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新闻记者 石倩
本地市民在武汉吃什么?游客来武汉又该吃什么?目前,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30强榜单已出炉,目前正在公示阶段。排骨藕汤、热干面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美食均已上榜,这份榜单或许能给广大食客就餐提供参考。
2023年,武汉入选“中国十大旅游美食城市”,武汉美食更是火爆出圈。为了展示武汉独特的美食文化传承与创新,吸引八方来客寻味武汉,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评选于今年1月5日启动。
经过征集、提名、平台网络投票排名得分、评审团评分等多个流程。根据评选市民投票占比60%、专家评审占比20%、平台数据占比20%的规则,汇总网络投票、平台综合数据、专家评选所产生的评分,综合得出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小吃)”30强的排名榜单。目前该评选结果正在公示中。
名菜30强榜单中,排名前十名的菜品分别是排骨藕汤、辣得跳、鱼头泡饭、黄陂三鲜、油焖小龙虾、清蒸武昌鱼、珍珠圆子、红烧甲鱼、腊肉炒洪山菜薹、新农牛肉。排名前十名的名点分别是热干面、三鲜豆皮、面窝、鲜肉汤包、鲜鱼糊汤粉、蛋酒、腊肉豆丝、糯米鸡、重油烧麦、糯米包油条。
武汉餐饮业协会方面表示,在公示期内,对公示名单有异议的单位和个人,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向异议受理单位反映。十大名菜、十大名点的异议受理邮箱为:whcyyxh@163.com;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异议受理电话:15827576741。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class="pgc-img">>选武汉十大名菜、名点(小吃)的原由
为加快推动武汉餐饮业品牌化、连锁化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产业化,推动商文旅深入融合,丰富消费供给,加速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助力武汉餐厅走向全国,提升武汉的中国餐饮百强数量;解决本地市民在武汉吃么斯?在外地工作的人回武汉吃么斯?游客来武汉吃么斯的三大难题,让“中国十大旅游美食城市”名副其实。
武汉十大名菜、名点评选规则与流程
按照组委会制定的规则,评选按照市民投票占比60%、专家评审占比20%、平台数据占比20%的权重,最终评选出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小吃)”榜单并发布。本次活动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从以下几个阶段有序开展:
一、征集阶段(1月5日至12日)
- 五大渠道征集:由广大热心市民和餐饮企业、美团抖音饿了么三大平台、大师工作室、各区商务局以及武汉广播电视台、长江日报、新浪微博、得意生活、小红书、Whatplus、武汉吃货、HANS汉声、乐活武汉、武汉吃喝玩乐等媒体和平台创建的话题评论区留言,推荐自己心目中的名菜名点(小吃)。
- 名菜名点(小吃)推荐:从五大渠道共征集到1602条武汉名菜名点(小吃)推荐,其中武汉名菜884条,武汉名点(小吃)718条。
二、提名阶段(1月13日至1月23日)
组委会按照历史传承、市场认可、品牌知名三个维度,结合美团、饿了么、抖音热销排名,最终从1602条推荐中推选了30道候选名菜和30道候选名点(小吃),进入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小吃)”的最终角逐。
三、投票阶段(1月24至2月17日)
,时长02:06
▲两江四岸灯光秀,为武汉美食点“靓”
为了扩大评选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小吃)”在宣传阶段,登陆两江四岸、武汉地铁、武汉公交、武汉汉秀以及武汉三镇各大商圈大屏,累计总投票数超过610万。
< class="pgc-img">>▲武汉地铁宣传
武汉12条线地铁线28000块电视屏,每天134.4万次向市民和外地游客宣传武汉候选名菜名点(小吃)。
,时长00:07
▲武汉公交站点宣传
武汉三镇数百座公交站台,亮起了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小吃)”评选,每天88000余次闪动,邀您品尝武汉候选名菜名点(小吃)。
< class="pgc-img">>▲武汉各大商圈大屏宣传
江汉区、江岸区、硚口区、武昌区、洪山区、汉阳区、东西湖区、江夏区、东湖高新区的万块大屏,为名菜名点(小吃)而“点亮”。
,时长00:22
▲汉秀剧场宣传
坐落在楚河汉街的汉秀剧场,每晚为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小吃)”评选亮起,请您为候选名菜名点(小吃)投票。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向左滑动查看
本次评选,以国内为主,另外还借国家文化旅游部、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和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和武汉餐饮业协会共同承办的“欢乐春节——行走的年夜饭”的两场品鉴宴的机会,让400多国际友人对部分候选的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小吃)”品鉴和评价,以此提升楚菜在欧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class="pgc-img">>▲三大平台助力评选
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小吃)”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及大力支持,美团、饿了么分别投资3000万,消费者只要参与投票就能领取两个平台的红包;抖音为武汉的美食“热度”加温,提供官方流量扶持。
< class="pgc-img">>为了感谢市民的参与,组委会还设置了多重福利大奖,每天奖励10个888元大礼包,对于最终“名菜”与“名点(小吃)”命中率排名前五且投票数量最高的10位幸运市民,各奖励5000元的小米手机一部,同时命中武汉“十大名菜和十大名点(小吃)”且投票数量最高的一位幸运市民,奖励价值17000元华为折叠屏手机一部。
< class="pgc-img">>为了扩大活动的民意基础,组委会特在活动投票页面,增加了【请您提名】与【精品留言】按钮,把评选的话语权与决定权最大程度地交给关心武汉“十大名菜和十大名点(小吃)”的广大市民。
四、平台、网络投票排名得分(2月21日)
< class="pgc-img">>▲排名计算现场
组委会对网络投票排名和饿了么、美团、抖音三大平台的排名,按照公示的规则,计算出名菜、名点(小吃)的得分。
五、评审团评分(2月21日)
< class="pgc-img">>▲评审团评分
为了让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小吃)”的评选更具行业和专业代表性,特邀请著名的烹饪大师、餐饮文化学者、烹饪学校教授、楚文化专家、资深餐饮人及长期服务餐饮企业的行业协会人士等11名评委组成的专家评审团,根据候选名菜、名点(小吃)的历史传承度、市场认可度、品牌知名度进行评分。
按照公示的评审规则,产生30强排名
< class="pgc-img">>▲公证人员现场公正
为了保证整个评选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21日上午的专家评审会在公证处、市民代表、相关部门、三大平台共同见证下进行。在专家打分之后,根据评选市民投票占比60%、专家评审占比20%、平台数据占比20%的规则,组委会前期公布的评分规则,汇总网络投票、平台综合数据、专家评选所产生的评分,综合得出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小吃)”30强的排名榜单。现将本次评选结果予以公示。
上述评选结果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自公示之日起计算)。公示期内,对公示名单有异议的单位和个人,可通过电子邮件书面形式或电话向异议受理单位会反映。反映情况须实事求是,并提供所反映问题的佐证材料。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单位公章并提供联系方式;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以便了解核实有关情况。
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异议受理邮箱:
whcyyxh@163.com
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异议受理电话:
15827576741
武汉餐饮业协会
2024年3月27日
过电视的武汉餐厅
能有多好吃?
腾讯热播综艺“哈哈哈哈哈”收官一个月了,总是赶不上热搜的我竟然跨了年才开始追,我不配做一个新媒体人。
不过这真的不是一个美食节目吗?
看到武汉那一期,室外2摄氏度的凌晨一点半,我从已经暖好的被窝里迅速起身套上了羽绒服冲向了蔡锷路。
从2020年中的中餐厅再到热播的五哈,这些出现在综艺里的武汉餐厅,究竟有什么特别?又有多好吃?
一碗热干面能有多好吃?不过就是秘制的浓香黑芝麻酱,大颗牛肉裹进碱面里,只有碳水才能够满足没睡醒的每一个早晨。
武汉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家热干面馆,熊腊生凭什么代表武汉人的胃?
武汉人一般都不会在热干面里加其他的调料,萝卜丁和芝麻酱就已经足够完整了,再加任何一块料都过满则亏,颇为多余。
除了熊腊生。
白色绸缎、盘扣开衫,江城里的侠客,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热干面江湖,专注做面四十年,从店铺名字就能感觉到他为人的爽朗直接,熊腊生老板和他的熊腊生热干面。
在江湖中,掀起了属于他的血雨腥风。
一天200斤面,大概1000碗,这销量背后,是一个家庭的事故。
夫人蔡群英的重病,曾让这个家庭一贫如洗,但武汉男将的担当与责任,让他顶过了暗黑无光的年月,开业之初也门庭冷落,憋着一股劲儿,半年后,酒香不怕巷子深,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江湖更迭风云变幻,熊腊生凭什么从1982年火到现在?
熊腊生的面和他的人一样,扎实、劲道、永不妥协,生活再艰难,也没有什么是一碗热干面无法治愈的。
自治街上每天早上的一道风景,莫过于严老幺门口的两条长队。
武汉过早文化里,热干面几分天下,老字号蔡家“兄弟”蔡林记、蔡明伟还有新派赵师傅、江姐,都分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江湖;豆皮版图中,楼林美、老通城,王师傅朱师父刘师傅支着刷的锃亮的铁锅在巷子口,亲热的问你大份还是小份。
但『严老幺』,无论岁月洪流如何冲刷,江湖恩怨如何更迭,都能牢牢盘踞在江城烧麦界龙头地位,不受任何后浪的撼动。
1977年开始至今,每一个天擦亮的清晨,糯米都能在一张张面皮中,遇见香菇和五花肉,再拌进猪油和胡椒粉,蒸屉收纳过无数个这样的半成品,似乎自己就定了时。
开屉的时间总能刚刚好,面皮裹不住扑面而来的浓香,师傅的手速极快,滚烫的高温还没来得及吻上他的手指,便顺顺当当落入了盘子里。
一口下去,唇齿留香,没有一个清晨是二两烧麦唤醒不了的,如果有,就再加一两。
汉阳过早业态最好的一条巷子,莫过于这条玫瑰街。
他们家最大的毛病,就是排队排太久了!
武汉人吃热干面,要么就是饿的齁,要么就是过早要端着吃,没有几个人愿意花四十分钟等一碗连肯德基都已经有了的热干面。
但是,无论如何怨声载道,这家店门口,依旧凑满了边催促边等待的食客。
武汉过早的热闹,在这家热干面馆里彰显的淋漓尽致。
武汉街头几步路就能遇见一个的「三镇民生甜食馆」,填满了无数武汉人过早的时光。
武汉的过早文化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煎包一定要刚出炉的那种,油滋滋冒着滚烫热气,一勺特制豆瓣酱,蘸地满满当当,轻咬一口,稍稍一点点汁水洒进舌尖,底部的锅巴是煎包的灵魂,一定要趁热才能又香又脆;
糊米酒是民生里的常青树,糯米粉搓成长条比例刚好,含在嘴里就迅速融化掉,米酒和淀粉糊糊不断地加热翻滚,越熬越香,每一勺都完成地拥抱整个口腔;
热干面、豆皮、汤包、豆腐脑。烧麦、面窝……一站式过早体验,民生都可以满足你,在匆匆忙忙的早晨,在饥肠辘辘的午后,这个从1957年开始渗透到武汉三镇的民生甜食馆,用始终如一的姿态,见证城市的蓬勃发展。
过早扎堆的大成路,这家水饺店已经走过了42年。
馄炖?饺子?武汉人不管你那么多,有汤的就是水饺,蘸醋的就是饺子,反正我们中部人又北又南。
开了几十年的苍蝇馆子,见证着无数武汉人长大,也看着一批人变老,桌椅都被人摸地发亮包了浆,你想找一个窗明几净纤尘不染的店,小秋确实是不适合你。
皮薄馅大,汁水四溢,汤底鲜美,熬制了7.8个小时的猪骨,对食客的每一口负责任,如果你想找这一口江城老味道,那就一定要来这家店试一试。
过早很全,热干面豆皮都有,但这家卖水饺的店水饺品类却出奇的少,只有猪肉牛肉两种口味,但就是这两种口味,带着秋老板一家,见证了武汉几十年的春秋冬夏。
若说太子是武汉人掌心的朱砂痣,湖锦就是武汉人心头的白月光。
这家已经27岁的老牌酒楼,在2020年末,摇身一变登上了综艺的舞台。
无论武汉开多少牛蛙店,煎煮烤炸卤,一只牛蛙玩出几十种新花样,湖锦辣的跳的地位永远无法撼动;蒜香排骨香了二十多年,还会继续香下去;武昌鱼里没有武昌,但有武汉人一声对「鱼」的向往;和太子争了这么些年江城第一「烤鸭」的名号,说到底还是没分出个伯仲来。
五哈里,邓超在湖锦为一对新人主持了一场婚礼;现实生活中,湖锦也是武汉人举办各类宴席时的首选,无论是十一的婚礼纪还是年末的年饭局,湖锦基本都是座无虚席。
现如今,湖锦打造了「亲子宴会餐厅」,并提供无条件取消宴席预订的各项服务,这个老牌酒店,调整自己的步调,跟上时代的节奏,逐步完成从老字号到新坐标的蜕变。
时代在变。属于湖锦的时代却一直没变。
武汉应该是什么样子?
蔡锷路也许能给你答案。
五哈中最让我感动的片段,也许不是陈赫在严氏与小哥的协商调侃;不是邓超可怜巴巴的等了三小时没有吃到第一碗牛肉面,而是刚刚在下过雨凉飕飕的夜里,一桌人在这家虾蟹大王店门口,坐在了门外搭建的桌子旁。
武汉人的宵夜,就应该裹着湿哒哒的街面,看偶尔划过身边的的士在人潮中会稍稍踩一脚刹车,随便上一沓什么牌子的啤酒,不勉强也不带任何功利性质,喝不下换成可乐一样也能痛快碰一杯唠一场。
排挡,最适合武汉昏黄的路灯和慵懒的夜晚。打完麻将,无论在牌桌子上有多大的恩怨,下了牌桌宵个夜,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在我心里,沙湖公园的美,其实丝毫不逊色与东湖。
这湖中,就有一处视野极佳纵览湖光山色的「卷舒亭」。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个从名字中就裹满了诗意与浪漫的餐厅,适合在任何时候前去坐坐。
晴空万里时,你会收获沙湖里最清新怡人的风,与最温柔明媚的阳光;
阴雨绵绵中,你会闻到泥土被雨水泡出的蓬勃生机,细丝打过湖面的圈圈涟漪;
狂风暴雨时,你能体会到蜷缩在城市中最安定的环抱,外界雨打风吹,我心安然永恒。
远离红尘俗世纷扰,在城市里觅一处桃花源。
小众但大气,静谧优雅却不失荡气回肠,推开门,你会发现你吃的也许不是一餐饭,而是品鉴一次传统文化的盛宴。
武汉千百家餐厅里,不乏趣味新奇富丽堂皇的餐厅,而「中餐厅」却在白沙洲寻到了这样一方天地,也足以证明它的与众不同。
二楼有藏书与字画可以参观,老板是个有大格局的生意人,某天趁着天光大好,厌倦了996里电脑的蓝光,厌倦了微信群里响个不停的工作任务,厌倦了24小时待机的社畜生活。
到这里来躲一躲,原谅岁月,重新起航。
说这间餐厅是武汉最美餐厅,没人想反驳吧,如果有,那我加个之一好了。
码头号子里喊出来的江城,光着膀子发展起的重工。
武汉的美,似乎与别处有些不同,它磊落、质朴,也更加务实。
然而这间坐落在东湖风景区的艺术餐厅,它的优雅与闲适,仿佛是打开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穿着及踝红棕色长裙的姑娘,有一头及腰的黑色长发,脸上的小雀斑笑起来让红扑扑的脸蛋更加生动。
她说不上倾城倾国,但却能倾倒众生。
在这里,不用等食物上桌,你就已经沉醉在了她深邃的酒窝里。
无论是高端大气的满汉全席,还是犄角旮旯里的苍蝇馆子,武汉人对吃的执着都是一如既往。
烟火气是武汉人的标签,大街小巷的苍蝇馆子在烟熏火燎中氤氲出城市质朴却温暖的味道;
过早文化是武汉餐饮的特色,寻常巷陌里每个清晨,都盈满了打开崭新一天的期待。
兼收并蓄也从一而终是江城的风骨,能吃精致的日料,也接受寡淡的沙拉。
但你问我最爱什么
清早的热干面和半夜的烧烤摊
我最喜欢
编辑 / 十一
摄影 / 楚博
设计 / 青山秀智
这些美食你打卡过哪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