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网记者 于淋凡 见习记者 邵云慧 通讯员 李强 滨州报道
11月28日上午,博兴县委副书记李亚光一行到博兴县第五中学实地调研学校餐厅食品安全情况,城东市场监管局等相关负责人陪同。
李亚光一行听取了学校负责人关于学校食品安全整体情况的介绍,并走进学校食堂,对县第五中学食堂环境卫生、设备设施消毒、原材料进货、储存间、食品留样、操作间、供暖等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和详细了解,切实把关食堂食品安全第一线。李副书记对县第五中学在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精细化的管理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向县第五中学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强调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本次检查对县第五中学的食堂安全管理工作是一次促进和提升,县第五中学将继续抓好食堂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全体教职工的食品安全和责任意识,时刻把食品安全记在心头、抓在手中、落在实处,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卫生、放心的饮食就餐环境,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全校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要:老字号是指具有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在民间享有较高的声誉、在一定区域内获得大众的认可和信赖的品牌。本帮菜是上海菜的别称,是江南地区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流派。所谓本帮,即本地,本帮菜中,最具盛名的是"上海老饭店本帮菜",本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较详细的了解了上海老饭店历史,以及上海老饭店本帮菜的传承及创新。
前言
上海老饭店是上海菜的发祥地,有着130年的历史之源。以最原汁原味的正宗本帮经典菜肴而闻名海内外。老饭店坐落于著名旅游胜地——豫园商城北端,福佑路、近旧校场路上。作为上海本帮菜的重要发源地,始终秉承本帮菜传承发展理念,虽浓油赤酱,却咸淡适中,甜上口而咸收口。近年来,随着老百姓饮食习惯的改变,老饭店在传统本帮菜的烹制基础上,还引入了中餐西吃、健康饮食、时令季节创新菜等概念,中外宾客也纷至沓来。
近年来,上海老饭店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传统本帮菜点的经营特色,先后被授予“中华餐饮名店”、“中华老字号”、“中国优秀品质饭店”、“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名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等。这些足以说明老饭店在上海本帮菜的领域是一块经久不衰的老牌子。
考察过程、内容和方法
2.1考察过程
考察地点:上海老饭店(豫园店),福佑路242 号
考察时间:2020年10 月18 日10:00~12:00
考察过程如:
1) 集合签到,老师进行环节介绍,并说明注意事项。
2) 上海老饭店工作人员带领参观饭店环境,介绍饭店历史。
3) 饭店名厨带领参观厨房和点心制作间,介绍烹饪流程,并现场演示八宝鸭和小笼包的制作方法。
4) 我们走向街头,对路人进行访谈。
5) 饭店名厨向我们介绍饭店本帮菜的传承和创新,我们对名厨和饭店经理进行访谈。
2.2考察内容
2.2.1听饭店历史介绍
上海老饭店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的荣顺馆。1880年以后,生意做大,在继续经营荣顺馆的同时,在法大马路(今金陵东路),近今福建南路处开设新荣顺馆。顾客都知道荣顺馆,就将旧校场路的荣顺馆,称之为老荣顺馆,称法大马路的荣顺馆叫新荣顺馆。在1915年,张杜氏和张晓亭在四马路(今福州路),也是近福建路,再开设一家菜馆,叫德源馆。上海解放后,“老荣顺馆”重新登记执照,经过多次变更,1993年,上海老饭店改建,经营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并经过2007年2月、2012年8月大规模改造、改建后,增设大型宴会厅后重新开张营业,饭店可以同时容纳1200人用餐,拥有30余间老上海特色的包房,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2.2.2参观厨房和点心制作
上海老饭店名厨带领我们参观厨房和点心制作间,介绍烹饪流程,并现场演示八宝鸭和小笼包的制作方法. 在长期实践中上海老饭店名厨总结出一整套独特的,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厨艺绝活,在选料上注重活、生、寸、鲜,刀工上讲究细、匀、古、雅,烹饪技法以烧、糟、煨、爆见长,调味咸、甜、糟、香为主,口感上软、糯、绵、爽,浓油赤酱而不失其味,甜上口、而咸收口。在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上海本帮菜不仅形成了自己的风味特色,而且积累了诸如虾子大乌参,八宝鸭,油爆河,青鱼秃肺,糟钵头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经典菜肴,本帮菜所独有的地方风味和独特的烹饪技艺已构成了上海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 3考察方法
本次社会调查的考察方采用实地观察、专访、随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过程如下:
1) 我们实地观察了厨房和点心制作间及八宝鸭和小笼包的制作方法。
2) 我们对上海老饭店名厨和副总经理进行了专访,听他们介绍了上海老饭店的历史及本帮菜的特色。
3) 对路上行人就一些问题进行了随机访问,就他们了解本帮菜的途径、本帮菜的印象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4) 我们对路上行人就进行了问卷调查。按准备好的问卷格式,我们对路上行人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过程与统计分析
本次社会调查的对象,以上海老饭店顾客为主,同时也调查了附近的游客;结合老饭店内部人员的调查进行总结与统计分析。本次共完成问卷15份,其中游客13份,上海老饭店工作人员2份,对一些重点数据分析如下:
(1)您的年龄:
本次共回收15份问卷,年龄在60岁以上的4人,年龄在20岁以下的9人,年龄在20岁至60之间的2人。这次调查问卷中中年人较少,可能和中年人比较忙有关系。
(2)你是否听过上海老饭店:
通过对15份调查问卷分析,80%的人听说过上海老饭店,说明上海老饭店在大众中有很高的知名度。
(3)人们从哪里得知了上海老饭店:
通过对15份调查问卷分析,73.4%的人是从网络途径中得知上海老饭店;13.3%的人是从亲朋好友中得知;还有13.3%的人是陪着朋友或家人来上海老饭店就餐的。通过这个问题的分析可见,人们主要通过网路途径获得资讯。
本次社会考察的体会和收获
这次参观考察的时间虽然较短,但收获甚大,加深了我对企业文化和传承的认识;上海老饭店在结合老字号和非遗品牌的发展保护上,始终秉承厚积薄发、传承创新的理念,立志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品牌复兴潮流的排头兵。这次的社会调查,我从害怕与陌生人交流到最后与他们侃侃而谈,不仅帮助我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而且也让我从形形色色的人身上,学到了他们的优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忙碌的一天中我也体会到了社会实践和考察的快乐,在实践中也使自己得到了进步,不仅是现在,对我的将来也是意义非凡。在这次的考察中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年轻人以及外地人认为本帮菜浓油赤酱,一部分人认为本帮菜口味偏甜,与大饭店无法相比,认为大饭店比本帮菜跟要好吃,而一些本地人尤其老人认为本帮菜是他们童年的味道是上海的特色,认为他虽然是浓油赤酱,却咸淡适中,甜上口而咸收口。当然,为了能够让年轻人适应本帮菜,老饭店也增加了新的东西,在传统本帮菜的烘制基础上,引入了中餐西吃、健康饮食、时令季节创新菜等概念,使中外宾客纷纷进入,由于这样的改变,让老饭店坚持到了现在。我想这也是很多本帮菜的饭店都关门了,而只有这家店,开到现在,坚持到现在的原因。一个饭店如此,我们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我们不顺应时代的发展,时刻调整自己,必将被时代淘汰,成为时代的弃儿;通过这次考察,更加坚定了我努力学习,争做时代弄潮儿的信念!
来源:周到
月16日上午,商务部服贸司司长王东堂率商务部代表团前往长沙市南景饭店,对餐饮行业市场经济复苏进行调研,对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导。
在此次调研期间,王东堂一行参观了南景饭店透明厨房,仔细检查了食材和安全生产情况,并与董事长康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康希就疫情开放前后的经营恢复情况、湘菜的传承、发展、创新、高质量产品提升、客服满意度体验感以及国家对餐饮行业支持的优惠政策和长沙市良好的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参与调研的领导对南景饭店疫情困难期间,能稳定企业用工岗位,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30年不忘初心的专业、专注精神表示充分肯定,鼓励康希继续做好行业带头作用,坚守本心、本味,守正创新研发出更多、更安全、更健康的湘菜,努力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创造价值。(通讯员 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