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妈
“要不要提前送孩子去托班,以便适应未来幼儿园的生活?”
这成为幼儿期,最困扰爸爸妈妈们的一个头疼问题:送吧,孩子那么小,怕得不到周全照顾;不送吧,又怕孩子处不了人际关系,未来适应不好幼儿园的生活。怎么办?
(一)
家有六岁男宝,作为一个过来人妈妈,我也曾被这个问题纠结,最终在摇摆不定中随大潮流思想,提前送孩子去上了托班。那时候,儿子两岁出头,规定三周岁才能正式入园!我以为一切都会按照我的设想顺利发展,结果事实却与期望截然相反!经历告诉我:不要过早送孩子入托,特别是男孩,三岁以前最好由亲人照料,不宜提早上托班!
第一天,儿子入园与奶奶告别时大哭。我觉得这是正常的!
第二天,儿子哭闹着不肯再去幼儿园。我觉得这是正常的!
第一周,孩子被各种办法送去托班,每天在分别之际流泪、不舍分离。我觉得也是正常的!
但是接下来的第二周、第三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儿子依然没有办法痛痛快快与奶奶告别,总是红着眼睛,不忍说再见。
决定送儿子去上托班,我做好了他会哭的准备,因为幼儿在上幼儿园之际普遍有“入园分离焦虑症”。试想孩子从每天与亲人时刻厮守的状态一下子改变成为一个人独立去适应陌生的环境,独立去面对陌生的人,独立去处理他每一天在陌生环境中遇到的事。每一天长时间与家长分离,孩子经受着分离焦虑所带来的痛苦,于孩子而言,绝对是一个心理与能力的挑战。
儿子入托,因为分离焦虑会哭,我觉得是正常;可是哭了那么长时间,却让我隐隐焦虑: 明明是男儿身,儿子为何如此多愁善感,如此脆弱不堪?他怎么没有男孩的本色?怎么比娇滴滴的女孩还敏感?——同学的女儿上幼儿园一天没哭;同事的女儿抹了三天眼泪,就欢欢喜喜开始上幼儿园……在与身边孩子的比较中,儿子的表现让我情何以堪?
事实上,我虽然对孩子“入园分离焦虑症”有了认识和准备,却忽视了男孩生理发展特征。在入园年龄的分界线上,男孩女孩有着迥然不同的合格线。
(二)
为什么男孩不宜三岁之前入托?
综合儿子在入托这半年中的表现,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反省和思考,在翻阅了很多育儿相关书籍后,我想主要有这两方面的原因:
一、生理上,男孩较女孩发育迟缓
“男孩晚熟”,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孩子的发育状态,却被我们理所当然地联系到少年期或青春期的男孩,在思想上或心理上的表现晚熟于女孩,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很多研究表明,孩子一出生,性别关系导致男孩与女孩在生理上就有着不一样的发育水平。幼儿期的男孩,他的大脑发育水平的确比女孩要晚。5岁男孩儿的语言发育水平,仅相当于3岁半女生的语言发育水平。
纵观幼儿园,女孩特别讨巧,深得老师们的欢心,而男孩除了像野牛一样疯跑,多是让老师们担心又烦心。由此可见,在幼儿阶段,女孩的适应能力要比男孩强很多,3岁上幼儿园更适合女孩,男孩不到3岁,则更不宜入托!
二、心理上,男孩较女孩更缺乏安全感
介于男孩在发育水平上晚熟于女孩,他们则更需要亲人的精心照料,在一个具有熟悉舒适感的环境里逐渐培养他们的安全感。
把不足三岁的男孩送入托儿所,分离会使男孩更感焦虑,他们会在潜意识里面认为自己被抛弃了,从而在感情上封闭自己。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的妈妈们也发现,儿子在家的时候,一切如常,但是在送入托班后,在班级里却显得格格不入,孩子喜欢独处,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融入玩耍。有些妈妈会把孩子的这种表现归因为孩子性格内向,深入探究,其实是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导致他们在感情上封闭自己,反而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长。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曾指出:把年龄不足三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男孩容易烦躁,表现出好斗的行为,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到上小学。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着史蒂夫的理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对男孩来说,在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是:学会和照顾他们的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信任那个人——能够感受到温暖并理解别人的善意。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早教的确不可忽略,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父母才是培养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从小培养孩子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心理,才是他们未来适应社会的沃土。
(有趣、有料;有温度、有深度的育儿号!欢迎订阅头条号“诺妈家有男宝”,也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诺妈家有男宝”)
>之前的文章中介绍了关于送十一去托育的一些经验,包括托育的原因、托育的好处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托育机构。现在十一已经入一个月了,也很好地适应了托班的生活,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今天再来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帮助十一尽快适应托班的生活。
< class="pgc-img">>父母带着孩子熟悉环境和老师,熟悉的环境和人能够让孩子更快地适应
< class="pgc-img">>孩子一般三岁前的生活环境都比较单一,很少接触新的环境,离开家里,因此当去了一个新的环境时就会本能地排斥,不能直接就把孩子放到园里,而是要循序渐进,让熟悉的人陪着孩子去熟悉陌生的环境,一点点地过渡。
此外,正式入托之前也要跟孩子说清楚,但是要注意不要用迫不得已或者依依不舍的语气告诉孩子是没办法才送他去,正确的做法是家长要先从心里接受,告诉孩子去托班的好处,让孩子感受到去托班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也可以利用绘本。
十一的经验:园区一楼大厅有一些游乐设施,周末的时候也会开门,十一入托前我经常带他去园区玩。在园区玩的时候也会有老师过来聊一聊,也引导他跟老师打招呼。入托第一周的周末,正好园里有户外亲子活动,虽然当天我和张先生上班,但我们还是请了半天假带十一一起去。
刚到活动地点的时候,十一看见老师本能地就会排斥,以为我们又要把他交给老师了。我们带着转了一圈,带着他跟老师一起玩游戏,然后他就能够放开戒备,主动把教具还给老师,跟着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跳舞。
了解园里的作息时间,让孩子的作息与园里的作息吻合
< class="pgc-img">>这里的作息主要是就餐与午睡。如果作息不吻合,那么容易出现到点孩子已经饿了,但还没开饭;到点睡觉了,孩子还很兴奋。刚入托时孩子对环境和老师还不熟悉,这个时候让老师调整作息,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进而抵触上学。
另一方面,如果在家晚睡晚起,那么入托以后容易因为睡眠不足导致情绪烦躁,抵触上学。
十一的经验:入托前拿到了园里的课程表(作息表),对比了一下,就餐时间和睡眠跟十一在家里的作息差不多。十一睡觉不算早,晚上九点半之前会入睡,早上都是跟着我们的时间起床,一般是七点半左右,中午一点左右午睡,所以作息上不需要调整。除了刚开始送去园里的时候,后面都是一如既往地很平静地跟我们再见。
教会孩子一些园里的活动,让孩子更快地融入班级
< class="pgc-img">>刚入托的孩子如果对园区、对老师、对游戏都不熟悉,当其他小朋友在活动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产生挫败感,不仅可能延长孩子的适应时间,甚至可能让孩子性格变得内向。如果有一些孩子熟悉的歌曲、舞蹈、游戏或者活动的话,孩子就能够很快融入集体。
十一的经验:说来也比较巧,十一未入托之前我们就会放一些儿歌给他听,像《wheels on the bus》这种可以搭配动作的歌曲,我虽然没看过视频,但是根据歌词也给他编了动作,后面发现跟老师教得差不多。还有一首《baby shark》,虽然没有教过,但是给他看过视频,他自己就跟着学了。因为有这么几首十一比较熟悉的歌,十一刚入托的时候虽然情绪不好,但是对于早操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周末亲子活动的时候,他也主动地跟着其他已经入托的小朋友们一起跳舞,很快就融入了集体,也喜欢上老师。
使用孩子常用的物品,比如水杯、围兜等
< class="pgc-img">>园里的东西都是统一放置,如果孩子能够分辨出自己的水杯,那么需要喝水的时候就比较主动。使用自己日常熟悉的用品,也能够让他的心情更放松。
十一的经验:因为入托物品上写着两件罩衣,方便替换,因此我还特地给他买了两件新的罩衣,把旧的围兜放在家里。刚开始十一还不熟悉环境,新的罩衣也不愿意穿,头几天的衣服要么有油,要么就粘上画画的颜料。后来把家里的围兜带过去,他就乖乖地穿上了。为了方便,在家里又给他买了一个围兜,但是他反而更喜欢之前买的罩衣。当需要适应新的东西时还是应该在他熟悉的环境里适应。
提前与老师沟通,入托后经常与老师交流,支持老师的工作
< class="pgc-img">>在入托之前,老师都会与父母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这时应该为老师提供更多的信息,让老师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能够迅速找到与孩子可以展开沟通的关键点。刚入托时,哭是难免的,如果老师了解孩子的兴趣,那么就可以适当地转移注意力,稳定孩子的情绪。
入托后,家长也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在园情况及在家情况,做好交接,
十一的经验:入托前园长与老师向我了解了十一的情况,我也告诉了十一感兴趣的一些东西,比如Peppa,
比如当时特别喜欢《wheels on the bus》,经常在阳台看公交车。入托后,刚开始十一哭的时候,老师就会给他讲Peppa的绘本、带他玩公交车玩具和Peppa玩偶,帮助他很快地平静下来。
提高陪伴的质量,给孩子更多的爱
< class="pgc-img">>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托育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生活习惯、引导教育都不用操心,但其实入托后更需要用心地去陪伴孩子。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有分离焦虑,需要家长更耐心,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肯定。
十一的经验:十一刚入托的时候每天我和张先生都是一下班就立马回家,回到家立即张开双臂拥抱他,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你,让他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不变。因此,十一只有前面三四天的时间晚上会闹一闹,第二周开始就正常一觉到天亮了,而且每天下班回家,他就会抱住我然后说:喜欢爸爸、喜欢妈妈。
此外,我们会根据老师发的一些视频,看看当天学了什么,然后带着十一一起玩。比如早操时一些十一不熟悉的歌,我们就会带着他一起听一起唱一起跳,让十一尽快熟悉,尽快可以参与到其他小朋友中间。现在十一熟悉园里的生活了,我们就只是带着他听歌、回忆学了什么,不再跟着学跳舞了。
作为父母也要及时调整心态,调节自己的分离焦虑。
相信每一位家长决定把孩子送去托育都有自己的考量,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托班生活,有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
儿子上的托班,本来七月初就暑假结束了,但上班也没人带,所以就报了暑假班,一直上到八月十三号才结束的暑假班。然后我也不得不辞职回来带孩子,辞职了之后心情非常烦躁,看到孩子非常的厌烦,然后今天早餐我儿子也不吃,午餐还不吃,我想可能是我的原因了。
一个人在房间反省了一早上,孩子在外面玩他的。我知道,做了三年的全职妈妈,没有收入的滋味,那种心情非常糟糕,好不容易等孩子上幼儿园了,能出去找工作了,上着上着还得辞职回来带娃,想想都想哭。可有什么办法,但凡有人帮个忙也不至于这样,所以就回归到全职妈妈状态。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状态不好对孩子影响很大,可能这两天心情不是很好,他也不吃饭,反省了一早上,我决定要跟他好好相处,毕竟童年不是很长,我也不想给他留下个不愉快的童年回忆,他现在睡午觉了,等他睡醒我得好好沟通,带他出去吃顿好吃的,再出去走走,今天早上他想出门,我没有回应他,一个早上他心情都不是很好。其实我儿子很好带的,性格也很好但不懦弱的那种,沟通能力很强,也不会无理取闹,虽然出去别人都说他很成熟,不像三岁多的孩子,但也不失三岁多孩子的天真,他无非词汇量大点,因为他喜欢听绘本。
既为人母,就得对得起这声妈妈,心情糟糕时真不适合带孩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非常大。如果心情不好了,想想孩子三岁就要上幼儿园了,我儿子两岁多送去的,上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真的陪伴的时间不多。别让自己后悔,也别让孩子远离我们,更不要亲手推开他,孩子很天真,还不懂这么多。请好好爱护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