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冒尖,从幕后走向台前……”是国内食品供应链近几年的主要关键词。
据烯牛数据统计,2023年的食品饮料行业发生的221起投融资事件中,大批巨额资金进入了调味品及供应链赛道。其中,与供应链相关的投融资多大数十起,且拿钱最多的是食材原料领域,其在2023年仅25起融资中的金额就高达240.74亿元。
与此同时,过去几年,食品供应链企业开启扎堆上市模式,2021年,千味央厨、佳禾食品、三元生物等供应链企业成功上市;2022年,复合调味料企业宝立食品成功上市;2023年,新茶饮供应商田野股份、浙江德馨食品等纷纷上市或更新招股书。
“在新消费时代,企业要寻求突破,供应链是重中之重。”一位行业投资人曾说道。
食品供应链也是供应链范式重点关注领域,我们将持续关注该领域的品类创新、模式创新、投资趋势与供应链韧性。
为此,供应链范式从企业发展、全球产业定位、国内外市场份额、产销情况等几个维度,梳理出国内“六大食品供应链之王”。
它们也是各自领域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或处于各自领域的关键位置,对前端众多餐饮企业的运转至关重要;或以强大的整体优势立于行业顶端,或以独特的专精特新原材料供应成为新餐饮企业推进产品创新的重要合作伙伴。
01.天味食品:中式复合调味料之王
复合调味料,这几年也被称为“懒人调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调味料通过相应工艺制成,可以适应不同场景下更加细分的需求。
中式复合调味料是指具备包装形式、针对中餐研制开发而成的方便型复合调味料,主要用于制作一些复杂的中式菜品。一包调味料搞定烹饪,这是前几年的疫情和如今大行其道的“懒宅经济”,共同催生的拥有千亿级潜力的赛道,复合调味品可以适应不同场景更加细分的需求。
同时,单一调味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口味需求。中式调味料兼具便捷性、标准化和口味多样化,被视为调味品行业消费升级的方向。
四川天味食品,成立于2007年,并于2019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要聚焦于川菜调味料和火锅底料产品,在中式复合调味品行业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 class="pgc-img">>基于大单品战略,面向C端打造大单品和极具地域特色的产品,同时在B端则紧跟餐饮需求,结合餐饮行业的发展现状,开发细分餐饮业态的复合调味料,满足中式正餐、中式快餐的使用需求。其中,中式菜品调料和火锅调料是天味食品两个最大的营收板块。
天味食品的产品策略很清晰,面向C端,以打造大单品为核心策略,同时开发具有地域风味特色的系列产品。
对于B端则是结合餐饮业态的发展情况,开发细分餐饮业态的复合调味料,以满足中式正餐、中式快餐的使用需求。天味食品打造了由火锅底料、中式菜品调料、香肠腊肉调料、香辣酱等100多个品种组成的产品矩阵,比如2010年推出的酸菜鱼调料,已经推出便迅速成为该公司的战略大单品,火锅底料也已经过多代升级,包括红油火锅底料、清汤火锅底料、鸳鸯火锅底料等多个系列,应用于火锅、川菜等菜品的制作。
近年来,天味食品营收持续增长。财报显示,2023年,天味食品营业收入已经迈入30亿元大关,达到31.49亿元,同比增长17.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7亿元,同比增长33.65%。其中,中式菜品调料营收达到15.19亿元,占据总经手的48.3%。
而火锅调料也达到12.22亿元,占总营收的38.85%。其余部分,香肠腊肉调料营收2.96亿元,占总营收的9.42%。其余部分,鸡精和香辣酱分别实现营收4733.75万元和3717.91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51%和1.18%;其他品类营收2340.9万元,占比0.74%。且除香辣酱之外,天味食品旗下各大品类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根据官网显示,目前天味食品已在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与全国600多个一级经销商、50余万终端商建立了业务往来。同时,产品已远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销量在川味复合调味品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02.佳禾食品:奶茶原料第一股
尽管植脂末正因“不健康”而被行业嫌弃,但很长时间以来,甚至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植脂末作为重要的奶茶原料无法被彻底取代。但作为这个行业里的领头羊,不得不提佳禾食品。
佳禾食品成立于2001年,专注于植物基乳、咖啡、粉末油脂、糖浆以及创新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拥有晶花、金猫、佳芝味三大品牌。
近年来,新茶饮赛道的火热发展,为上游原材料厂商带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佳禾食品作为国内植脂末龙头供应商,深受其利,2021年4月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奶茶原料第一股”。
在佳禾食品的客户中,约7成来自于奶茶领域,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CoCo、益禾堂、香飘飘等新茶饮及奶茶品牌都是其客户,也不乏统一、娃哈哈、联合利华、85°C等传统食品饮料企业。
< class="pgc-img">>2008年至2014年期间,“奶茶经济”的崛起,以植脂末为主要原料的杯装奶茶因便捷性受到消费者欢迎,使得植脂末原料需求增长,也令佳禾进入快速成长期,并在2008年全球金融大动荡的市场环境下,实现了逆势增长。2010年,佳禾的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从2015 年之后,随着现制奶茶行业的快速扩张,佳禾又迅速抓住现制奶茶的风口,与奶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包括后来的新茶饮企业。
伴随着国内奶茶、新茶饮市场的迅猛发展,作为主要原材料的植脂末的需求也急速上升,佳禾的业务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植脂末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已经从2016年的12.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约19.26亿元,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72.55%。
近几年,佳禾植脂末收入稳步增长,但收入占比逐渐下滑,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首先面对市面上对于植脂末这种原材料的健康性质疑,佳禾通过加大对对零反式脂肪酸植脂末的研发,至 2022 年末已全面停售含反式脂肪酸的产品,提前一年完成了世卫组织关于从全球食品供应中消除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酸的号召。植脂末收入在佳禾总收入中的占比有所下降,是因为佳禾拓宽了业务范围,正着力发展第二曲线。
从2015 年开始,佳禾便已经开始进行第二增长曲线的布局,切入咖啡赛道,部署咖啡原料业务。
至今,佳禾的咖啡相关原料产品包括速溶咖啡、咖啡固体饮料、冷萃咖啡液、烘焙咖啡豆、研磨咖啡粉、咖啡浓缩液、冻干咖啡等,覆盖咖啡全产品链,成为佳禾新的增长点,也已经实现了稳步的增长,在2023年咖啡业务收入达到约2.61亿元,占总收入的9.19%,上年同期为8.80%。
此外,佳禾也进行了植物基产品布局,打造燕麦奶、燕麦浆、燕麦粉等燕麦类产品。
在2021年,佳禾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奶茶原料第一股。不过,鉴于居民消费对原材料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强,尽管佳禾在零反式脂肪酸产品的研究取得了进展,但还需市场的认可,需要消费者的认可,并且尽快摆脱业务单一的短板。
03.田野股份:中国新茶饮市场的重要引擎
新式茶饮赛道最近几年的火热与内卷是有目共睹的,而作为新式茶饮赛道背后的供应链企业,自然是最大的受益方之一,田野股份就是一家站在新式茶饮赛道头部序列的供应链企业。
田野股份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大型农业产业化集团,从事热带果蔬原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芒果、菠萝、荔枝等四十多种果蔬产品配方和工艺,产品主要包括原料果汁、速冻果蔬、鲜果等,做过果汁饮料、果脯果干、榴莲销售等业务。2015年,挂牌新三板。搭上新式茶饮这趟列车,田野股份不算早,但受益很大。
< class="pgc-img">>从2020年开始,田野股份逐渐走进新茶饮行业,承接新式茶饮企业对产地定制原料果汁的业务,很快,原料果汁销售占比超过八成。
产品则主要包括冷冻芒果、金桔原浆,菠萝、柠檬浓缩汁,速冻草莓、蓝莓快等,都是各大新式茶饮品牌做产品的常见搭配原料,包括年来新茶饮赛道出现过的一些创新爆款用到的油柑汁、刺梨汁、龙眼汁等新品推出,田野股份也都有参与,称得上是爆款茶饮制造者之一。
其客户群最初以食品饮料企业为主,根据其招股书显示,2019年前,占田野股份业务量最大的三大客户分别是农夫山泉、鲜活果汁、可口可乐,占据着田野股份销售业务的半壁江山。
随着现制饮品需求增大、瓶装预制饮料增长滞缓,茶饮企业在田野股份的销售占比快速上升。从2019年到2021年,田野股份新茶饮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20%、24.44%和61.82%。
2020年,奈雪的茶成为田野股份第二大客户,2021年、2022年,田野股份的前五大客户中,除农夫山泉以外,已经有四家是新茶饮企业,且在2022年这四家已经为田野股份贡献了总计超过60%的收入,这四家分别是奈雪的茶、茶百道、一点点和沪上阿姨。
作为新茶饮赛道最火的几个品牌的主要原料供应商,田野股份在新茶饮赛道的分量可想而知。
随着行业的内卷,新茶饮品牌门也都在强化自身的供应链建设,或加强与优质供应商的绑定合作,或自建供应链。
2022年上半年,田野股份递交了招股书,而就在此前不久,2021年11月,奈雪的茶和沪上阿姨分别向田野股份投资,既是合作关系的深度捆绑,又成为了利益相关方。其中奈雪的茶投资3864万元获得4.4%的股份,成为田野股份第四大股东,沪上阿姨投资322万元。
2023年2月2日,在北交所上市,成为“热带原料果汁第一股”。当然,随着整个餐饮行业开始卷向自建供应链,供应链企业不得不思考如何巩固自身在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地位,尤其是以头部品牌为客户群的供应链企业,不得不早做筹谋。
04.塞尚乳业:乳制品深加工创新代表
2023年9月,瑞幸与茅台联名推出的酱香拿铁一炮而红,作为该产品背后的重要供应商,塞尚乳业也因为白酒风味厚奶这种极具创新价值的原料而一举出圈。
< class="pgc-img">>塞尚乳业创立于2010年,以技术见长,专注于蛋白粉、稀奶油、奶酪和特色奶制品领域的高科技深加工,是国内第一个做原材料深加工的国产企业,也是率先将应用于航天、生物科技领域的膜技术运用在乳制品深加工领域的企业。
其率先掌握了三大核心技术:分子分离提纯浓缩技术、水解分离技术、嵌合技术。通过这三大技术,将牛奶分解成各种营养物质,如酪蛋白、乳钙、乳糖多肽、氨基酸和水等,再按照人的不同需求重新进行组合,形成各种各样的新奇食品,厚乳便是其中一种。
凭借不断的创新,塞尚也在不断填补我国乳品深加工产业化的空白,开创了中国的多个第一:中国第一家常温稀奶油制造商、中国第一家全乳蛋白粉生产企业、中国第一家自主研发生产液体蛋白企业、中国第一家自主研发生产夸克奶酪企业、中国规模最大的希腊酸奶生产企业,也是全球第一家自主研发生产厚乳企业。
2020年,伴随着瑞幸咖啡厚乳拿铁的走红,塞尚乳业作为其重要供应商也开始受到更多餐饮企业以及资本的关注,2021年和2022年分别获得博裕资本B轮和头头是道的C轮融资以及番茄资本、为来资本的股权融资。
如今,厚乳已经成为各种咖啡、茶饮产品的重要原料。而塞尚乳业近年来也一直在给北上广的高端咖啡馆、新茶饮店供应原料,是不少知名连锁咖啡、茶饮品牌的首选。
虽然站在技术层面,厚乳并不能算是一个新品类,且伊利、蒙牛、光明等乳企巨头在酱香拿铁推出之前也已经开始发力厚乳市场,但塞尚与瑞幸咖啡在“酱香拿铁”中的合作,为乳制品深加工领域带来新的启发,如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提出的观点,以往乳制品企业生产重点都是纯牛奶、酸奶、低温奶等标准品,对于厚乳品类来说,与各种风味相结合的再制乳品,将极大促进乳制品消费的多元化趋势,则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空间,激发乳制品消费潜力。
除厚乳品类外,常温稀奶油、奶油奶酪等品类相继推出,也扩大了塞尚在咖啡、茶饮、烘焙等行业中的合作半径。目前,雀巢、星巴克、蒙牛、伊利、瑞幸、茶百道、奈雪、喜茶等企业都与塞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05.立高食品:冷冻烘焙食品第一股
新中式烘焙,也是近几年来最火热的赛道之一,各种连锁品牌层出不穷,花式吸引年轻消费人群。虽然好不好吃的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得不说这些品牌在资本的加持下跑的确实快。而不断满足这些品牌提出的各种需求的供应商,才是最大的驱动力。
立高食品,是国内较早从事奶油等烘焙食品原料生产的企业之一,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烘焙食品原料及冷冻烘焙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深耕行业20余年,目前已是中国冷冻烘焙食品与烘焙食品原料的龙头企业之一,2021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冷冻烘焙食品第一股”。
其客户包括幸福西饼、味多美、好利来、面包新语、一鸣股份等知名连锁烘焙店,以及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盒马生鲜、永辉超市、家乐福、华润万家等大型商超,海底捞、豪客来、希尔顿欢朋酒店、乐凯撒披萨等连锁餐饮品牌。
< class="pgc-img">>烘焙食品主要分为预包装和现烤两种模式,各有优劣。
·现烤类主要在商超或面包房,优势是产品新鲜,劣势是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对烘焙师依赖大,对场地要求高。
·预包装产品,则是在中央工厂加工制作,部分情况下通过添加防腐剂延长保质期,真空包装。优势是实现了烘焙制品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劣势是由于需要添加防腐剂来延长保质期,产品的鲜度和口感不及现烤,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而冷冻烘焙产品则是将烘焙成品或半成品以冷冻方式贮存,食品无须做防腐处理并且保质期较长,品质优于常温下真空包装的预制品。也能更好地保留风味和口感,易于协调产销和库存,便于长距离运输,有利于扩大销售半径,适应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兼具规模效益和品质两大优势,且优于传统现烤和与之模式。
2014年,立高食品开始大力发展冷冻烘焙食品业务,以大单品策略快速发展。产品主要包括冷冻糕点和冷冻面包两大类。像老婆饼、绿豆饼等中式糕点,以及蛋挞皮、慕斯蛋糕、瑞士卷等西式糕点属于糕点类;码数、甜甜圈、牛角包、瑞士卷等则属于冷冻面包类。
其中,蛋挞皮和麻薯是立高食品最为成功的两款单品,网红产品麻薯的销售规模甚至接近3亿,甜甜圈、挞皮、慕斯蛋糕也都是销量过亿的大单品。
立高食品之所以能够成为行业龙头,一方面是靠其遍布我国除港澳台外全部省、直辖市、自治区,深入 357 个城市的渠道网络,另一方面则是靠“中央工厂+批发”的供应模式,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
从2021年到2023年,立高食品冷冻烘焙食品业务营收分别为17亿元、17.84亿元、22.11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61%、61.29%、63.18%。
06.安井食品:首家百亿级速冻食品企业
安井食品创建于2001年,前身是1998年成立的无锡华顺民生食品,主要从事速冻火锅料制品(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和速冻面米制品、速冻菜肴制品等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安井食品的起步要晚于三全、思念等老牌的头部企业。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安井食品已经实现了对三全、思念等企业的反超。
< class="pgc-img">>2020年,营收规模首次超过连续多年蝉联行业第一的三全食品,2022年成为速冻食品行业首家营收超百亿元的企业,实现营收121.83亿元。并且,从2018年开始,安井食品已经切入预制菜赛道,在2022年时,安井食品的预制菜制品营收规模已突破30亿元。
这与安井食品差异化的赛道选择、定位和经营管理理念直接相关。
2001年,安井食品刚刚在厦门成立,彼时,早几年成立的三全与思念营收都已破亿元。起初,安井食品主要生产水饺、馄饨等米面制品,与三全、思念等行业龙头正面竞争,并不理想。早早地采用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的安井食品决定走差异化发展路线,选择了没有被巨头重视的馒头、花卷、手抓饼等发面食品领域,攻入三全等头部企业没有重视的农贸市场和小餐饮店。
同时,按照大单品策略发展,兼顾BC两种消费场景及销售渠道,把规模化的优势发挥到最大。靠着极致的性价比,安井食品赢得了不少经销商和小B商家,成功在细分发面领域夺得一席之地,找到了在行业立足的机会。
2007年,安井食品确定了进军速冻火锅料领域的战略。安井食品成立初期就凭借福建当地丰富的渔业资源,生产鱼丸、鱼皮饺等速冻火锅料,积累了速冻火锅料的制造基础,所以在调整战略之后,安井食品当年的火锅料销售就占到了总收入的70%以上。
一边降价扩张市场、一边在市场端建造工厂,安井食品速冻火锅料的市场占有率快速扩大,已经成为安井食品的最强业务,在其总营收总占比也达到一半以上。
2018年,安井又增加了速冻预制菜制品业务。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下“宅经济”的爆发,预制菜全面进入大众视野。安井食品依然采取大单品战略,且更加注重效率。
2018年3月,安井食品入股主营淡水小龙虾、淡水鱼糜的洪湖市新宏业食品有限公司,推出小龙虾新品;2021年6月,又出资7.17亿元收购新宏业71%股权,全面控股新宏业的;2022年9月,收购从事淡水小龙虾等淡水产品加工的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70%股权,直接确立了安井在国内小龙虾行业的领军地位,强化上游主原料的供应保障。
预制菜领域的布局为安井带来了高速的收入增长,从2019年至2023年,安井食品速冻菜肴制品收入已经从5.46亿元增长至39.27亿元,在2023年约140.45亿元的收入中占比为27.96%。
安井食品,已经彻底站稳速冻老大的位置。
无论是茶饮、咖啡、预制菜还是烘焙,都是最能体现居民新消费趋势的领域,也时时刻刻反映着市场趋势的变化和年轻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
如今,行业的内卷早已深入供应链环节,供应链企业自然无法置身事外,也需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加之众多餐饮品牌已经在关键环节上自建工厂、物流等,这无疑也将给供应链企业额外带来不小的冲击。
时代机遇当前,供应链企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最有效的捷径,就是紧跟市场变化趋势,不断夯实自身硬实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行业不断细分化、需求日益多元化、行业不断内卷化的潮流中不落伍,甚至不断向前,站在潮头。
款原料的出现,让餐饮商家看到更多可能性。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里希;编辑:景雪。
从替代乳、替代糖到替代蛋白……健康、养生原料早已席卷餐饮业。
而眼下,原料市场里又诞生了新爆款——莱茵衣藻,不少餐饮商家更是借此打造出自己的爆款产品,赚足了眼球。
01.
从小吃到正餐,
这款原料正风靡餐饮市场
“常吃的一家水饺餐厅最近大变样了,原本纯白色的饺子皮染上了碧绿色,而且味道也更好了。老板到底给饺子用了什么魔法?”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表示道。
< class="pgc-img">>△添加了莱茵衣藻的水饺
该帖子也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围观,有网友在评论区回复称,这是商家在制作饺子外皮的过程中,添加了“莱茵衣藻”原料。该热心网友还补充称,“莱茵衣藻”不仅具有高蛋白,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丰富。北京的“果蔬好”超市中就有销售这种添加了莱茵衣藻的水饺。
而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四川成都,包馔夜包子也变了色,那一抹碧绿十分清爽,同样令人食指大动。据了解,与上文提到的饺子皮一样,包馔夜包子的包子皮里也有用到莱茵衣藻原料。
< class="pgc-img">>△包馔夜包子
按照网友们的发现顺藤摸瓜,我们看到,莱茵衣藻如今对餐饮业而言,已并非新事物。自去年5月莱茵衣藻正式获批成为新食品原料以来,其热度就不断上升,开始被不少餐厅和厨师所关注。
今年年初,大董旗下新零售品牌董到家上线了多款“大董青团”,其中备受欢迎的一款青团就添加了莱茵衣藻粉。据了解,青团本身含糖量较高,但莱茵衣藻自身所具有的辅助降血糖,增强免疫力的特点,为青团带来了更多健康价值,青团成了“轻团”。
< class="pgc-img">>△董到家上线的“大董青团”
米其林一星餐厅兰斋同样将莱茵衣藻运用到了菜品当中。其选用了由莱茵衣藻制成的凉面,以轻盈的柚子醋与发酵食物“味噌 ”来调味,一款清爽的健康主食由此诞生。
< class="pgc-img">>△兰斋推出的“海藻凉面”
此外,港丽餐厅推出了含有莱茵衣藻的中式牛肉面、三文鱼西式藻面等新品,荣川菜、全福楼、花厨等餐厅也都在新开发的面条中添加了这种原料。近日,由莱茵衣藻制成的富硒衣藻面也被江苏餐饮协会评为了“中餐养生菜品”。
事实上,纵览整个餐饮行业,莱茵衣藻已经改变了各类菜肴,进入了火锅、中式正餐、西餐等各大品类。
< class="pgc-img">>△由莱茵衣藻制成的各类菜品
有网友就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展示了一家高档餐厅的独特菜品——搭配了釉面酱汁的南极鳕鱼。该酱汁正是由莱茵衣藻与雷司令葡萄酒制成。“鲜嫩的南极鳕鱼,辅以口感丰富的酱汁,再搭配鱼子酱,仪式感满满。”
红餐网还注意到,在此前北京市餐饮协会举办的中式面点厨师大赛现场,不少主厨都已经拿莱茵衣藻做起了文章,不仅限于面条、饺子,更是在冰淇淋上,都能看到这款原材料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还出现了不少含有莱茵衣藻的零售产品。
走进武商超市、麦德龙等大型商超,均能购买到盒装的莱茵衣藻面;甚至在华氏大药房的货架上,同样能发现莱茵衣藻的身影。顾客可以在家中轻松自在地享受莱茵衣藻健康美食。
< class="pgc-img">>△低GI莱茵衣藻营养面
而在天猫、京东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上,许多年轻人同样已经买到了心仪已久莱茵衣藻面。包括莱茵衣藻低GI挂面、莱茵衣藻珍“硒”营养面在内,不少莱茵衣藻零售制品均受到消费者追捧。
02.
流行背后的逻辑:
顾客有诉求,商家有需要
莱茵衣藻这么火爆,还被餐饮企业广泛使用。看到这,相信不少人心中都有了一个疑问,莱茵衣藻到底是什么?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的公告,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属于衣藻科、衣藻属,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 class="pgc-img">>△莱茵衣藻
2022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莱茵衣藻的安全性评估审查并通过,“莱茵衣藻”正式获批为新食品原料。
从获批使用到现在也就一年多时间,莱茵衣藻为何能在餐饮业里流行起来?
红餐网从莱茵衣藻供应商“透云生物”处了解到,莱茵衣藻被誉为是“色细胞工厂”和“色酵母”,其优异的蛋白及丰富的微量元素组合对人体的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莱茵衣藻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6%,相较鸡蛋、牛奶、牛肉等高蛋白质物质,其蛋白质含量高出至少一倍以上。与此同时,莱茵衣藻中富含多达十几种氨基酸,且非常接近人体氨基酸模式,这就意味着它在人体中的吸收率和利用率极高。
< class="pgc-img">>△莱茵衣藻营养成分对比
不仅如此,莱茵衣藻中的粗多糖含量高达12.5%。数项临床医学试验证明,在面粉中加入5.6%以上的莱茵衣藻,该面食即可能成为低GI食品。而所谓低GI食品,其功能说的通俗点就是食用后能增加饱腹感,且避免血糖过快升高,起到辅助降血糖的功效,可避免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另外,根据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数据统计,莱茵衣藻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为人体补充钙、铁、硒等元素,起到强健骨骼、补充气血的作用。
过往国内外学术期刊中对于莱茵衣藻所具备的改善肠道功能等功效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此前,天津九八三医院研究课题组开展了莱茵衣藻润肠通便人体试验,结果表明,莱茵衣藻具有通便的保健功能,可以改善人体便秘情况。
< class="pgc-img">>△天津九八三医院研究课题组试验结果
也就是说,用上莱茵衣藻就等同于为产品加上了一道健康、营养的光环。
事实上,近几年,低脂、低糖、零糖、零卡、高蛋白……这些概念已经越来越高频出现,这也印证了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和营养均衡的重视程度正在日益提高。“好吃”不再是消费者唯一的追求,“吃好”也必不可少。
有需求自然就有供应,餐饮品牌们也谋定而动,从0糖、0卡、0脂肪到减油、低脂,再到纯手工制作、每日新鲜现做……无非都是想在养生、健康的方向上深挖。
但餐饮业里,产品的内卷早已有目共睹。今天市场上有一家推减脂餐的火了,明天可能就会出现10家;一家打出手工现制,别家也会马上跟风。
类似莱茵衣藻这样的新原料出现,无疑给餐饮企业的产品创新带来新的思路,且明显有更高的壁垒,这也是餐饮商家们会青睐莱茵衣藻的重要原因。
< class="pgc-img">>△加入了莱茵衣藻创新而成的各式菜品
所以,说到底,莱茵衣藻的这股风头,无非就是“顾客有诉求,商家有需要。”
03.
超100家知名餐饮品牌都在用
餐饮产品创新新解
莱茵衣藻这么好,餐饮商家们是否真能用得了,又该怎么用?对此,红餐网也做了一番调研。
红餐网从使用了莱茵衣藻粉的餐饮商家处了解到,莱茵衣藻粉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如面条、面包、蛋糕、饼干、披萨、酸奶、饮料、冰激淋等。适量的添加,不会影响菜品的口感和口味,甚至能使得菜品风味更佳。
< class="pgc-img">>△添加了莱茵衣藻的各种成品
以制作、烹饪面食为例,有商家介绍,添加莱茵衣藻粉的比例通常有1%和6%两个档位。在这两个档位下,莱茵衣藻粉均不会影响菜品的口感。且在添加1%的档位下,菜品也依旧能保持食材本味,而添加6%的莱茵衣藻粉则能给菜肴带来清新的海苔味。
“莱茵衣藻的添加量无需特别高,最低只需添加1%即可实现产品的富硒和高蛋白。1%含量的莱茵衣藻面的价格,也只比一块传统菠菜面的批发价格略高。”某连锁面馆采购部负责人说道。
红餐网也注意到,作为莱茵衣藻的供应商,透云生物能够我餐饮商家提供安全的莱茵衣藻粉,以满足消费者愈发多元化的需求,并以创新的角度和科学技术帮助餐饮企业提高自身产品差异性。
据了解,早在2020年4月,透云生物就在山西长治市投资建设了全球首座莱茵衣藻工厂,首期工程项目总投资达数亿元人民币,该工厂已正式投产,预期年产可达4000吨。目前,透云生物合作的知名餐饮商家也已超100家。
< class="pgc-img">>△透云生物全球首座莱茵衣藻生产基地
成本可控、还能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给产品打上健康、营养的价值标签,在可预见的未来,莱茵衣藻在整个餐饮市场应用还有不小的潜力。
透云生物集团董事张乐乐也透露,未来透云生物还将不断提升产能,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以更多样化的方式为餐饮企业提供服务。
< class="pgc-img">>△用于生产莱茵衣藻的发酵车间
“在上海滩,马上就有一家头部粉面连锁品牌即将呈现莱茵衣藻大单品。此外,透云生物还会携手餐饮品牌共同推出联名零售产品,探索更多可能。”张乐乐如是说道。
本文配图由透云生物提供,红餐网经授权使用。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本文系《粤厨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