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coco的忠实粉丝吧,没吃早饭10:30来两杯,下午困了来两杯,心情不好来两杯,逛街手里拿两杯......
扯远了,喝了N年N杯coco后,发现自己的饿了么可以拉出来一长串订单,可以写出一系列点单攻略,先更一波常规的~
【莓莓拿铁咖啡】
得知coco出了新品,我是激动的,但是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是拒绝的,什么奇怪的搭配……按捺不住又想尝尝,就买了两杯~
好喝的说,酸酸甜甜的莓莓果肉配上牛奶咖啡,很有层次的口感,没有踩雷,开森!
< class="pgc-img">>【牛奶三兄弟】
中杯去冰半糖,牛奶三兄弟还是去冰比较好喝,和奶茶三兄弟比起来,偏爱这一款,全糖口感偏甜,建议半糖,冰牛奶加上珍珠布丁仙草,简直是绝配。
< class="pgc-img">>【法式奶霜咖啡】
L热无糖,之前咖啡类的产品附近店铺没有,最近店铺升级之后多了很多咖啡类的单品,我是很爱coco的奶霜,奶霜配一切,咖啡也不能错过!点了无糖,有些苦,建议半糖最好,不然可能会喝不习惯,困困的下午来一杯,超级精神有木有!
< class="pgc-img">>【奶霜莓莓果茶】
大杯去冰半糖,莓莓果酱和奶霜都是甜的,这款点半糖或者三分糖刚刚合适,奶霜和水果茶的搭配很胖人的说,不过满满的治愈感,喝起来超级幸福!唯一不足就是喝到最后会有点腻~
< class="pgc-img">>【coco奶茶】
大杯少冰半糖,有时候加料的奶茶实在喝不下,就会点一杯什么也不加的,纯奶茶!我是不太爱点加很多料的奶茶,喝起来太撑了,有时候还没有喝过瘾就剩下一堆小料,纯奶茶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饭后来一杯,超级过瘾,日常续命神器!
< class="pgc-img">>【戳戳鲜柚养乐多】
大杯少冰全糖,这款算是除了咖啡类以外最贵的饮品了,20一杯,缺点还是很明显的,加了西柚会有些发苦,口感也会有些涩涩的,表现力不如其他的养乐多饮品,适合尝尝鲜。
< class="pgc-img">>【法式奶霜红茶】
大杯热半糖,我的最爱,加冰以后略苦不好喝,所以最喜欢喝热的,日常会加一份鲜芋,加料的话基本上就不吃饭了,饱腹感还挺强的。空调房续命必备神器,点的最多的一款,很爱了!
< class="pgc-img">>【柠檬霸】
大杯去冰半糖,不经常点但是偶尔会喝的一款,半糖有些酸了,应该点全糖的说,喝完有点倒牙,还是比较爱奶茶和奶霜系列的~
< class="pgc-img">>【奶茶三兄弟】
大杯去冰半糖,点的次数不少,但是喝到最后很痛苦,因为大杯加料的感觉像是在喝粥,基本上喝完奶茶就放弃了,但是还很爱,仙草布丁珍珠加奶茶,完美。我还试过再多加了一份红豆,能抵一顿半的饭,哈哈~
< class="pgc-img">>你最爱喝coco的哪款奶茶呢?
>近,喜爱甜食的京蜜又有了新发现,在CoCo都可龙湖长楹天街店,不仅仅出售奶茶饮品,而且还推出了各种口味的比利时松饼。
作为中低价位奶茶品牌的佼佼者,CoCo奶茶一直备受学生一族欢迎,特别是加芋头珍珠的茉香奶茶,当时一经推出,便被很多网红达人、美食博主们推荐,CoCo奶茶也因此成了很多人喝下午茶的首选。作为码字党的京蜜,找不到灵感时也喜欢点上一杯Coco奶茶。
那么,CoCo的松饼味道又如何呢?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京蜜和小伙伴一同来到CoCo都可龙湖长楹天街店,买了六款不同口味的比利时松饼评测一番。这些松饼究竟味道如何?哪一款最值得打卡呢?请跟随京蜜的脚步一探究竟吧!
No.1 熔岩巧克力
京蜜最先品尝的一款松饼叫“熔岩巧克力”,从内到外基本全是巧克力。除了饼身加入了巧克力粉,外缘的装饰和内里的夹心都用了巧克力酱,目前优惠价8元,对喜欢巧克力的朋友来说,应该很“友好”了。
不过,京蜜有一点特别想吐槽,就是店里不会提供叉子,只能用附送的小纸袋包着吃,由于外面淋了巧克力酱,即使用小纸袋包着,巧克力酱还是很容易沾到手上,这一点难免要扣分了。
京蜜评分
(外观、口感及性价比每项满分均为5星)
熔岩巧克力
(原价13元,优惠价8元)
外观:★★★
口感:★★★★
创意:★★★
性价比:★★★★
No.2 疯狂草莓
这款有个非常特别的名字“疯狂草莓”,听起来很有吸引力,没想到外观更“撩人”。饼身上覆盖着草莓味果酱的涂层,还撒满了草莓味的饼干碎,像极了散落一地的浪漫樱花,从颜值方面来讲,无可挑剔。
至于口感,也非常加分。这款松饼里面夹着新鲜的草莓果酱,果酱里有酸甜可口的草莓果脯,轻轻咬上一口,感觉非常清爽,丝毫不甜腻。整体来看,这款松饼值得点赞,如果说要提一点“锦上添花”的小建议,把夹心里面的草莓果酱再多加一点,那就更棒了。
疯狂草莓
(原价14元,优惠价9元)
外观:★★★★★
口感:★★★★★
创意:★★★★
性价比:★★★★
No.3 金沙榛子
“金沙榛子”一款的造型很有特色,一半裹满了巧克力酱和榛子碎,另一半是普通的毫无装饰的松饼,这样可以同时体验两种不同口感,还是很有创意的。目前7元的优惠价,性价也比较高。
但这款松饼有个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加入的榛子量不够充足。按理说,既然在品名中突出了“榛子”这一原料,就要把料加得足一些,只是加入少量的榛子碎,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金沙榛子
(原价12元,优惠价7元)
外观:★★★★
口感:★★★
创意:★★★★★
性价比:★★★
No.4 蛋黄纯心
品尝完造型出众的“金沙榛子”,京蜜接着吃了一款看起来平淡无奇的“蛋黄纯心”。本来很期待这款造型上没有过多粉饰的松饼,在品尝时能获得意外的惊喜,可惜它并未能满足京蜜心中的期待。
这款“蛋黄纯心”,正如其名,里面是蛋黄夹心,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口味如此单一,实在是缺乏吸引力。另外,这款在价格上也毫无优势可言,原价14元已经相对较高,而且没有任何优惠折扣,所以京蜜暂时不推荐大家购买。
蛋黄纯心
(售价:14元)
外观:★★
口感:★★
创意:★
性价比:★
No.5 可可麻糬
最后,京蜜要评测的是两款加入了麻糬夹心的松饼,一款是可可麻糬,另一款是红豆麻糬。对巧克力情有独钟的京蜜,首先尝了可可麻糬,感觉里面的麻糬夹心不仅分量足,而且十分Q弹,中和了巧克力的甜腻。
虽然这款“可可麻糬”和“熔岩巧克力”造型极其相似,但外面淋的条状麻糬,看起来很有创意。这款“可可麻糬”原价11元,优惠价6元,性价比也很高。不过“熔岩巧克力”存在的小缺憾,“可可麻糬”依旧难以规避,就是在食用时,很容易把巧克力酱沾到手上,所以分数还是要稍微打些折扣。
(原价11元,优惠价6元)
性价比:★★★★★
No.6 红豆麻糬
被可可麻糬圈粉了的京蜜,又继续品尝了“红豆麻糬”。不过这款“红豆麻糬”相比于“可可麻糬”,口感上就有些勉强了。由于松饼表面没有涂抹任何果酱,口感很是单调,而且里面的红豆也有些少,配料不足也是一大减分点。
虽然这款“红豆麻糬”原价11元,优惠价6元,价格设置上还算合理,可是由于本身口感单一、用料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性价比并不是很高。所以,如果你喜欢麻糬夹心,京蜜还是更推荐品尝“可可麻糬”。
红豆麻糬
性价比:★★
综合来看,京蜜觉得还是颜值与品质俱佳的“疯狂草莓”最值得打卡。如果你是CoCo奶茶的忠实粉丝,不妨在点完奶茶后,也来上一块松饼,相信奶茶喝起来也更有滋有味。
【京蜜贴士】
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特约记者 李洪力
“开了两家奶茶加盟店,半年亏了140万。”2022年2月20日,某知名茶饮店品牌加盟商张超向《时代周报》记者抱怨,奶茶突然不“香”了。
他坦言,造成店面持续亏损的原因很多,首先,自身要承担加盟费、门店、物料、物流等高昂成本;同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品牌方既没有专业运营模式、产品研发规划,也没有完备的供应链体系。
这正是茶饮行业终端加盟商的真实写照,此起彼伏的唱衰声充斥在整个茶饮赛道。近期,网红茶饮店鹿角巷被疯狂山寨、喜茶因裁员30%登上热搜、奈雪的茶(02150.HK)公告预亏1.35亿元、茶颜悦色长沙关闭87家门店……
而事实上,自2019年茶饮行业兴起时,除了茶饮企业自身竞争以外,其中不乏一些传统老字号品牌跨界前来搅局,但却以失落收场。如1828王老吉草本新茶、娃哈哈奶茶店等在去年相继曝出加盟商维权事件。
与此同时,一些借助明星代言造势的尾部品牌,更是在危险的边缘试探,吴昕代言的奶茶品牌“茶炯”被曝收割加盟费后“跑路”、马伊琍代言的“茶芝兰”陷7亿奶茶加盟诈骗案、李维嘉代言的“快乐方程式”暴雷翻车等。
“中国茶饮市场已进入竞争的下半场,一线城市的茶饮品牌、消费需求正趋于饱和,行业红利也在逐渐消退。”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清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就目前的市场环境而言,“活下来”要比“活得好”更重要。一旦资本热情退却,预示着茶饮行业将面临洗牌。
部分头部品牌陷入焦虑
自2015年起,资本、创业者们开始追捧茶饮赛道,这预示着该行业进入大爆发时代。直到2021年,茶饮赛道逐渐由热转冷,多家茶饮头部品牌被曝出生存危机。
去年11月,茶颜悦色官方微博发文称长沙关闭87家门店,这已是去年第三次集中临时闭店,而这次关店的消息一度登上微博热搜。一个月后,其又因一场近万人大群高层领导与基层员工间的“口水战”再度登上热搜。期间创始人吕良透露,疫情期间茶颜悦色一个月亏损2000多万元。
紧接着,虎年伊始,“喜茶将裁员30%”也登上微博热搜,喜茶公开回应称相关传闻为不实,但舆论之风反而愈刮愈烈,其又被媒体曝出“内部管理、员工薪酬矛盾”等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奈雪的茶日子也并不好过。2月8日,据其发布的最新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1年营收达42.8亿元至43.2亿元,经调整亏损为1.35亿元至1.65亿元。去年,奈雪的茶摘得“新茶饮第一股”之后,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上市即遭遇破发,股价自上市以来已跌超6成。
上述三大头部品牌不约而同进入艰难处境,也预示着,高速崛起的茶饮赛道在经历过资本热钱涌入后,正趋于冷静。
据《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新茶饮市场增速,由2020年的26.1%下滑到19%。在疫情冲击下,超70%的茶饮新品牌无法支撑超20个月。另据艾媒咨询数据也显示,2021年全国存活超过1年的奶茶店占比仅为18.8%。
“就目前新式茶饮的商业模式,要想盈利是非常困难的。”艾媒咨询CEO张毅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从企业自身而言,虽然成本可以挤压、财务报表可以调整,但昂贵的店面租金、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等,是无法支撑其持续盈利的。另外,新式茶饮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新茶饮的商业模式普遍都存在很大缺陷,即在烧钱冲规模之后,如果没能及时上市,或将未来成长和变现风险转嫁给市场,那么就可能一败涂地。
“而裁员也说明企业已预见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原有的模式,注重效率、收益率,才可能保证自己不先于对手倒下。”沈萌说。
跨界者一地鸡毛
在喜茶、奈雪这样独立的新式茶饮品牌崛起后,各行业的品牌巨头也试图参与其中,“跨界开奶茶店”成近年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步入茶饮赛道的企业,既包括乳业品牌蒙牛、新希望,又涵盖传统老字号饮料品牌王老吉、娃哈哈、北冰洋、维维豆奶等。另外,药企同仁堂、餐饮品牌海底捞、乡村基也入局抢食,甚至国家队中国邮政、中国高铁也前来搅动局势。
但早在去年,一些跨界品牌奶茶店就开始露出端倪,1828王老吉草本新茶、娃哈哈奶茶店相继被曝出因虚假宣传、长期亏损等问题遭加盟商集体投诉。
就此,《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了多名跨界品牌加盟商发现,很多创业者抱着极大热情,幻想着“高额利润”入局,实则却是“空中楼阁”。
据张超讲述,2020年他以单店加盟的形式开了一家奶茶店,并一次性交付了25万元的加盟费,其中,13万元是运营体系服务、技术培训以及成熟供应链费用,10万元是店面设备和收银系统费用,以及2万元合作保证金。另外,其还需要约10-15万元的装修费以及约10万元的租金,总体的开店成本大约50万。
“前期的投入远远高于品牌方事先给出的总体报价。”张超说。
浙江湖州的加盟商刘利也深有感触。他对记者讲道,其交完加盟费后,品牌运营方就成了甩手掌柜,并没有正规的线上运营团队,委派过来的督导也是敷衍了事,奶茶店唯一运营措施就是降价促销。
对于以上现象,一名连锁行业人士向记者道出实情,跨界做茶饮的品牌基本都选择加盟模式,甚至某些老字号企业是通过品牌授权的方式交由第三企业运营。第三方企业利用老字号品牌的影响力,可以快速拉拢加盟商,且在短时间内获取加盟费、物料费、服务费等利益,但却不能赋能加盟商。
“实际上,这是在利用品牌价值变现,明显是把风险转嫁给加盟商,通过收取加盟费‘赚快钱’。”该连锁行业人士称。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对记者表示,连锁店品牌的经营比产品品牌要难很多。娃哈哈、王老吉等品牌起于 “渠道为王”的时代,他们的思维还是快消品的玩法,连锁化经验不足,很难服务好加盟商。如果品牌商只以收加盟费的形式实现毫无风险的快速变现,收割消费者和加盟商,势必要被行业所唾弃。
尾部品牌乱象丛生
茶饮行业热度高,处于尾部的品牌也开始跃跃欲试,包括山寨头部品牌、依托明星代言的小微品牌。
先从山寨乱象看,2月16日,央视财经报道的“网红奶茶品牌“鹿角巷”花1个亿打假7000家山寨店” 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该品牌首席执行官赵越超表示,“最夸张的时候,我们全国只有114家直营店,假的店有7000多家。当取得商标以后,进行打假和拆除招牌的行动,经济成本达到了一个亿左右。”
但事实上,在市场上山寨乱象随处可见,例如“茶颜悦色”此前就遭“茶颜观色”抄袭,并还被“反咬”侵权,去年4月,“茶颜悦色”起诉“茶颜观色” 不正当竞争侵权一案终于获得胜诉,获赔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累计170万元。去年6月,上海查处21家“假CoCo”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据新闻晨报报道称,山寨CoCo店老板还曾表示,正版CoCo都可、一点点奶茶根本无法和其竞争,因其原材料、加盟费远远低于正版品牌。
除了山寨乱象,茶饮加盟骗局更是层出不穷。去年9月,关于湖南卫视主持人李维嘉疑代言的一家茶饮公司跑路而导致加盟商受骗,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轰动。同年5月,上海警方披露了上海首例以虚假品牌茶饮招商网站吸引加盟商、虚构履约能力骗取加盟费的“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涉案金额7亿余元,“茶芝兰”等茶饮品牌涉及其中。
“于创业者而言,茶饮已不再是一条优质赛道。”水果捞头部品牌榴芒先生创始人刘鸣对记者表示,真正能实现盈利的头部茶饮品牌,其对审核加盟商条件极其严格,其中包括加盟商要有核心的商圈位置、丰富的从业经营、充足的现金流等,有些品牌加盟商通过率仅为千分之五。
在刘鸣看来,当奶茶赛道越来越宽的时候,头部品牌的调性越来越强,初创者很难加盟一些头部品牌,只能通过一些快招公司、骗子公司通过0门槛交钱入局。
而在朱丹蓬看来,国内的茶饮行业已进入下半场洗牌阶段,“去泡沫”正在加速演进,一些处于行业尾部的中小品牌将加速淘汰,市场也由 “增量”向“增质”过渡,头部茶饮品牌也将向着多元化与精细化、数字化方向推进。
(应被访者需求,张超、刘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