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界有这么一句话,“凡饮奶茶处,都有平南人”。
这句话并非虚传,从1元奶茶到500亿元产业,你喝到的奶茶,可能是平南人开的...
贵港市平南县的奶茶产业有多厉害?你造吗?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目前贵港市平南县奶茶品牌超200个,门店数量4万多间,品牌门店已发展到东南亚国家,整个产业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占国内行业约20%的市场份额。”平南县奶茶协会秘书长陈仁胜介绍。
众所周知,现在目前是中国茶饮潮流最前线;殊不知,广东茶饮品牌甚至全国茶饮品牌玩家中,平南人占据重要比例。
< class="pgc-img">>▲图源:网络
百万人口的平南,有10%的人投身于奶茶事业之中。几乎国内的每个省市,甚至东南亚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 class="pgc-img">>去过平南的朋友都有见到过,平南奶茶一条街,巴掌大的一块三角地,就云集着四五十家奶茶店,甚至还成立了奶茶协会。
9月1日,平南老板投资的“Q一族奶茶店”在广东三水工商学院开张。月底盘点,营业额达25.8万元。国庆节以来,该品牌奶茶店又新开张10家,总数达400多家。平南奶茶在“入秋第一杯奶茶”的渲染助推下,扩展势头迅猛。
< class="pgc-img">>贫困户何松芳的热力雪奶茶店,上午9时30分开业,晚上23时打烊。奶茶,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class="pgc-img">>而在高峰期的2006年,平南人在全国开设奶茶门店,市场份额超过80%。“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到第二季度,平南奶茶协会的奶茶店数量同比增三成左右。” 陈仁胜说。
要说奶茶,得从平南人陈有杰聊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19岁的陈有杰花八九元钱买了一张船票到广东打工,从事榨油工作。1996年,珍珠奶茶从台湾传入广东等地,市场售价5元/杯,一溜年轻人排队购买,生意极好。
彼时,花生油市场低迷,已经挖到第一桶金的陈有杰就想转行做“没有那么辛苦又相对干净”的奶茶行业。
< class="pgc-img">>陈有杰是一个头脑灵活的人。1999年下半年,经过改造后的“一元奶茶”(1元/杯)——台客聚吧,在广州最繁华的天河区龙洞面世。开业当天,10多平方米的店面,就卖出8000多杯奶茶,陈有杰都惊呆了。
< class="pgc-img">>“那时晚上盘点营业额,只算10元以上的面额,其它就不捡了。”10月12日,陈有杰在平南县老家东华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紧接着,陈有杰又开设四五家档口。生意火爆到让人不敢相信,利润在50%左右,一个月就能把投进去的本金赚回来。
< class="pgc-img">>▲图源:网络
2000年春节, 衣锦还乡的陈有杰在家乡东华镇刮起一股“奶茶旋风”。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找钱开奶茶店,忙着卖掉家里的手扶拖拉机、摩托车……想方设法筹集开店资金。
< class="pgc-img">>▲图源:网络
“钱多的就租店面,钱少的就在别人门口摆摊!”聊起当时开店的情景,平南奶茶人打开了记忆之门。
陈仁胜是第一批到广东开奶茶店的。他向所有可以借钱的亲戚筹措到1万多元后,就和自己的表弟在广东番禺左边村试开一家20平方米的奶茶店。“一元一杯,买一送一”,广告牌一竖在档口,立即引发火爆场面,开业当天就卖出3000多杯,第一个月营业额超6万元。
随后,陈仁胜与表弟分开干,到东莞各地连续开了8家奶茶店。
< class="pgc-img">>几乎一夜功夫,广东到处是平南人开的奶茶店。陈有杰无私传授技术,协助开店,从2000年开始,平南奶茶店在全县、全国遍地开花。到2006年,平南奶茶店达5万家。
< class="pgc-img">>▲图源:网络
虽然平南奶茶有许多店店名相同,但它们却与加盟有着本质的区别。用同一个名字的店老板大多都是老乡。
< class="pgc-img">>▲图源:网络
由于关系亲近,一个做得好的品牌名就成为了公用。老乡要开店,先出来创业的奶茶商不仅教技术,告知原料购买地,开业期间还要帮忙。被帮的老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封个红包或请喝一顿酒了事。
< class="pgc-img">>▲图源:平南县奶茶协会
平南奶茶店就是靠着资源共享这一点在全国“狂放式”发展,而这一现象背后则是共同致富的心愿和浓浓的“同乡之情,同乡之谊”。
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极大荡涤着平南奶茶业。从门面装修到产品包装,新的奶茶店似乎更优于传统的奶茶店。“现在开一家奶茶店,少的也要十几二十万元,高端奶茶店则要五六十万元。” 陈仁胜说。
< class="pgc-img">>因此,平南奶茶店又衍生出一些新做法,一个家族先找一个成熟的品牌来做,做到一定市场份额后,又衍生出另一个新品牌。“尽管目前平南奶茶占全国市场的份额已大幅度降低,但是每年新开店上千家,多到总部无法收集到更加详细的信息。”
平南奶茶的第一次升级要追溯至2005年,当时许多在广东的平南老乡也加入到了奶茶队伍中来。由于他们有原始资本积累,所选择的店多在商业街、步行街,店面形象也比早期的奶茶店更为精致,价格也有所上涨。
< class="pgc-img">>但在新产品、新品牌的进入,特别是2015年新茶饮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曾经的优势已不再明显。
然而平南奶茶人的改变也相对迅速,多种复合模式都出现在了其体系内,除此外,他们的装修、服务以及培训系统也快速向先进品牌靠近。而少量品牌也先于一些新进的网红茶饮进入国际市场。
< class="pgc-img">>▲图源:平南通
此后,全国奶茶产业链不断扩展。2006年之后,奶茶门店从卖一杯奶茶到兼卖甜品、小食、面包等,奶茶门店市场销售量不断扩大,社会资本不断涌入,又推动关联行业迅速发展,乳制品、纸塑胶制品、制糖、制茶、制冷、小家电、水果农产品等,逐步形成庞大的产供销产业链。陈有杰、陈仁胜迅速转入原料供应端,从而推动平南奶茶业营运更加规范化。
2018年,平南奶茶协会成立,陈有杰任会长,有品牌会员50名。关塘村,这个500多人的小村庄,外出做奶茶生意的超300人。
< class="pgc-img">>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目前贵港平南奶茶品牌超200个,门店数量4万多间,品牌门店已发展到东南亚国家,整个产业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占国内行业约20%的市场份额。”平南县奶茶协会秘书长陈仁胜介绍。
< class="pgc-img">>“平南奶茶仍然要走抱团发展的路子。”陈有杰表示,平南奶茶协会立足平南,放眼全球。下一步,打算回家乡规划建设产品研发中心、培训基地、产业链工厂、物流城等,为促进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中国饮品快报、平南宣传
-END-
今的新茶饮,简直是卷疯了。
奶茶界的“下沉王者”蜜雪冰城,前段时间自制的动画《雪王驾到》在B站获得了高分评价。
动画中有个恶趣味的小细节,雪王死对头的形象是一头“酷似雪王的熊”,疑似是在阴阳蜜雪冰城的“山寨竞品”冰语时间。
即便是下沉王者,也对满地的山寨店感到头疼。
在中国的现制茶饮市场,唱主角的,其实正是这些“山寨小店”。
广西的平南县城,就是这类“山寨奶茶店”的大本营之一。
在平南街头,也许没有奈雪的茶,但是会有酷似奈雪的“桃李的茶”。
长着喜茶同款的Logo,但是却要么留着刺猬头,要么反方向举杯...
别看平南县现在满地都是“山寨小店”,它曾经也是中国奶茶行业背后的最大Boss。
平南县的111万人口中,有26万是奶茶从业者,号称“中国奶茶之乡”。
根据平南县奶茶协会自述:“几乎中国的每个省市,甚至东南亚都留下了平南人的足迹。我们就是中国奶茶史上不可不提的一支力量——平南奶茶人,业内将其尊称为‘广西帮’。”
但在如今,在喜茶、奈雪、茶百道和蜜雪冰城等新茶饮品牌杀得起劲时,战局中,却没有当年的王者平南奶茶的身影。
作为“奶茶之乡”,平南县怎么甘心把市场拱手相让呢?
广西帮:奶茶圈最早的幕后大佬
中国人如今如此爱喝奶茶,一定有平南县的一份功劳。
在蜜雪冰城仅有一家店、Coco刚刚入驻内地市场的2006年,占领了全国现制茶饮市场65%的,就是5万多家“平南系”奶茶店。
虽然大部分平南奶茶都是牌子不大的小店,但也不乏比较有知名度的品牌。
许多南方孩子们的童年回忆,如今开店300多家的“大口九”奶茶,虽然立足佛山,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平南系”名店。
即便在2017年,巅峰期已过的平南县的奶茶行业,也能带来将近500亿的营收规模,几乎是21年蜜雪冰城的5倍。
每年,“平南系”奶茶都会消耗将近72亿个奶茶杯,几乎是茶百道的9倍。
中国奶茶第一县,战斗力依旧在线。
奶茶并不是平南的特产,之所以能发展成产业第一县,靠的是平南人往外走的冲劲儿,和敏锐的商业嗅觉。
平南县所在的贵港市,是广西省人口流出最大的地区之一。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有大批年轻人都纷纷选择背井离乡,来到广州、深圳等地打拼。
其中,一位名叫陈有杰的年轻人,发现了台式珍珠奶茶流行的趋势。
在搞定了技术和原材料后,他在广州市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奶茶店:台客聚吧。
台客聚吧靠着1元1杯的超高性价比,征服了周围居民,日销量高达8000多杯。
奶茶店利润丰厚,陈有杰很快就开出了连锁店,从打工仔正式晋升为小老板。
其余的平南老乡们看到陈有杰赚了大钱,纷纷来打探生财之道。
陈有杰也是毫无保留,看你是老乡,就把奶茶制造、经营的所有门道倾囊相授。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平南老乡跟随陈有杰的步伐,走上了自己的奶茶创业之路。
陈有杰的老家关塘村,全村有500多户农户纷纷放弃农活,筹钱跟随陈有杰来到广东开店淘金。
在平南老乡们发挥了敢打敢拼的精神,把奶茶店开遍了全国各地。
平南人不仅做奶茶、卖奶茶,还爱喝奶茶。
如同广州人热爱早茶,青岛人热爱啤酒一样,平南人的一天,有大部分时间是在奶茶店里度过的。
大城市的奶茶店基本都强调一个便捷,即便有店面也不会太大,方便顾客买了就走。
而在平南,奶茶店不仅能小坐一会,还能唠嗑打牌,很多平南人一呆就是一下午。主打一个“第三空间”概念,比肩星巴克。
平南奶茶店内景
就连茶百道这种主打“买了就走”的品牌,在平南都“入乡随俗”地开了二楼的超大店面。
但是,把奶茶刻进DNA里的平南人,却在新时代被上了一课。
不懂“性感”的广西老表
惨遭蜜雪冰城们“偷家”
平南县有条“奶茶一条街”,聚集着平南系各个有头有脸的奶茶品牌。
但是近几年,这条街上迎来了几个“不速之客”——几家新开的蜜雪冰城。
在外卖软件上,蜜雪冰城的销售数据已经成为了平南县排名的第一。
在“奶茶之乡”门口夺取销量第一的宝座,平南系奶茶们感到了危机。
其实平南200多家奶茶品牌,虽然数量和规模吓人,但却没有一家能和蜜雪冰城正面硬刚。
在蜜雪冰城连锁店破2万,茶百道直逼1万大关的当下,平南系奶茶连破千的连锁品牌都难找。
总共500亿的行业营收,抛开原材料和物流方面的营收,再除以200多家品牌,就显得格外平庸了。
起步迅猛,但是后继无力的平南县奶茶,受困于两大顽疾。
第一、散兵游勇,不懂抱团
第一批走出平南的奶茶店老板们,往往会回到平南,带领乡亲们集体创业。
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奶茶领路人”,有一位品牌创始人回忆说:“他们当时‘傻’,没什么品牌意识,给个1~2000就教他怎么做。”
新出去的奶茶品牌,也会在一定区域形成规模后把分店开回平南,继续帮持老乡,循环往复。
“平南系”代表:大台北
依靠这种“一个老表三个帮”的乡党联合模式,平南县走出的奶茶品牌多且杂,而且基本都继承了平南奶茶高性价比的特点。
很快,平南的奶茶们就打开了广大的下沉市场。
但是,老乡情谊归老乡情谊,等到市场逐渐成熟后,没有品牌的缺点就显露了出来。
老乡们各自为战,但是人们纷纷自满于自家品牌的一亩三分地,完全没有联合起来办大事的意愿。
用当地奶茶店一位老板的话说“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南平奶茶街招牌边上,就有蜜雪冰城门店
后来,蜜雪冰城用统一化的门店装修,以及工业流程化的口味,给了散兵游勇的平南奶茶一点小小的“工业化震撼”。
被痛击后,才想到联合的平南奶茶们,已经有点晚了。
第二、跟不上创新,只能靠“抄”。
现制茶饮的风口一直在变,早期只有珍珠奶茶,后来开始疯狂堆料,而如今又开始讲究天然健康。
在平南县奶茶扛把子大口九身上,可以清晰发现这种规律。
创始至今,大口九总共进行了6代门店更迭。
从99年的烧仙草、双皮奶,到15年的芝士奶盖,再到如今的国潮情怀牌,大口九一直在紧跟潮流。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平南奶茶们一直在跟随潮流,而非创造潮流。
在小一些的店铺身上,“跟随潮流”甚至被简化成了“抄袭”。
正如开头所说的,在平南县的200多个品牌中,Logo、设计和喜茶、奈雪、茶百道等大牌高度相似的品牌多如牛毛。
其实,抄袭大牌、跟风做概念也是无奈之举。
受限于年龄和消费场景,一向只懂得闷头苦干的平南人,搞不懂现在这些时兴奶茶“性感”的营销套路。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一杯绿油油的泰式柠檬茶,咋就会变成“渣男绿”...
在消费者品牌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只靠模仿创新的平南奶茶,自然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反而会被打上“山寨”的标签。
不懂时尚的平南奶茶,把自己陷在了抄袭怪圈里。
平南县,应该抄谁的作业?
2018年,平南站走出去的第一个奶茶老板陈有杰回到老家,联合50多个品牌成立了“平南奶茶协会”。
2021年,平南县也想依靠奶茶产业,给县城打上“人设”,做“中国奶茶第一县”。
终于明白团结力量大的平南奶茶们,这次有了一个一起发力的机会。
平南县给自己找了个目标:对标隔壁柳州,把平南奶茶打造成“柳州螺蛳粉”那样的招牌。
但是,柳州的作业,平南县并不好抄。
如今的螺蛳粉,已经被柳州所定义了,在当地成立产业协会后,螺蛳粉全产业链6个子体系中的564项标准,均被注册在案。
也就是说,只有柳州点头的螺蛳粉,才能被称为“正宗柳州螺蛳粉”。
靠着螺蛳粉产业,柳州不但带动了本地30万人的就业问题,还带来了近600亿的收入,成为了特产带动经济发展的典范,难怪南平县会眼红。
而奶茶之于平南,却没有螺蛳粉之于柳州那样独特。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奶茶,起源自广州和香港,在台湾省被发扬光大,在这期间,平南县只不过是借着奶茶的趋势火过一把而已。
论品类归属,南平在奶茶这个领域本就没什么优势,更别提行业标准和话语权了。
但是,柳州螺蛳粉的工业化进程,却非常值得平南县借鉴。
从2014年,柳州就开始生产袋装螺蛳粉,至今日产数十万包。
为了解决原材料问题,柳州市还特批了5500亩土地作为竹笋、水稻、豆角、螺蛳等原材料的标准化种养区,可以生产全国70%的螺蛳粉原料。
图片:新华社
后来,柳州还玩起了工业+旅游,把螺蛳粉产业园做成了景点,开通“螺蛳粉专线”供全国各地的螺蛳粉爱好者来“朝圣”。
跟随柳州的脚步,平南县也开始重新梳理奶茶产业。
平南县虽然物产丰富,但是此前的奶茶品牌们并不懂得利用。
之前,平南各个奶茶品牌都要从外地进口原料。但是如今,平南县开始有意识地把奶茶产业链从头到尾慢慢挪回老家。
2021年,平南县特批了3000多公顷“奶茶产业园”,想要从原料到加工一手抓,重塑平南县的奶茶产业。
很多颇有眼光的奶茶品牌企业家,已经开始投资平南本地的农产品,其中,香水柠檬备受青睐。
在奶茶品牌们的投资下,平南县目前新开辟了一百多亩的香水柠檬产地,预计年产量将会高达50万斤左右。
现制茶饮是个不好被定义的行业,在百家争鸣的当下,平南县也许很难像柳州之于螺蛳粉一样,获得统治性的市场地位。
不过通过重新整合自己的优势,凭借此前积累的广阔市场,平南县的奶茶们,正在从散兵游勇,逐渐拧成一股绳。
打惯了逆风局的小县城,总得拼个逆流而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春记忆里的奶茶店在脑海中逐渐清晰了起来,大口九、地下铁、绿岛村、大维、贡茶……这些在南方80后、90后校门口倍感熟悉的奶茶,是无数人的“青春回忆杀”。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很多人的奶茶启蒙,竟然来自于广西一个小县城——平南。平南奶茶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凭什么能在奶茶圈这个千亿赛道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中国奶茶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广西帮”?只有走进平南的奶茶街看一看,或许才能找到答案。
中国奶茶第一县——平南,隶属于广西贵港市,位于东南部,东接梧州市,西临桂平市,北回归线横贯其中部,珠江最大的干流浔江(西江干流中游河段)自西向东贯穿其中,将平南中部的平原一分为二。平南县主城区就在浔江北岸。沿着西江一路向东,便进入广东境内,通达粤港澳大湾区,这也是平南人走出广西的最早通道。
2014年,南广铁路开通,平南设站,乘坐动车从这里出发,最快2小时06分便可直达广州,到南宁也只需1小时左右。而“一县6高速”的交通布局,也在为平南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持续“加速度”……。如此优越的交通条件,为平南“走出去”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落广(下广东)淘金潮“中,平南人便是先行者之一。他们纷纷来到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或打工谋生,或创业致富。而“平南奶茶”的故事起点,就要从广州说起。
1999年,广东打工的平南人陈有杰在广州开启了第一家奶茶店,一元一杯的台湾珍珠奶茶,一下子便走红广州街头,据说,开业当天就卖出了8000多杯奶茶。从此,“平南奶茶”开始了美好的开端。随后,一个平南老乡凭借奶茶生意从“打工仔”摇身变成“大老板”的传说,在这个小县城里逐渐流传开来。
陈有杰在衣锦还乡时,也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奶茶生意经”,手把手地教亲朋好友们经营奶茶生意。平南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平南县迅速生长,一传十,十传百,推向广东、海南等省份,孕育了超过200多个奶茶品牌。
随着“平南奶茶”版图不断扩张,2006年,平南奶茶店在全国各地开设就有5万家,以65%的市场份额,霸占了当时新式茶饮的大半江山。这个时候,CoCo都可刚入驻大陆市场,蜜雪冰城也仅有一家门店。然而,让人们熟知的,更多是大口九、地下铁、贡茶、布拉品、茶里屯等“平南系”奶茶。
到2020年底,平南奶茶行业的营收已经接近了490亿元,这“泼天的富贵”让人不得不感叹。在当地,只要有人想做生意,很多人会直接选择开奶茶店,这一年,就有将近26.5万平南人从事奶茶行业,占到了当时人口的六分之一,他们甚至把生意做出了国门。
平南奶茶协会官方简介称他们为“广西帮”,并自豪地说几乎中国的每个省市,甚至东南亚都留下了平南人的足迹。广州现在已成为了“中国奶茶之都”,这其中也有平南人的功劳。但早在此之前,这座低调的广西小县城就以“中国奶茶之乡”出道了。现在,逛街的时候,平南人的首选就是奶茶街。
在平南中心广场旁的一条半圆形街道上,就挤着50多家奶茶,说“十步一家奶茶店”也毫不夸张。整天客流不断,几乎容不下前来喝奶茶的平南人。如果你去拜访平南老朋友,他们一定会对你说:“走!请你喝奶茶!”如果你是本地人,只要你上街,肯定有人对你说过“帮打包盅奶茶喂。
”在这里,上街喝奶茶已成为待客和消磨时间的首选。那么,为什么平南人在一开始就选择奶茶?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说法。奶茶是一种既能解暑降温,又能赚钱的好东西。然而,透过奶茶,我们还能窥见平南人爱吃爱玩的一面。平南曾入选“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因此被称为吃货天堂。
石硖龙眼、钵儿糕、酸糟大肠、酿菜、大安粉角、同和扣肉、六陈粉占据了平南的美食排行榜。如今,平南的“新八景”:红陵远眺、畅岩怀古、田湖映翠、花洲腾龙、碧海银川、白马双英、鱼洲雁信和新隆丰碑,也成为当地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此外,大大小小的乡镇和农村,老一辈人也沉迷不可自拔的牛哥戏,丰富了这座小城的文化生活。
浸润在奶茶香中的平南小城,和大部分广西小县城一样,拥有自己的慢节奏和舒适,知足而长乐,安静却美好。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更远,广西的许多地区都有着同样的奶茶氛围。03丨得闲饮奶茶广西人最愉快的消遣。广西,似乎总是因吃而出圈。
无论是10元3斤的荔枝,还是10元70个的广西火龙果,即使是大闸蟹,也卖出了10元3只,更别提9块9一斤的“阳光玫瑰葡萄”、4块一盅的米粉、5块一杯的奶茶了……。在广西这片土地上,似乎没有比吃得好、喝得好更重要的事了。作为美食爱好者里的“乐天派”,广西人相信“能吃是福”,从不会亏待自己的胃。
就算只是一碗简单的米粉,他们也能吃出各种花样,如螺蛳粉、老友粉、桂林米粉、猪脚饭、牛巴粉等,真的馋哭不少人。对于喝的方面,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追求,如阿妈煲的靓汤、山上的好茶、“公文包”里的“土茅台”等,只要好喝,就要一喝到底。这也难怪为什么广西人如此热衷于泡奶茶街了。
在广西,每个城市、甚至小县城和乡镇都有自己的奶茶街。南宁市中心的奶茶街是年轻人聚集的网红街,柳州的五星美食街中的奶茶一条街成为打卡胜地,桂林的文化宫奶茶街更是桂林人逛街消遣的首选地。甚至在平南县的邻居藤县,奶茶街也吸引了超过1万人的人流量。
广西人对奶茶的热爱,催生了当地人喜爱的本土奶茶品牌,如热力雪、贡茶、茶道夫、梁小糖、煲珠公、茶桂坊等,它们在广西奶茶圈中成为明星。甚至被视为“广西之光”的阿嬷手作奶茶,甚至开到了上海。
对于广西人来说,喜欢的奶茶店必须满足一些要素:好味道、好环境,包括有奶茶喝、有Wi-Fi、有空调、有充电插座,还要装修精美、座椅舒适。只有具备这些要素的奶茶店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奶茶街中生存。在这样轻松休闲的氛围中,广西人在奶茶店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下午。
无论他们身在何处,广西永远是他们最牵挂的地方。只要回到老家,在熟悉的街巷中悠闲地游走,听着亲切的乡音,品尝久违的美味小食,那一刻,心中沉睡的乡愁终于得到舒展。(采访一下广西老表,你们老家是否也有奶茶街?)
撰写不易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