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ass="tt_format_co
ntent " id="js_content">
提起奶茶,许多人都觉得暴利,甚至创业梦想都是开家奶茶店。别急,奶茶界的千年老二——奈雪の茶除夕夜赴港上市,招股书里公布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卖奶茶居然不赚钱。而奈雪の茶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分别净亏损6973万元、3968万元、2751万元,合计亏损1.37亿元。这也难怪他们七天假期都等不得,着急忙火要上市输血。2013年3月8号,深圳福田COCOPARK,30多岁的大龄男青年赵林正在进行一场相亲。
不过,对面的美女——彭心似乎意不在此,她希望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面包店茶饮店。为此专门从一家IT上市公司品牌经理的位置上离职,还制定了商业计划书,只是因为缺乏经验,频受打击,所以找朋友介绍了餐饮行业老兵赵林来请教的。所以彭心打着相亲的旗号、带了一整套的商业计划书来了。开场就巴拉巴拉谈了两三个小时,然后问:你觉得我的创业方案怎么样?“你觉得我人怎么样?”赵林觉得彭心很有想法,但缺乏经验,没人辅助很难成功。碰巧,彭心也单身。双方情投意合,三个月后如愿闪婚。再然后的2015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奈雪の茶诞生。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彭心的网名叫“奈雪”,中间的日文符号是店面设计呈现日系可爱风格。开奶茶店的人很多,奈雪の茶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与对手处处实现了差异化区隔。奈雪の茶所有的产品都是以20-35岁的年轻女性为主要客群。从大数据来看,这一定位非常精准,因为奶茶主流消费群体本就是年轻女性,但只有奈雪の茶一切都旗帜鲜明的讨好年轻女性。
奈雪有一句口号是:“一杯好茶,一口软欧包,在奈雪遇见两种美好”。当然彭心选择这两种品类不全是为了浪漫,是因为女性有爱吃零食的习惯,而且茶饮、面包一直以来都是购物中心坪效最高的业态,这两者结合会产生1+1>2的效果。奈雪的茶杯,彭心按照自己手握的尺寸,改良了几十次,最后设计为瘦高的样子以便女性刚好握住,杯盖上的凹槽设计也是为了防止沾上口红。当家产品“茶”上,彭心推出了使用鲜果、鲜奶和高品质茶叶的“鲜果茶”,为研发新品,她曾从早上试到凌晨,喝了40多杯产品,喝到吐了依然坚持,只为寻找那种“恰到好处”的感觉。 奈雪の茶最早创立时想做“茶饮界的星巴克”,主打饮品+社交。2015年,首家奈雪店门店设计稿是 “暗色调工业风”,真的像个星巴克。结果征询了多位90后小姑娘的看法,个个都不喜欢,觉得像西装革履的大叔谈工作的地方。彭心、赵林恍然大悟,及时修改,这才有后来立体明亮、温馨时尚、拍照效果堪比摄影棚的奈雪の茶店铺日系设计风格,彭心甚至找了爱马仕的灯光设计公司来做设计,做到 “女生自拍可以不用打光修图”。此外,奈雪の茶踏准了高增长的新茶饮优质赛道,这个赛道庞大且极具潜力。CBNData发布的《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提到,2020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预计2021年会突破1100亿元。其中新式茶饮消费者规模已经突破3.4亿人,预计将差异化竞争+高增长优质赛道,奈雪の茶瞬间爆红。2015年12月,奈雪在深圳开出了3家门店,家家门口排长龙,次月又增设了7家门店。接下来两年时间,奈雪の茶在深圳、广州稳扎稳打,盈利一家再开一家。截止到2017年12月,奈雪の茶还是一个区域性品牌,距离成为全国性品牌,还差着关键一步——资本助推。奈雪の茶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就吸引到了资本女王徐新,一下午坐店里点了他们六杯茶,问他们缺不缺钱,不过他们当时还没融资打算。奈雪の茶开第二家门店的时候,又吸引到了最懂吃喝玩乐的投资人—天图投资合伙人潘攀的目光。潘攀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当年大家进五星级酒店,除了能拿星巴克杯子外,没看到拿其他的饮品杯子,好多姑娘拿着奶茶走到酒店门口就直接把它扔了再进去。这背后其实是供应链、品牌等问题,但当时又没哪家企业能解决。2015年12月看到奈雪の茶,潘攀似乎找到了答案,直接就上门找赵林聊了。双方每两周见一面,持续了半年,在奈雪の茶要开第十一家门店的时候,正式开始谈投资。此后连续两轮,都由天图投资。直至2020年,深创投、云锋基金、太盟投资集团加入。估值也一路飙升到了20亿美金约130亿人民币。2018、2019年奈雪的门店出现爆发式增长,新设门店分别为111家和172家,同比增速分别为252%、110%,截止至2020年9月30日,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422家。最新的数据是507家,同比增速55%。
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奈雪の茶也隐忧重重。
第一重:亏损,2017年之前还盈利,2018开始扩张后年年亏,三年加起来,亏了1.3亿。奈雪の茶致力于打造“茶饮界的星巴克”,而学星巴克大量建门店,而且要建地段好的大店,这样才能走饮品+社交的路子,打造第三空间。这第三空间就格外需要空间,所以奈雪の茶门店平均面积都在200平米左右,大的甚至达到400平米,奈雪の茶标准店单店投入就达到了185万。奈雪の茶PRO面积稍小,但单店也要投入125万,主要用于装修以及购买各类设备。
再看人工,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奈雪共有8562名雇员,其中7731名是店内员工,单店平均店内员工人数为18.3人。按照一线城市门店租金平均30元/平米/天,18名员工, 奈雪一线城市单店租金人工成本=200*30*30*12+18*6000*12=345.6万。反观竞争对手喜茶,门店包含80-100平米的标准店和50平米GO店两种,员工数量更少。按照最大面积100平米,15名员工计算。喜茶一线城市单店租金人工成本=100*30*30*12+15*6000*12=256万。就是说,一线城市奈雪的单店租金、人工成本每年就要比喜茶的高出近100万。单店营收呢?喜茶更高,喜茶单店月营收100万,日均销售额3.3万。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单店日均销售额分别为3.07万、2.77万和2.01万元,连续三年下降。单店铺平均回报周期从2018年的10.6个月到延长到了2020年的14.7个月。问题是奈雪遇到了增长瓶颈,单店营收和订单量,一直在降。奈雪的解答是:随着门店数量增加,门店密度在核心城市逐渐增加,所以平均订单数被拉低。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日均订单量为716、642、465.而由于门店营业额下降,整体成本又保持不变,导致利润率也在下降。同店利润率2018年的24.9%,2019年的25.3%,但2020年前9个月单店利润率仅为12.6%。
单店营收的下降直接反映到了总营收增长上,增长率明显放缓。2018年和2019年,奈雪的茶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86亿元和25.01亿元,同比增速为130.2%;2020年前三季度则从2019年同期的17.49亿元增加至21.14亿元,同比增长率仅为20.8%,这似乎不能单独用疫情来解释。从下图可以看出,一杯奈雪の茶原材料成本要占到总成本的38.4%,人力成本占到28.6%。在简单扣除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后,奈雪の茶毛利率仅为33%,对比星巴克约60%的毛利率,不是一般的低。 奈雪の茶曾多次陷入“食品安全”风波之中。深圳、北京、宁波、绍兴、上海等地门店,皆因各种原因,被相关部门处罚过。 聚投诉平台显示,与“奈雪の茶”相关投诉有40余条,均为喝出头发、纸屑等问题,甚至还有消费者喝出了玻璃渣和橡胶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新式茶饮制作行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不像星巴克咖啡,有咖啡机器和萃取设备,一切都是数字化控制,几个店员就够了。新式茶饮的产品制作很多都还靠人工, “一杯茶有多甜,完全取决于店员放糖的手抖不抖。”总结一下,就是奈雪の茶盈利能力、管理能力跟不上其融资扩张的步伐,才扯出诸多问题。除此以外,奈雪の茶还存在一个特俗的隐忧就是创始人是一对夫妻,夫妻共同创业情投意合时发展倍速,但一旦劳燕分飞,势必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运行。当当网的李国庆、俞渝以及土豆网的王微、杨蕾都是前车之鉴。碰巧的是,在递交招股书前夕,联合创始人之一赵林退出了董事职务。一起退出该职务的还有公司最早的投资人潘攀。
虽然一直想当茶饮界的星巴克,但奈雪の茶并未学到星巴克的精髓,护城河也远不及星巴克宽阔。星巴克在全球75个国家拥有超过20000家门店的庞大销售网络,奈雪才500家,而且主要在中国,尚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星巴克有严格的数字化、标准化生产体系,奈雪的茶饮甜度还主要看店员“手抖不抖”。星巴克的咖啡产品自带瘾品属性,奈雪主打的鲜果茶做不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星巴克成本控制做到极致,一杯咖啡毛利达60%,奈雪好不容易才提升到30%,连续三年净利为负。目前来看,奈雪从星巴克那里只学会了皮毛——多开店,开大店,发展越来越像另一位同行——瑞幸咖啡。瑞幸的几大症状: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平台充满了没有品牌忠诚度的客户、疯狂的开店速度,奈雪の茶基本全中。不同的是,瑞幸把钱烧到了对用户的疯狂补贴上,奈雪把钱烧到了疯狂开大店上。但无论钱花在哪里,只要想长久活下去,就要学会严格控制成本,就是省钱。怎么省钱呢?原材料省不下,因为要真材实料,而且为了保证口感和质量,不新鲜的水果必须舍弃,茶底不能超过4小时,软欧包不能过夜,必须在非常精细的数字化运营之后才能省个一星半点。最好省的就是人工和租金,开小店是必然之选,需要对以往产品线有所取舍或改进。
奈雪之前坚持开大店,是要新茶饮+软欧包两条腿走路,而烘焙厨房加水吧的面积,就要80平米,烘焙员工还要占到总员工数量的一半。但事实上,2018-2019年,现制茶饮与烘焙产品及其他产品的营收贡献比例约为7:3,在2020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在向8:2靠拢,奈雪的消费者更多还是冲着一杯茶而来,欧包成了拖油瓶。奈雪の茶似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招股书中表示,未来两年还要建650家门店,其中约70%也就是455家将规划为奈雪PRO茶饮店。欧包不是没有了,是改由中央厨房供货,如此大大节省门店面积及员工数量。虽然奈雪PRO茶饮店面积也不小,80-200平米之间,足以做喜茶标准店,但相对之前还是省多了。原来的人工费用高是机械化、标准化程度低,一切都要靠人工,比如多肉葡萄,每一粒葡萄都要人工剥皮、去籽,导致出茶速度慢、难以标品化。瑞幸给用户补贴有点疯,但材料成本数字管控的能力还是不错,所以奈雪の茶重金请来了瑞幸前CTO何刚来做他们的数字化、标准化建设,或许能如愿减少部分人工。但通过这两个手段奈雪の茶能省多少还未可知,毕竟大手大脚惯了,而且省的那点只是降低了开新店的成本,对原有店铺改变有限。过去三年的夺路狂奔,奈雪的身形不断膨胀,但却暴露出内功修炼不足的软肋。本身缺乏足够造血能力,只能靠不断的外部融资来补血。这也是奈雪抢着上市的重要原因。全天候见闻此前文章《“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不到3年开店400家,只赚吆喝不赚钱?》提到,2月11日,奈雪的茶递交招股书,摩根大通、招银国际、华泰国际为保荐人。
不过奈雪还真赶上了好时候,眼下的港股市场火爆异常,新物种更是备受追捧。之前短视频第一股、行业老二快手带着诸多硬伤上市,市值打到2万亿港元,让专业人士直呼泡沫。可以想见,带着新茶饮第一股、行业老二的奈雪也可能在IPO中再度惊艳全场,并融到一大笔钱。但事实证明,如果成本管控做不好,持续入不敷出,不管融到多少钱,终究有用完的一天。股市里,不是比谁跑得快,而不是比谁跑的远,笑道最后才能笑得最好。疯狂补贴的瑞幸咖啡已经一地鸡毛,奈雪の茶能走多远,关键在于它的成本管控能否到位,能否把前几年拉下的内功补上。>>
日,“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成功上市,与奈雪股价一路下跌受到同样关注的,还有其包装成本之谜。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奈雪创始人彭心、赵林夫妇持股的最大供应商遵道环保被指供货量与营收疑似不符,业内人士计算出高达10元的单个包装成本远超产品实际价值,奈雪包装成本中的种种细节仍有待解释。
< class="pgc-img">
>
奈雪的茶门店(资料图)
从遵道环保采购额达九千万元
6月30日,奈雪的茶成功赴港上市,“新式茶饮第一股”诞生。上市20余天,奈雪的股价却一路下跌,截至7月20日,其市值已经蒸发了三分之一,与此同时,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更是牵连出关于其包装材料供应商及包装成本的质疑。
据奈雪招股书显示,2018年到2020年期间,奈雪最大的供应商为东莞市遵道环保包装实业有限公司(下简称遵道环保),该公司为奈雪供应包装材料。2018至2020年,奈雪在遵道环保采购包装材料的费用分别为3761.2万、9461.1万、9444.7万元,分别占采购总额的8.3%、8.7%、7.9%。
天眼查显示,遵道环保成立于2017年10月,属于奈雪的关联人。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成立不久的遵道环保成为奈雪最大的包装供应商,同年年底,该公司发生重大股权变更,深圳市心林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持有遵道环保50%的股权;而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赵林夫妻各持有深圳市心林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50%的股权。
目前,彭心、赵林夫妻间接持有遵道环保50%的股权,另有罗良山、赵兴敏夫妻持有剩余50%股权。奈雪在招股书中特意强调,罗良山与赵兴敏均是独立第三方。
年产能低于供货量
招股书显示,2020年,奈雪的包装材料成本为2.8亿元,其中,从遵道环保采购包装材料的成本为0.94亿元,占包装材料总成本的34%。
0.94亿元采购成本的背后,意味着遵道环保2020年从奈雪获得营收0.94亿元。但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质疑遵道公司的产能跟不上这样的营收数字。
据东莞环保局公布的《关于东莞市遵道环保包装实业有限公司(迁改扩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遵道环保迁改扩建后年产纸袋120万个、杯套250万个、奶茶杯100万个、面包盒250万个、双杯托150万个、六杯盒10万个。
按照这份文件披露的公司产能,全部投产的遵道环保每年能生产各式产品总计约880万个。若要取得0.94亿元的营收,则每个包装产品需贡献营收10.68元。售价超过10元的纸袋、杯套、奶茶杯等,远远超出了这些包装材料一般认知中的成本。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在遵道环保参展的成都国际酒店用品及餐饮博览会上可获知,根据遵道环保给出的单品包装定价,即便按照较高的价格区间进行估算,880万个产品的实际价值也不会超过600万元,与0.94亿元的营收相去甚远。
包装成本逐年提高
对于遵道环保从奈雪获得的收入与相关文件中披露的产能不对应的问题,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发函咨询奈雪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不予回应。
关于这个问题,YOUNG财经分析称,其原因可能是遵道环保的实际经营者罗良山夫妻还有其他的关联包装材料公司,这些公司一起为奈雪提供包装材料,却并未对外披露。
据天眼查公开信息,罗良山夫妻还是深圳市精工信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该公司简介显示其为奈雪、台盖唯一指定包材供应商。但奈雪在招股书中并未提及该公司。
招股书还披露,近年来,奈雪在包装材料上的投入明显提高。招股书显示,2018至2020年,奈雪材料成本占总营收的比例从35.3%涨至37.9%。
据悉,材料成本中包括水果、茶叶等原材料成本,以及包装材料及消耗品的成本。奈雪的包装成本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18年的6.1%,涨至2020年的9.2%,原材料的占比则小幅下降。
这也就意味着,奈雪材料成本的提升,主要在于包装材料成本的提升。关于奈雪包装成本的问题,曾有奈雪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这个行业里这很正常,比如星巴克这个毛利成本里面,最大的不是它的咖啡,是它的杯子。”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冯云云 李雨馨
月30日,知名饮品品牌奈雪的茶在官微上宣布推出上市一周年活动,即日起,每消费1元即可获得1个奈雪币,消费者可以利用奈雪币买入/卖出虚拟股票,成为该公司的“股东”。
与此同时,购入的虚拟股票也可以在奈雪币商城中兑换各种礼品或代金券,比如每30股虚拟股票可以兑换三元代金券。值得一提的是,关注相关公众号、每日签到、添加相关微信号也可以获得大量奈雪币,最高奖励100个币。
< class="pgc-img">
>
(图片来自微博)
这样一来,前去奈雪的茶消费喝奶茶的小伙伴,都将会成为这家公司的虚拟股东之一,如果消费越多,相当于“投资”的力度就越大。如今人人都想着成为某家公司的大股东,现在只需要通过买奶茶就能实现了。
小雷了解了一下,奈雪币就相当于奈雪的茶商城消费积分的一种,而虚拟股票跟虚拟货币不太一样,本质上还是股票的一种,持有人依旧可以像普通股票那样,享有一定数量的分红权以及股价升值收益,但没有所有权和表决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
< class="pgc-img">
>
(图片来自奈雪的茶小程序)
很显然,奈雪的茶搞这波上市一周年活动,并不是鼓励大家去炒股,更像是借着“喝茶当股东”的噱头,刺激消费者前来购买饮品。不得不说,现在的饮品行业内卷竞争还是挺激烈,商家为了吸引客户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
在激烈的奶茶市场竞争下,奈雪的茶于今年3月宣布降价,并推出了一个新的茶饮系列,最高19元,最低仅需9元。外卖平台上显示,该品牌店的菜单已经不存在30元以上的饮品,14-25元成为了奈雪的主力价格区间。事实上,茶百道、一点点等品牌的产品,基本都是十多到二十元左右,消费者主要还是看哪家店的优惠券更吸引。
< class="pgc-img">
>
(图片来自奈雪的茶官微)
受疫情、运输成本上涨等影响,饮食方面也比以前更贵了,不过也有一些品牌宣布年内不会再推出29元以上的饮品,所有产品在今年内也绝对不会涨价,以此吸引消费者的注目,或者是搞出各种活动、优惠。总的来说,小雷认为奈雪的茶这个“免费入股”的活动还挺不错,喝茶之余也能玩玩小游戏,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