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首发,禁止搬运,违者必究。”在阅读此文前,辛苦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来源/品牌官
- 作者/品牌官
引言:在风云变幻的茶饮市场,有人披荆斩棘突出重围,有人默默隐退淘汰出局,作为“网红鼻祖”的一点点,近期却因一则新闻冲上热搜。
在 #为什么人们不爱喝一点点了# 的话题上,上百万人参与讨论。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所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方,“1点点”奶茶店倒闭了。
甚至还有网友感慨,在自己的外卖订单记录里,已经有长达一年的时间,没喝过“一点点”奶茶了。
这个话题下,喝过一点点奶茶的网友纷纷现身说法:
其中提到最多的原因就是:“喝了睡不着”、“喝了心跳加速,一直心慌”等。
有人更是戏谑道:白天一点点,晚上三四点。
但是也有出来捍卫一点点的网友,作为死忠粉的他们,把自己称为“点门”。
“因为我是他沉默的信徒,点它的时候总是一声不吭。”
在盛产“卷王”的茶饮届里,新茶饮品牌不断开疆拓土,疯狂卷产品,卷价格,卷营销,卷服务......
并且进入“万店竞争”时代,新茶饮品牌的门店扩张也正步入到“水到渠成”的常态化发展阶段。
目前蜜雪冰城已经迈入了万店规模,而书亦烧仙草、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的门店数已经超过7000家,半只脚踏入“万店”的行列了。
而老品牌“一点点”却似乎“疲倦”了,走起了下坡路。
不仅声势没有新茶饮品牌大,近几年的门店数也是在持续减少。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截至2021年2月11日,一点点的全国门店超过4000家。
而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11月2日,一点点门店数减少到了3018家,平均一年关店327家。
更甚的是,在新增门店数这方面,一点点也在一路走低,呈严重下滑趋势。
截至2023年10月,“一点点”的新开门店数仅55家。
不管怎么说,种种迹象表明,一点点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减弱,尤其对于“Z世代”的年轻人来说。
01、“一点点”真的落伍了吗?
打开外卖点单平台,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新式奶茶品牌,尤其是以喜茶、古茗、茶百道为代表的头部茶饮品牌,门店月售基本都在4000杯以上。
反观一点点,两家门店月售仅有600+和1000+,可谓是遥遥落后。
不可否认的是,在喜茶、奈雪的茶和茶百道等品牌联名的营销攻势下,确实很久没有一点点的消息了。
尽管一点点也曾尝试过联名,但是在热度上,也是激不起来什么水花了,一直处于下风。
想当年,一点点在内地火爆的时候,从开门到打烊,排队从没停过。
而且火的那段时候,在外卖平台上,一点点的销量更是一骑绝尘,没有能打的对手。
现在的年轻人去喝奶茶的首选,不再是一点点了。
因为可选的奶茶品牌实在太多了,要便宜的有蜜雪冰城,要好喝的有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要尝鲜的有茉莉奶白、霸王茶姬等等。
就算是盲选,消费者第一时间也不会想到去喝一点点。
再加上那么多年以来,一点点的产品创新力不足,在口味上还是一成不变,产品更新的频次也很低。
目前门店热销的产品依然是十年前的四季奶青、波霸奶茶、红茶玛奇朵……
作为对比,在今年的9月和10月,就有47个连锁茶饮品牌一共推出了355款新品。
平均一个品牌每个月就推出4款新品,这就意味着,这些品牌几乎每周都在上新。
而一点点在9月仅上新了一款产品,在10月上新了两款产品,其中一款还是城市限定。
对于这些新茶饮品牌来说,当产品竞争很激烈的时候,它们还会祭出“联名”大法,为产品增加新的附加价值,推出周边或者稀缺的包装以吸引消费者。
而一点点在营销上一直是主打的低调,没有从年头忙到年尾的各种联名周边,也没有奇奇怪怪的创新口味。
更不会邀请达人、网红增加声量传播。包装也是一如既往采用朴实无华的透明杯身包装。
不得不说,一点点的确是老了,它的营销也跟不上时代,随着新式茶饮市场的不断发展,一点点的优势被逐渐削弱。
现在的一点点,快要掉出大家的视眼了。
02、“一点点”是怎么火起来的?
事实上,一点点是营销起家的,但是如今它又在营销时代落伍了。
一点点这个品牌是台湾人在1994年创立的,前身是台湾50岚奶茶。
后来在2010年,一点点进入大陆市场,这时候的一点点,和其他奶茶品牌没什么两样,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2015年的时候,一点点从微博、小红书突然走红。
凭借着在台湾几十年的奶茶连锁运营经验,一点点可谓是深谙奶茶行业的运营规律以及消费者的心理。
尤其懂得利用社交网络推波助澜。
从2015年“火”势开始蔓延,一点点在2017年达到火爆的高峰。
靠的就是“隐藏菜单”和“排队”这两个关键词。
而这其中更是离不开微博、小红书、百度等社交媒体的引流和营销。
其中,在微博上,一个拥有将近60万粉丝的大V,发布了一条“一点点的正确点单姿势”,在其推动下,这条动态引得了上万的点赞和转发,掀起了不少的热度。
在小红书上,网红达人、学生软妹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搭配的独门秘籍,吸引了消费者的热情和好奇,引得很多人跟风,形成了一股热潮。
在线下就有人特地拿着网上别人调制的“隐藏菜单”到店里要求店员做。
在百度平台上,仅“史上最全的一点点隐藏菜单”一个关键词,搜索就有3160000个结果!
可以说,“隐藏菜单”成为了一点点的社交货币,在网络上发酵迅速,传播迅速,点燃了消费者的热情,一时间让一点点成为了网红奶茶打卡必备。
在2017年一点点爆火之后,它的山寨版本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在产品设计上,一点点可以说引领了行业创新。
当时大部分的奶茶品牌都是“标准化产品”,而一点点是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制甜度、温度、小料的,也就是所谓的“定制化”。
现在我们喝奶茶所标注的“三分糖、五分糖、七分糖”就来源于一点点。
同时,珍珠的“波霸”的叫法也是源于一点点,甚至还沿用至今。
而且当时一点点还有一个出奇制胜的招,就是部分小料免费加,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就会有一种很惊喜的感觉,品牌的口碑就潜意识的形成了。
甚至在店内的时候,店员还会不耐烦地问你,加不加冰,加多少糖,需要加料吗,甜度需要如何调整呢?
这一波更是激发了顾客的参与和互动性,增加顾客的好感度,也能够很好地传播口碑。
曾经的创新引领者,如今被新式茶饮后来居上。
一点点的荣光不在,也再难恢复到以前的鼎盛时期了。
03、为什么不再喝“一点点”了?
除了前面提到的产品老化、营销退化的方面,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点点忽略市场需求。
在当下,消费者的健康观念正在逐渐觉醒,他们开始更加向往健康好喝的奶茶。
还记得去年辛飞用植脂末、糖精、反式脂肪等各种添加剂勾兑出一杯合成奶茶,引得大家对“科技狠活的奶茶”产生了恐慌。
辛飞用一己之力向我们证明,奶茶,可能根本就没有奶和茶。
如今的消费者,可以说,闻“植脂末”色变。
毕竟,这种“科技狠活”经常摄入会导致对身体造成负面的影响。
在今年大部分茶饮品牌都卷起奶基底,争相推出“真奶产品”,打出口号“0奶精”、“坚决不用植脂末”时。
一点点则大大方方承认自己使用植脂末。
包括在门店里,植脂末的原料也是放在能让消费者的视觉范围内。
而它的友商喜茶在上个月还一口气公开了自己旗下40多款产品的配方原料、营养成分和原料溯源信息。
宣称开启《新茶饮配料表时代》,甚至联合了人民网·人民健康发起《新茶饮配方透明化、产品健康化倡议》。
喜茶这一波势必会引起茶饮行业的连锁反应,下一步,只要具备“品质呈现实力”的品牌也都会跟随喜茶,公开自己的原料配方。
而一点点,还在丝毫无所谓地使用植脂末原料,不注重顾客的消费需求,到时候市场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
一点点品牌逐渐老化,营销策略落伍,也早已失去了社交的通行货币。
并且产品的品类跟市场需求不匹配,产品不再被消费者接纳,后来居上的新式茶饮品牌也正在崛起。
或许,一点点还需重新理解大陆新式茶饮的竞争形势,保持更新,以及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紧跟市场节奏,避免品牌下滑。
您喝过“一点点”奶茶吗?对于“一点点”奶茶越来越少人喝的现象,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优秀品牌挖掘,热点人物辣评,聚焦商界奇趣,精选热门互联网资讯,更多有趣有料内容,欢迎关注@品牌官
<>生就偏爱自然景观和美食,所以吃是人生头等大事,旅行中永远不吝啬花时间和精力去找吃的,探访台北的古早味那是必然。
台北经营八九十年的老店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不仅老店多,夜市也不少,士林夜市、宁夏夜市、师大夜市、饶河街夜市等十个夜市之多。除此之外,日式、美式、新派中华料理也是云集于此,所以吃遍台北应该是大部分吃货的愿望的啦!
老董便当&台铁便当
台湾铁道便当很发达,随着火车的进化和速度的提升,成了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位于台北车站一楼大堂的老董怀旧便当,蛮有怀旧便当的感觉,就买来尝尝吧。
推荐:便当
老董怀旧便当地址:台北市中正区台北车站一楼大堂。
台铁便当本铺地址:台北市中正区台北车站高铁闸机入口附近。
春水堂&50岚奶茶
台湾四季炎热,不宜长久地喝热,就尝试调制出“珍珠奶茶”,风靡全台。能喝到奶茶要感谢春水堂的刘汉介先生。珍珠奶茶仍是中式饮品的销量冠军。台湾,大街小巷里有许多泡沫红茶店,五十岚、茶之魔手等等,一般每杯在40新台币左右,夏天卖冷饮,冬天卖热饮,日日生意不断。来到台湾,想知道珍珠奶茶的魅力何来,推荐还是去春水堂走一趟吧,尝尝来自33年前世界上摇出的第一杯珍珠奶茶的味道。
另外一家珍珠奶茶店是50岚奶茶,创立于1994年,开始是台南德兴路路边的小摊子,1997年成立了第一家店,后逐渐在台湾各地开分店。它家的茶奶味偏重,而且甜味50岚貌似靠糖,不是茶本身带出来的。
郑记台南碗粿
郑记的碗粿料足,味道还可以,这碗粿虽小但非常顶饿,除了碗粿,台南比较出名的虱目鱼羹也有,未到台南先在台北尝尝鲜也不赖。
推荐:碗粿
地址:台北市万华区西园路一段216号
两喜号
创立于1921年,都快百年老店了。他家也是台北人来龙山寺必点小吃之一。
据说,挑选上好阿根廷鱿鱼干,在做法上,第一道手续是浸油,鱿鱼才能脆韧有劲,接着抽出筋条、泡碱粉,使鱿鱼呈现柔软口感,发制过程相当费工;另外,再以手工揉制旗鱼浆,变成美味鱼丸,两喜号的鱿鱼羹有鱿鱼、有鱼丸。除了招牌的鱿鱼,两喜号还供应虾仁羹、花枝羹、鱼酥羹、土托鱼羹与综合羹,每种海鲜羹品分成大小碗,大碗80新台币、小碗45至50新台币,同时都可加入油面、冬粉、米粉或饭。
龙都冰菓专业家
创立于1920年,抬头一看就知道创立时间了。主要是牛奶冰和挫冰为主,还有一些水果饮品售卖,比较经典的有八宝冰和木瓜牛奶。
鼎泰丰
来台湾,一定“包”你满意的首选估计就是鼎泰丰了,是米其林推荐美食店。
>管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各大商场,都能看见门口排着长队的一点点奶茶,尽管店铺不大也没有位置可以坐,只能边走边喝或者外带,但它亲民的价格和多样的口味,仍受着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一点点用它贴心的服务以及台湾老字号奶茶品牌,赢得了市场一致好评,但是许多消费者并不了解这个品牌背后的故事。
其实在台湾一点点并不叫这个名字,所以如果你门以后去台湾旅游找不到一点点奶茶这个品牌,不要对一点点奶茶是不是产自台湾,为什么在台湾没见过产生怀疑。
因为一点点奶茶其实在台湾非常出名的50岚奶茶,只不过当年50岚想要进军内地的时候,发现50岚这个商标在内地已经被注册过了,所以台湾50岚只能换一个名字,于是取名为一点点奶茶。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一点上标注着“台北50岚关系企业的由来”50岚品牌创立于1994年,距今已超过20年,起初50岚仅仅是台湾地区的路边饮料茶摊。后来生意越来越红火,逐步转型为加盟连锁企业。
关于50岚名字的由来也十分有趣,因为创始人非常喜欢日本漫画《Candy Candy》,因此就曲用于作者五十岚优美子的姓氏作为品牌的名称,于是,50岚这一台湾奶霸主品牌就此诞生了。
一点点: 一切运营以贴合年轻人为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一点点奶茶进入大陆市场以来已经拥有超过3000家门店,并正在全速拓展。而大多数一点点奶茶门店都门庭若市,羡煞旁人。那么一点带你的成功秘籍在哪里呢?
一点点奶茶排队的照片
产品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一点点的奶茶大多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原味奶茶,但曾经大多数奶茶店选用的是红茶,绿茶,乌龙等茶品,其特点是茶味浓郁,同时带来的茶涩味也比较浓,但一点点选择使用了四季青,冻顶乌龙,此类茶品涩味较低,也就更符合大多数年轻人的口感。
亲民的价格
可以发现一点点奶茶的价目表中,几乎看不见20元以上的奶茶,大多数价格集中在10-13元,有着极高的性价比,甚至6元也能买一杯一点点。
极简干净的装修
不难看出,一点点的装修追随了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极简的装修风格,走上了性冷淡潮流。这类装修主要是突出功能性以及干净明亮的感觉。
热情的服务
服务上,你会发现所有店员潮气蓬勃,精气神比较足,来了集体问好,离开集体问好,整个店都会感觉很热闹。
一条自媒体的一点点测评微博 转评3万
5
L型动线设计,让排队时间更长,迎合从众心理
迎合从众心理,无非就是营造店面排队热闹的景象。
前面热情的服务营造了热闹的景象,而在出品动向设计上,则反其道而行之,用L型的吧台设计降低出品效率,从而实现排队,营造人多景象。
对比coco奶茶,coco选择的一字型动向,在操作上和配合上更快,而一点点的L型布局让员工走动距离更长,从而降低出品效率。
经过对比,COCO一杯奶茶出品在1分钟以内,而一点点大约需要2-3分钟。同样的顾客数量,一点点总在排队的秘诀也就在这里。同时,顾客也能感觉到,员工是一直在忙,而不是故意降低工作效率,平衡了顾客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