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万小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智科,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餐饮管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企业管理、礼品花卉销售、办公用品销售、新鲜水果零售、餐饮服务、食品销售、烟草制品零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本文转载自天眼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天眼查通知我方删除,我方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1月寒风中的北京三里屯,没几个人注意到,通盈中心一层的“牛角村”是从何时不再营业的。
现在的冷清,和这家店开业时的热闹对比鲜明。2016年8月,牛角村在三里屯通盈中心开出第二家线下店,自称“明星聚集之地,开业当天大咖云集”,主打现场烘焙的法式牛角包和不同时段餐食。彼时,杨坤、蔡国庆、夏雨等艺人纷纷到场。
↑牛角村三里屯店开业 图源:牛角村官方微信
接下来6年时间,牛角村走出北京,在哈尔滨、深圳、郑州等城市先后开店。
但2022年8月起,牛角村的储值卡客户陆续发现,多家门店表示无法使用储值卡余额,因为总公司关闭北京所有加盟店门店的储值通道且不予结算。同月,北京牛角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北京市场监督管理局判为虚假宣传,多家门店闭店或停止营业。
据天眼查,北京牛角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中,目前仍包括吴秀波、夏雨和杨坤3位艺人。这家曾热闹一时的网红烘焙品牌,如何走到这一步?
加盟商:5个月未收到总部的应结款
此前遭遇订购的面团发不起牛角包
一位北京的牛角村加盟商称,已经5个月没收到总部应结算的储值卡费用,累计被拖欠近60万元。他告诉红星资本局,最初发现情况不对,是在2021年下半年。
上述加盟商称,2019年他向牛角村总部了解加盟情况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除了按季节推出不同口味的牛角包外,还会不定期推出面包、蛋糕等新品。于是,这位加盟商投入约70万元,包括加盟费、门店租金、货款等费用,但至今已超过一年没收到总部推出的蛋糕新品。
作为加盟商,上述加盟商表示,其经营的牛角包产品此前都是向总部订购的半成品面团,由中央工厂统一发货。从2021年底开始,门店收到的半成品牛角面团常常出现发不起面包的情况。在该加盟商多次询问总部后,得到的说法是,总部改为委托第三方生产。
2021年底,北京牛角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通知,关闭北京所有加盟门店的储值通道。这意味着无论直营店还是加盟店,顾客储值都会通过线上的微信小程序完成,储值全部进入公司账户。但所有储值用户在加盟店消费的实际金额,并没有被总部及时返还。
同样的情况,被北京财富中心牛角村的一份通知证实。2022年7月15日,财富中心牛角村所属的北京鹏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门店公告,2021年12月20日,北京牛角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关闭北京所有加盟门店储值通道。2022年3月至今,因为收到数额巨大的会员消费金额,该门店决定于2022年8月1日起暂停门店储值卡消费结算。
这份通知显示,目前牛角村的直营店只有三里屯店、蓝色港湾店、中粮店、大族店、昌平店和通州万达店。红星资本局电话联系上述6家门店和会员卡相关负责人电话,只有蓝色港湾店和中粮店表示为直营店,还可以使用储值卡消费,但不了解加盟商的其他问题,联系会员卡相关负责人的电话截至发稿无人接听。
前述加盟商表示,目前他知道的北京多家牛角村加盟门店,均不接受储值卡用户。而且目前大部分门店已经不向总部订货,转向其他渠道批发牛角包面团。也就是说,这些加盟店只是使用牛角村招牌,实际上已经独立运营。
该加盟商称,目前其已知的牛角村总部对加盟门店欠款总额达数百万元,总部曾回应“暂时没钱支付欠款”。
因虚假宣传被罚款
号称800多家专卖店,最多时仅28家
在一步步无法兑现给加盟商承诺的同时,牛角村还因虚假宣传遭受行政处罚。
2022年8月29日,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北京牛角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立即停止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并交纳10万元罚款。
这则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北京牛角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违法事实共7点,包括门店数量、门店营业额、使用原材料和工厂面积均存在虚假宣传。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北京牛角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图源: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
处罚决定书指出,牛角村官网首页宣传“目前800多家专卖店已遍及全国,并且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亚洲其他国家”,实际最多时仅拥有28家专卖店,其中直营店16家,加盟店12家。目前营业中的直营店6家,加盟店4家,其他店均已关闭,也未在国外设有专卖店。
虚假的宣传还包括宣传中3万平米的工厂图片,实际该公司并没有自建工厂,只在2016年11月至2021年11月,与北京九合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过联营合作协议,总合作面积5470.7平方米。
至于“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北京、哈尔滨、深圳开了六家直营店,六家店的月流水约为360万元,单店日流水峰值接近7万元”,经北京市监局核查,该公司自营的6家店中,仅有三里屯店、长楹店2家合计21个自然日单店日流水峰值接近或超过7万元。
此外,牛角村宣传的“原产地进口低脂奶油,健康0负担”实际为新西兰安佳大黄油、安佳超高温灭菌搅打稀奶油,并非低脂奶油。
除了行政处罚外,牛角村的多家子公司也出现经营问题。
据天眼查,2022年4月28日,北京牛角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康健所持有的1480万元牛角村公司股权已处于冻结状态。2022年10月31日,该公司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因牛角村官网已停止运营,为了解公司更多情况,红星资本局试图联系其运营门店,并通过给牛角村官方微博、微信留言,查询天眼查等方式联系牛角村公司。但截至发稿前,北京蓝色港湾门店提供的曾姓负责人电话未接通,其他方式也均未获得回应。
杨坤等多位明星参股
从业者:牛角村产品单一难撑体验式大店
据牛角村官方微信,该公司创立于2016年,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牛角包制作的烘焙品牌。由建筑美学大师康健壹先生创办、明星参股以制作销售“牛角包”为主的烘焙连锁企业。
从北京牛角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信息来看,目前持股最多的明星股东是持股5.4%的吴秀波,认缴出资额120万元。杨坤和夏雨各认缴出资22.22万元,对应持股均约0.9999%。
一位曾在2017年接触过牛角村开店选址人员的商业地产招商从业者告诉红星资本局,当时牛角村的选择只考虑类似三里屯、蓝色港湾这类的北京知名大型商圈,而且拿店面积几乎在两三百平方米以上,牛角村当时的定位是体验型烘焙品牌,需要更多门店桌椅空间和外摆,来满足所谓的体验空间。
这位招商从业者解释,那时候Brunch(早午餐)的概念刚火,消费者觉得周末上午,去三里屯买个牛角包配杯咖啡,坐在街边慢慢吃是一件很洋气的事情。但是现在,消费者已经不觉得牛角包,或者可颂是稀罕玩意儿了,当下流行的面包种类是恰巴塔、贝果等更丰富的品类,很多面包店也是街边小店不设堂食。可是,牛角村没有及时变化过来,还是原来那几个品种,店开太大租金又很贵,撑不起来。
目前,牛角村的官网已无法访问,官方微信的最新信息也停留在2022年8月4日。而对这家曾经的网红品牌最多的关注,来自那些还没用完储值卡余额的消费者,他们在大众点评仅剩的直营店评论里,提醒其他人“别再充值”“赶紧把储值花了”。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程璐洋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郭宇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946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昔日年入10多亿
如今负债3个亿
最近,#麻辣诱惑创始人回应欠债3亿的视频,登上抖音热榜。这个曾经现象级的品牌又进入了大众视野。
“我现在借住在亲戚家的房子,最艰难的时候,我们一家五口人就靠着我母亲每月80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韩东在接受《凤凰WEEKLY》采访时提到。此时,53岁的他,在视频中已经胡须发白。
由于家道中落,韩东的大儿子从加拿大辍学回国,连高中毕业证都没有拿到,现在正在一家餐馆帮忙送餐。
坠落几乎就是在转瞬之间。
最高光时,麻辣诱惑一天最多能卖50吨小龙虾,年营收10个多亿。在资本市场,也是备受青睐,累计完成3轮融资,融资金额超3亿元。
“两个月买一套(北京二环)120平米的房子,在北京有8套房,在埃及有6套房。”韩东在采访中陷入回忆。
如今,韩东通过做直播卖课、线下培训、摆摊卖小龙虾,赚取不太稳定的收入,一点点还债……对此,有网友感慨“想象不到麻辣诱惑会到这种程度”,也有网友相信他还能翻身。
麻辣诱惑曾是餐饮业的标杆,为何会陷入如此绝境?
眼见他起高楼…
在当餐饮老板前,韩东倒卖过袜子和秋裤还炒过股,但其野心不止于此。
当偶然获知当时火爆北京的“沸腾鱼乡”川菜餐厅利润巨大,六七家店一年竟然总共有7000万元的利润,韩东终于有了新的方向和目标,将之前外贸赚的钱全部投入餐饮,在北京报国寺隔壁开了首家麻辣诱惑。
2002年的小龙虾客单价还只有18元。麻辣诱惑将小龙虾就和田螺、水煮鱼、毛血旺做成主打菜。到了2004年年底,麻辣诱惑已经在北京开出五家门店,一年净利润达到近3000万元,堪称是北京餐饮的顶流之一。
后来田螺食品卫生事件让麻辣诱惑陷入舆论风波,元气大伤。到2012年,全国有38家门店,主营产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麻辣水煮鱼。
2011年,韩东察觉到小龙虾市场的复苏,大力推进研发,开始转型带领麻辣诱惑主要做麻辣小龙虾,并且在2015年在埃及投资了3家工厂用于加工小龙虾。
韩东的第二个餐饮品牌热辣生活成立于2010年前后,而真正起步却是在2016年,当时随着小龙虾爆发式的增长,热辣生活迅速抢占了“现实外带”赛道,增加了档口模式。
而随着外卖的发展,韩东也没有放过线上渠道。2015年第三个品牌“麻小”诞生,专注外卖渠道。
小龙虾就这样覆盖了堂食、外卖、零售的三个消费场景。由此,韩东的餐饮生意正式结成三张庞大的网络,即大型餐饮店麻辣诱惑、主打小龙虾的小型门店热辣生活、专供线上外卖的站点麻小外卖。
2018年的世界杯带动了聚众吃小龙虾的潮流,小龙虾的热度冲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真正从一个小众品类变成网红大单品。在北京,那年的小龙虾甚至卖到90元/斤。
乘着这股行业东风,麻辣诱惑最高创下“1天卖出20万只”“年赚14亿”的记录,一度占据北京小龙虾外卖70%的市场份额。这前后,麻辣诱惑食品公司陆续得到五岳资本、梅花天使创投、高榕资本、经纬中国、嘉德资本数亿融资。
然而世界杯的热度消退后,新的餐饮品类和产品不断涌现,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加之市面上小龙虾的供需失衡,不少小龙虾餐企在需求高峰后发现,单靠小龙虾无法持续吸引顾客。
小龙虾餐饮的热潮逐渐退去,韩东的小龙虾创业多年来的蓬勃向上的走势,也到了拐点。
更不幸的是,接下来进入了口罩时期,小龙虾这种具备强社交属性的美食,没能在这几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小龙虾大单品的时代彻底过去了,而这时,麻辣诱惑的自身经营也面临内外交困。
对供应链的“盲目痴迷”
埋下了一颗雷
自从2010年决定专注小龙虾这个赛道后,韩东就开始大力投资小龙虾供应链。
团队先是在国内实地调研。在走遍潜江、荆州、洞庭湖、盱眙等知名的小龙虾产地后,始终没有确定下供应链产地。
迟疑的原因还是成本太高。当时国内旺季小龙虾的价格普遍在80元一斤左右。而国外成本只有国内的八分之一,综合来看更有成本优势。
于是,韩东将目光拓展至海外,在走访了印尼等40多个国家后,最终决定在肯尼亚建厂。但因当地政治原因,不得不抛下这个工厂,损失惨重。
彼时的麻辣诱惑,也因此经历了一次短暂的资金链问题。一位麻辣诱惑的供应商提到:“当时也曾一度出现结账困难,要比原定还款期限还晚一两个月,但也没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海外供应链的投资,并没有因一次失败而停下来。
2015年起,公司相继投资了5000万美元到非洲建立了三个养殖场及生产基地,从阿斯旺到亚历山大港全程2200多公里的流域均是麻辣诱惑的小龙虾捕捞区域。
探索了近10年,前后花费近3亿元。2019年,韩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叹,在供应链探索的道路上,他们煞费苦心。
令韩东引以为豪的供应链,也是最大的软肋。
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麻辣诱惑员工透露,埃及工厂原本的两条生产线完全能够满足其产能需求,但后来扩建至四条,自2018年底开始,便出现了生产线闲置的情况。
对自建供应链的“痴迷”也是许多餐饮人都踩过的坑。重资产投入做供应链,或是中央工厂,而门店规模难以消化供应链产能,同时门店端的造血能力,也不足以撑起供应链成本的“无底洞”。
有些企业在意识到供应链的“反噬”时及时止损,放弃自建供应链、关掉经营状况不佳的门店,先保住现金流,待到时机成熟再重新发力。
而麻辣诱惑的崩盘与其“独断”的行事风格有关,正如韩东自己在视频中复盘:“最早期创业的时候是极其艰难的,做每一个非常艰难的决策的时候,自己要想透,没人替你想。我觉得麻辣诱惑做成这样还不够,应该做成全国第一。这就是为什么我后来致命的自负,也是导致最后倒掉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8年底,有30柜小龙虾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刚刚拿到了融资的韩东飘了,没有做出慎重考虑下,直接让工厂负责人把8000万成本的小龙虾倒进尼罗河。
“当时真的太狂了,觉得刚刚拿到融资肯定还能融,但凡冷静一点,把虾尾上的肉剥出来运回国内卖1块钱一个,也能挽回绝大部分损失。”韩东在接受《餐观局》采访时说道。
这也进一步导致了2019年麻辣诱惑没有实现融资时候对赌的目标,资方要求韩东回购股份或者进行其他有效处置。
彻底崩盘后
他还能翻身吗?
危机从2018年就开始显露。
界面新闻曾报道,麻辣诱惑其中一个供应商表示,北京麻辣诱惑食品有限公司(以热辣生活为主)从2018年7月起,就已无力支付货款,但主做麻辣诱惑和麻小餐厅的北京市西单麻辣诱惑餐饮有限公司彼时尚未出现欠款问题,直到2019年3月,后者也开始拖欠货款。
2019年底,意识到品牌出现问题后,大批供应商、员工、投资者跑到公司讨债。
2020年,危机全面击垮了这个公司。
面对疫情,韩东自信地以为会和当年的非典一样,很快就过去,大量储备人力食材,让麻辣诱惑弹尽粮绝。
祸不单行的是,2020年埃及工厂几个亲信负责人背叛了韩东,买通当地关系,把工厂据为己有,韩东几个亿的投资化为乌有。
解封之后,供应链被“吞”,门店供应不上小龙虾。整个链条彻底崩了。2021年,韩东被法院限制高消费。
在《凤凰WEEKLY》的视频中,韩东回顾自己的经历时,依然对未来抱有很大的期待:“我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我只不过是在一个过程中摔了一个跟头,暂时的一个失误而已,我活过两回了现在,和盖棺定论还离得远呢”。
视频的评论区,曾经老顾客们,都在怀念那个青春的年代里,在这个餐厅排过的队,尝过的麻辣鲜香。这个曾经辉煌过的企业,也成为了一部分人会回味的记忆……
*文中部分信息来源:凤凰WEEKLY、餐观局、中国企业家杂志、CEO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