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17日下午,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举办“老广粤享红色梅州”梅州高铁旅游推介会,会上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梅州旅游优惠政策,广州市多家旅行社现场联合推出多条梅州旅游线路及产品,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协作办、广州市对口帮扶梅州指挥部和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同宣布“老广粤享红色梅州”旅游季正式启动。
据了解 ,“老广粤享红色梅州”梅州高铁首发尊享团将于10月18日出发,由广之旅联合金马国旅、广东中旅、太易国旅、假日通国旅等多家旅行社组织的200名广州游客乘高铁赴梅州游览。本次高铁首发尊享团3天行程涵盖梅州三河坝烈士纪念碑、叶剑英纪念园等多处红色资源及著名景区(点)。首发团将会受到梅州市人民的热烈欢迎及盛情款待。
广之旅副总裁、国内游业务负责人文爽表示,梅州一直以来都是广东游客最喜爱的省内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广之旅围绕梅州红色旅游资源,以"缅怀革命先烈,重走革命道路"为主题,研发的“梅州3天,三河坝、夜游客天下、雁南飞茶田、广梅产业园”线路,在暑假期间深受亲子家庭的喜爱。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后,市民游客的爱国热情持续高涨,梅州的红色旅游已成为近期市民选择省内游的热门线路之一。
除了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世界客都”,梅州还拥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秀丽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梅汕铁路的开通,极大缩减了广州到梅州的时空距离,从过去6小时左右到现在不足3小时半的通行时间,使得广州街坊乘高铁到梅州品美食观美景更加便捷,广州市市民将掀起“老广粤享红色梅州”的新高潮。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曦图/受访者提供
7月21日,由广东移动、新媒股份联合举办的首届“5G+粤享K歌大赛”在广东全球通大厦启幕。
启动仪式上,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陈小锐致开幕辞。他表示,当前正值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速推进电视行业高清超高清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粤享K歌大赛活动,积极推动5G+4K/8K+AI优质内容供给、产品创新、便捷传输、服务升级,不仅能给家庭生活带来新体验、新产品和新服务,也将有效推进广播电视供给侧改革,为数字广东、智慧家庭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东移动副总经理杨斌表示,在省委省政府“推动4K电视网络应用产业发展”的号召下,广东移动把IPTV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产品进行推广。
截至今年6月,广东移动IPTV客户规模达1400万。此外,广东移动积极打造“1+2+N”智慧家庭产品体系,开启全千兆时代“数智心生活”。一是大力发展千兆连接,通过全光WiFi和场景化宽带,为用户提供千兆极速体验。二是打造两个服务入口,创新推出兼容多种通信协议的超级网关、智慧家庭中枢的和家亲APP。三是推出N个智慧家庭场景应用,聚合超百款生态硬件,重新定义智慧生活方式,为超过1900万家庭用户提供更智能、舒适、便捷的家庭生活。
新媒股份总裁杨德建表示,作为连接千家万户的数字化传播介质和智慧家庭的重要入口,新媒股份一直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的家庭大屏服务,全力打造互联网新视听头部平台。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推动智慧广电建设,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数字生活,新媒股份将和广东移动及合作伙伴一起,积极探索新时代的数字家庭构造与发展之路。
本次活动除了启动“粤享K歌”大赛外,广东移动还发布了“1+2+N”智慧家庭产品体系。为了让用户更好地体验千兆宽带服务,广东移动推出全光WiFi组网产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沈钊
容7倍至144.65平方公里的
广州科学城
未来将变成什么样?
权威规划设计图来啦!
日前
黄埔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关于公布实施
《广州科学城提升规划深化设计》的通告
不仅公布了用地规划、空间结构
产业组团布局、道路交通系统
生态网络结构、公共服务核心
等多项规划设计图
更是首次提出
“云埔中心区”的硬核概念
总体规划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
扩容7倍后的广州科学城
总面积约145平方公里
包含原科学城、云埔工业区、东区
永和开发区、长岭居以及
广石化等地区
将打造成为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
并实现
国际创享智造谷,湾区生态智慧城
的发展愿景
整个科学城,将沿总部经济带,串联政文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形成多核驱动的发展强轴,为黄埔创新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其将结合重要交通廊道,串联多组团发展,形成“一环、三心、双轴、多片区的总体结构”。其中,“一环”为总部经济发展环,“三心”为政文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双轴”为2条发展次轴,“多片区”为10个多元发展片区。
在区域定位上,科学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引擎,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示范区。
产业规划
打造“中国智造”标杆产业
科学城产业发展定位为“全球智能制造基地”和“中国智造品牌中心”,将培育壮大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智造”标杆产业。
在生物医药领域
黄埔区将率先在科学城布局约6.5平方公里的生物安全园区,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试验区。此外,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港作为国内首个以中试为主的生物安全产业园也在筹建中。
生物安全创新港效果图
在新基建领域
科学城将创建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区,重点打造航天云网、阿里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中船“船海智云”等一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面积约65万平方米的中国新基建产业园亦已提上议程,打造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标杆。
在传统产业领域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升级高端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船舶修造、健康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重塑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条。
依据现状产业基础和行政边界,结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为五大产业组团,包括科学城中心研发办公组团、萝岗政文中心研发办公组团、大沙研发办公和智能制造组团、永和智能制造组团以及云埔东区智能制造组团。
交通规划
构建“五横六纵”高快速路网
规划11条地铁线路、48个地铁站
交通规划方面,构建“五横六纵”高快速路网结构,提升联系效率。同时,加快推进机场第二高速建设;落实开放大道快速路升级方案;落实开创大道南段快速路升级方案。加强规划区城市道路与高快速路的衔接,实现与湾区节点城市和交通枢纽1小时互达。
此外,科学城的地铁线路将增加至11条,新建商业楼宇以空中连廊相连接,打造200公里风雨连廊和“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慢行系统,将城市规划提升成果与市民共享。同时,在落实交通提升规划基础上进行地铁线网优化,包括新增1条地铁线;调整5条地铁线位,48个地铁站(换乘站13个),新增1个轨道换乘中心(萝岗换乘中心),66%的地铁800米半径覆盖率。
生态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街坊5分钟可达公园
10分钟内可享公共服务设施
生态方面
则以构建山廊、水廊、绿廊为目标,通过联通水系构建公园体系,控制防护绿地,形成“两心、多点、链山织水”的生态网络结构。
连接、改造河涌水系7处,布局6处一级湿地、3处二级湿地,新增2个森林公园、7个专类公园。未来,科学城将实现人均绿地面积≥9.6㎡的目标,城市蓝绿空间占比达到56%,水面率达到6%,绿化覆盖率达到50%,居民5分钟可达公园。
乌涌改造效果图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面
将搭建一个“提质增新”的配置体系,打造6个“集聚高效”的服务核心,划分32个活力单元的“创享单元”,让居民不出10分钟,便可用上基础生活服务设施、共享生产服务设施和创新创业服务设施等。
云埔中心区 VS现状中心区
《深化设计》首次提出了
“云埔中心区”这一概念
并特别公布了
现状中心区和云埔中心区
两个核心节点的设计方案
TA们在发展目标和空间结构上
互补互异
现状中心区
打造1.5公里商业街,建设空中云道
现状中心区,即科学城广场及周边地区,将打造成为配套齐全的活力之城,绿意盎然的生态之城,尺度宜人的慢性之城,并构建“一横一纵一环”的空间结构。
一横:挖潜蓝轴横向空间,打造1.5公里长贯穿科学大道东西向活力商业街,营造亲水活力生态空间。
一纵:适度提高纵向绿轴广场的开发强度,增加商业、文化、人才居住等配套功能,并强化纵轴空间与周边山体、地铁站的直接联通。
一环:设计空中云道,串联中心区7座山体公园,形成整个中心区慢行体验环道。
云埔中心区
打造乐活河谷,建设复合智造园
云埔中心区则将打造成服务科研、支持智造、缔造激发科技创新转化的智慧交互都市,立足生产,面向生活,构筑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多元乐活之城。其规划为“一轴一带、双心联动、多片发展”的空间结构。
一轴:联系穗港合作园和片区核心的智互交往轴。
一带:依托细陂涌打造乐活河谷,形成蓝绿休闲带。
双心:围绕轨道站点打造的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核心。
多片:外围布局的创新型生活单元与复合智造园。
作为黄埔的主体园区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
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科学城已吹响发展“冲锋号”
全力建设“万亿”工业强区
广州向东
一座科创新城正呼之欲出
一起期待科学城的惊艳蝶变吧~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缪璟 何瑞琪 通讯员 埔宣
部分来源 广州黄埔发布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