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周知老外爱中国美食那是出了名的疯狂
< class="pgc-img">>但若是非要在老外心中
给众多中国美食评出个一二三
第一名一定是火!锅!
< class="pgc-img">>曾经有一个老外吃火锅
一起的中国朋友一个没看住
老外转眼就把锅底喝干净了
喝...干...净...了...
< class="pgc-img">>确实,火锅的魅力不仅老外抵挡不了
被美食宠坏了的我们中国人
也依旧几天不吃就想得发慌
< class="pgc-img">>『火锅,吃的是一段历史』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是说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东汉的火锅。
具体虽无从考证,但可以见得,火锅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国人追捧。
< class="pgc-img">>△海昏侯墓出土的火锅锅子
据资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火锅了,时人以陶罐为锅;
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是十分常见的了;
元代,火锅随即流传到蒙古,多为用来煮牛羊肉;
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为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
< class="pgc-img">>△ 姜国芳《大宴组画》局部
『为什么火锅受欢迎?』
在中国,10个人中不说九个半,也得有9个人爱吃火锅。
俗话说得好: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心情好,首选火锅!
心情坏,首选火锅!
恋爱了,首选火锅!
失恋了,首选火锅!
老友相见,适宜热闹,首选火锅!
减肥中,适宜多吃水煮菜,首选火锅!
生病了,适宜吃热乎乎的食物排汗,首选火锅!
......
总有10000种理由,让你在任何情况下选择火锅。
< class="pgc-img">>火锅早已不是简单的清水煮食材,因地域环境和文化差异,火锅也有了不同种类与口味,就连叫法也是各不相同的。
北京叫“涮羊肉”、川渝一带叫“火锅”、江浙地区叫“暖锅”、广东叫“打边炉”、宁夏叫“锅子”......
< class="pgc-img">>川渝火锅
说起火锅,首当其冲的必须是川渝火锅
川渝火锅虽然全国遍地都有
但是想吃正宗的那一口
还是要奔赴当地才能吃个痛快
< class="pgc-img">>川渝火锅基本可以分为两大派
一是以清油为锅底的成都火锅
不是太擅长吃辣的朋友
一口菜一口水
也可以尝试一下
< class="pgc-img">>二就是追求重麻重辣的重庆火锅
它的锅底将就料足一说
用大量的牛油来炒
把辣椒、花椒等辛料的香味锁住
再倒入炖牛肉的高汤
红油汤底就会迸发出浓烈的香气
< class="pgc-img">>而会吃的重庆人
更是把火锅吃成了一种学问
< class="pgc-img">>创造了九宫格
把火锅分为了三个层次
中心格、十字格、四角格
每个格都有不同的温度、浓度
根据食材的属性,下在最适合那一格里
才能获得最佳口感
< class="pgc-img">>对于川渝人来讲
世界上只有两种食物
一种是火锅
一种是其他食物
< class="pgc-img">>如果你不能吃辣
还想吃正宗的川渝火锅
抱歉,川渝没有不辣的火锅
微辣就是最后的妥协
< class="pgc-img">>如果遇见了一个川渝朋友
愿意为了你
满大街找鸳鸯锅
啥都别说了
你不会知道她做出多大的牺牲
内心的挣扎、川渝人的尊严
统统卸下
< class="pgc-img">>如果这个时候
你还对他们挚爱的
鸭肠、牛肚、黄喉嗤之以鼻
那就休怪他们不客气了
毕竟他们狠起来连自己都涮
< class="pgc-img">>北京铜锅涮肉
外地人吃完川渝火锅
最常出现一种情况
拉到地上有10万块钱
你都没力气捡
< class="pgc-img">>这个时候千万别怪火锅
因为你这个病
火锅也能医
< class="pgc-img">>这就不得不提一嘴涮羊肉了
要说涮羊肉
还属老北京铜锅最地道
正宗的老北京涮肉
锅底讲究“清汤”二字
一锅清水,几片姜,几段葱段
OK!这就够了
吃的就是原汁原味
< class="pgc-img">>当然,这样的锅底
对食材就有着超高要求
羊肉要选择肉质细腻无膻味的
滚汤中涮两下
< class="pgc-img">>在沾上灵魂伴侣——麻酱
一筷子接着一筷子
醇香又不油腻好吃到停不下来
一不小心你就胖了两斤
< class="pgc-img">>在北京
无论春秋冬夏
涮羊肉的店里总是挤满了人
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铜锅、炭火
吃的是肉,唠的是情
< class="pgc-img">>潮汕牛肉火锅
吃过潮汕菜的童鞋们肯定都知道
潮汕菜系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
不加过多“修饰”的美味
所以潮汕火锅也不例外
< class="pgc-img">>潮汕火锅看上去清汤寡水
其实并不然
因为单单这个汤底就能把你征服
开锅之后别急着涮
先盛碗热汤
感受一下最地道的潮汕味道
< class="pgc-img">>一碗热汤下肚
正式开启潮汕美食之旅
潮汕火锅离不开牛肉
潮汕人把牛吃得明明白白
< class="pgc-img">>潮汕人喜欢牛肉
最讲究的就是两个字:新鲜
从宰杀到上桌基本不超过3个小时
< class="pgc-img">>名气最大的潮汕牛肉丸
真是经过上万刀
把牛肉剁制成泥
反复摔打增加韧性
最终华丽一变
成为弹牙美味的牛肉丸
< class="pgc-img">>沙茶酱里轻轻一沾
不禁感叹,活着真好!
< class="pgc-img">>云南菌子火锅
北京的涮肉火锅
羊肉细薄如纸,吃的是嫩
潮汕的牛肉火锅
牛肉丸筋道多汁,吃的是韧
云南的菌子火锅
菌菇清甜鲜美,吃的是香
< class="pgc-img">>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
多样的土壤种类
光是野生食用菌就占了全世界的一半以上
也是这个原因
才铸就了云南独有的“野山菌火锅”
< class="pgc-img">>三两朋友,几个雅座
点上几味菌子
一锅火锅,岂不美哉
< class="pgc-img">>广东顺德粥底锅
广东人的汤煲得天下闻名
广东人的粥也不甘示弱
尤以顺德为最
< class="pgc-img">>专攻养生一百年的广东人
更是在火锅上
也动开了养生的念头
一锅熬制数个小时的白粥里
放入鸡、鸭、海鲜各种
那滋味想想就觉得爽
< class="pgc-img">>小心翼翼夹起鱼片
在粥里涮十几秒
此时的等待竟如此漫长
鱼片柔滑入口
带着粥的香气
还没有回味就在口中化开
非得再吃上十块八块才能满足味蕾
< class="pgc-img">>广东打边炉
广东有句俗话
边炉滚一滚
神仙都企唔稳!
< class="pgc-img">>虽然没有重庆人那么嗜爱火锅
但是在美食上相当兼容并蓄的广东人
对于火锅也是很中意的
< class="pgc-img">>在传统的做法里
打边炉是要站着吃的
锅是用泥制成的
也就是砂锅炉也是用泥做成的
里面烧的是木炭
用竹做的筷子
几乎是普通筷子的两倍之长
< class="pgc-img">>打边炉的食材丰富
鸡牛鱼羊......
始终围绕“新鲜”二字
汤底从淡到浓,各有千秋
骨头汤、鸡汤等汤底本身就足够营养
开涮之前先喝上一碗汤
保证从头到脚都暖笠笠
< class="pgc-img">>江浙菊花暖锅
江浙系火锅
包括菊花暖锅、一品锅、三鲜火锅等
其中菊花火锅最为有名
它与重庆麻辣火锅
广东海鲜打边炉
山东肥牛小火锅
北京羊肉涮锅
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火锅
< class="pgc-img">>取菊花瓣净洗
撕成丝洒在汤里
直到菊花香气渗透入味后
将生肉片入锅烫熟
蘸上酱油和海鲜汁食用
相比其他火锅更多一些风味
< class="pgc-img">>贵州酸汤火锅
贵州人喜欢吃酸是出了名的
所以来自贵州的火锅
也是足具地方特色的酸汤火锅
< class="pgc-img">>它和川渝火锅一样红彤彤的
但是这个红则是突出在“酸”上
< class="pgc-img">>贵州的酸汤鱼、酸汤牛肉
都是酸汤的美味特色
先盛上一碗浓汤带着肉一起吃
再涮上喜欢的蔬菜
这酸爽真是舒服到骨子里
< class="pgc-img">>东北酸菜白肉火锅
唱着“翠花,上酸菜”的东北人
爱酸菜也是爱到骨子里
< class="pgc-img">>上好的骨头汤做锅底
把酸白菜切成丝放进锅里煮
八成熟的白肉切成薄片下锅涮着吃
白肉肥而不腻
酸菜也不至于太酸
这种搭配真是一绝!
< class="pgc-img">>徽州一品锅
一品锅虽是一道名菜
但基本只限于皖南地区
< class="pgc-img">>“一品锅”的烹调比较讲究
锅底铺上干笋子
第二层铺上块肉
第三层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
第四层是肉圆
第五层盖上粉丝
缀上菠菜或金针菜
加上调料和适量的水
然后用文火煨熟
这样的火锅想不好吃也难
< class="pgc-img">>听说一百个人当中,会有一个人不爱吃火锅,而他不爱火锅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吃过!
这也便不难理解为什么说:
提起中国火锅,谁不道一句牛批?
><>寒地冻,吃啥最带劲?毫无疑问,必须是火锅!
想象一下,下班后的冬夜,几个朋友相约锅旁,边大快朵颐,边推杯换盏,好不快活!但古语有云,“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实在是幅员辽阔,就连一个简简单单的火锅,都能分门别类、五花八门的吃出花儿来,正可谓是千锅百味...
今天本格就跟各位聊聊火锅那点儿事儿。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火锅?
▽
火锅(Hot Pot),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为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老少皆宜。
▲古董羹
>▲“咕咚咕咚”
>据资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火锅了,时人以陶罐为锅;到了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是十分常见的了,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随即流传到蒙古,多为用来煮牛羊肉;而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为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
火锅早已不是简单的清水煮食材,因地域环境和文化差异,火锅也有了不同种类与口味,就连叫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川渝一带还是习惯叫“火锅”,而广东则叫“打边炉”,宁夏直接称其“锅子”,江浙地区叫为“暖锅”,北京称之“涮羊肉”。
▲边煮边吃
>其次要搞清楚,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吃火锅?
▽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捞上来什么!
< class="pgc-img">>开个玩笑~本格认为火锅早已不是美食那么简单了,而是人们追逐幸福的方式,我们都清楚中国人喜欢热闹,无论年节,或是周末,有事没事的就爱呼朋唤友相聚一番,此时一顿火锅,便可以迅速营造出浓厚的氛围、增进感情。
最后就是重头戏,吃什么火锅?
▽
◇ 老北京铜锅涮肉
< class="pgc-img">>就是我们平常最为熟知的“涮羊肉”了。看似简单,却不知其中的学问可多了,铜锅涮肉对器具与食材的选用,那是相当讲究,铜锅配清水(顶多放葱姜段),再点一盘手切羊肉,“七上八下”这么一提溜,蘸着麻酱趁热一口,别提多地道了!
< class="pgc-img">>当然,这碗麻酱料才是铜锅涮肉的灵魂,其中包含了辣椒油、酱油、味精、醋、芝麻酱、花椒油、香菜、韭菜花、酱豆腐等10多种原料,虽然都是一些随处可见的佐料,但其中的配比是非常严格的,多一点儿少一点儿,味道都不一样!
< class="pgc-img">>哦对了,提醒您~吃铜锅涮肉,一定要吃一片、涮一片,切忌一股脑全下锅!切忌!切记!
# 想吃?本格推荐您:老五四季涮肉、醉香苑老北京火锅、奇门涮肉坊。#
◇ 川渝麻辣火锅
一提起四川、重庆的火锅,您能想到什么?麻!辣!香!瘾!没错,真的是有一种吃完还想吃的“魔力”。
< class="pgc-img">>本格以重庆老火锅为例。底料要用大量的牛油来炒,这样才能把辣椒、花椒等辛料的香味锁住,再倒入炖牛肉的高汤,红油汤底就会迸发出浓烈的香气;在煮火锅时,会与食材一起迸发出特别撩人、刺激且醇厚的味道(咽口水)。
< class="pgc-img">>至于配菜,多以毛肚、鸭肠、牛肉之类的为主。
< class="pgc-img">>因为麻辣火锅本身就够刺激了,所以蘸料就不能再“火上浇油”了,反而是蒜泥、香油调配的油碟,更为清新一些。
# 想吃?本格推荐您:成都葫芦娃一家人火锅、黄门老灶火锅、电台巷火锅 #
◇ 粤式打边炉
广东人认为打边炉并不是火锅,但对于其他地区的人来讲,打边炉和火锅并没有区别。但就在“吃”这个定义下,二者是一个意思,而如果涉及到“吃什么”、“用什么吃”时,又有所不同了。
< class="pgc-img">>在广东地区发展起来之前,大部分还是小渔村,渔民们打完一天的鱼之后,晚上就想着聚个餐喝个小酒什么的,怎么办?大家就在自家泥巴做的炉子里点上木炭,上面再支起一口泥做的锅子(也就是砂锅),锅里放上高汤或是沙爹汤,大家各自带着打渔剩下的食材,聚在一起煮着吃。这就是打边炉最早的模样。
< class="pgc-img">>广东人的传统是在秋冬时节才打边炉的,春夏绝对不吃,因为热天里会产生“热气”,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上火”,当然,这也和广东当地的水土以及习俗有关。
< class="pgc-img">>现如今的打边炉,汤底多为海鲜汤,还要配些虫草菌菇之类的补品,涮的食材也多为海鲜、蔬菜,蘸料大体就是海鲜酱、沙茶酱了。
# 想吃?本格推荐您:珍滋味港式粥火锅、囍凤楼、行运打边炉 #
◇ 云南滇味火锅
< class="pgc-img">>滇味火锅具有典型的云南风味,其特点是以新鲜蔬菜为主料,并且锅中必定有火腿片,再配以薄片牛肉、猪肉、鸡肉、鱼肉,以及香菇、木耳、黄花菜等,使火锅色香味俱佳。
< class="pgc-img">>吃时蘸辣椒粉、麻油等拌成的调料,鲜嫩香辣,回味无穷。
# 想吃?本格推荐您:束河人家、丽江庭院 #
◇ 椰子鸡火锅
< class="pgc-img">>在我国南方,椰子鸡是家喻户晓的一种食物。椰子鸡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味道十分的浓香。椰子鸡火锅凭借着滋补养润、应时应季、重食材轻烹饪的新美食理念,近几年在各个地区都有拥趸者。
< class="pgc-img">>椰子鸡火锅,一般选用的是海南产的优质椰青作为汤底,不添加任何人工调料,一开锅就是清香喷鼻的椰子味,咕嘟咕嘟先喝一碗,败火又解馋,尤其深受女性的青睐。
# 想吃?本格推荐您:烹然四季椰子鸡火锅、怡园四季椰子鸡火锅、和合四季椰子鸡火锅 #
结
上面推荐的火锅店铺,都是本格多年来一家一家吃出来并私藏的,毫无保留分享给大家!贴心不?(PS:因为本格的大本营在帝都,所以店铺也都是北京的哈。)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来天欲雪,能饮一杯否?
天冷了,吃火锅吗?朋友。
< class="pgc-img">>12月,北方开始漫天飞雪,南方也入冬成功。
天气终于变冷了,我们能光明正大吃火锅了!
连中国天气预报都开始张罗全国人民吃火锅的事情,可以说是操碎了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 | @中国天气微博
中国到底有多爱吃火锅?
不用5000字长篇大论,您先看以下这张图,咋看第一眼,像什么?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 | @另类GIF
大概,14亿中国人,都会齐刷刷地说,火锅!
看个井盖都像火锅。
在夏季,顶着40度高温,许多人依旧一边开空调,一边吃火锅。
从美团的数据来看,8月的火锅订单量和冬季11月、12月居然非常接近。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 | 美团点评
这下,您知道有多爱了吧?
如果要给火锅找个代言人,那绝对是乾隆。
这个皇帝有三大爱好:
一是写诗,写了上万首,小学生一首都不用背;
二是盖章,第一代旅游打卡达人,去哪都要打卡盖章;
三就是火锅,两个月吃了60次火锅。
如果中国人要给吃火锅找个理由,那应该是100000+个理由:
失恋,吃火锅;
脱单,吃火锅;
下雨,吃火锅;
出太阳,吃火锅;
团聚,吃火锅;
离别,吃火锅;
......
< class="pgc-img">>一句话,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而且,在地大物博的中国,不仅两顿火锅不带重复,连10顿火锅都不会重样。
毕竟,人生有百态,火锅也有。
如果要举行一场全国火锅大赛,各地百姓恐怕要挤破头,为心中的火锅之王争个天下第一。
01
川渝火锅,唯辣不破
论火锅普及率,川渝火锅天下第一。
别的不说,你到广东街头看看,一个不吃辣的城市,如今川渝火锅店开满大街小巷。
还没到饭点,街坊们边拿号排队,边调火锅蘸料,伸长脖子等着那锅沸腾的麻辣红锅。
说回川渝。清早,一个炒料人、一口大锅、一把大铲,吹响火锅集结号。
郫县辣豆瓣、豆豉、花椒等原料下锅,放大量牛油炒料,最后兑上牛肉高汤。
看着这锅鲜红的红油锅底,炒料人一铲定音:火锅江湖,开涮!
红油香透全城,川渝人民自觉拖家带口,奔赴火锅江湖局。
江湖儿女们一边吃着小酥肉,一边配好干碟和油碟,香油、香菜、蒜泥,再加上滚热的红油锅底,这可是川派蘸料的标配。
不管吃哪派火锅,会调蘸料的人,运气都不差,能脱单,也能让前任念念不忘。
< class="pgc-img">>红锅一上,毛肚先下,站稳“麻辣火锅也叫毛肚火锅”的名号。
黄喉鸭肠、郡肝鹅肠、腰花黄鳝片紧跟其上,翻滚沸腾,搅起江湖“腥风血雨”。
“熟了没熟了没?”
“熟了就没了。盯紧了。”
江湖儿女从滚汤中捞肚捞喉,蘸酱穿喉入腹,再猛吸一口唯怡豆奶,仰天长叹:
“巴适得很!”
要是能一边打麻将,一边吃火锅,那就更巴适了。
< class="pgc-img">>要喊出这句巴适,要调得了酱,还得熟练掌握涮菜时间。
毕竟“一个没有经过9秒钟洗礼的毛肚肚生,是不完整的。一个在锅里翻滚超过15秒钟的鹅肠,它已经死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 | @没事干研究院
连毛肚鹅肠都不能善待的人,如何在火锅江湖上掌握大局?
江湖儿女涮锅有始有终,涮完所有食材,最后必须加个脑花,来碗米饭配泡菜,才舍得让翻滚一晚的红锅歇一歇。
红锅一凉,川渝人民各回各家,临分别前,还得问上一句:“明天去哪吃火锅?”
川渝人民一年365天都在吃火锅,究竟有多爱吃火锅?
生日,吃火锅味蛋糕;
< class="pgc-img">>下午茶,吃火锅味雪糕;
< class="pgc-img">>睡前,点火锅味香薰,保证做梦都是火锅味的。
< class="pgc-img">>这只是家常便饭,更巧的是,流经重庆的长江和嘉陵江,在汇合时,都汇成一个鸳鸯锅。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 | @人人爱重庆
当然,鸳鸯锅在辣椒称霸的川渝是万万不能提的。
如果川渝人士在鸳鸯锅下低头了,那他一定非常宠你。
毕竟,在肛肠医院和火锅店相依为命的川渝,火锅儿女为了辣锅,都能将身体置之度外,肯将就鸳鸯锅,那真的是宠你宠上天。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 | @chizu965
02
广式打边炉,淡傲江湖
广东人民管吃火锅叫打边炉。
说到清淡,在中国火锅排行榜上,广式打边炉和潮汕火锅排第一,清淡中见鲜味。
每年11月,广东是否入冬成功,总让全国人民操碎了心。
不负所望,当北方人民在堆雪人时,广东人还在艳阳下,一边打边炉,一边开空调,一边感慨入冬失败。
当一丝冬风吹起,他们就会立刻把家人、发小、兄弟、闺蜜都喊出来,在榕树下、小巷里、马路边,正大光明地打边炉。
此情此景,就像电影《无间道》里,一群兄弟们围桌打边炉,热闹得很。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 | 电影《无间道》
广式边炉,只要支一个炉、一个锅就行了,汤底是清水,食材是现成的。
即使用清水锅底,只要食材新鲜,无论高档如龙虾、象拔蚌,还是普通如鲩鱼、走地鸡,广东人民都能吃得见牙不见眼。
当川渝火锅来势汹汹,打出麻辣牌时,广式打边炉反手打出一个“鲜淡”牌。
在川渝人民眼里,广式边炉清汤寡水,不叫火锅,叫汤锅。
广东人民表示:“边炉滚一滚,神仙都企唔稳!”
海鲜火锅、潮汕牛肉火锅、粥底火锅、猪肚鸡火锅、羊肉煲、牛杂煲、炭炉鸡煲,早就在广东大地滚得风生水起。
< class="pgc-img">>“大味至淡”,无招胜有招,不过如此。
就连最出名的潮汕牛肉火锅,都简简单单。
牛骨清汤做锅底,门外切肉门内涮,用肉必是当天新宰的。
没有一头牛能活着走出广东,牛的每个部位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 class="pgc-img">>如果一个人把脖仁、五花趾、三花趾主动让给你,那他对你就是真爱。
毕竟这三样宝贝,一桌仅限一份,手快有手慢无。
无论是哪款牛肉,沙茶酱和普宁豆瓣酱,万肉皆可蘸,是牛肉锅爱好者心里的白月光。
< class="pgc-img">>在“牛池肉林“畅游一番后,往牛肉汤锅里倒一碗芹菜末,放粿条和生菜,最后再吃上一碗牛肉粿条,此次牛肉火锅,才算圆满。
如今,潮汕牛肉火锅已顺利打入北方火锅江湖,借用作家和菜头眼的一句话:
“帝都人民多年来历经酱油的洗礼,味精的冲击,辣椒的蹂躏,终于开始醒悟食物的本味最美这个道理。在我看来,这种饮食审美上的觉悟和提升从潮汕牛肉火锅开始,从满足食肉兽欲开始,是一个好的开端。”
前面说了,川渝火锅也收服了不吃辣只尝鲜的广东人民,今日广式打边炉,明日麻辣火锅,早已是常态。
毕竟,开玩笑说一句,川渝人民的火锅养生理论说服了无数火锅爱好者:
< class="pgc-img">>在火锅发烧友心里,只要好吃,今天它第一,明天它第一,又有什么所谓呢?
吃得开心,最自洽。
吃货的世界,就是这么朴实,且“善变”。
03
北派火锅,肉定胜天
在肉系火锅圈里,南有潮汕牛肉火锅,北有老北京铜锅涮羊肉和东北酸菜白肉火锅。
北方涮火锅,只有两个字,放肉!
说到肉量,在火锅排行榜中,北派火锅,当仁不让,排第一。
一下雪,北京成了北平;一涮肉,首都才成了老北京。
在老北京眼里,铜锅里沸腾的卷边羊肉,才是冬日的主角。
一口老铜锅,清水作底,大葱段、姜片、干香菇、枸杞做伴。
清汤煮沸后,手切羊肉下锅。
溅起的羊汤荡到炉壁,听到一声声“刺啦”的音儿,一幅幅四合院过冬的场景,浮现在老北京人的眼里。
< class="pgc-img">>可爽快的老北京从不伤春悲秋,眼里只有肉,拿一长筷,迅速夹起,沾满酱豆腐、韭菜花调和的芝麻酱,放入嘴里,羊肉的鲜叫人痛快!舒坦!
芝麻酱是老北京心里的朱砂痣,去哪都要蘸,逼得“油碟必胜”的四川人民说出了一句:“四川只有麻将,没有麻酱。”
< class="pgc-img">>老北京涮肉图一个“讲究”,一放毛肚二涮羊肉,三下蔬菜四煮面,行云流水。
一口羊肉,一口脆甜的糖蒜,清爽解腻,最后来盘脆香的芝麻烧饼。
这项快活事儿,才算圆满。
牛肉、羊肉在锅里完成了它们的快意人生,又怎么能少得了猪肉?
翠花,上东北酸菜白肉锅!
天一冷,街边的小烧烤店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家家火锅店。
紫铜火锅放上桌,木炭烧着锅。
倒入奶白骨汤,酸白菜切丝随后入锅。
一听到“咕嘟咕嘟”声儿,八成熟白肉切片下锅。
一捞起放嘴里,那酸爽肉香,老带劲儿了。
窗外漫天飞雪,屋内的人赤着胳膊,涮着肉,喝着哈啤,唠着磕。
看着此情此景,南方人只想说一句:屋内有暖气真好。
卑微的南方人,此时只能裹着毛衣,打边炉,中场休息时还得抖个脚取暖。
< class="pgc-img">>0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吃遍各地火锅
我大中华九百六十三万平方公里,一方水土养一方火锅:
安徽人的火锅是老饕梁实秋嘴里的一品锅: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层蛋皮卷,紧底下是萝卜青菜。这口锅成了胡适和陈晓卿的心头好;
江浙人的火锅是鱼片、鸡汤、菊花“三合一”的菊花暖锅,是慈禧太后的最爱;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 | 力力猫
云南人的火锅是“菌王”鸡枞、牛肝菌等几十种菌子熬成一锅的菌子火锅,不放肉,是云南火锅的真谛;
贵州人的火锅是鱼、番茄、酸菜炮制而成的酸汤鱼火锅,酸出极致;
海南人的火锅是三个椰子一只鸡的椰子鸡锅,像初恋般清新;
福建人的火锅是把鸡肫、牛百页、鲜海蛎、鲜目鱼、生鱼、猪腰、鲜虾、精肉涮为一锅的八生火锅,更是把山珍海味煮于一钵的佛跳墙;
台湾人的火锅是满街飘香的羊肉炉。
天津人的火锅则是贴饽饽熬小鱼。
……
< class="pgc-img">>于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吃遍各地火锅,成了我们的小心愿。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吃火锅?易中天的话一语中的:
火锅热,可谓亲亲热热;
火锅圆,可谓团团圆圆;
用汤水处理原料,可谓以柔克刚;
不拒荤腥,不嫌寒素,用料不分南北,调味不问东西,山珍、海味、河鲜、时菜、豆腐、粉条,来者不拒,一律均可入锅,可谓兼济天下。
中国人的性格,可以说是火锅的性格。
只要有锅有电,每年都有新火锅横空出世。
只怪中国地大物博。
由于吃货们太博爱,火锅排行榜一年一变。
但不管怎么变,永远是老家的火锅最好吃!
永远是楼下巷子拐弯转角处的那家火锅最好吃!
不服来辩!
如果你真的要问我,中国到底哪个地方的火锅最好吃?
我只能说,看你和谁吃。
让你念念不忘的,始终是人,不是锅。
不服再来辩。
< class="pgc-img">>最后,天冷了,借用白居易的一首诗: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接地气地说,那就是:
“ 天冷了,吃火锅吗?朋友 ”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 | louis0209
参考资料:
1.知乎话题:四川人重庆人对火锅痴迷到了什么地步?
2.微博话题:中国人有多爱吃火锅?
3.新周刊:《中国火锅排行榜》
4.南都周刊:《中国人有多爱吃火锅?今天是想吃火锅的一天,明天也是!》
5.@福桃九分饱:《下雪天,终于有理由吃火锅了》
6.@地道风物:《中国到底哪里的火锅最好吃?》
/今日作者/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