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重庆辣滋缘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几口大炒锅正在自动翻炒,每年约有2000吨火锅底料从这里产出。
“我们公司采取‘前店后厂’模式,一半的火锅底料供给我们自己的火锅品牌,现已形成一条完整的研发、生产、直供餐饮的火锅生产消费链条。”公司副总经理秦小航表示,2022年公司产值已达到5000万元。
工作人员操作炒锅对火锅底料进行加工。(杨圣龙 摄)
在重庆(綦江)食品园区,已有30多家企业因“火锅”汇集于此,正积极构建包括火锅底料、食材、饮品加工和集散交易、产品研发、检验检测、餐饮废旧物处理等在内的火锅全产业链。
作为麻辣火锅的重要发源地,重庆目前有火锅门店3.2万家,数量居全国各省市首位。瞄准这一特色产业,重庆綦江区近年来集聚区内丰富农产品资源、发挥物流通道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火锅产业,助力重庆打造“中国火锅之都”。
重庆市綦江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登全介绍,綦江有10万亩萝卜、7万亩辣椒、10万只黑山羊、1万亩水产鱼类等丰富资源,今年还跟老挝企业达成年进口额约400万美元牛肉的协议,为火锅底料、食材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建立了市级专业食品工业园区,跻身“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为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生产配套、检测服务等。“去年,仅食品工业园区内的火锅类相关企业产值就超过20亿元。”
在不断做大火锅底料生产的同时,近年来,綦江区不少企业积极做精做细火锅产业链条,拓展到火锅食材、预制菜产品加工和新品研制、品牌推广等领域。
重庆市极合合集食品有限公司创立之初主要生产火锅底料,年产值可达1亿元,2019年来到綦江后成立了重庆市綦江区壹合食品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拓展至水发产品集采销售、预制菜研发加工等。
“我们的预制菜板块于去年底投入生产,今年上半年产值已经达到3000万元,目前已开发100多种单品。”重庆市綦江区壹合食品有限公司预制菜板块负责人钱洪秋告诉记者。
为了让火锅产业链更加完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綦江区近几年还设立麻辣食品工业数字化研究院、西部营养科学研究院,助力企业实现“产、学、研、销”融合发展,并有2所高校和3所职业技术学校为企业“订单式”培养、输送人才。
麻辣食品工业数字化研究院中,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新产品配制试验。(杨圣龙 摄)
多个源自綦江的火锅品牌,还走出重庆,走向全国,甚至“漂洋过海”。重庆“高老九”火锅深耕长三角市场,在全国开店60多家,还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走到了东盟国家,今年在泰国和越南开了新的火锅店。
“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产业发展配套环境,完善火锅全产业链聚集平台,充分发挥綦江作为‘重庆南大门’的区位优势,有效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加快打造火锅产业高地。”綦江区区长罗成说。(记者吴楠、陈青冰)
雪天气带动了“暖经济”的火爆,火锅食材、锅底、热饮等线上线下销量都有大幅增长。连锁商超、电商平台增加了热饮、热食供应,并提升了绿叶菜、速食商品、各种肉类的供应量,有些企业的供应量甚至达到平时的两倍。据盒马相关负责人介绍,下雪后,火锅品类回归销量榜首,绿叶菜、速食商品、各种肉类的销量增长了一倍,羊肉卷、羊蝎子等商品销量增长了近两倍。同时,在写字楼和社区附近的便利店,各类热饮、热食也颇受欢迎。为了保证配送效率,叮咚买菜也提前做好预案,增加了员工和配送车辆,并开放了大时段预约订单。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提振了市场的信心,让二级市场投资者对相关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领和讯Plus会员,免费看更多独家内容:8大财经栏目,最新最热资讯干货独家行情解读,快人一步掌握市场投资风向。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为“舌尖”上的新质生产力,从牛油到香辛料,从火锅食材到火锅锅具,从牛油底料到方便火锅,广汉拥有全川乃至全国最完整的火锅食材产业链,2023年总产值达155亿元,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火锅产业聚集地和省级火锅食材产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广汉用小小的“一盆火锅”,竟然煮出了超“百亿产值”,其背后究竟有何“秘方”?
牛油智造“香”识天下
火锅味道好不好,底料很重要,而在底料中,牛油是关键,这也是火锅是否美味的“精髓”所在。
< class="pgc-img">>走进专门生产火锅牛油的广汉市迈德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转。“一块牛板油进入生产车间后,要经过生脂的前处理、预熔、熔炼生香、油渣分离、脱胶、脱水、脱色、脱酸、脱嗅等多个工序,再进入风味的调配环节。在该环节,要对不同香气的牛油进行科学搭配,才能做成符合客户需求的风味牛油。”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 class="pgc-img">>随着火锅品牌快速迭代,各大火锅品牌都在谋求产品创新,对牛油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老牌企业的“迈德乐”,旗下的森态牛油CNAS中心实验室不仅是德阳市唯一一家拥有国家CNAS认证的实验室,也是国内火锅牛油行业的“独家”。
< class="pgc-img">>近年来,为强化新质生产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森态牛油积极进行数字化建设。目前,森态数字化生产线做到了信息化集成、数据自动化集成、智能中控、智能化排产。其产品在全国火锅牛油市场占有率20%左右,并走上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申请专利100多项,其中60多项已授权,由森态牛油创新研发的味极香酶解牛油,正逐步成为未来麻辣火锅的标配。
< class="pgc-img">>同样是火锅牛油供应巨头的张兵兵火锅牛油,也不断创新升级牛油产品,推出了诸如老火锅牛油、心形打锅牛油、太火多肽系列牛油等创新产品。
< class="pgc-img">>目前“张兵兵”已和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等院校签订了联合研发技术合作项目,并搭建了包括精密实验室在内的味控研发平台,致力于更高效、更安全、更健康、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牛油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 class="pgc-img">>正如张兵兵火锅牛油品牌创始人张泽兵在四川火锅产业生态大会上所说,产品模式的创新是提升火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加强与供应链的合作,餐饮企业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不断研发新的食材和底料,优化餐饮服务流程,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独特的火锅体验。
< class="pgc-img">>目前,广汉市的火锅植物油脂、动物油脂、香辛料、火锅底料、蘸料等产品占全国比重30%以上,在海底捞等中高端火锅连锁品牌店的覆盖率更是超过了85%,火锅底料等名优产品销售网络已经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并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73亿元。
特色食材“鲜”入为主
在火锅界,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叫“火锅在中国,食材在广汉”。食材供应,是火锅产业链的起点。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3火锅品类发展报告》显示,“鲜”成为了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关键词。
< class="pgc-img">>位居成德同城化的桥头堡,广汉拥有良好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让这里发展火锅食材产业得天独厚。而其中的向阳牛杂火锅,更是以新鲜的毛肚打开了一众食客的味觉。何以“新鲜”,正是因为向阳镇拥有近水楼台的“西南第一牛市”。
< class="pgc-img">>自古以来,成都北出四川的关键要道都要经过广汉向阳镇,当地“物流产业”因此发达。随着时间推移,向阳镇逐渐成为牲畜交易和屠宰的主要集中地。川西高原的牦牛、川东地区的黄牛大都在这里交易、屠宰,牦牛肉、牛杂在成都抢占了四成市场,并畅销全国各地。
< class="pgc-img">>于是,向阳镇凭借着自身的区位优势,逐步发展形成了年屠宰量10万头的“西南第一牛市”。食材近乎现杀现煮,实现了“从牛的胃到人的胃最快仅需1小时”,让向阳毛肚以鲜、香、嫩、脆升华成为牛杂火锅灵魂,吸引无数食客慕名而来,从而打响了向阳牛杂火锅的“鲜”字招牌。
< class="pgc-img">>看似简单的食材,也需要注入科技创新的内涵。尤其是方便火锅正成为时下一种新型速食产品,凭借其食用便捷性和口味多样性迅速占领市场,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广受青睐。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火锅食材供应必须不断提升食材品质,深挖食材潜力。
< class="pgc-img">>在以火锅食材为主要产品的曾食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打造优质的标准化食材,其专利技术火锅预制菜腌制设备,能够实现对火锅预制菜更好的腌制。该公司还拥有多个高标准生产车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先进的液氮速冻技术,-196℃急速锁鲜,锁住食材最新鲜的风味。目前,企业年加工肉制品达5万吨左右,产品畅销全国。
< class="pgc-img">>随着消费水平提升,用餐体验也成为餐饮消费的新趋势。为了更好地挖掘火锅产业的特色优势,广汉市依托蒋家河流域自然生态禀赋和川西林盘人文资源,打造了蒋家河乡野火锅公园,成功探索具有强烈个性和鲜明主题的文旅融合新业态。去年,这里还举办了首届火锅文化艺术节,既是广汉火锅产业创新与变革的展示,也对提升广汉火锅名气、打响广汉火锅品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class="pgc-img">>△2023年广汉市首届火锅文化艺术节
< class="pgc-img">>产业聚集“链”就硬功
餐饮既是人间的烟火气,也是经济的方向标;既是扩大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支撑行业,也是关系人民美好生活的民生行业。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到中游的精深加工产品,再到下游的火锅消费服务,广汉将火锅产业集群深植于火锅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成为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中的食品轻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被纳入四川省16个重点产业领域中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类别。
< class="pgc-img">>围绕打造“舌尖上”的新质生产力,广汉市把火锅产业作为事关广汉未来发展的重要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加快推动产业集群、企业集中、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同时,支持工业集中区打造食品产业园,围绕预制菜连锁加盟企业、电商平台、市场营销等关键领域,从调味品、火锅底料、肉制品深加工等方向开展精准招商,做大做强产业链。
< class="pgc-img">>今年1月,中国烹饪协会与广汉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中国火锅食材之都”,将通过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同促进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广汉打造成全国知名火锅产业地标城市。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合作,落实“推进十个一,建设一座城”的整体战略规划,有序推进“一个生产基地、一个消费场景、一个交易中心、一个研究机构、一套火锅产业标准、一套指数、一支基金、一系列宣传、一系列活动、一套人才培训体系”十大大项目落地,打响“牛油火锅、广汉智造”高端品牌。目前,在建和签约拟建火锅食材重点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40亿元,预计建成后新增产值超百亿。
< class="pgc-img">>如今,广汉全市共有162家火锅生产企业,其中包括32家规上工业企业,还有陶一家、唐毛肚、天天红等一批火锅店升级为限上餐饮企业。广汉火锅产业集群以“链主”企业为核心,形成了火锅相关油脂、火锅香辛料、火锅底料、火锅食材、火锅器皿等领域相对完备的产业链。集群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户、创新型中小企业4户、省级制造业创新平台5个。参与了20多项团体标准的制订工作,并成为辣椒油、牛油、羊油国家标准的参编单位。实施70余项产学研项目,创建了四川省唯一的牛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火锅牛油味控智造工厂科普基地,川菜高品质复合调味品标准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class="pgc-img">>接下来,广汉市将进一步做精做细火锅产业链条,力争2025年,产业规模达200亿元,2030年,产业规模达3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火锅食材生产聚集区,创建火锅食材地标城市。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火锅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探索火锅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展示地方特色火锅文化,促进行业内交流合作,提升企业竞争力,丰富火锅产品创新,中国烹饪协会定于2024年9月在四川省广汉市召开“2024第20届中国火锅产业大会”。
一起“迎变局 育新机”!点击图片可查看详情!
< class="pgc-img">>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