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语
为了有效推动“粤菜师傅”工程向高质量发展,擦亮我区“粤菜师傅—新会陈皮美食”品牌,新会技师学院“新会陈皮风味菜研发中心”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定期举办新会陈皮风味菜研发品鉴会,引进烹饪名师、美食大厨开班授课。“粤菜师傅”遇上新会陈皮将迸发怎样的火花呢?
寒季进补
寒季已经进入到鼎盛时期,这个时候采用食疗滋润是最优质的选择。
众所周知,粤菜是一个海纳百川的菜系,融合中华各大菜系之所长,也融合了西式烹饪的技巧。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特别联合龟友网开启美味滋补全龟宴。
时间:2021年01月15日 下午14:30-17:00
地点: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冈州校区(广东省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三楼“新会陈皮风味菜研发中心”)
品鉴电话:0750-8257013
本期特邀嘉宾介绍/Profile/
周国祥
周国祥,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中式烹调专业教师,二级中式烹调师(技师),中式烹调师考评员;曾在多间五星级酒店担任炒锅工作,在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7年,具备扎实的专业操作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曾获2017年江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指导老师二等奖;2018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指导老师二等奖;参加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式粤菜厨艺项目江门市选拔赛,荣获一等奖;2019年联合利华饮食策划杯第八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中餐粤菜组荣获铜奖;在澳门粤港澳大湾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式粤菜厨艺项目中荣获“最佳创意奖”与“成绩优异奖”;2019年“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江门)中式烹调个人单项第二名。被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龟肉的滋补作用源自于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等成分,可用于治疗虚劳发热、潮热骨蒸、咳嗽上气、阴虚血热和肝肾阴虚等症状。
本次活动的嘉宾不但有周国祥老师
更有新会技师学院的校友、厨师
(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以上展出图片是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老师们的作品。无论是传统的中式烹调,还是西式的创意分子料理,都在这次的活动中等着你~
1月15日
这个星期五相约
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
在开始这个活动之前,先让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有关龟的食谱吧~
# 陈皮土茯苓老龟汤
土茯苓老龟汤是广东一带的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此汤方中的土茯苓曾被《本草纲目》记载为“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止泄泻”,乌龟则有滋阴潜阳、健身健骨的功效,入药最好选用金钱龟,但价格昂贵,故可选用一般的草龟来代替,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 陈皮乌龟炖鸡
乌龟炖鸡是由乌龟、土鸡、陈皮、香菇、红枣、虾仁、鸡蛋、等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美食,其中乌龟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功效。
# 陈皮红烧乌龟
龟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物质,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拥有舒筋治劳、止咳润肺的功效。
1月15日
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冈州校区
不见不散~
新会陈皮风味菜研发中心
新会技师学院“新会陈皮风味菜研发中心”位于学院广东省粤菜师傅基地内,致力于推动新会陈皮与粤菜的有机结合,为各大酒楼研发创新陈皮风味菜式,多渠道引进烹饪名师开班授课,提升本地厨师和学院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一批当地的名师名厨。开发“新会陈皮风味菜”专项技能培训标准,打造独具特色的“陈皮宴”。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技师学院与餐饮行业的综合性合作,共同为餐饮企业菜式搭配、菜品研发和烹调技术创新问题建言立策,推动 “粤菜师傅”工程高质量发展。
2020年9月24日新会陈皮风味菜研发中心正式启用
新会陈皮风味菜研发中心全貌
新会陈皮风味菜研发中心
来源:新会陈皮风味菜研发中心
日,商务部公布了“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的销售成绩。据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商平台监测,在本次“年货节”中,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45.9%。
美团买菜预制菜项目负责人表示,2021年预制菜增速较快,较2020年环比增长了四倍。盒马去年12月份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受访者对于“预制年菜”的接受程度不断提升,82%的受访者对“年菜套餐”有一定认知,且约65%的用户有尝试购买的意愿。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1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预制菜市场存量约3000亿元,如按年20%的复合增长速度估算,未来6-7年可达万亿元规模。
甚至有人直言:“预制菜‘干掉’了厨师!”不过,预制菜真的能开启下一个餐饮新食代吗?
预制菜汤品。
【现象】
预制菜迅速走红,但问题并不少
当下炒得火热的预制菜并非近两年才出现。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 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2000 年前后我国就有企业生产相关产品,主要面向B 端客户,有配菜也有调料包。近几年面向C 端销售,预制菜概念开始被反复提及。
从生产工序看,预制菜可分为生制预制菜和熟制预制菜;从生产阶段看,预制菜可分为净菜、半成品菜和成品菜;从食用方法看,预制菜又可分为即配菜肴、即热菜肴、即烹菜肴和即食菜肴。
“宅经济”助推预制菜发展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总消耗量达174.72万吨, 预计到2025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300亿元。叮咚买菜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倍,7天售出300万份,客单价增长超过一倍。阿里巴巴发布,春节期间淘宝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盒马预制菜销量增长345%。
起初主要供应餐饮经营者的预制菜,为何近几年如此火爆?成为备受消费者中关注的香饽饽?
牛仔骨、黑椒鸡扒等粤式快餐店常见的菜品也是适合制作成预制菜。
广东佛山市新雨润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速冻肉类制品的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0 年2 月,公司的电商平台销量突然迎来一个小爆发,销量非常好。”在此之前,该公司的产品主要面向批发市场、酒店饭店等B 端客户。负责人回忆,当时疫情刚发生,大家都无法外出,但物流可以正常运行,预制菜为大家提供了多样的选择。“疫情期间,消费者减少外出的次数,对预制菜的需求也就变多了,只要加热几分钟,就可以还原在饭店的美味,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方便的。”该负责人说道。
泰森中国产品总监张赟也认为,预制菜变火,疫情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不能外出吃饭的时候,预制菜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同时,预制菜是以肉类为主的大菜,适合正餐场景,且具有便利性,与外卖形成互补,共同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饮食需求。
“疫情发生后,‘宅经济’拉动预制菜从供应餐厅向供应家庭及个人消费者拓展。”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朱新华认为,预制菜的走红,是人口结构和消费升级演变的大趋势。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日益凸显,预制菜的懒人式做法让厨艺小白也能拿出几个硬菜,因此预制菜迎来爆发式增长。
预制菜选择少、口味差
今年春节,在倡导就地过年、宅家过年的情况下,预制菜销售火爆,成为年轻人居家过年的不二选择。
左为卖家秀、右为买家秀。图源网络。
在深圳原地过年的90后李宴也买了预制盆菜作为年夜饭。春节前,他在网上下单了价值1299元的盆菜,内有鲍鱼、海参、花胶等食材。“网上的盆菜种类都比较相似,少不了鲍鱼、海参,不过价格却相差甚远,比如佛跳墙,贵的2000元都有,便宜的几十块也能买到。”
谈及这些预制菜的味道,他直言:“一言难尽。”在加热环节中,李宴根据说明书顺利地完成这一步骤。但加热后,他觉得整道菜都变了,“完完全全从‘卖家秀’变成了‘买家秀’,没了食欲。”勉强试过后,他觉得还是外卖更香。
数据从另一个角度显示,预制菜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的美好。
江苏消费网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22年1月1日至2月10日,该省关于年夜饭预制菜的舆情共计56948条。调查报告也显示,目前预制菜市场存在的问题包括:菜品质量参差不齐、菜品口味有待提升、菜品标识不详细、菜品种类单一、物流配送及提货问题多等。
总的来看,对于预制菜,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安全问题,占比近三成,包括食材新鲜程度、制作流程是否干净卫生等。其中,有部分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预制菜出现变质腐败、食材不新鲜、菜内含有异物以及存在过期等现象。此外,消费者对预制菜品的味道满意度也较低,62.32%的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品口味一般。
【分析】
资本来了,预制菜能走远吗?
预制菜的火爆,源于从B 端到C 端的渗入,但当下它在C 端的运用场景仍有限。对C 端消费者而言,预制菜仍有不少需改进的地方。预制菜的C 端,面对的是有家庭聚餐需求、喜欢做菜又能力不足的消费者,但家庭用餐不需要天天吃大餐,预制菜中“硬菜”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会减少。
有人认为,预制菜目前的价格较高,菜式选择较少,其实也不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消费群体。
不过,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用餐需求的预制菜,还是得到了资本的青睐。
资本推动预制菜规模化
近日,瑞幸原创办者陆正耀创立预制菜品牌“ 舌尖工坊”,并宣布签约多家意向加盟商。2021 年11 月,鲜美来递交招股材料, 抢跑水产预制菜IPO 赛道。2021 年4 月,味知香登陆A股,成为内地市场“预制菜第一股”。企查查数据显示, 2020-2021 年,预制菜赛道共有23 起融资, 金额在百万元至亿元不等。
资本不断涌入这条新赛道的同时,也有人提出疑问:“是否以后去餐馆吃饭,吃的都是预制菜了?”毕竟此前便有业内人直指:“饭店里60%以上都是预制菜,办婚宴、寿宴的酒楼,70%是预制菜,只是消费者不知道而已。”
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认为,预制菜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不会出现外出就餐都是吃预制菜的情况。“预制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餐饮店在人力和时间上的成本,这是行业急需解决的现状,不过选择权还是在餐厅经营者手中。”
在他看来,预制菜的诞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家展现原汁原味的粤菜。以专注打造老龟汤、龟苓膏的龟孖孖为例,他们将一碗原本需要花费24小时熬制的老龟汤以预包装即食炖汤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经过简单的加热操作,5 分钟就能还原一碗正宗的广府炖汤风味。
对此,饶原生认为是资本的功劳,“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小打小闹是没法做出这么好的汤品,设备、供应链都需要资金。” 不过,饶原生也强调了这碗汤中人力的重要性,“食材的挑选、烹调的手法,这些都是成就一碗好汤的前提条件。”
粤菜中,以广式靓汤为首的预制菜正在攻占新生代的餐桌。
百店一味与千手千味的竞争
隔水加热后便能获得一碗广式靓汤的美味,的确方便快捷。但对一些火候掌握要求高的菜品是否也合适呢?广州花城苑餐厅的基哥操持传统粤菜餐厅逾三十年,在他看来,传统粤菜讲究新鲜、生猛、有镬气,新鲜和生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新鲜不等于生猛。好比一条鱼,虽然还是活着的状态,但差不多快死了,这状态就不能叫生猛,烹出来的味道也不会鲜。他认为,预制菜有市场,但对菜品有一定局限性。
预制菜的出现,使一些高难度的菜式能得到规模化复制,从而走进更多消费者的餐桌上。但也很容易出现百店一味的情况,同样的一道菜,在不同饭店却吃出了同样的味道。
预制菜佛跳墙。
餐饮行家马先生认为,预制菜具有可复制性,但它又会把菜式便得同质化,“一道菜,一千双手能做出一千种味道,但如果是预制菜,吃出来的味道都是一样的,那厨师是不是就会被打败呢?”
有餐饮人认为, 在餐饮行业,预制菜之所以成为趋势,除了降本增效之外,厨师群体落后于餐饮行业发展也是一大原因。厨师本身是属于一个技术工种,而技术的积累与成熟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时间。但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 餐饮行业爆发式增长,“餐饮的快速发展和厨师的成长速度慢是一个矛盾。”
事实上,预制菜的确使厨师行业加速分化。去年, 九毛九及旗下品牌太二酸菜鱼公开招聘大厨, 开出百万年薪。有“南粤厨王”之称的陈国勋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 对厨师而言,未来从事预制菜研发是不错的发展方向。
【总结】
预制菜未来可期
市场背景、资本流入、政府引导等情况综合来看,预制菜市场的未来发展,确实具有很大的潜力,但也并非必定一帆风顺。
资本的疯狂涌入,也让预制菜市场变得良莠不齐,一些质量参差不齐、偷工减料的问题也不断地被提起。此外,预制菜短则3 天,长则超过一年的保质期也让消费者有所迟疑。
一个行业要进入成熟期,除了创业者和资本的簇拥,规范化更是一个重要前提。目前预制菜尚未有国家标准,行业亦无统一标准,不过,部分省市已经开始行动。1 月18 日,广东省食品学会率先召开《预制菜术语和分类》《预制菜质量安全基础要求》两项团体标准立项审查会,推动预制菜相关团体标准建设,促进行业规范生产。据悉其他超一线城市也在对预制菜行业展开了相关调研举措,将推动标准化、规范化的进程。
高温高压杀菌后的预制汤品。
前不久,2021 中国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出炉,广东由原来的第五名跃居第一。“ 食在广东” 这张饮食文化名片,也因为预制菜的快速发展有了新的内涵。
发展预制菜产业,是广东省在RCEP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背景下拥抱国际市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广东省1 月17 日在肇庆召开的工作座谈会透露,广东省将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要) 预制菜产业园。
在政府的引导下,广东的预制菜势必将更加火热,如此一来,它都在一步步慢慢地走进全国消费者的日常中。
0月18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将拉开帷幕。此次科幻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近300名科幻文学大家参会,人类的奇思妙想将仿若星河一般在这里璀璨绽放。从世界各国前来参会的幻迷们,将站在科幻文学的巅峰,悄然聆听着宇宙的心跳,感受到思维的流淌。
群星聚集,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早已超越了国界、跨越了文化差异,全世界最具想象力的人们,将一同探寻科学与幻想的交汇点,感知宇宙与人类的连接,思考未来的方向,共同书写着人类智慧的传奇,为宇宙的奥秘献上最美的赞歌。
中国“天团”齐聚,见证中国科幻从探索到勃兴
世界科幻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对于中国的科幻人来说,这是一个必须参加的荣耀时刻。
中国科幻“四大天王”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均将亮相;《科幻世界》前社长,中国当代科幻文化发展和推广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杨潇,《科幻世界》前总编谭楷,著名科幻粉丝领袖活动家吴显奎,势头正劲的著名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郝景芳,曾任《科幻世界》主编的著名作家阿来,中国当代历史科幻文学代表作家钱莉芳,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得主天瑞说符??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参与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中国天团”,见证了中国科幻从探索到勃兴的历程。
刘慈欣
提及中国科幻,王晋康是一个绝对绕不开的名字。1993年,王晋康以作品《亚当回归》出道,凭借这篇处女座,获得1993年全国科幻征文的首奖,随后又多次获得科幻银河奖。王晋康的作品用笔沉稳,语言典雅而富有哲理,无论是《天火》《生命之歌》,还是《西奈噩梦》《七重外壳》《豹》等等作品,被千千万万的幻迷们奉为中国科幻的经典之作。2019年,王晋康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终身成就奖,颁奖词这样评价他:“他是中国科幻的擎天巨擘,标志了一个科幻巨变时代的到来。”
王晋康
此次除了参加大会的多个论坛外,王晋康也期待着与杨潇、谭楷等老朋友们相聚。“还是与大家多交流吧,大会有200多场论坛,是难得的一个交流的机会,也可以听一听世界科幻的声音。” 王晋康说,希望前来参会的幻迷们“尽情享受科幻大会期间的美好,做一个幸福的科幻迷。”
面对韩松,刘慈欣曾说过这样的话:“我写的是二维科幻,韩松写的却是三维科幻。”
韩松
韩松曾先后获得过科幻银河奖、星云奖、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等众多奖项。在韩松看来,科幻所描写的是一个可能世界,创建异时空可以承载更多的可能性,“构建一个虚拟时空,触及我们所看不见的黑暗面向,它真实存在,但是从未被赤裸裸地揭示。”这样的科幻文学创作才华,正如诗人北岛评价的那样,“具有全面而奇异的才能,以科幻为体裁,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映照和对人类生存的关怀”。
对于成都世界科幻大会,韩松充满了期待,他希望来成都参会的幻迷们,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去和科幻大师们多多交流,不要仅仅局限于和自己人的交流,要在世界性的活动上把格局打开,多了解世界科幻的趋势,也要把我们中国幻迷们的自信和想象力向世界展现出去。
何夕
何夕,曾十七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他的作品情感细腻,又不停对世界进行反思并发出诘问。
1990年代初,在那个国内科幻低迷的时期,何夕与其他同时代的创作者们迅速接过了老一辈科幻作家的接力棒。何夕的代表作之一《伤心者》,是中国科幻的经典之作,这篇作品表达了对世界、人文深深的关切,这也是何夕所希望的,“以科幻为武器对文学社会功能的重塑”。
近年来,在何夕担任科幻文学比赛评委的经历中,他已经感受到新锐作家们与科幻前辈们在创作上的不同。在何夕看来,即将举办的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是为科幻创作者,尤其是青少年科幻作者们提供的一次机会,这不仅会促进中国科幻的发展,更希望由此引发全民对科技的关注,提升公众的科技素养,甚至推动整个中国科技大力发展。“中国科幻的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脚下黑暗泥泞的道路将一直伴随我们。在平庸世界的尽头,有美丽的星光。我对此充满期待。”
欧美传奇大家共聚,点亮科幻星空
世界科幻大会,对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科幻作家来说,都是一个期待参与的盛会。在世界科幻大会这个舞台上,从来都是巨星闪耀,除了中国的科幻天团,我们还可以看到来自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美国、西班牙、新西兰、德国、瑞士等众多欧美国家的科幻文学大家。如加拿大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多次雨果奖、星云奖获得者迈克尔·斯万维克,德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安德烈亚斯·埃什巴赫,著名科幻作家、《天幕坠落》作者大卫·赫尔……这些幻迷心中如雷贯耳的名字,将让2023成都的科幻星空格外闪亮。
迈克尔·斯万维克是科幻领域传奇般的人物,赢得过雨果奖、星云奖、西奥多·斯特金奖和世界奇幻奖等诸多幻想文学界的顶级奖项,作品被译成众多语种在全世界出版。他的第一篇作品《圣詹尼斯的龟宴》(The Feast of St Janis)就获得当年星云奖提名。他的短篇科幻创作功力尤其深厚,创作速度惊人,曾以每周一篇的频率,一口气创作了一百多篇科幻小说。迈克尔的作品内容热烈多情,也残酷内敛。他的长篇小说《潮汐站》,不仅夺得了该年度的星云奖,还进入了雨果奖和阿瑟·C.·克拉克奖的提名。
今年67岁的大卫·赫尔,是一代中国科幻迷难忘的记忆。1995年4月,他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上的短篇小说《天幕坠落》,至今依然是无数幻迷们心目中的经典之作。直到今天,大卫·赫尔最珍惜的有关中国科幻迷的回忆,也是来自《天幕坠落》。“我永远都记得,当我来到成都,见到热情的科幻迷们时,有一个年轻的读者对我说:‘《天幕坠落》太让我感动了,我看哭了??’那是令我非常感动的时刻。”
在这些年里,大卫·赫尔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一个名叫凯尔弗德的小镇上定居下来,虽然上一次来成都已是十几年前的记忆,但川菜依然是他最爱的菜式之一,尤其是麻婆豆腐, “我真喜欢那种麻辣鲜香的味道!”他说。对于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对于成都,对于仍挂念着他的科幻迷们,大卫·赫尔引用了马克·吐温生前最后一部著作《神秘的陌生人》里的一句话:“??没有宇宙,没有人类,没有地球上的生活,没有天堂,没有地狱。所有的一切都是幻梦??”他加上了一句:“哪怕一切皆为幻梦,也要做更好的梦。”
非英语区大咖云集,开创“共生纪元”
科幻文学发源于欧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欧美地区之外,尤其是非英语区的科幻作品,展示了不同文明视角下的科幻魅力。此次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也聚集了来自韩国、日本、巴西、伊朗、秘鲁、阿根廷、阿尔及利亚等世界各国的著名科幻作家。
此次前来参会的巴西科幻作家安娜·吕舍(Ana Rüsche),在创作科幻小说的同时,也在进行科幻小说和气候危机的博士后研究,她的小说《走私者之谜和其他故事(The Smuggler’s Mystery and other stories)》从南半球的角度出发,结合新怪异的风格,创作了向经典机器人创作致敬的故事。
日本科幻圈家喻户晓的小说家长谷敏司,此次也会前来成都参加世界科幻大会。长谷敏司的作品具有硬科幻的风格,他的长篇小说《没有心跳的少女 BEATLESS》曾入围第34届日本SF大赏最终候补。该作品从2014年开始对外开放世界观设定,同名改编动漫作品于2018年1月上映。
而在韩国科幻界,金草叶风头正劲。有着生物化学学科背景的金草叶,科幻文学创作起步就是高峰。金草叶2017年以处女作《馆内遗失》和《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获得韩国科学文学奖中短篇大奖、最佳作品奖,2019年,她又拿到了韩国的今日作家奖。在科幻小说中,她很好地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幻想相结合,以一种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与对周遭事物的关切,在科幻故事中呈现关于母女关系、女性身份转变、校园暴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感性与理性等等人文主题的关切与思考。
此次前来成都参加世界科幻大会,是金草叶第一次来到中国,她说,能够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与中国的读者、作家、编辑见面,自己感到十分兴奋,“我查看了很多中国读者的评论,似乎有很多读者都注意到这是一种叙事的科幻小说。我很高兴读到这样的评论,因为我也喜欢感动人心的故事。世界很复杂,但令人惊奇的是,心灵却可以通过故事沟通。”
在2023世界科幻大会的嘉宾中,我们还将看到:伊朗首位专业从事推理小说写作的作家佐哈·卡齐米,阿根廷著名科幻作家劳拉·庞塞,阿尔及利亚的科幻作家法塞尔·阿赫马尔……
科幻犹如一根纽带,在“共生纪元”的主题下,不同区域、不同国别的科幻作家们交流互鉴,也充分展示了雨果奖与本次世界科幻大会的开放、多元和丰富性。(资料由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组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