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高个,白净,喜欢读书,时不时来个之乎者也,是一家有1个厨师、1个服务员小饭店的老板。这一段时间,因为疫情折腾得让本来就头大的他更加“头大”,更让他领教了老板的不易。可是,最后的一个举动都让大伙对他刮目相看。
其实,王老板过去也是厨师。虽然没有厨师证,可比在一个饭店打工有一级厨师证的工资还多500元。为啥?当年的王师傅炒菜是一把好手,他炒的手撕包菜、醋溜豆芽老少都翘大拇指,特别是腐卤肉、梅菜扣肉等几个笼上菜那是肥而不腻,吸引着方圆百里大大小小的“吃货”。
王师傅在饭店里干了十来年,早起晚睡,腰酸腿疼,深感辛苦,也想尝尝光动嘴、不干活当老板的滋味。于是,他就另起炉灶开了一家小饭店。原来的“吃货”们,听说后就撵着他。加上这里是大学附近,虽然房租贵,生意却出奇的好。开始,他是既当老板,又当厨师,比原来更辛苦,可这是为自己打工,虽然干一天累得像驴一样躺下就不想动,但到了晚上算账查人民币时,他迷糊的双眼就开始放光精神了,把所有的苦和累忘得一干二净。
虽然当了王老板的王厨师一直想找厨师和服务员,可是他心疼钱,就这样一直自己咬牙坚持着。后来,他也想开了,说钱这东西,你永远也挣不完,就像马云不也是如此尔?当年差几分没有考上大学的王老板,说话也是文绉绉的。后来,他就雇了1个厨师和1个服务员。
王老板毕竟念过十几年学,深受道家、儒家思想影响,懂得诚信经营的道理,也很讲究经营之道。各种新鲜蔬菜、肉类食品,甚至盐、醋等不起眼的小用品,都有自己长期固定的来源。由于是常年供货,对方自然就价格低,对王老板来说真的是物美价廉。同时,王老板又是非常仁义,常常是闲下来就和厨师、服务员喝酒拉家常,没有当老板的派头,况且不但不欠工资,而且还不断多发钱。常言说,人心都是肉长的。王老板的好,厨师和服务员自然心明如镜,干起活来从来不含糊。既有良好的客源,又有一心的员工,这样似乎不想赚钱都不可能。这,也应该给很多老板启示,尤其是亏损的企业老板们。
王老板的小饭店财源滚滚,让王老板高兴得多次夜里数钱笑醒了。可是,好景不长。服务员被封在家里了,来不了。王老板想了想,给服务员说:“响应号召,老老实实在家呆着,你的工资我是一分钱不会少!”
不久,饭店关门。房租照交,厨师的工资,服务员的工资按正常发,不是一个小数。王老板咬咬牙,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是黎明前的一阵黑。他果断地对厨师说:“老弟,你尽管一万个放心,有我吃的,就不会让你饿着!”
来送菜的客户,见王老板的饭店关门了,愁眉苦脸。还没等送菜的客户们说话,王老板就说:“过去给我送菜是啥价,现在还是照样送,还是老价,你们尽管还按照过去的方法送!我,还是按照过去的方法结账,一分钱也不会少!”
送菜的众客户和厨师都纳闷,就问:“你那饭店关门了,这菜咋处理?”
王老板笑笑说:“饭店关门,只是暂时的。现在,一些人不能出来,但一日三餐不能少,吃菜不能少。我要当志愿者,做一个雪中送炭的抱薪者,把这些菜送到他们的家中!”
众人皆刮目相看王老板,纷纷要求加入志愿者的行列。
< class="pgc-img">>
“对服务员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人品”。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已经时隔很久很久了,但这样的情况我屡见不鲜,是什么样的心情和教养可以做到如此盛气凌人?
?
最愿意在这个号里和大家分享真实的想法,因为仿佛回到了这个号,就像到了家一样,我可以毫无拘束。暑假到了,崎妈忙碌起来了,但是一有时间还是愿意带着一家人去吃饭。
今天我来的这个饭店是小县城新开的,一个叫王老板的28道菜的地方。饭店的优点是川味辣,很过瘾。但是缺点是说好的免费吃米饭,但是一人收走3块钱,量小,说实话三口人就得吃上六七个菜。
< class="pgc-img">>完事了又来带老妈嗨歌了,老妈年轻时也喜欢听,岁月打磨了她。再来听听崎爸版本的,虽然他喜欢唱歌,可是唱的。
< class="pgc-img">>分享结束,今天回家睡觉,晚安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