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6日晚,古茗茶饮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安徽池州古茗门店的客诉事件,在经过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专业、详尽的调查之后,官方通告称,无法认定所诉饮品中含有疑似“血痰”,且无法认定与古茗门店有关。公司注意到有不少网络账号有意歪曲事实,发布不实言论,误导网友,“我们正在收集证据,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在此,也恳请广大网友以官方通告的事实内容为准。
今日稍早时候,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2024年7月21日,接到市民陈某通过12315平台反映关于“古茗奶茶喝一半后发现有红色漂浮物,捞出后疑似是‘血痰’”的投诉后,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现场检查、调取监控、询问相关人员等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经现场检查,涉诉饮品店证照齐全,涉诉饮品“百香双重奏”的主要原料为珍珠、椰果、百香果糖浆、青橘,以上四种原料由总部配送,票证齐全,未见混有异物或感官性状异常,贮存条件符合要求。冲泡用水为水净化设备处理后的直饮水。加工场所环境卫生清洁,符合规范。店内所有从业人员均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未见皮肤破损、出血情况。
经询问市民陈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时28分通过手机下单订购3杯饮品,其中一杯为涉诉饮品。通过调取店内监控录像,发现陈某网上订购的饮品系店员苏某从7月21日13时31分41秒开始加工制作,至13时39分46秒封口,店内工作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工帽,加工过程未发现人员咳嗽。
经询问外卖员姚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时30分接单,13时50分出单配送,14时05分送达陈某。陈某和外卖员姚某均确认饮品包装封签完整无损。
经查阅陈某在某医院检验科工作的同事王某某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和询问相关人员,7月21日17点31分,陈某发微信请王某某帮忙查看疑似“血痰”是否有红细胞,并于18时左右,将塑料吸管送至王某某处。王某某表示,只是简单通过显微镜看了一下,并不确定吸管上黏连物为血液结痂且含有红细胞,在陈某再三要求下才用手机透过显微镜目镜拍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陈某,同时告知手机拍摄的照片与显微镜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经询问陈某单位物业管理人员,涉诉塑料吸管被作为废弃物处理。
经多方查证,且陈某不能提供带有疑似“血痰”的塑料吸管、剩余饮品等实物,无法进一步检验。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无法认定陈某所诉的饮品中含有疑似“血痰”且与涉诉饮品店加工制作有关。
新经纬7月26日电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称:贵池区市场监管局)官方微信号26日发布情况通报称,无法认定陈某所诉的饮品中含有疑似“血痰”且与涉诉饮品店加工制作有关。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号截图
贵池区市场监管局表示,2024年7月21日,接到市民陈某通过12315平台反映关于“古茗奶茶喝一半后发现有红色漂浮物,捞出后疑似是‘血痰’”的投诉后,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现场检查、调取监控、询问相关人员等工作。
贵池区市场监管局指出,经现场检查,涉诉饮品店证照齐全,涉诉饮品“百香双重奏”的主要原料为珍珠、椰果、百香果糖浆、青橘,以上四种原料由总部配送,票证齐全,未见混有异物或感官性状异常,贮存条件符合要求。冲泡用水为水净化设备处理后的直饮水。加工场所环境卫生清洁,符合规范。店内所有从业人员均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未见皮肤破损、出血情况。
经询问市民陈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时28分通过手机下单订购3杯饮品,其中一杯为涉诉饮品。通过调取店内监控录像,发现陈某网上订购的饮品系店员苏某从7月21日13时31分41秒开始加工制作,至13时39分46秒封口,店内工作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工帽,加工过程未发现人员咳嗽。
经询问外卖员姚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时30分接单,13时50分出单配送,14时05分送达陈某。陈某和外卖员姚某均确认饮品包装封签完整无损。
经查阅陈某在某医院检验科工作的同事王某某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和询问相关人员,7月21日17点31分,陈某发微信请王某某帮忙查看疑似“血痰”是否有红细胞,并于18时左右,将塑料吸管送至王某某处。王某某表示,只是简单通过显微镜看了一下,并不确定吸管上黏连物为血液结痂且含有红细胞,在陈某再三要求下才用手机透过显微镜目镜拍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陈某,同时告知手机拍摄的照片与显微镜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经询问陈某单位物业管理人员,涉诉塑料吸管被作为废弃物处理。
经多方查证,且陈某不能提供带有疑似“血痰”的塑料吸管、剩余饮品等实物,无法进一步检验。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无法认定陈某所诉的饮品中含有疑似“血痰”且与涉诉饮品店加工制作有关。
中新经纬微博截图
25日,古茗方面回应中新经纬称,古茗第一时间核查了安徽池州相关门店的监控视频,对投诉所涉饮品的备料、调饮及出杯全过程进行了仔细核查。经查验,门店全体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均全程佩戴口罩,按照调饮标准出杯,不存在违规操作,也没有异物进入的情况。(中新经纬APP)
月26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则通报,回应了网友提出的“古茗奶茶中发现红色漂浮物,疑似为‘血痰’”的投诉事件。根据通报,7月21日,市民陈某通过12315平台投诉这一问题后,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开展了现场检查、监控调取和相关人员询问等调查步骤。
经调查,相关古茗奶茶店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涉诉饮品“百香双重奏”的主要原料包括珍珠、椰果、百香果糖浆和青橘,均由总部统一配送,完全没有发现异常或异物。使用的清洁饮用水由店内水处理设备供应,卫生环境也符合标准。店内员工均持有健康证明,未见有出血或皮肤破损情况。根据视频监控显示,涉诉饮品由店员苏某于13时31分开始制作,并在13时39分封口,制作过程中店员全程佩戴口罩和工帽,无咳嗽现象。外卖员在取单和配送过程中,也未发现包装破损。
< class="pgc-img">>调查结论:并无明确证据支持投诉
进一步调查显示,陈某在7月21日下午通过手机下单订购3杯饮料,其中一杯为涉诉饮品。通过调阅监控视频,证实陈某订购的饮料在全程制作和配送过程中未见异常或异物进入饮料的情况。陈某的同事王某在检查陈某送来的吸管时,仅通过显微镜进行了简单观察,表示无法确定吸管上的黏连物为血液结痂且含有红细胞。在陈某再三要求下,通过摄像头拍摄的图片发送给陈某。然而,由于陈某无法提供疑似“血痰”的塑料吸管和剩余饮品等实物,调查也无法进一步进行。
< class="pgc-img">>依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市场监管部门无法认定陈某所述饮品中含有疑似“血痰”并与饮品店的制作过程相关。这一事件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古茗品牌也表示,已对涉事门店员工的操作进行了核查,未发现任何违规操作和异物进入的情况。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投诉的重视与公开的处理过程,也为消费者和餐饮业者提供了一定的信心和保障。在未来,食品安全仍然是需要继续关注和严格管理的重点领域。
#古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