到永久不可以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当时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告诉他,为什么他认为海底捞不会放加盟,主要有四个原因,大家来听听我分析的有没有一丝丝道理:
放加盟都是差钱的,海底捞不差钱,所以海底捞不会放加盟;海底捞没有放加盟,证明品牌可以不放加盟;
王老师就是讲加盟的,所以看谁都必须放加盟;
加盟这事虽然我不会,但要找一个有说服力的品牌来证明自己不放加盟这件事是对的,至少要证明不是错的;
自己没做加盟,但你眼看对手靠加盟做大了,所以加盟这事心理愿意归类于缺德,证明自己没放加盟是因为节操高于对手。
同时我还给这位朋友3个解释:
海底捞到底会不会放加盟,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我说的必然,是海底捞要满足我上述说的三个必然条件;
海底捞为什么开放加盟,这事不用在技术层面分析,我觉得没有必要分析,因为对于必然来说,原因是无关紧要的。
今天,海底捞官宣放加盟了,放加盟的真正原因,其实也和我们没关系。
篇幅有限,这个问题我就不展开说了,直接叨叨几句,对错自在大家心中:
首先海底捞放加盟这事,和割韭菜没半毛钱关系。我觉得主要原因就两点:
为未来极致成本做规模布局,加盟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没得选;
放加盟是对海底捞股票利好的消息,利好消息本身比加盟重要,所以也不用替海底捞放加盟的规则、速度操心,利好消息的核心是利好,加盟门槛越高,放得越慢,利好才会又长又稳,这才是一个上市公司的诉求。
最后补充一个论点,餐饮品牌关于加盟与上市的关系差异很大,三种情况浅聊:想用放加盟推规模来上市,和上市失败后放加盟,及上了市开放结盟,玩法、目的、操盘方式、利润点、必然性,五个核心点都完全不同或截然相反。
大部分赛道龙头品牌的做法是:直营快速开店走规模上市,如果上市失败,就开放加盟推供应链上市,供应链上市了再反哺门店上市。不管通过哪种方式上市了,放加盟都能成为上市股票助燃剂的底牌。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 class="pgc-img">>2024年中国餐饮格局及加盟趋势
2021年年底,已经有不少餐饮直营品牌私下偷偷找我,商量布局加盟这件事,其中不乏一些有头有脸的赛道头部全直营品牌。由于品牌问题,这里就不说名字了,他们最终的做法也千差万别。我们说说这些头部纯直营品牌在加盟态度的结果,大家自己对号入座去。
有些直接开放加盟,快刀斩乱麻,要不不干,干就大张旗鼓地干;
有些偷偷做了子品牌,主品牌负责直营立牌坊,子品牌负责加盟裂变;
有些轰轰烈烈搞加盟,又想要钱,又想保晚节,所以大搞内部加盟;
有些高开低走,要大不要多,走的是起步代理及验资的策略;
有些在收购其他小品牌放加盟,挣一本万利,赔了小钱换晚节;
有些还在观望,毕竟当时海底捞这些行业大佬还在直营这条路上,像指路明灯一样指引着他们,在餐饮的大海上义无反顾地坚持直营做大做强。
2022年和2023年如此窘境之下,仍然有很多品牌以加盟模式,每月以百家甚至千家的奇葩速度,完成了弯道加油的奇葩壮举,原因就一个:
餐饮不会消失,只会改变,大势越是恐慌之下,业内的大多数越怂,这样看似疯子的品牌才能有鹤立鸡群的机会。
2024年会发生什么?我可以很笃定地说,市场必然会出现5个结果:
1、顾客消费两极化。大众餐饮将出局,高端消费及低端消费会成为主流。高端餐饮门店的装修投资,会超出很多餐饮人投资的能力。反过来,低端消费会出现“地板消费”,换句话说,消费能力会跌破大多数餐饮现有成本线。两边一堵,现有中型规模的餐饮就很难有存活机会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门店数量两极化。中型门店数规模的餐饮将大量倒闭,快速出现万店规模品牌及单店的匠人品牌,这两类品牌都是通过极端规模来解决成本问题,万店品牌从地产、供应链、人力等方面来压低成本,匠人品牌在通过自有商铺和自己干活来压低成本。
3、食材品质两极化。高端食材将成为高端少数餐饮的必需品,预制菜成为低端餐饮的必需品,手工食材将成为匠人唯一的选择。
4、个人创业及新品牌成功的概率将进入微观时代,概率可忽略不计,不管是对于人、小型资本、跨赛道投资者而言,加盟也许会成为大多数人唯一可选的最优方案了。
5、在很多国内餐饮连锁品牌以加盟跑完巨无霸规模后,餐饮市场将爆发巨无霸之间的“并购战”,出现从以规模降低品牌成本,升级到行业垄断来降低行业成本的格局。
很多龙头品牌为什么突然都疯了一样放加盟?并不是为了大家眼中那一块八毛的加盟费,而是为了做大市场,用市场来压低供应链成本,用供应链产生的低成本打败同体量的对手,用对手的倒下来实现主导市场的权限,有了这个权限,才能在经济下行的未来滋润平稳地躺赢下来。
各位餐饮同行,我要说一个论点,可能会有点危言耸听,但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大品牌靠规模压低成本互殴,百家门店规模以下的品牌必然会成为炮灰。如果我说的这句疯话两年后又恰巧成为了废话,留给各位的选择只有三个:
一年内成为餐饮巨无霸,至少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小赛道的巨无霸,大家掂量掂量自己的概率:
几年后龟缩成为匠人,在一个小铺子里起早贪黑地守店,甚至三代守一店,闲得无聊时对着一个食材抠持,抠持好了,十几年后也能成为个米饭仙人、寿司仙人、红烧肉仙人什么的;
2024年“守直营+放加盟”,进可拼个未来,退可成为匠人,大不了年底打包变现,从此不再过问餐饮江湖,做一个有故事的滋润躺平人。
不管是3年前对餐饮消费断崖下滑的预判,2年前笃定海底捞会放加盟的预判,1年前认为加盟马上会进入疯狂时代的预判,还是今年餐饮人最后机会的预判。我的这些预判全部来源于欧洲及亚洲其它国家的过往,中国现在的各种餐饮发展现状,都是过去很多国家的餐饮人用身家反复验证的了,远的不说,大家看看日本经济、餐饮业形态、消费变化,虽然和中国不尽相同,但也是高度复刻。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小结
各位看官,如果您都看到这里了,就说明认为我的废话还有点道理,我在此感谢您的耐心阅读,篇幅问题,内容肯定有不尽之处,望多多包含,不要留言骂我哦,最后再送上一段废话作为此长篇大论的结束语。
2017年,我就在我所有的课上都说过:
压缩直营,试着接受加盟,降低投资,储存现金流。有一天大势所趋之下,绝大部分人的经验、能力、实力,都会变得微不足道,餐饮老板的正事是做老板,而不是做餐饮,摒弃情怀,不要妄图做什么匠人,有一天如果我们都被逼的不得不做匠人的时候,那就没得玩了。
餐饮老板的最终归宿,是不做餐饮,也不做老板,而是做一个舒服、自信、躺平的局外人。
以上这大段废话,我至少在讲课时面对面,和几百个餐饮老板作为结束语说过,请问看到这篇文章也听过我讲课的朋友,还有多少人记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