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丽科技创始人郭志坚是一个勤奋的人,每日凌晨2点睡,早上8点起床。
文| 铅笔道 记者 石 伟
?导语
渝味晓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的火锅品牌)火锅店前,一行顾客排着队,在一台机器面前旋转7秒,为的是去除身上的油烟味。
这台机器就是利丽倍洁智能机,由广州利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喷雾系统与去味液组成。机器由郭志坚及团队投入500余万元研发而成,生产则交由代工厂完成。
截至目前,团队累计为190余家火锅店、烧烤店提供设备,其中包括小肥羊、老码头、蜀九香、香天下等知名老牌餐饮企业以及蜀大侠、大龙燚、小龙坎、渝味晓宇、热辣壹号等新品牌。租金月流水约为15万元,总营收约为100万元。
注:郭志坚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切入餐饮服务行业
北京的冬天在2014年尤为寒冷。出差之余,郭志坚与大学同学在烧烤店一叙。
窗外,行人纷纷裹紧大衣;室内,两人小酌白酒,烤串接连不断地被送入口中。觥筹交错中,郭志坚发觉西装沾满了油烟味道,想到自己出差在外难以去除异味,便开始抱怨。
此时,大学同学提及他的高中同学郭明。后者曾在浙江大学读博期间,研发了粗浅的配方,可以去除油烟、香烟等异味。
这引起了郭志坚的兴趣。彼时,他因为工作上升空间有限,很早就有了创业的想法,但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项目。
在郭看来,这款去油烟的产品市场前景广大。这是因为国内市场尚不存在此类产品,国际上仅宝洁公司有类似产品,在欧美、日本等国出售。
顺着这样的思路,他和同学讨论起产品的使用场景和用户群体……基于C端的产品推广成本高,工厂生产费用高,他想切入B端市场,为火锅店、夜店、烧烤店、酒吧等场所提供服务。
◆柜机常常采用萌哒哒的语言引导顾客使用。
转过年来,郭志坚便开始验证市场需求。在一周的时间内,他花费近10万元,在4家汉拿山烧烤与4家海底捞发放调查问卷。4200份问卷的调研结果给了他很大信心——86.5%的顾客表示一定会使用去除异味的服务。
同时在调研中,他还发现火锅店、烧烤等店家存在诸多痛点:中午的开台率低,“没人愿意带着一身油烟味回到办公室”。为此,店家一般人工持喷壶洒薄荷水或柠檬水来为客人去除异味,但这种方式存在人力成本高、喷洒不均匀、去味持续效果短等缺陷。
于是,郭志坚决定生产利丽倍洁智能机。他构思,机器由智能喷雾系统与自主研发的去味液组成,为火锅店、烧烤店等高油烟场所,提供去除消费者身上异味(油烟味、烟味)的服务。
研发问题不断
最初,郭志坚与团队在市面寻找喷雾设备,但一个月内,他们并没有找到类似设备。于是,团队找到一家广州的喷嘴工厂,委托工厂按照团队构想来研发和制造设备。
一个月后,原型机问世。机器重达300余斤,宽度为80cm,高度为2m,可利用高压将去味液雾化成PM10的粒子,覆盖直径2米的范围。
机器去异味的原理是:去味液粒子找到油烟粒子,通过物理键合作用包裹后者,实现不挥发、不散发的效果。由于去味液粒子外壁是亲水的,衣物被水洗时,包含了油烟粒子的去味液能快速溶于水中。
起初团队设计的是,原型机将采用市面上最高的配置,即空压机可连续运转1000次。为实现散热,郭志坚在炎热的厂房内连续换了10余种空压机,但结果是空压机全部运转过热而死机。
后来他才发现,机器设计并不需要如此高的指标,因为餐厅等工作环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恶劣。于是,团队选择上海生产的一款性价比较高的空压机。
类似事情不只一件。2015年11月,郭志坚在完成机器的物联网配置后,便委托代工厂量产了50台,投放到成都的火锅店中,供后者免费使用。当时,郭还是坚持最好的原则,使用最好的一款胶来黏合亚克力板(塑料外壳)。
没成想,这款最好的胶适应广州高温湿热的环境,却在成都又冷又干燥的冬天里龟裂。无奈之下,郭志坚只得带着团队,挨家挨户地重新黏合塑料外壳。
但3个月的免费试用后,让他迎来转机:30多家火锅店选择租用郭的设备,平均月租金为800元。经过测算,每台机器可在7~8月内回本。
而后,郭志坚在去年9月、今年2月接连量产了2批机器,每批为100台,投入市场中。
截至去年年底,他收到不错的市场反馈:接近90%的消费者会主动使用利丽倍洁智能机,超过300万顾客体验了去味服务。同时,团队营收46万元,其中租金27万元,出售设备为17.6万元(单台机售价在1.1万~1.2万元),出售液体为2万元。
目前,团队累计为190余家火锅店、烧烤店提供设备租赁,其中包括小肥羊、老码头、海底捞、东来顺等老牌餐饮企业。租金月流水约为15万元,总营收约100万元。
现在,郭志坚正筹备Pre-A轮融资,预计金额为1200万元。此外,他规划在今年春节前铺设2000台机器,并在设备上加挂液晶屏,启动相关增值服务。
/The End/
编辑 赵芳馨 校对 毛 宁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id:pencil-news)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先的消费者终身价值管理工具点评微生活已于国内十大火锅品牌之一蜀九香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并陆续完成成都区域蜀九香门店的系统上线工作。
< class="pgc-img">>点评微生活深耕餐饮行业十余年,拥有完善的系统体系与成熟的本地化运营服务,能够为蜀九香提供覆盖顾客整个生命周期的定制化营销服务,为蜀九香开启火锅品类的新纪元插上“科技的翅膀”!
< class="pgc-img">>“蜀中味,九州香”。蜀九香自2000年创立第一家川派火锅店至今,始终坚持传承地道的四川风味,发展至今已拥有全国近百家门店,并拥有了覆盖天猫、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的线上运营渠道,已经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连锁餐饮品牌之一”。
< class="pgc-img">>锅底,是火锅味道的根本。蜀九香18年来始终坚持一口无渣一次性牛油锅,18年来坚持每天清晨用大骨与鲫鱼熬制汤底,坚持为顾客提供美味、健康、安全高品质的养生火锅,让客人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 class="pgc-img">>蜀九香对品质的把控是细到了骨子里,开放式厨房的环境设置,就连一双筷子都坚持防疫级别的消毒处理。更遑论每天从产地、屠场运来的食材,不论荤素都是新鲜脆嫩,营养、口感缺一不可。单说那经过高压锅处理的新鲜毛肚,食客只需在锅里稍微涮下就可以大快朵颐,省事省心。
< class="pgc-img">>此外,蜀九香在装修风格上也是与时俱进,摒弃了鲜艳华丽的色彩,精心打造简约、优雅就餐环境,让吃火锅这件小事回归到自然舒适,无论您是约会,小聚,宴客,都能拥有一片专属天地和独特体验。
< class="pgc-img">>此次携手点评微生活,是蜀九香在新餐饮时代下提升消费者价值管理的又一重大决策。借助点评微生活在餐饮行业及会员价值管理方面所累积的成熟经验,蜀九香期望能大幅提升会员对餐厅的粘性与忠诚度。
< class="pgc-img">>点评微生活系统以会员营销管理、会员电商工具、点评反馈系统与员工绩效管理工具为核心,可以为蜀九香提供涵盖消费者“陌生客-体验客-常来客-储值客-忠诚客”整个生命周期的营销运营服务,并扩展出可以产生增量营收的第三利润空间,协助商家提高运营效率,让蜀九香用更少的人,在更短的时间,基于更小的损耗获得更高的营业额。
当18年成都地道火锅邂逅专业会员管理专家,必将如虎添翼,助力蜀九香迅速开启火锅品类飞速发展的新纪元!
>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海底捞菲律宾马尼拉的门店前,消费者在排队等位。肖 海摄
小肥羊在柬埔寨的门店开业首日。白 笙摄
太二酸菜鱼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门店。王 明摄
担心在国外品尝不到“熟悉的味道”?如今,国内走红的不少中国餐饮品牌把店开到了海外:奶茶店落地迪拜、埃及,喜茶、蜜雪冰城等茶饮品牌把竞争从国内延伸到国外;火锅品牌进驻美国商场,海底捞、小肥羊赢得众多食客的喜爱。
中国餐饮品牌“出海”,体现了中国餐饮产业实力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也有助于更好地传播中国饮食文化。
“出海”提速,中餐品类更丰富
把现切的羊肉、红润的鸭血、嫩绿的叶菜一口气“扔”到冒着热气的锅里,几秒后捞出蘸上混着蒜末的麻酱,一场味蕾盛宴在火锅店里上演。“我经常不蘸料直接吃,鲜切羊肉超大片,特别满足。”美国人杰西在新泽西州读大学,是小肥羊火锅餐厅的常客,比起麻辣火锅,他更喜欢小肥羊的滋补原汤锅底,既香又不刺激。
火锅是最受外国“吃货”喜爱的中国美食之一。从“中国城”到大商场,越来越多的中国火锅品牌走到海外。截至今年3月底,特海国际在国际市场共经营119家海底捞火锅餐厅。呷哺呷哺2023年在新加坡开出海外呷哺呷哺火锅首店。朱光玉、蜀九香、谭鸭血等火锅品牌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中国奶茶品牌也从亚洲开到了大洋洲。2023年底,喜茶美国首店在纽约百老汇正式投入运营,开业首日销量超2500杯。2023年8月起,喜茶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核心商圈接连开出当地首店。同年,蜜雪冰城宣布进军日本和澳大利亚,悉尼首店开业第一天就实现了2.4万元的营业额;奈雪的茶在泰国开设了分店;茶百道首家海外门店落地韩国首尔。
“我在荷兰生活了6年,刚来这边的时候,既喝不到正宗的奶茶,也吃不到好吃的火锅。好在这几年荷兰的中国餐饮品牌越来越多了,尤其是火锅店多了,作为重庆妹子我可太高兴了!”在荷兰鹿特丹工作的罗女士说。
不少经常出国的人发现,国内走红的中国餐饮品牌开到了海外,在国外品尝地道中餐越来越方便。“我们刚从迪拜旅游回来,一共玩了5天,后面3天都在中餐厅吃的。”辽宁大连人小孙说,迪拜的中餐选择非常丰富,有海底捞、鼎泰丰等连锁店,就连奶茶店都有好几个熟悉的牌子可选。
出海中国餐饮品类更加多元化。正餐、快餐、休闲餐、小吃等细分业态的头部品牌都在积极布局海外,咖啡、新茶饮、火锅、烤鱼、麻辣烫等众多品类百花齐放。2023年,“鱼你在一起”宣布在纽约、迪拜等地布局加盟门店;正新鸡排海外签约新增34家门店,日本东京新店开业当天营业额超1.5万元。今年以来,先后有杭州餐饮品牌外婆家在美国纽约开出首店,主打台州菜的新荣记在日本东京开设第一家海外分店等,品牌品类愈加丰富,并向高端精品菜扩展。
从唐人街里的特色小吃,到高档中餐馆和连锁品牌,中国餐饮品牌不仅走出了中国,也走出了唐人街、中国城,更加融入了海外市场,让“中国味”飘得更远。
擦亮品牌,做有品质的中餐
中国餐饮品牌为何近年密集“出海”?
政策红利释放,让企业“走出去”更有底气。今年3月,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中餐“走出去”。支持餐饮经营主体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在检验检疫等领域合作,积极推动中餐厨师赴境外从业,支持餐饮原辅料等进入国际市场。
“‘出海’也是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对本报记者表示,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3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同年新增餐饮注册量300多万家,形成一批“万店”品牌,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许多企业在门店布局方面已经达到了天花板,为进一步增加营收、提升利润,企业的“出海”需求愈发强烈。
品牌意识增强、产品实力提升,是中国餐饮品牌“出海”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海外的中国餐饮连锁店越来越多,这体现出中国餐饮企业的品牌意识在增强。九毛九集团旗下的太二酸菜鱼品牌已在亚洲、北美等多个地区开设门店,其有关负责人表示:“集团致力于在现有市场深度挖掘潜力,通过增加门店密度,深化品牌影响力,并与海外顶级品牌及供应链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新市场,推动品牌与当地文化的深度融合,如结合餐饮与零售、文化体验等创新业态,为品牌注入更多价值。”
专家指出,如今的中国餐饮品牌“出海”不仅指到海外开店,更要树立品牌,做有品质的中餐,擦亮中国餐饮品牌,借由中国味道传播中国文化。
近日,一名中国小伙在美国海底捞店内表演川剧变脸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穿着川剧服饰的中国小伙邀请正在就餐的美国消费者碰一下自己的脸谱,瞬间变脸的精湛技艺令对方惊叹,成为文化交流的生动例证。在海底捞海外门店里,你还可以听到最热门的中国流行歌曲,欣赏到“甩面”表演。海底捞有关负责人说:“海底捞的品牌文化建设依托于川派文化的底蕴。通过川派火锅、温馨服务、川剧变脸以及融合中国功夫元素的捞面表演,海底捞不仅在味觉上,也在视觉上向国际社会传播了川派文化,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当前中国餐饮在海外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发布预测,到2026年,海外中式餐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3万亿元人民币,仅火锅品类就有望超过2000亿元。
中国餐饮品牌“出海”的脚步仍在加快。百胜中国中国餐饮品牌未来计划在欧洲和东南亚拓展尚未进入的国家,在北美进一步扩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杨国福集团德国团队计划在2024年完成德国20家门店的扩张,并延伸到欧洲多个地区。
挑战不小,但增长空间大
近年来,中国餐饮品牌“出海”速度加快,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众口难调是一大挑战。一方面,有中国留学生认为“味道还是比不上国内那么纯正”。另一方面,部分外国人不能接受太过辛辣或带有特殊味道的食物,如螺蛳粉等,中国常用的调味品如麻椒等被部分国家列为药材难以出口。
这就要求企业实施本土化策略。朱丹蓬分析,“出海”企业应根据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优化调整,根据当地饮食文化进行产品创新。“肯德基来中国卖起了豆浆油条,‘走出去’的中国餐饮品牌同样要根据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做适当调整。”他说。
九毛九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与饮食习惯,对菜品进行适应性改良,使之既能保持川菜的地道风味,又兼顾了各地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实现了与当地市场的深度融合。”
人才短缺,是餐饮品牌“出海”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中餐连锁品牌相较于西式快餐品牌,对厨师、服务人员的需求量更大。据法国信息台消息,法国酒店餐饮业在各地有大量工作岗位需要填补,估计至少有20万至30万的岗位缺口,即便有餐饮企业提薪近20%、为员工每年提供7个星期的带薪年假,但仍然招不到足够的人手。这也是“出海”中国餐饮品牌遇到的共同难题。
不仅难招人,成本还高。据悉,在国内开店最大的成本是原材料及易耗品,在海外则是员工成本。餐饮服务业需要雇佣大量的服务人员,部分海外国家的人力成本比国内更高,这对企业的运营能力无疑是一大考验。
不过,近年来在国内运营良好的中餐连锁品牌对“出海”还是很有信心。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面临人工成本高、供应链建设难等问题,但海外门店客单价较高,只要品牌塑造得力、市场拓展有效,可以较好覆盖成本。总体而言,“出海”仍然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专家指出,对中国餐饮品牌来说,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生是其最大最稳固的客源。但要想进一步增强中国餐饮品牌影响力,需要吸引更多外国消费者。百胜中国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当前中国餐饮品牌标准化和品牌运营能力已有质的提升,经过长期市场培育,海外消费者对火锅已经形成了普遍的认知和接受度,以火锅作为领军品类使得中国餐饮品牌在海外客户中的推广具备了基础,国际中餐市场受众正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