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秋冬季节的常见食物,红薯备受人们喜爱。它既可以蒸、煮、烤,也可以与米饭、粥等搭配食用,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软糯的粗粮食品。那么,红薯有哪些营养价值?怎么挑选?所有人都适合吃吗?
营养价值丰富
红薯原名番薯,原产于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现已广泛栽培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但在一些较北的地区,如我国黑龙江省也已栽种成功,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栽培红薯。
红薯虽然名字中带有“红”字,但它的颜色其实有很多,外皮有黄色、橙色、红色、棕色、紫色,而内部的颜色也从白色到黄色、橙色,再到粉色、紫色有很多种。
红薯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膳食纤维、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红薯品种多,膳食纤维含量又因品种而异,但总体来看,它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其升糖指数明显低于白馒头、白米饭和白面包。有研究表明,橘红色红薯所含的β-胡萝卜素远远高于黄色红薯和紫薯。β-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可以形成与视觉有关的视紫红质,有助于眼睛的暗视力发展。
挑选有讲究
红薯营养又美味,那么人们该如何挑选优质的红薯呢?
观察外表 选择表皮光滑、无裂痕、没有黑斑或虫眼的红薯。避免选择外表有褶皱、发软或发黑的红薯,这些可能是受潮或变质的迹象。
检查硬度 用手轻轻捏一下红薯,如果感觉很硬,说明是优质的红薯;如果轻易捏扁,说明可能已经不新鲜或内部有问题。
闻气味 新鲜的红薯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如果有发霉或刺鼻的气味,说明红薯可能已经变质。
选择合适品种 红薯有多个品种,不同品种适合不同的烹饪方式。例如,黄心红薯甜度高、质地粉糯,适合烤或蒸,而紫薯富含花青素,适合煮粥或制作甜品。消费者可根据喜好和烹饪需求选择合适的红薯品种。
红薯贮存不当,容易发芽,发芽的红薯一般不会像土豆那样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只需要把芽去掉就可以正常食用。但在保存过程中,如果红薯发芽后表皮呈褐色或有黑斑,很可能是受到了黑斑菌毒素的污染,这种毒素即使经过水煮,其生物活性也不会被破坏,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要食用了。
保存很重要
第一,先晾晒,别清洗。红薯买回来以后可以先晾晒三五天,这样可以降低红薯的水分,有利于保存。然后用纸张包好,放到阴凉通风处,温度既不要超过15℃,也不要长时间低于9℃,因为温度高了容易发芽、影响口感,温度低了容易冻烂。需要说明的是,晾晒好的红薯不要用水清洗,最好是带着本身的泥土,因为泥土干燥后,可以对红薯起到保护作用,而清洗后的红薯,保存过程中则很容易腐烂。
第二,不要把红薯裸放在地面上保存,否则很容易导致红薯长霉烂掉。可以准备一个纸箱,里面垫上旧报纸或草纸,把红薯放入纸箱内,上面盖一层纸,然后把纸箱密封好放到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因为纸箱可以透气防潮,而报纸或草纸可以吸收潮气,这样保存的红薯不会腐烂发芽或长硬心,而且越放越甜。
使用塑料袋保存也是可以的。将红薯用草纸或者旧报纸包裹起来,然后放入干净的塑料袋并扎紧袋口,放到干燥通风的地方,这样可以保留红薯原有水分,保持新鲜度,同时还不容易发芽。
食用要适量
红薯营养丰富,但有一些人群要适量食用,以免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胃肠功能较弱者慎吃。红薯富含纤维,消化过程中会延缓胃的排空,同时碳水化合物会刺激胃酸分泌,如果胃肠功能较弱者吃得过多,就容易出现反酸的情况。加之红薯中的膳食纤维在大肠中被微生物发酵时会产生气体,有的人因此会感觉腹胀。这类人群吃红薯除了要注意控制食用量外,还可以搭配叶菜、瓜茄类蔬菜一起食用,有助于缓解不适。
血糖控制人群需适量食用。虽然红薯富含膳食纤维,在一定程度上对血糖控制有好处。但煮红薯的血糖生成指数(GI)为77,去皮烤红薯GI更高,达到94,食用后会升高血糖。对于血糖高或糖尿病患者,建议选择煮红薯,并且少量食用,同时搭配低GI食物,比如叶菜、瓜茄类蔬菜、蛋白类食物,以减缓血糖波动。即使是血糖不高的人,也不建议单独吃烤红薯,因为它会快速升高血糖,容易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尤其是那种烤得香甜柔软甚至烤出糖汁的红薯,吃后升血糖速度更快。
红薯尽量不生吃。红薯生吃虽然可以部分消化,但较难嚼烂,建议做熟了再吃。此外,生红薯中抗性淀粉含量较高,还含有一些抑制消化酶分泌的物质,食用过多可能引起腹胀和消化不良。
此外,红薯表面一般会附有泥土和杂质,清洗时建议用水浸泡几分钟,配合刷子轻轻刷洗去除表皮污垢。若烹饪前需去皮,建议使用削皮刀轻刮表皮,保持果肉完整。对于喜欢带皮食用的消费者,更应彻底清洗,以确保食用安全。
多吃这5种紫色食物,美味养生两不误
有这么一类颜色的蔬果,其营养价值常被人们忽略,这就是——紫色食物。
根据营养学统计分析,紫色食物的营养价值相对高于其他色泽较浅的食物。紫色食物富含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含量也相对较高。
更重要的是,经国外研究发现,紫色、黑紫色的果蔬、薯类及豆类等食物,都含有一种叫做“花青素”的物质,它是许多紫色食物营养价值的关键所在。
吃紫色食物,好处这样多
1抗氧化,延缓衰老
花青素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最有效的抗氧化生物活性剂之一,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可有效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平衡代谢,延缓衰老。
2保护心血管
花青素高度的抗氧化性还有助于恢复血管弹性,一定程度上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时,花青素还有利于保护血液中的好胆固醇,减少坏胆固醇,是我们心血管健康的“守护卫士”。
经常摄入花青素还能延缓脑神经衰老,预防老年痴呆。
3缓解眼疲劳,改善视力
多吃含花青素的食物,可以增强眼部微血管弹性,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
除此之外,花青素还能活化促进我们正常视力的“视紫红质”的合成,有助于提高视力敏感性,预防重度近视及视网膜剥离。
4美容养颜
花青素被誉为“口服的皮肤化妆品”,它不仅能减缓皱纹的生成,祛斑美白,使肌肤保持弹性,还可以有效阻止紫外线侵害皮肤。
5种紫色食物,美味又营养
1桑葚
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是皇帝御用的果品,被称为“民间圣果”。
春天吃它还可以缓解春燥引起的大便不通畅等烦恼。但要注意的是吃新鲜桑葚,要选紫黑熟透的,每次20~30颗即可。
由于新鲜桑葚上市时间较短,还可以将它制成桑葚酒,也是一种很好的储存和食用方式。桑葚酒酒精度数极低,滋阴润燥的保健效果却很好。
桑葚酒
做法:
1、新鲜的桑葚洗净,晒干水分后捣碎成泥。
2、桑葚泥放入密封罐里,按照比例放入适量冰糖。桑葚和冰糖的比例是3:1。
3、密封保存3个月后即可饮用,期间要经常开盖放气,刚开始每天开一次盖,后面可以间隔久一些。
注意事项:1、泡好的桑葚酒低温密封保存,不宜存放太久。2、每天喝10-15毫升即可。
2紫薯
与红薯相比,紫薯的蛋白质含量更高,约为普通红薯的2.3倍;铜、锰、钾、锌是红薯的3—5倍;膳食纤维也更为丰富,延缓衰老效果较好,比较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一次食用过多,吃多了容易引起腹胀、呃逆甚至“烧心”感。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食用量应控制在50~100克。
紫薯南瓜小米粥
食材:100g小米 1块南瓜 3个紫薯 红枣少许
做法:1、紫薯南瓜洗净切块;2、高压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加入所有食材煮制25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滋阴补虚。
3紫皮洋葱
洋葱有着“蔬菜皇后”的美誉,还被称为天然的“心脏支架”,在春季食用有助于养阳,还含有微量元素硒及花青素,能够增强细胞活力,延缓衰老。
分享一道“五彩洋葱”,春天食用有助于温中和胃、养阳气,还有辅助降三高、杀菌消炎的作用。
五彩洋葱
食材:紫洋葱一个、红辣椒、蒜、葱各适量
做法:
1.红辣椒、葱切丝,蒜切末,洋葱切片
2.锅中烧油,油热后下入红辣椒和蒜末,炒出香味后放入洋葱翻炒
3.洋葱快熟的时候放入葱丝,加少量盐调味即可出锅
注意:①洋葱中的硫化物可能会伤害胃黏膜,所以胃溃疡病人要少吃;②过敏性皮炎、哮喘、过敏体质的人要少吃;
4茄子
茄子皮含有大量营养成分和有益的活性物质,而且茄子含有茄碱,它有抗氧化、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茄子要做得好吃,油少不了。但高油食物不利健康,那有什么办法让美味和健康兼顾呢?可以在烧茄子前蒸一下。
无油手撕茄子
食材:茄子、彩椒、虾米、大蒜、香菜
做法:
1、茄子切段再对半切开,上锅大火蒸5分钟,小火干焙虾米备用。
2、小香葱、青尖椒、红尖椒、蒜泥、香菜,加入蚝油、2勺生抽、香油小半勺以及三勺的水即成。
3、蒸好的茄子撕成长条码在盘中,调好的酱料淋在茄子上,撒上焙好的小虾米即可。
5紫米
紫米又被称作“补血米”、“长寿米”。平时多吃些紫米,可以补气血、暖脾胃。紫米中含有赖氨酸、色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铁、锌、钙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
但由于紫米属于糯米类,淀粉含量相对较高,所以在用量上可适当减少。
五色粥
食材:紫米50g,黄豆25g,绿豆25g,红豆25g,黑豆25g,白扁豆25g,大米100g
做法:
1、把各种豆洗净,清水浸泡一夜;紫米、大米用温水泡十分钟。
2、冷水下锅,把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锅内煮大约半小时到1个小时。
关于紫色食物,这些要了解
1紫米、桑葚掉色是因为染色?
不是。
其实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掉色很正常。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天然色素,所以在食用或者用水烹饪时很容易发生掉色的情况。
2紫色食物好处多,所以吃得越多越好?
要吃对才好。
不仅是紫色食物,所有有好处的食物都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①需要控制量,不盲目一次性吃过多。花青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它能够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但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是需要自由基的,人体的氧化和抗氧化要达到一个平衡;
②注意个人体质,不多吃。胃肠不太好的人不建议多吃抗氧化食物,以防对胃黏膜产生刺激;贫血、缺锌的人群也不建议摄入太多,花青素会妨碍矿物质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