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市场正在高速发展。CBNData报告显示,消费者对果酒的接受度不断提升,近两年消费金额增速都在50%以上。
而其中,女性是果酒的主力消费人群。小酌微醺已经成为现代女性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男性为主的商务场景不同,女性用户的饮酒偏好是:低度、健康、高颜值,多出现于朋友闺蜜聚会的社交场景,而果酒很好地满足了这些需求。
因看好花果酒的消费潜力,近年来市场涌现出了很多互联网新兴品牌,比如36氪曾报道的冰青、且听风吟等;传统品牌也纷纷推出高颜值的果酒产品,比如茅台的悠蜜系列果酒,五粮液的仙林青梅酒,泸州老窖的桃花醉等。
今天要介绍的繁醉花亭成立于2016年,也是一个鲜酿花果酒品牌。定位于20-40岁的女性用户,繁醉花亭主打闺蜜和情侣聚会场景,产品采用鲜花鲜果纯发酵工艺,做到了无添加、低度、微甜好入口的产品特性。
联合创始人张付君告诉36氪,与白酒的商务属性不同,果酒其实偏感性,因此在产品打造时,繁醉花亭也花更多心思在场景和氛围上。繁醉花亭用中式小酒壶包装,而且每一款酒都配一首诗,对应不同的场景和心情。
繁醉花亭花果酒
繁醉花亭的第一款果酒于2017年10月上市,目前保持季度更新,现在一共有50余款,其中桃花酒、玫瑰酒、荔枝酒、青梅酒是繁醉花亭主打的爆款。定价方面,一壶半斤的果酒49-59元,一斤的99-129元。
目前线上花果酒品牌竞争已经比较激烈,但还没有出现强势品牌。其实酒的消费中90%来自线下,大多数情况下喝酒属于即时性需求,线下场景非常关键。因此繁醉花亭决定从线下切入打造品牌的体验感与差异化。
繁醉花亭的中式居酒屋选址在一线商圈,100-150平米之间,承担了场景体验和文化输出的功能。店内主打国风文化氛围,席间设计了很多中国传统小游戏,比如猜灯谜、投壶、飞花令等。近年来汉服文化兴起,繁醉花亭会举办各种汉服活动,店小二会身穿汉服去每桌敬酒,店内也为消费者提供汉服和拍照服务。
繁醉花亭中式居酒屋
除了小酒馆,繁醉花亭还有小酒坊和小酒车两种店型。小酒车是可移动的花果酒柜,可以放到各大餐饮门店里,能在消费者进入餐厅时就吸引其注意力。
小酒坊是专卖店,面积在10平米左右,开在商场中岛或者旅游景区,采取了类似小罐茶的模式,消费者可以先免费品尝再购买。小酒坊在保持门店盈利的同时,能达到品牌露出的效果。目前繁醉花亭已经跟永辉超级物种达成合作,会以店中店的形式入驻超级物种。
繁醉花亭从深圳起步,在福州、兰州、内蒙等全国20多个城市采取城市合伙人的模式,目前中式居酒屋已经开业25家,入驻永辉超市的店中店有40多家,而专卖店也有40多家。
张付君表示,中式居酒屋主打沉浸式体验和中式文化输出,主要是为专卖店的销售引流,因此对于中式居酒屋的盈利性要求不会太严格,只要微利即可。从现有的数据来看,中式居酒屋一年至一年半之间回本,而专卖店只需3个月。
繁醉花亭专卖店
根据团队提供的信息,2019年繁醉花亭在线下一共卖出80万壶酒,销售收入达3300万。受疫情影响,繁醉花亭计划推迟到6月继续开店,今年的开店目标是新增200家。
今年4月,繁醉花亭也开始布局天猫、小红书等线上渠道。此外,繁醉花亭计划借助小程序运营私域流量,后台会把用户订单分配给最近的门店去送单,以满足用户的即时性需求。
张付君表示,中国果酒文化其实已经有4000多年文化历史,在唐宋时期达到顶峰,那时候长安小酒馆是非常独特的风情。之后果酒文化传到日本,如今反而日式居酒屋发展得更好。近年来国货回潮,繁醉花亭也想推动中国果酒文化复兴。
繁醉花亭团队目前共有20人,总部位于深圳。创始团队都是餐饮行业的连续创业者,张付君此前做了两个餐饮外卖品牌,目前连锁门店已经超过2000家。
繁醉花亭曾获得来自番茄资本的种子轮融资。现在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
<>人说:餐饮风口,一看川渝,二看潮汕。这次流行起来的是川渝的小酒馆。
< class="pgc-img">>01 小酒馆走出小巷,风行全国
周末傍晚,同事F君和女友在广州美食街——体育西横路寻找就餐的地方。正寻思着,一家小酒馆进入了女友的视线,她当即决定进去体验一下。
“小酒馆看起来蛮有情调的,进去吃个饭喝个小酒,我女朋友就比较爱这种感觉的。”F君说,吃的是川菜喝的是度数不高的果酒,菜和酒的味道都一般,但就是名字让人乍一看就有遐想,能喝酒就感觉比较放松。
< class="pgc-img">>其实,在体育西横路类似以川菜+果酒为主打的小酒馆不止一家。红餐网(微信号:hongcan18)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在该街道上前后不到200米的范围内,已经有3家小酒馆在营业。
其中一家名为“繁·醉花亭”的小酒馆开业不到半个月,一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是一家来自天津的餐饮公司。近两年,国内“吃饭喝小酒”的轻酒饮风潮慢慢兴起,他们看准时机打造了这个品牌。“虽然品牌是今年2月份才创立的,但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了10余家分店,后续还会加速在各地拓店。”
< class="pgc-img">>而临街体育西路上的另一家小酒馆,每天5点半左右门口步行街上就已经有人在排队等候。据了解,这家名为“从前的小酒馆”的餐馆以川菜、串串和果酒为主打,开业三年来晚餐时段排队的人就没有断过。
其工作人员介绍,小酒馆中午的生意比较宽松,晚餐就需要等位。因为生意火爆,他们在广州先后又开了两家分店,都是在人流比较密集的商业街道上,最新一家分店面积增加了一倍,然而排队的现象也并没有缓解。
< class="pgc-img">>△ 小酒馆门前排队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印象中喜欢隐藏在小街巷中的小酒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繁华的商业街上,甚至进驻到商场内。
广州首家开进标杆购物中心K11的小酒馆——一溪月小酒馆今年4月份开业,用中式果酒搭配江湖菜,每天的翻桌率可达6轮。目前广州的一家分店正在筹备中,未来还计划布局深、沪两市。
对于这一市场现象,知名餐饮评论员、红餐网专栏作家西哥表示:“小酒馆算不上新奇,它之所以兴起是契合了两大背景:一是轻餐模式对一本正经的正餐模式的挑战;二是年轻一代消费者求新、求不拘一格的消费理念的进一步更新。”
那么,在消费趋势的大背景下,小酒馆自身具备哪些成为流行餐饮形式的优势?潜在的短板又是什么?
02 优势:接地气、投入低,容易个性化
独特的市井气,有解压功效
小酒馆的由来,近可以追溯到川渝地区,而远的话,则是“古已有之”。
莫说武侠小说里,文人侠客们爱在小酒馆里快意恩仇;单是在现实生活中,小酒馆也一直是百姓的心头好。
鲁迅的《孔乙己》里有一段关于小酒馆的描述: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大抵没有这样阔。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价格不贵,有酒有菜,小酒馆就是小市民累了一天后消愁解乏的最佳场所。
而对小酒馆文化继承最多的,非川渝莫属。在川渝地区,小酒馆也是市井味十足的下饭馆子,藏在街头巷尾的小角落里。豪爽的川渝人没事就爱约上同事朋友喝喝小酒吃吃小菜,一口麻辣十足的菜,就一口酸甜适度的果酒,别提多享受、多惬意。
< class="pgc-img">>△小酒馆小酌带着点小资又有江湖气(红餐原创图片)
这种带有市井气和江湖气的小酒馆,是川渝人随意舒适生活的缩影,而这种随意舒适的生活正是每天倍感压力的都市年轻人所向往和需要的。
“小酒馆的情感导向在于‘慢’,在于社交和解压,这正是它具备的独特属性。”西哥分析道,大都市里的川渝小酒馆,本质上和日式的居酒屋没有差别,都是让人放松的场所,但小酒馆更具市井气。
轻投入,容易做出个性
小酒馆一般主打水果酒和下酒菜,一壶水果酒的价格为20~30元不等,三五个好友点几盘小菜、两壶小酒,畅饮畅聊过后,人均不过六七十元。
< class="pgc-img">>△小酒馆里面的氛围(红餐原创图片)
即便商场里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记者曾和朋友8人一起去体验过位于K11的一溪月下酒馆,凉菜+热菜共点了10道菜和两壶果酒,最后平摊下来也就每人60元不到。这样的价格放在据说一双拖鞋也要上千的K11商场,实在是不能算贵。
就装修而言,以广州另一家网红店——“从前的小酒馆”为例,它虽地处广州繁华的商业圈体育西路,但装修十分简朴。
< class="pgc-img">>△小酒馆里面的装饰十分古朴(红餐原创图片)
门头直接刷灰处理,两扇窄小的旧木门,与周围的商铺相比,乍看不起眼但又别具一格。内部面积百来平米,只有12张台,44个座位,木桌木椅、酒坛子、土碗、土茶壶,墙上装饰物寥寥,营造出古朴的客栈风格。
定位中等价格、简装修,几乎是现在小酒馆的标准样式。容易做出个性,同时投入又相对较少,小酒馆在成本投入走高的餐饮行业自然受到不少人的青睐。
03 桎梏:受众窄、门槛低,翻台是问题
中晚市差别大,翻台是问题
“小酒小菜慢慢聊”,主张“慢”的小酒馆在面临翻台问题的时候,其实是急的。
几乎所有的小酒馆都面临着一个问题:中午客流松,晚上餐桌紧。在营业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增加翻台让老板们绞尽脑汁。
< class="pgc-img">>进驻一流商场的一溪月小酒馆营业面积只有百多平方米,以2人和4人桌为主,唯2的两个6~8人的包厢,用餐时间超过1.5小时之后,就要按每小时150元增收服务费。
而在某排队平台上,一家小酒馆则明确表示:如果顾客在一小时内吃完结账离开,将获赠一张酒券供下次使用。
年轻女性消费者为主,受众面窄
“和我女朋友去过小酒馆之后,她吃得挺高兴的,但我没什么感觉,应该不会再去第二次。”F君是一个成熟男性,他表示,小酒馆的菜味道一般,而酒对他更没有吸引力,“因为度数太低,喝起来没味儿”。
但这对陈丽(化名)而言,这恰是小酒馆的优势。“果酒的度数多是8~10度,喝了不容易醉,但又刚刚有微醺的感觉,正适合不太会喝酒、不喜欢烈酒的女孩子。”某小酒馆的服务员也曾直言,其店内主打甜酒,适合年轻女性饮用。
< class="pgc-img">>可以看出,小酒馆的消费群体其实是有限的。在移居城市的过程中,小酒馆失掉了川渝地区的豪爽气,演变成都市青年追求情调和浪漫的去处,这样的变化也使其受众面变窄。
而强调个性化的小酒馆原本就不如正餐的受众面广,如何增加回头客和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也成了它面临的一大问题。
门槛低,容易被复制
目前市场上的小酒馆模式多趋于一致,下酒菜不仅以川菜、江湖菜为主打,而且凉菜居多,制作难度不高。至于果酒,虽然每家店都强调自己的果酒“独门自酿”,但实际上味道差别不大,这就使得品牌辨识度非常低。
< class="pgc-img">>“小酒馆其实就是‘餐+饮’休闲餐饮模式的更新和延伸,酒饮这一部分虽然被强化作为吸睛点,但并不足以成为壁垒。”西哥表示,理论上任何投资不大而回报超过传统餐饮的餐饮形式都可能流行,但同样会因为门槛低,容易一哄而上,最后和茶饮一样变成一地鸡毛。
04 餐+酒饮模式如何突围?
广州珠影广场内某酒馆因为生意不如意今年年初换了新招牌,还是餐+酒的模式,但产品线大翻新,原来的川菜主打换成了贵州的酸汤鱼,菜品丰富很多,贵州菜、客家菜、川菜都有,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口味。
但在红餐网(微信号:hongcan18)记者看来,这是病急乱投医的表现。小酒馆样式多趋于一致,导致品牌竞争力下降,然而换菜、换酒或者换招牌,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没有抓住重点问题。
< class="pgc-img">>“目前经营餐+酒模式,还是应该重‘餐’的部分,要把菜做好,不能说吃得一般而主要做酒,这个中国人的消费文化到不了。”串亭烧烤居酒屋创始人丁一是餐+酒模式的先行者,熟知国内酒饮趋势。
他表示,国内轻酒饮文化尚在发展中,远不如欧美、日本日常化,而且国内年轻人对酒的品鉴能力也不足,因此酒的销量是有限的。
< class="pgc-img">>△目前小酒馆的菜品质量参差不齐(红餐原创图片)
小酒馆虽然是以酒来吸引消费者,但要想长期生存下去,经营的重点仍应该放在菜品身上,酒只是辅助。“但是轻酒饮文化在中国还是越来越普及了,消费者下班之后喝两杯这种自我犒赏型的小酌文化会变成日常。”
在“餐”上面下功夫,搭配多样化或许是小酒馆的突破口。
例如川渝的小酒馆,形式就各有各的特色,有烤串+果酒、牛蛙+果酒等。品类百搭实际也是小酒馆的一个优势,但如果只顾着跟风模仿,而忘了做出自己的特色,那么在潮流中势必没法站稳脚跟。
>中本无酒,古人却以诗入酒
酒中虽无言,诗中却自有酒香
诗与酒的关系,与其说暧昧
倒不如说是相互成就,各自逍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古人饮酒时的豪情逸兴
只一杯美酒入喉下肚
那全身的温热通透
便可一一感受
大口喝酒
万盏愁思江湖一笑
一杯白酒下肚
便可以温润五脏
更兼具舒筋活血的功效
生活如酒
微风过处有陈香
一半清醒一半醉
虽身处繁忙,却也需须臾释放
虽置身纷扰,却依然向往恬静
美好的日子总是值得期待的
在大隐隐于市的繁·醉花亭小酒馆,
逃离片刻都市生活,
和朋友放空自己,
这才是缓解疲惫的良药!
开门置身其中,
仿若到了一个“桃源仙境”。
浓浓的中式庭院风格映入眼帘,
站在桃花树下,
不禁联想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迫不及待想来一场穿越之旅~
放眼望去,
蓝色的帘布衬托出小酒馆尤为恬静雅致。
古风的屏鄣、木质的餐桌、中式的茶具、
各个细节全是古色古香的元素。
在这里轻谈浅酌,极为惬意。
各类好酒一坛坛摆放在桌前,
好似呼唤你“快与我来个一醉方休!”
来这里喝喝小酒,
瞬间感觉变身为古代侠士或是柔情的女子,
穿上汉服随手一拍都是古装大片!
繁·醉花亭店内的酒都是自酿的,
有花酒、果酒、米酒,姜酒和白酒
5个系列,一共12款酒。
李子酒,清肝利水,降压活血,养阴生津;
樱桃酒,去皱消斑,促进血液循环;
杨梅酒,生津止渴,解暑润燥。
美酒若无美食相配必将少些韵味
美食若无美酒点缀也会索然无味
正因二者缺一不可
小酒馆在用心酿酒的同时
也将下酒菜尽力做到极致
为回馈广大用户
无线临沂特约繁醉花亭小酒馆给大家送福利啦
香气四溢的花果酒
三种口味任选一种
原价26元
在无线临沂捡便宜
只要1元钱就能喝到哦
还等什么
快快捡便宜吧
捡便宜的具体方式:
温馨提示:加入无线临沂用户微信交流群,下期商家提前知,还可享更多优惠哦。加群步骤:添加管理员微信号19953973166,或者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好友,由管理员拉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