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齐鲁晚报
饭店只能“扫码点餐”,店家打的啥算盘
可节省成本、搜集个人信息用于“精准营销”,消费者担心隐私泄露
当下,越来越多的餐饮店推出“扫码点餐”服务,有些餐饮店只有扫码点餐,不提供现场菜单和人工点餐,甚至强制顾客扫码关注公众号才能点餐,引发不少消费者反感。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走访了济南多家餐饮店,发现仍有不少餐厅只提供扫码点餐,有的餐厅扫码后会弹出公众号关注页面,只有关注后才能继续点餐。这背后隐藏了什么秘密吗?对消费者有没有风险?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首席记者 戚云雷
实习生 刘欣欣
顾客:
有餐厅扫码点餐成“标配”
不关注公众号无法点餐
12月23日中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济南经四路商圈的一家面馆。刚走进店里,一名工作人员就让记者扫码点餐。记者询问是否能人工点餐,工作人员称可以人工点餐,不过需要在点完餐给他们转账支付。
随后,记者又来到泉城路商圈。在宽厚里一家餐厅,服务员明确表示,店内没有纸质菜单,需顾客扫描座位上的二维码点餐。记者扫描后直接进入了该店店铺同名公众号的关注页面,需点击“关注”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我们会比较喜欢扫码点餐,更自在一些,看到弹出关注公众号的页面也会感觉不舒服,但不关注就点不了餐,没有办法。”一名正在就餐的市民表示,他很支持扫码点餐这种方式,但是希望不要以关注公众号为条件,且关注公众号后就等于向商家暴露了个人信息,之后还会收到各种广告推送,让人不堪其扰。
虽然一些餐饮店只提供扫码点餐一种点餐方式,但仍有相当部分的餐饮店既有扫码点餐,也向顾客提供现场菜单和人工点餐。“我们首先推荐顾客使用扫码点餐,感觉大部分顾客也都更喜欢这种方式。”世茂广场一家餐厅的服务员告诉记者,如果顾客不想用手机操作,或者一些年龄大的顾客不会操作的话,他们也会提供纸质菜单,并帮助顾客完成点餐。
记者走访还发现,除了餐厅,很多茶饮店也都推出了扫码点餐服务,大部分是以“免排队”为由推荐顾客扫码下单,也有的是打着优惠或限时免配送费的旗号诱使顾客扫码点餐。不过,顾客在扫码登录小程序后,系统均会要求顾客授权微信昵称和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商家:
扫码点餐省人工成本
关注公众号可推送优惠
扫码点餐对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非常不友好,更重要的是,不少市民担心扫码点餐后个人信息被泄露。既然扫码点餐引起这么多质疑,为什么商家还要强行推广呢?
据济南一家餐饮店的负责人张为(化名)介绍,他们店内既有扫码点餐的方式,也可以人工点餐。当初之所以上线扫码点餐,主要是想省人工费,因为如果店内全是人工点餐,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人工成本。
事实上,张为一开始并不喜欢扫码点餐的方式,因为顾客通过纸质菜单点餐可以随意挑选菜品,没有什么顾虑,而扫码点餐一结束,系统就会计算出菜品总价,有些顾客一看总价超出了消费预期,就会再减去一些菜。
“这两年餐饮业确实不好干,房租、人工成本都在涨,为了尽可能地省钱,我们也就上了扫码点餐系统。”张为说,使用了扫码点餐系统后他发现,扫码点餐除了能为商家节省人工成本,对消费者也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比如有些顾客喜欢慢慢研究菜单,如果服务员在边上反而会让顾客觉得不自在。
“一开始顾客扫码后不关注公众号也可以点餐,后来为什么让他们关注呢?是为了让顾客成为店里的粉丝,然后通过公众号可以发布一些促销活动。”张为说,如果通过门店的粉丝群发促销活动肯定免费,但通过团购平台和大V发布就要收费,相比之下,让顾客关注门店公众号直接推送促销活动是最省事的。
那么,顾客在扫码关注公众号后,个人信息会不会泄露呢?张为告诉记者,他们让顾客扫码关注公众号,是想增加粉丝,然后给顾客推送优惠活动信息,让顾客再来消费,至于顾客的个人信息,他们既没办法获取也看不到。如果顾客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完全可以在消费后取关公众号或者解除授权。
“客观来说,商家让顾客关注公众号,他也获不了利。有些餐饮店只有扫码点餐的方式,不提供纸质菜单和人工点餐,就是为了省钱。”张为表示。
调查:
商家摘取搜集个人信息
可能会与其他公司共享
从商家角度来说,扫码点餐既可以节省人工成本,又能让顾客成为粉丝以推送优惠活动信息。那么,扫码关注商家公众号点餐后,顾客的个人信息是否会泄露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以“扫码点餐系统”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发现有大量销售扫码点餐服务系统的供应商。在一家供应商的网站上,可以看到该品牌直接宣称“强制关注公众号才能点单,为公众号强力引流”。而另一家供应商的网站上,号称自家的小程序“不仅仅是收银、点餐,更是入会的入口,留住80%的线下客流”,还能“与会员营销完美结合,精准画像,精准营销”。
随后,记者联系了其中一家扫码点餐系统的供应商。据一名销售人员介绍,扫码点餐分为小程序和公众号两种,目前公众号点餐已经慢慢被淘汰了,目前他们公司主要在推小程序点餐,不需要关注扫码就可以直接点餐,还可以自由添加会员储值、发放优惠券等多种功能。“登录小程序需要授权,基本上顾客扫码后就会点击允许授权,这样就成为你的会员了,你会有顾客的联系方式和姓名。”该工作人员称。
在经四路商圈一家茶饮店内,记者扫描桌上二维码登记该茶饮品牌的小程序后,在个人主页里找到了隐私条款。可以看到,在“信息的摘取/搜集类型”一栏中,商家要求顾客在注册电子账户时提供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个人信息。
隐私条款中称,当顾客使用电子账户时,品牌方有可能自动接收并记录顾客的浏览器和计算机上的信息,其中可能包括“cookie中的信息、软件特征信息以及您访问的网页记录、搜索服务时输入的关键字等信息”。
那么,品牌方搜集这些信息做什么用呢?隐私条款中解释,顾客接受服务的相关信息会保存在数据库中,某些情况下品牌方会将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趋势分析,或结合其他与品牌方的服务相关的合法使用,以供改善服务之用,例如评估服务设施、客户偏好和广告策划等。
值得注意的是,隐私条款里还提到,品牌方还有可能会与其他关联公司、合作伙伴或供应商共享、储存或处理顾客的个人信息。
从上述某茶饮品牌的“隐私条款”中就可以看出,一旦消费者授权注册了该品牌的电子账户,也就意味着签下了一份不公平的协议,必须接受诸多不平等的条款,授权给商家的个人信息安全自然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市民关于扫码点餐后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 class="pgc-img">>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扫码点餐系统如同一股强劲的旋风,席卷了餐饮行业的各个角落。这一创新之举,究竟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变革,又面临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呢?
扫码点餐系统的出现,无疑为消费者和餐厅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于消费者而言,无需再忍受漫长的等待,只需轻轻一扫二维码,就能在手机上自由浏览菜品,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轻松下单。这种便捷的点餐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还避免了因为服务员忙碌而导致的点单错误。据相关数据显示,使用扫码点餐系统的餐厅,平均每桌顾客的点餐时间缩短了约 30%。
对于餐厅来说,扫码点餐系统更是好处多多。它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不再需要大量的服务员在餐桌间穿梭记录菜单。同时,通过系统后台的数据统计和分析,餐厅能够更精准地了解顾客的点餐偏好,从而优化菜品结构,提高经营效率。有专家指出,采用扫码点餐系统的餐厅,其运营成本能降低约 20%。
然而,扫码点餐系统并非完美无缺。比如,一些老年人可能对这种新兴的点餐方式感到陌生和困惑,无法顺利操作。还有,部分餐厅过度依赖扫码点餐,导致服务质量下降,顾客感受不到贴心的服务。就像前段时间,小王去一家餐厅吃饭,扫码点餐之后半天没人送水,让他的用餐体验大打折扣。
但不可否认的是,扫码点餐系统是餐饮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总之,扫码点餐系统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只有我们合理地运用它,才能让餐饮行业在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 class="pgc-img">掌通同城
>几年,市民外出就餐时,多数已经习惯了拿出手机“扫码点餐”。有的码扫出的是餐厅微信公众号,有的码扫出的是点餐小程序,扫码后普遍需要授权部分个人信息。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点餐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新问题。前不久,四川罗女士因餐厅拒绝提供纸质菜单,仅支持“扫码点餐”,将该餐厅诉至法院。近日,法院判决该餐厅停止侵权。就此,记者对大连餐饮市场进行调查,15家餐厅中,1家仅支持扫码。
顾客起诉餐厅仅支持“扫码点餐”侵权胜诉
前不久,四川罗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就餐时被要求扫码点餐,她提出要用纸质菜单被店员拒绝。而扫码后关注的该餐厅微信公众号,必须授权自己的“微信头像、昵称、地区和性别信息”,才能继续点餐。罗女士认为依据《民法典》规定,火锅店行为不合法,于是将其诉至法院。
近日,四川德阳市旌阳区法院判决餐厅停止侵权,并于判决生效起10日内删除罗女士个人信息,并承担罗女士诉讼费用200元。判决书中也明确写道:扫码点餐应是可选项,而不应该成为唯一选项,应当由消费者决定是否扫码点餐。法官介绍,擅自收集个人信息这种行为是违法的,经营者搜集了消费者的这些个人信息之后,有可能自己擅自使用,也有将这些信息非法出售给其他经营者的风险。
记者调查本市15家餐厅,1家仅支持扫码
随后,记者对市内餐厅进行了调查采访,调查范围覆盖市内主要商圈,涉及各式火锅、烤肉烧烤小龙虾、日本料理以及各式地方菜等餐厅15家。
其中6家餐厅介绍,主要是扫码关注公众号点餐,需要微信授权。遇到年纪大的,或者不喜欢扫码点餐的顾客,餐厅也会提供纸质菜单,由员工协助点餐。
另有5家餐厅介绍,顾客扫码进入小程序点餐,多数是需要微信授权的,如果顾客愿意,还可以注册或登录会员,享受消费积分。其中1家餐厅表示,该店小程序不授权也可以正常点餐。此5家餐厅同样表示提供纸质菜单,顾客可以选择。
此外,有3家餐厅介绍,店内不设置扫码点餐,只有纸质菜牌。某日本料理店表示,顾客挺喜欢看菜牌点餐,所以没提供扫码的形式。
记者调查过程中,只有一家品牌火锅店仅支持扫码点餐,该店工作人员介绍,自2020年疫情开始后,该店就不再提供纸质菜单,只能微信扫码了。微信扫码后进入火锅店小程序,要授权或注册相关信息才能点餐。对于授权或注册哪些信息,该工作人员表示不太清楚。记者提到,据相关法律法规,餐厅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及侵权。该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店里的安排,对相关法律不太了解。遇到顾客不想扫码,或老年人不会扫码的时候,店内会安排员工用自己的手机帮顾客扫码点餐。半岛晨报、39度视频见习记者卓泽玉
【链接】2021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官网发文提到,“扫码点餐”不应成为“单选题”,警惕“消费便利”变成“消费烦恼”。文中明确指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如果保管不善,消费者个人信息还有被泄露、丢失的风险。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限制消费者权利的工具,不应成为攫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借口,更不应成为阻碍大众消费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