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备案涉及的公司,办理二次消防手续会涉及到哪些单位和公司?
一、建设单位。很多人不明白建设单位是谁。打个比方,你是一家餐厅,去办理二次消防手续。建设的单位就是你餐厅。
二、设计单位。你如果是装修去办理二次消防手续,那么设计公司就要具备装修的设计资质和消防的设计资质。可以是两家公司,也可以是同一家公司。同时具备两项设计资质。找同时具备两个设计资质的一家公司。
< class="pgc-img">>三、施工图的审图机构。也就是审图公司,他出具审图报告。
四、施工单位。和前面的设计单位一样,如果他能够同时具备装修、施工资质和消防的施工资质,那是最好的。
五、有些消防公司。他同时具备装修、消防设计和施工的资质,那就是一家公司方便。
五种是检测机构,有的地方叫查验,它是一种第三方的技术服务机构,对你的设施进行相关的性能的检测,出具了检测报告或者查验报告。这也是你办理二次消防手续的准备的材料。上面的这些公司单位了,把他们该做的手续资料做好了之后,拿着这些资料和自己的营业执照,法人代表的身份证复印件,到住建的平台上上传资料了,进行二次消防验收备案,让生活更安全。
德新闻网8月24日电 近日,东侨消防大队监督人员在开展日常监督执法中,发现辖区内一餐厅存在未进行消防设计备案、未进行竣工消防备案、未经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擅自投入营业且消防设施、器材配置、设置不符合标准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消防大队经过立案调查取证和集体研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决定对该餐厅停止营业并处罚款人民币七万三千八百元整。(完)
头条创作挑战赛#最近,一名网友开办公寓旅馆未经消防检查合格擅自投入使用,被处责令停业(不予执行)并处罚款叁万余元,但不停业整改。
< class="pgc-img">>【基本案情】某公司注册开办一公寓式酒店,试营业一段时间,被物业告知需申请公众聚集场所开业使用前消防安全检查行政许可,才知需办消防证。
当事人好不容易按照全流程递上申请资料,不料很快收到了一纸不同意投入使用、营业决定书(实话说,发现的消防安全问题真不严重,要求有点严)。并要求必须配合接受罚款处罚。
< class="pgc-img">>不得不说,消防机构已经够“关照”这些业主的了,调查持续三个月之久,等“消防安全检查行政许可手续”办结才履行告知处罚程序。否则,业主的处罚金额还要翻倍,并且还要责令停业,后果更严重。
虽如此,业主仍然是觉得委屈,被处罚的不情愿,要是有人告诉先办证后开业就不会白白损失几万元的罚款。
后悔都晚了,谁让不懂法不小心踩雷了,个中教训还需吸取。
开办宾馆饭店等场所需注意哪些?
一、工商注册登记后不可以马上营业投入使用,必须先申请消防安全检查行政许可。
二、千万莫跟风小的公众聚集场所(不办证),规模以上的必须依法办理《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行政许可意见书》。
三、采用“告知承诺制”办理《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行政许可意见书》,十有八九抽查不合格,停业加罚款,被处罚机率大,慎重选择。
开办宾馆饭店等场所的看过来
一、开办前,要先了解公众聚集场所规模是否符合必须办理消防行政许可的范围。各地标准不一,据资料:
【北京消防】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含本数)以下的公众聚集场所可不办理。
【山东消防】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同一时间容纳人数不超过50人的可不办理。
【江西、重庆消防】除公共娱乐场所外,其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可不申请办理。
【海南消防】对500平方米以下的公众聚集场所不再审批办证。
【浙江消防】公众聚集场所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下不需要办理。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地要遵守当地便民服务标准以防踩雷。
二、掌握了解好标准后,不着急办理营业执照,先预核准工商注册名称,经消防检查合格后再开业。
- 如需对工程改造装修,要先设计消防改造工程图纸,依法办理有关施工、消防许可及备案手续合格后,再向消防机构提出申请,经消防安全检查行政许可合格后再投入使用,最稳妥。
- 如无需工程改造,也要及时向当地消防机构提出申请,经消防安全检查行政许可合格后再投入使用,最稳妥。
三、关于办理的程序选择全流程还是告知承诺制。建议如下:
(1)不着急开业,原工程及内装修改造工程消防验收手续不十分完备的,按全流程办理比较稳妥。(像上述案例,本来存在问题也不是大问题,容易整改)
(2)如有开业良辰吉日需求,且场所工程消防验收手续完备,也可选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
(3)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办理最好都要请专业人士进行评估,以防出现关键性不合格A顶问题。
结束语:
一、消防安全大如天,对于开办公众聚集场所的老板们,先过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关,再开业,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消防机构对于检查出非原则性消防隐患(A顶问题),应允许单位承诺限期整改容缺办理,不宜处罚。
三、建立工商消防信息互联和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办证预警机制,注册同时,能收消防机构的便民服务告知书。
总之,安全是一切的根本。处罚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王道,执法为民,和谐共生,共同促进一方经济繁荣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