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的时间仅有5年,却在全国各地开出上千家门店,且加盟店的存活率高达95%以上。
它主打现煮现卖的五谷饮品,掀起了健康茶饮的风潮,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追捧,一年卖出的奶茶多达5000万杯。
这个茶饮品牌就是沪上阿姨,下面就来说说它是如何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的。
1
高管夫妻辞职创业
开出茶饮店进军餐饮界
单卫钧跟周蓉蓉是一对夫妻,在还没创业之前两人都在美资500强企业里担任区域高级经理,一开始发展的地区是在山东,后来事业发展得还不错,两人便把家安在了上海。
创业是两人一直以来都有的念想,但还不确定要做什么,原本他们想要做类似赛百味、绝味鸭脖这样的连锁门店,因为可复制性强,却在偶然间看到了上海美食街上茶饮店门口大排长龙的现象,改变了先前的主意。
茶饮店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少,风险也较低,回本的时间相对其他项目来说更短一些,复制性也十分强,做得好的话想要发展几千家,甚至几万家门店都不成问题,因此夫妻俩决定了要进军茶饮界。
两人开的第一家门店选址十分特别,附近都是像麦当劳、赛百味、星巴克、太平洋咖啡这样的知名餐饮品牌,他们认为做餐饮一定要有氛围,把店开在美食圈中更容易吸引到顾客。
由于产品的制作灵感来源于上海老弄堂里做五谷粥的老阿姨,因此夫妻俩将品牌取名为沪上阿姨。
2013年7月18日,首家沪上阿姨于上海人民广场开业了,别看店面仅有25平米左右,这家店第一个月的营业额就达到了30万元。
2
五谷杂粮+茶饮,打造健康现煮饮品
近几年来,茶饮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光是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发达城市的茶饮店就多达几万家,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
这种情况下,倘若产品没有足够吸引人的地方,想要在市场上生存下来并不容易,因此沪上阿姨决定走差异化路线。
沪上阿姨主打五谷饮品,产品的创作灵感源自于上海老弄堂里常见的食物五谷粥,将健康又养生的食材与茶饮结合起来,口感不错同时又能满足人们健康饮食的需求,爱美的女性在喝奶茶的时候也不需要为产品热量而担忧。
只有优质的产品才能赢得顾客的芳心,而现在很多餐饮店的产品都是由中央工厂统一制作好再配送到门店的,这样做出来的产品口感和味道都不如现做的好。
为了提升产品的口感,沪上阿姨一直坚持手工现煮,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工艺,制造出现制的新鲜饮品。
在食材上,沪上阿姨用来制作产品的都是健康、品质又好的食材,例如紫米、糯米、应季水果等等。
一般茶饮店都会使用罐头食品来制作茶饮,而沪上阿姨的食材都是每日现煮的,就好比红豆,要先蒸后煮,时长达100分钟,让消费者吃进嘴里的都是新鲜、健康的食品。
另外,沪上阿姨十分关注消费者对门店产品的评价,为了及时听取消费者的意见,还专门设立了400客户投诉专线,并且定时浏览消费者在各个网站上写下的评价。
3
组建高配团队,进行品牌升级
沪上阿姨之所以能够在短短5年内实现快速而稳定的发展,其高配团队功不可没。
单卫钧和周蓉蓉都是从未踏足过餐饮界的外行人,但是夫妻俩善于网罗专业的人才来弥补他们的缺点。
沪上阿姨的团队成员至少拥有几年以上从事餐饮行业的经验,有的甚至是在业内打拼了十几年的资深餐饮人,这些成员大多来自星巴克、CoCo都可、麦当劳等知名餐饮品牌,他们的实力让品牌在发展的道路上充满了底气。
在品牌发展期间,沪上阿姨并没有因眼前获得的好成绩而止步向前,反而一直对门店形象、logo、产品进行更新迭代,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沪上阿姨十分重视新品的研发,不仅成立了专业的产品研发团队,还为了了解消费者的习惯请了美国的知名调查公司做调查。
每个季度,沪上阿姨都会上市2个新产品,同时淘汰2个旧产品,保持消费者的新鲜感,满足他们对于不同口味的需求。
正是因为沪上阿姨对品牌持续的更新迭代,才让品牌始终保有活力,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4
聚焦三四线城市,扶持加盟商
沪上阿姨把自身定位在休闲饮品,并以三四线城市作为主要的发展阵地。
在产品价格上,区别于一般饮品店二三十元的价格,沪上阿姨将价格定在了符合普罗大众消费水平的位置上,即9-16元,以平价高质的产品吸引消费者的购买。
虽然沪上阿姨的第一家门店开在了上海,但其并没有朝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方向扩张门店,反而将目光聚焦在三四线城市。
相比于一线城市来说,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购买力度较小,但大多数茶饮品牌都集中在繁华的大都市,小城市的竞争压力更小,发展空间也更为广阔。
2014年,沪上阿姨逐渐在天津、烟台、济南、大连、黄山、滁州等地开出门店,且开一家火一家,生意都非常不错。
门店的生意好自然就有很多加盟商找上门来,在加盟方面,沪上阿姨不但拥有稳固的后端建设,还会对加盟商进行专业的扶持。
发展连锁门店必须要有稳定的供应商,确保有充足的原料能够供应给门店,否则门店是无法维持正常运作的。
沪上阿姨与优质的供应商合作,保证了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还特地为门店定制了个性化原材料,形成竞争壁垒,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沪上阿姨有强大的信息化系统,能够帮助加盟商更好地实现进销库存管理、门店日常运营管理、会员系统管理。
另外,还邀请了业内的名人以线上课堂的方式,向加盟商传授有关于品牌、营销和产品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加盟商的专业水平。
成立仅仅5年就开出了1000多家门店,沪上阿姨能够在市场上迅速崛起的原因在于它的定位清晰,采取差异化的打法与竞争对手形成了区别,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产品、门店形象,提升了自身的实力,并且找准了适合品牌发展的主阵地,这些都是值得餐饮创业者学习的地方。
>新网安徽滁州1月11日电(记者 张强)随处可见的奶茶店、爆满的电影院和摩肩接踵的美食街……夜晚走在安徽省滁州市的商业中心,热闹氛围与寒冬之夜形成对比。窥一斑而知全豹,这里见证了滁州发展的年轻与活力。
1月8日,安徽省滁州市一家光伏企业的技术员工正在操作机器。张强 摄
日前,在2023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上,滁州被评为2023“中国最佳引才城市”。滁州已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据了解,“2023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活动由智联招聘、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多家专业机构参与组织评审。评委会从人才吸引力、人才保留率、人才活力三个维度进行城市就业大数据分析,最终评选出2023“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记者近日跟随中央及安徽省直媒体赴滁州市调研采访活动走进滁州,探寻滁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密码”。
政策引才:打造长三角吸引人才的集聚地
滁州市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是长三角一体化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也是坐拥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双圈籍”城市。
滁州市一家晶圆生产企业展厅中的部分展品。张强 摄
滁州市近10年GDP年均增幅居全国第一,2022年增速居安徽省第一、长三角第二。预计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0亿元、增长7%。
滁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文芳说,目前,滁州市已构建以打造长三角吸引人才的集聚地为目标,以实施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为牵引,以“双招双引”一体部署为抓手,以落实年度招才引智“十大举措”为重点,以开展“星耀滁州”系列人才活动为载体,以深化“四即四享”改革为保障的“六位一体”人才工作格局。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滁州的人才“吸引力”:2022年滁州市常住人口净增6万人,增幅居长三角第六位;科技创新指数增幅安徽省第一。2023年滁州市新引进院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670人、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6万人,同比均实现翻番;新建院士工作站7家;人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案例获评“全国百佳案例”……
平台聚才:把人才“服务站”延到上海
日前,2023中国·凤阳文旅推介会在上海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举行,近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企业家、商协会等代表为滁州市凤阳县文旅发展建言献策。会议还为4位嘉宾颁发了凤阳县人才工作顾问荣聘证书。
2023年12月23日,2023中国·凤阳文旅推介会在上海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举行。滁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凤阳文旅推介会在上海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举行,只是滁州市打造人才区域交流平台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滁州市聚焦长三角人才“富矿”,打破空间桎梏,推进与南京、苏州、杨浦、徐汇及长三角高层次人才联盟城市等地交流合作。其中,依托上海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市县联动每月举办人才系列活动,促进产才对接、项目合作。
同时,滁州还积极打造校地合作、科创承载平台。2023年以来组织1400多家企业赴近百所高校举行180多场招聘活动,推动俄罗斯工程院在滁州建立创新研发平台等。
产业用才:“产才融合”实现双向成就
在周文芳看来,人才工作不能就人才抓人才,必须紧扣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滁州市坚持以创新链为先导、以产业链为核心、以人才链为基础、以教育链为保障,推进“四链”融合发展。
1月8日,滁州市一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在向媒体记者介绍该企业产品。张强 摄
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效N型晶硅光伏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制造商和新能源项目开发企业。该公司于2022年7月在滁州成立,实现了当年落户,当年开工,一年之内实现投产。
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任军利介绍,滁州在人才服务方面一向都非常重视,搭建了政企对接帮扶机制,派驻首席服务员指导。“现在,滁州市‘满天星人才计划’出台后,对揭榜挂帅项目,滁州市委组织部还有专项补贴,最高200万元,这让我们企业对于揭榜挂帅工作更有积极性。”
“我是住在滁州,我有的同事家在南京,周末都会开车回去,时间只要40多分钟,非常方便。”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翁锦烽说,“公司2020年落地滁州时,滁州市政府积极帮助我们解决人才需求问题。如今几年过去了,随着企业的成长,我们也在帮助滁州培养晶圆制造人才。”
环境留才:“四即四享”服务掷地有声
人才竞争长期比环境。多年来,滁州优化“亭满意”亲商敬才环境,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完善“一窗一卡一网”服务体系,强化“金融助创+生活安居”保障。
1月9日,多家媒体记者在滁州市高教科创城里的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进行采访。张强 摄
记者看到,滁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开设了人才服务专窗、专线。该中心已制发“亭城英才卡”近5000张,提供交通便利、消费折扣、休闲旅游等专属服务近百项;开发数字人才服务平台,实现人才服务和人才政策“一窗通办、一卡通享、一网通兑”。
值得一提的是,滁州市积极推进人才政策“四即四享”改革,实行上级政策“来文即办、免申即享”,市级政策“随申即审、审定即享”,人才项目“集中评审、评定即享”,会议决策“一事一议、议定即享”,变线下年度集中申报为线上随时申报,兑现周期由过去一年一次缩短至3-7天。
据介绍,未来,滁州市将奋力打造长三角吸引人才的集聚地,加快建设英才荟萃的人才强市,为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完)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根据《关于开展电子商务(含餐饮外卖)领域塑料污染治理示范评选工作的通知》(滁商明电〔2022〕6号)等文件精神,经各县(市、区)商务局初审推荐、市商务局审核和局长办公会研究,拟认定明光清山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安徽永辉超市(万达广场分公司)、滁州顺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滁州香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安徽联升餐厅食品有限公司凤阳云霁街餐厅、定远县古茗奶茶店等6家企业为2021年度电子商务(含餐饮外卖)领域塑料污染治理示范企业。
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6月20日至6月24日。如有意见可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向市商务局反映(请注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3045625
传真:3028907
邮箱:czswjdsk@163.com
滁州市商务局
2022年6月20日
来源:滁州市商务局网站
初审:邓忠航
审核:胡文峰 审签:计芳
投稿邮箱:czrbxmt@126.com
2022.6.20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