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晚报讯(记者 张钰芸)4月23日,知名新茶饮品牌“茶百道”母公司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茶百道”)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55.HK。这也意味着,茶百道成为登陆港交所的“加盟制茶饮第一股”,也是迄今为止2024年度港股最大IPO。茶百道的招股书中,或许能发现其成功登陆港股的奥秘。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说:茶百道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2008年,第一家茶百道在成都诞生。按2023年零售额计,茶百道在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中的份额达到6.8%,排名第三。2023年茶百道门店一共卖出10.16亿杯奶茶,总零售额达到约169亿元。截至2024年4月5日,茶百道门店数已经达到8016家,遍布全国31个省市。
茶百道招股书中,其财务数字颇为亮眼。2021年至2023年,茶百道收入分别为36.4亿、42.3亿和5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1%。在盈利能力方面,茶百道也保持了与收入增长相匹配的高质量利润增长。2021年至2023年,公司毛利分别为13.0亿、14.6亿和1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9%,同时毛利率维持在了34.4%。2023年的经调整净利率达到22%。这一盈利能力已经大幅超出了同业(一般在15%以下)平均水平。
在连锁经营的基础上,茶百道主打小店模式和外卖业务,更具成本优势,撬动更多年轻消费者,既能满足消费者的质价比需求,也能更好地保障经营业绩增长。小店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门店成本,租金、装修、人员成本等方面的开支均较低,同时可以支持外卖业务及窗口自提,提升经营效率。在茶百道门店中,44.3%的门店面积在30至49平方米之间,42.8%的门店面积在50至100平方米区间。
到2023年底,茶百道门店在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数量占比分别为10.6%、26.9%、20.9%、19.4%及22.2%。茶百道在招股书中认为,低线级城市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因此计划进一步在二线及以下的城市进行门店加密,抢占下沉市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国内头部的几家新茶饮品牌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地域和城市线级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如果门店的分布过于集中在某个区域,则会降低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而如果门店在高线级城市分布较少,则不利于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传播声量。“但茶百道在这方面取得了合理的平衡。它的门店已经遍及全国31个省市,尤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有大量分布。”朱丹蓬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由于海外市场空间足够巨大,茶饮出海在一段时间是中国茶饮企业的共同选择。海外市场方面,自今年1月正式开业以来,茶百道在韩国首家分店的表现超出预期。本月19日,茶百道在韩国的第二家门店狎鸥亭Galleria百货店正式开业。潜在海外市场还包括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
值得一提的是,茶百道招股书中还提到:募集资金的5%将用于推广自营咖啡品牌“咖灰”及在中国各地铺设咖啡店网络。未来三年计划开设15家咖啡店,咖啡品牌将采取直营及加盟两种模式,将同时包括超过50平方米的大型咖啡店及50平方米以下、用于快速取餐及外卖的小型咖啡店。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咖啡赛道目前看似市场规模不大,但未来增长潜力巨大。一方面,咖啡市场竞争相对较小,目前国内形成了真正规模优势的品牌不多;另一方面,咖啡赛道去年以来的“价格战”正在完成消费者培育,未来市场空间广阔。而出海东南亚市场及进军咖啡赛道的动作也为茶百道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茶加盟备受关注,与此同时有关于奶茶加盟回本的问题也被重点关注!本文我们就来说说奶茶加盟多久回本才算正常?
一. 了解奶茶加盟回本的关键因素
1.1 地理位置选择
选择地理位置是奶茶店创业成功的第一步。合适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到客流量和销售额,从而影响加盟回本速度。
1.2 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
在选择加盟奶茶品牌时,需进行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选择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有利于加快回本速度。
1.3 管理与运营能力
创业者的管理与运营能力直接影响到奶茶店的盈利情况,优秀的管理与运营能力可以提高回本速度。
二. 奶茶加盟回本的时间分析
2.1 初始投资
奶茶加盟需要一定的初始投资,包括品牌加盟费、装修费、设备费、原材料费等。回本时间会受到初始投资的影响。
2.2 月销售额与利润率
奶茶店的月销售额和利润率是影响回本时间的重要因素。月销售额高、利润率稳定意味着回本速度快。
2.3 销售成熟期
奶茶店的销售成熟期也是影响回本时间的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奶茶店在创业初期可能会亏损,需要在后期逐步实现盈利。
三. 奶茶加盟回本的策略与建议
3.1 精细的成本控制
创业初期要严格控制成本,合理利用资金,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应对突发情况。
3.2 创新产品和营销策略
不断创新奶茶品种,开发新产品,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吸引更多顾客,提高销售额。
3.3 建立忠诚客户群
积累忠诚的顾客群体,提高回头客率,稳定销售额,加速回本。
<>天,周杰伦的新歌上了热搜,众所周知,周杰伦爱喝奶茶,自己也开了奶茶店,在新歌MV中也有奶茶身影。
很多人认为奶茶是一个创业项目,但其实奶茶是个竞争激烈行业,倒闭的比比皆是。
因为门槛低,同质化严重,在奶茶门店数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店铺关闭。根据中商产业网数据,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饮品店关店数量开始超过开店数量,2017年上半年饮品店关店数量是开店数量的1.3倍,平均亏损十万元。
这其中主要有三大原因。
01、加盟品牌真假难辨
在网页上搜索加盟的品牌,出来的网页能有好几个,一时间难辨真假。
点击进去,三个网站完全不同,如果对品牌认知不高,就很容易被坑。
据了解,喜茶加盟搜索出来的前三个网页,全部为假!
02 开店容易运营难
加盟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商业模式,招商代理公司行骗的原罪并非来源于模式本身,也有投资者心理预期和运营能力方面的原因。
< class="pgc-img">>采用加盟的做法,跳过前人创业的失败经验,迅速获得收益,这是大多数奶茶加盟商的投资心态。但现实情况却复杂得多。
大品牌的加盟很难争取,而加盟商自己参与具体的运营也十分困难,首先是成本。
奶茶店最重要的三要素,地理位置,地理位置,还是地理位置,就算你打算做外卖,也要选附近有学校或者是CBD。
这些地理位置的统一特征就是贵。
一个好一点的位置,一个月1到5万租金很正常,更别提很多加盟品牌还有店面积的要求,最终成本一定是失控的,再徐汇区临街奶茶店,年租金要30w!每个月2.5w!
除了房子的租金,奶茶店不可能没人做奶茶?人工成本又高了,算下来每个人4000块,一个店起码雇4个人要伐?一个月16000。一年固定成本就要
生意好就算了,生意不好的,一天卖几十杯奶茶就是在亏钱啊!一网友犀利的说,不排队的奶茶店就是在亏本啊!
当然排队的人也要成本啊,某奶茶店疑雇了90多人轮流排队,手机支付1杯奶茶1分钱,每个托1天工资90元。业界称,餐饮店尤其是茶饮店雇人排队是业内潜规则。
03 巨额加盟费
有人说,加盟吃的就是外行不懂。
加盟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加盟商缴纳加盟费后,加盟商从品牌公司采购原料(所谓的解决供应链问题)、缴纳培训费用和保证金、给予公司流水抽成,公司甚至还会时不时巡店罚款。
< class="pgc-img">>但具体的运营,品牌公司并不参与,而这种加盟问题很大,大部分的奶茶品牌采用的是这种模式。
一种观点是,该模式本质上就是公司背后厂家在割加盟者的韭菜,类似于资金盘做局。
此爆火开店6000家的某茶饮品牌就是采用的这一套路,目前该品牌正在大规模的关店。在这一模式下,品牌通过广招加盟商扩大品牌知名度,但并不对加盟商的具体经营负责。
另一种则是托管模式。加盟商交费用,品牌公司负责管理,加盟商只需要等待收益,而大品牌一般采用的是这种模式,包括一点点、COCO都可等奶茶品牌以及肯德基等知名餐饮品牌。
有知名品牌护航、加盟商不需要参与具体的运营环节,这显然是更省力又安全的做法,但问题在于,大品牌要么做直营不开放加盟,要么从加盟模式和费用上提升加盟门槛保证质量,大部分加盟商连入场券都拿不到,于是他们更倾向选择第一种模式。
例如在费用上,一点点目前在部分城市的加盟费用已经接近百万元。
除了加盟费,还有高额上万的培训费,如果是总部提供的原材料,将会比市场价高出两倍左右,如果做线上加盟,还有流水抽成,更要面对巡店罚款的风险。
04 还有啥坑?
除了奶茶创业之坑,还有轻食,烘焙。
对于烘焙品牌,尤其是线下的烘焙连锁门店而言,由于聚焦点在于品类,核心竞争力往往不是体现在售卖和连锁,而是体现在针对单品的创造能力和制造能力。
< class="pgc-img">>因此,烘焙行业常常会出现网红单品,一款产品的爆红甚至能够撑起一家门店。但在烘焙行业这样低门槛、有限品类的情况下,这种针对单品的有限“创造”往往在短时间内就会引起批量跟风,因此烘焙爆品的生命周期往往不长。
以去年风靡一时的脏脏包为例,其本身只是一款改良的巧克力可颂面包,但制作手法上的细微差别会导致其在口感上的巨大差异,只是从外观来看,没有任何区别。
在脏脏包走红后,短时间内多达几十个品牌跟风模仿,基本每家都推出了自己的“脏脏包”,由于从外形来看无法分辨,许多不明所以的尝鲜型消费者在尝到“仿制脏脏包”之后,巨大的消费心理落差叠加舆论,从而让这个品类在短时间内迅速遇冷,甚至于影响了“原创脏脏包”的生意。
这不仅是一个品类的个例,也是整个烘焙行业面临的问题。从脏脏包到鲍师傅商标案,烘焙行业在技术迭代空间基本为0的情况下,无法避免同质化竞争和单品照猫画虎的模仿抄袭。
以上市公司桃李面包为例,这家市值271.98亿元(截至2019.06.14)的烘焙行业大鳄,其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研发支出仅占营业收入0.1%。
创业不易,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一定要思考完风险再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