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中国知名的餐饮连锁品牌,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优质的服务,成为了餐饮行业的佼佼者。
< class="pgc-img">宏状元连锁餐厅
>宏状元以其独特的餐饮理念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品牌注重食材的选用和烹饪工艺的精湛,力求将最好的味道带给顾客。无论是经典的养身现熬粥、京味私房菜等,宏状元餐厅都能做到原汁原味,使顾客品味到地道的中华美食。
< class="pgc-img">宏状元现熬养身粥
>宏状元餐厅以养身现熬粥为主打产品,并在研发团队的努力下,推出了以北京菜为原型的京味私房菜系,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每一道菜品都经过精心调配和烹饪,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同时,融入了时下的流行元素,给人带来全新的味觉享受。
< class="pgc-img">宏状元私房菜
>宏状元注重品牌形象的宣传和塑造。品牌的标识简洁大方,充满活力,深入人心。宏状元连锁门店的装修风格时尚、舒适,给顾客一种愉悦和放松的用餐环境。同时,品牌还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为顾客提供温暖周到的用餐体验。
< class="pgc-img">宏状元培训
>总之,宏状元连锁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优质的服务和丰富多样的菜品种类,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相信在未来,宏状元连锁将继续不断发展壮大,为更多的人带来美食和愉悦的用餐体验。
端午节##粽子#又是一年端午节,粽子又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每次节假日都是餐饮商家借势营销的好时机。红餐网观察发现,5月中下旬以来,不少餐饮品牌或通过产品上新、或推出限定活动等方式围绕端午消费策划系列活动。本期就一起来盘点一下。
线上线下双联动!这些正餐品牌这样过端午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西贝小程序
西贝筱面村:推出端午限定主题亲子活动
5月17日—6月10日,西贝筱面村推出端午限定全新主题亲子活动,家长和小朋友可以一起动手DIY制作甜蜜杂粮粽,了解端午习俗,体验传统游戏。此外,西贝还将自身的招牌菜品“黄米凉糕”巧妙创新包进粽子里,推出“招牌黄米凉糕”“内蒙奶酪粽”““蛋黄封缸肉粽”单粒装口味粽子,供消费者选择。
大师兄:携手双合成推出端午特别限定
5月21日,大师兄携手西贝百年老字号双合成推出4款西北限定粗粮粽手信,包含晋式黑猪肉粽、黄米红枣粽、血糯栗心粽、玫瑰奇亚籽粽。即融合; 经典热销口味,还创新了3款惊喜新口味,并上新了限定周边“手工蒲扇”。
农耕记:免费请吃碱水粽
“无碱水粽,不湖南!”作为湖南本土品牌,农耕记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端午节当天当农耕记食堂门店用餐即可免费吃湖南正宗碱水粽1个,与消费者共度安康端午。
火锅界免费送粽子、推出民俗体验活动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海底捞官方微博
海底捞:推出多种民俗体验活动
据悉,此次端午节,海底捞在湖南、湖北、上海等多地门店相继推出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活动,譬如“端午草本染蛋”“手作端午香包”“艾草花束DIY”等活动。此外,为了迎接端午旅游热潮,北京部分海底捞门店顾客消费完后体验汉服拍摄以及非遗漆扇体验。
德庄火锅:让消费者放”粽”吃火锅
德庄火锅官方公众号表示,浓情端午与德庄火锅相伴,端午节当天到店用餐的顾客赠送手工粽子,一起“粽”享美味,不负“粽”夏好时光。
上新新品!洋快餐品牌也爱吃粽子?
麦当劳:上新麦麦龙舟折纸
今年端午节,麦当劳邀请大小朋友一块“划龙舟”。6月5日—10日,购买20元20块麦乐鸡,或者任意消费+2元就能得麦麦龙舟折纸一份,简单折一下就可以摇身变成回头率超高的麦麦龙舟,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参赛龙舟船”。
肯德基:上新端午龙舟桶
6月3日—6月10日,肯德基上新了多款端午节限定产品,譬如“龙舟桶”(79.9元)“龙舟小吃拼盘”,并上新了端午限定非遗新皮肤“端午行舟,顺风顺水”,消费者可以任意DIY包装盒组装成龙舟模样。
端午佳节茶咖相伴!创新打开端午新方式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截图自星巴克官网
星巴克:星冰粽粽享一夏
5月16日,星巴克星冰粽已登陆各大门店。本次端午节,星巴克共上新了“桃桃碧螺春风味”“菠萝百香果风味”“火龙果芒果生咖风味”“双重椰子风味”星冰粽,并在礼袋上作出创意涂鸦,让消费者能够放粽一夏轻负担。
霸王别姬:多城开展龙舟快闪活动
6月8日起,霸王别姬在广东、福建、山东、上海、江苏等开展多城龙舟快闪、帆船快闪、好茶赠端午周边等活动。例如,霸王茶姬还在广州猎德村举办快闪活动,设立了霸王茶姬龙舟号、合影墙打卡等环节,邀请茶友共同体验端午民俗,共续非遗传传统民俗。
此外,满记甜品也趁端午限时上新了“芒果白雪黑糯米甜甜·粽香版”,以及推出好运香囊等周边;端午期间,正值高考时刻,蜜雪冰城携夏季果茶“明星”们为考生送上美好祝福……
小结
6月6日,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端午节消费观察》显示,京东端午礼盒的搜索关注同比增长150%,传统经典的蛋黄肉粽、鲜肉粽、豆沙粽领跑粽子热度榜,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粽子口味也在持续创新,甜品下午茶粽、高端食材馅料粽、多彩低糖低脂粽等成为端午节前的“流量爆款”。
端午节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为各大餐饮品牌提供了丰富的营销素材和创意空间,不少餐饮品牌也愈发重视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和文化传承。毕竟这样,能更好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整编:红餐网麦泳宜;编辑:李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开一家轻食店,
餐饮小白“最好搞钱”的机会?
你是否发现,轻食,越来越成为社交平台上一项热门又励志的餐饮创业。
最近,一些网友反应,刷社交平台时,被推送了不少诸如“中式轻食创业|带你月入6万”、“学习六天,回家开店当老板”、“大厂辞职回县城做中式轻食”、“开一家轻食店,给30岁一事无成的女生最诚恳的建议”此类的帖子。
这种帖子一个重要特点是“走心”,如何通过轻食创业改变人生境遇,在不躺平的奋斗中找到内心的平静,总之字里行间都是鸡汤文学。
一般情况下,没人能拒绝“月入三万”、“经济独立”、“离当富婆又近了一点”等等的诱惑,所以这种帖子评论底下总会有不少跃跃欲试的网友来问加盟、问经验。有的博主甚至靠着“中式轻食创业的第xx天”、“30来岁就开一家赚钱又累人的店是什么感觉”等噱头,收割上万粉丝。
中式轻食,又卷土重来了吗?
中式轻食,
轻食的“救命稻草”?
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中式轻食在去年这个时候就火过一次。
只要能将少脂、少糖、少油等轻食核心理念跟中餐结合,都可以成为中式轻食,东北大拌菜、蚝油生菜、白灼虾、麻椒手撕鸡等等都是典型代表。
去年,“中式轻食”这一餐饮风口,是由商超生鲜品牌比如盒马推出轻食沙拉,以及西式轻食品牌比如沙野轻食推出“轻食粥”等掀起。
今年“中式轻食”的热度,则具备了更多的自发性,更倾向于“为需求而生”。
这种需求主要分为两种:
一个是发自餐饮创业的需要。不少人总想着做点餐饮小营生,但开咖啡店容易被“价格战”卷成炮灰,开火锅店又有门槛、投入大,轻食创业以其回本周期快、设备成本低的特点,自然而然地吸引不少入局者。
这种需要养活了一小波轻食培训、轻食创业故事分享博主,甚至新东方烹饪学校最近都做起了轻食简餐课程,招生对象有私厨、轻食开店者、餐饮小吃店转型、小投入创业、外卖+堂食等。
一个是发自消费者对于减脂的需要。比起其他品类,轻食声量相对较小,但细探下来,今年轻食却以别的方式火了一波又一波。
“白人饭”的热度还在继续,作为轻食的极致版,“白人饭”可能是生芹菜蘸沙拉酱,也可能是一根胡萝卜、一颗西兰花,反正就是“兔子看了都摇头”的东西。“白人饭“的火热,除了社交货币的原因,更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心智已经被轻食培养出来了。
“中式减脂餐”最近也火得不得了。“中式减脂餐”也是中式轻食的一种,但今年却站在中式轻食的前头,掀起了“快乐减脂”的潮流。
最近不少网友纷纷打卡“绿色的肯德基”,这个肯德基轻食子品牌KPRO实际上在2017年就有了,却在“快乐减脂”的背景下,今年热度空前高涨。麦当劳的穷鬼套餐也是减脂优选。
老乡鸡今年五月跟薄荷健康合作,不仅给每份食物标了热量,还出了7日减脂食谱。
此外,“500大卡麻辣烫万能搭配公式”“麻辣烫怎么越吃越瘦”等词条开始涌现短视频平台。连麻辣烫都摇身一变,成了“新概念轻食”,蹭上这波热度。
“混乱的中式轻食”:
有人月入10万,有人月亏8千
今年,中式轻食发展的另一大新特点,就是轻食私厨的兴起。
小红书平台上,目前已经涌现不少“专业营养师”、“宝妈”、“大厂辞职员工”等人创立的轻食品牌。与正规餐饮品牌相比:
他们小团队作业、亲自派送,因为没有营业执照和店铺门脸,主要分布在社区和写字楼周边,客源来自自己运营的包括朋友圈在内的私域流量,订单采用月卡贩售机制。面对消费者,他们宣称可以根据喜好定制菜谱,剩下的就是主打一个“信得过你就来”。
这种轻食私厨的优势一是无需配合外卖平台做各种活动,或者被平台抽成,或者和本地商家做付费投放竞争,二是可提供定制化服务,根据顾客反馈和建议,优化服务质量。
但是这种模式是否会让中式轻食赛道升级,恐怕目前还是一个问号。
同样是在小红书平台上,一些弊端已经显现。比如一位小红书用户控诉自己订了一个月的轻食餐,品质非常不过关。要不是筷子忘了送,要不是排骨咬不动。接近一餐30块的价钱,该用户希望协商退餐,但商家只赔偿了500块。
不止消费者有抱怨,作为商家也承担了不少压力。武汉一位餐饮新手,兴起之下开了一家轻食店,每天兢兢业业,食材新鲜、外卖自送,日销接近两百单,但一个月亏8000块,1+1+3的餐盒,顾客还抱怨分量少。在这条帖子底下,却有网友评论,是模式的问题,自己也是做轻食的,月入10万+小意思。
除了模式的问题,营销、品控、人力等问题对于这些绕过了专业认证、专业平台的私厨轻食“品牌”们,都可能成为压倒他们的大山。最后结果不是消费者买单,就是他们自己。
再起的中式轻食,
健康牌还能打多久?
轻食市场于2012年在国内兴起,2015年-2018年,超过10亿资本涌入,整个市场呈现井喷态势。然而,产品同质化、本土化进展艰难,以及口罩时代的到来,都让部分品牌在经营、管理等方面接连出现问题:2021年“新元素”宣布破产清算;2022年Wagas“卖身”出售60%的股价;曾经网红一时的甜心摇滚沙拉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
但今天,与中式轻食的卷土重来相伴的,是轻食资本市场的渐渐回暖。近日,“卖身”的赛百味也在6月宣布,已与上海富瑞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新的总特许经营协议,将在未来20年内在中国大陆开设近4000家餐厅,将在华市场规模扩大七倍以上。
轻食的概念和需求,一直都有,但中国胃渴望的是好吃、健康、安全的食物,这张牌要怎么打,还得玩家们时刻关注消费者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