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销售玛莎拉蒂、奔驰、宝马等豪车的4S店,也有主打经济型轿车的普通店。顺德立交桥到环市北路口这4公里的区间,承载着顺德人的“汽车梦”,也是新滘村级工业园的栖身之所。
2月22日,为了顺德“中心城区”提质升级,大良街道把村级工业园改造战场设定在新滘村级工业园,它也成为顺德首个“政府主导产权调换连片开发型”村改项目。当天,随着挖掘机对低矮厂房进行拆除,今后这里将从“散小弱差”的村级工业园,变身以汽车商贸产业、科技创新类产业为特色的综合型产业区,形成除汽车生产外的汽车服务行业全链条。
改造破旧园区提升汽车消费体验
连续七年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头名,顺德最大的撒手锏就是经济实力。如果对《2017年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进行解读,不难发现顺德人善于“藏富于民”:该区境内住户存款余额2398.68 亿元,增长5.6%。
有了钱,必然会想到提升生活质量,到2017年末顺德区每百户城镇居民家拥有家用汽车81辆。
因为商家多的缘故,新滘社区的众多4S店成为很多顺德人买车首选,但是很多人都会有一个不好的印象,即这些4S店周边满布低端、有污染的工厂。“近百万的玛莎拉蒂在那个区域的室外停两三天,车身上就都是灰土,消费体验太差。”
所以,改造新滘村级工业园成为提升顺德最大“汽车城”品质的一个重要选择。
“村级工业园内有厂企114家,‘三小’单位110家,绝大部分企业为塑料制品、五金、机械制造等厂企,但是现在工业区内无一家正规食肆,且大部分厂房都为星瓦平房,不但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维修费,而且利用率低。”新滘社区书记林国标称一年前,他们就开启了新滘工业园改造摸底工作。
林国标指出针对新滘工业区的改造,要为其创造条件,“近期到期的物业社区决定一律不上交易平台续约。同时我们还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推动宅基地落实,解决群众最迫切的住房需求,为工业区改造争取更多的群众支持。”
大良汽车产业寻找2.0升级空间
改造新滘村级工业园,不仅是给顺德最大“汽车城”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还能借助村级工业园改造,让大良汽车产业完成自我革新。
作为顺德商贸业中心,大良街道2018年限额以上贸易住宿餐饮业营业额289.86亿元,同比增长1.33%,汽车零售业尤其是大良商贸业重要一环,这个行业需要面对现实:即近年来汽车销售市场持续萎靡。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汤虹玲,曾挂任顺德区大良街道办事处主任助理,她在任满期后撰写过一篇《大良街道产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其中鲜明指出,大良目前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缺少集约营运、统一包装、封闭管理的专业市场,特别是配套顺德发达制造业及瞄准旺盛消费潜力的原材料、建材装饰、农副水产品等类别的专业市场,汽车销售在其中又形成单一行业独大的状况,该行业的销售变化会对大良三产影响甚大。
而且单纯的汽车交易市场与形成完整汽车产业链区域相比,更容易受到土地租期、产业需要等因素影响。2003年就拥有80家商户的佛山车城,当时的知名度在珠三角都排得上号,因为在这里,车主可以一站式完成购置税、车船税、上牌等一条龙服务。即使在如今看来,这种购车一条龙资源高度集中的服务,仍然是非常难得。
但是2016年,佛山市国土部门认定其土地租期届满,立刻将位于佛山大道东侧、城南山庄以南的佛山车城地块(政府储备部分)土地使用权依法收回,风光了近20年的佛山车城即刻成为历史。
大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霍茂昌在2019年的街道工作计划中指出,大良今年要延伸优化汽车产业链条,具体说就是投入资金推动五沙工业区道路、管网等配套项目建设,逐步形成汽车配件生产集聚区,将五沙工业区连同新能源汽车小镇打造为顺德汽车智能制造示范区。“并以新滘汽车主题产业园建设为依托,围绕销售环节丰富全链条发展元素,从研发、制造、组装、销售、增值服务一条龙串连,推动汽车产业在顺德联动发展。”
在当天的村改现场,广东新协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沛锋表示,作为本地著名车商将与新滘社区一起参与项目改造。“项目建成后对我们培育汽车商贸、汽车文化市场有很大帮助。”
相关
顺德启动首个“政府主导产权调换连片开发型”村改项目
新滘村级工业园一期改造面积428亩
22日,作为顺德启动的首个“政府主导产权调换连片开发型”村改项目,新滘村级工业园一期改造面积为428亩,而当天启动仪式计划拆除60亩,成为近期顺德区村级工业园改造单次拆除面积最大的项目。
从大良城市空间和发展状况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片区:一是东部和新城区片区,该片区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比较高,是顺德区大部分城市升级项目所在地,公共设施、道路建设、卫生环境、治安管理等水平最高;二是105国道以东的旧城区,该片区城市建设管理已成规模,是历史文化资源聚集地;三是105国道以西,包括古鉴、新滘以及五沙等区域,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基础配套设施欠缺,生活生产环境有待改善,是发展相对滞后的第三梯队。
此次改造新滘村级工业园,就是要解决大良东西两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去年我们在村级工业园改造上有良好开局,今年大良的改造工程集中在105国道以西的村级工业园,”今年佛山“两会”上,大良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玉团接受南方+专访时,指出大良铺开了红岗工业园、新滘工业区改造,土地整理已经成效,下一步将在招商引资方面加大力度,引入项目、产业,加强工业园内涵建设。
目前启动改造的新滘村级工业园,已促成一期改造区域内5个社区共65宗集体资产经营性租赁物业签订搬迁协议,签约率达95%,所涉及的92家企业及经营户现已基本完成搬迁清退工作。项目现在已拆除旧厂房20.5亩,计划在2019年2月所涉集体表决通过改造补偿方案后,全面实施厂房拆除。
同时政府还加快腾挪区建设,腾挪区选址在顺德科技工业园,以政府配建的方式建设标准厂房作为调换物业,能保证集体调换后的物业保证、升值,园区以标准化工业厂房实行管理和招商,能同步实现新滘集体经济“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转型升级。
“这个工业区改造有三大特点,就是物业补偿以标准厂房置换为主,满足居民持有物业的愿望;厂房调换腾挪区首期置换厂房争取2020年交付;将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与美丽乡村建设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步推进,对新滘等社区(村)征地等历史遗留问题一揽子统筹解决。”大良街道党工委委员、城建局局长谢德强指出,项目本次计划拆除60亩,在拆除的同时,将继续推进其他集中权属物业的表决工作,计划3月底完成一期全部集体物业表决并将拆除面积扩大至300亩,并争取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项目一期所有集体产权厂房的拆除,年中完成项目范围内首宗土地出让,下半年启动私人权属物业清退工作。
林国标介绍说,通过升级改造,辖区整体环境将会改善,配套设施例如路网更加完备;集体物业实现手续合法化;集体收入获得实质性提升,原来每年为300多万元,过渡期升至500多万元,三年后新厂房交付按现行市场价保守估计超900万元/年。
【记者】尹辅华
【作者】 尹辅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月2日,在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的分店里,已停业3个多月的欢姐伦教糕重新开业,迎来了假日满满人潮。
高朋满座的不止是欢姐伦教糕,记者在顺峰山公园、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等位于大良的一些主要文旅场所、餐饮名店走访发现,顺德本地家庭、外地游客纷纷趁着“五一”出游,“世界美食之都”有序迎来客流小高峰。
“五一”客流小高峰的到来并非偶然,这背后是大良街道疫情期间谋划一系列刺激消费、促进第三产业复苏举措的成效初现。
从“凤城线上欢乐节”的提前启动,到“寻味顺德小镇”“旅游风情小镇”的建设推进,大良正不断布局文旅城市建设,对标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擦亮“厨出凤城”靓丽名片,打造佛山产城人融合发展新高地。
大良正不断围绕清晖园周边老城区和顺峰山公园周边“寻味顺德小镇”两个旅游聚焦点,打造吸引游客、魅力四射的两颗闪亮明珠。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刺激消费不停步
文旅高地“担当”满满
在国内疫情形势的逐渐好转下,大良按下了刺激消费“加速键”。为尽快恢复社会经济,发挥消费引领作用,大良街道将一年一度的“凤城线上欢乐节”提前至3月初启动,并率先推出线上版,通过全网推广+团购系统+商家预售的模式,发动零售、酒店、餐饮、旅游等行业开展系列促销活动。
通过“提前被消费”,大良正不断帮助暂无法全面复工的商家提前做好复工准备、优化生产经营安排,并宣传本地知名餐饮、优质购物、品牌文旅形象。与此同时,因为受疫情影响紧缩日常消费的市民群众,也获得了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
作为顺德的文化、商贸中心,大良刺激消费的工作得到了来自顺德区一级层面的大力支持。日前,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带领顺德区几套班子领导走进大良城区调研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情况,并“打卡”清晖园景区,走进民信双皮奶、聚福山庄等知名食肆品尝特色美食,带头鼓励消费。
郭文海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顺德全区广大企业和群众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为战胜疫情、推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顺德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针对在疫情中受到严重冲击的餐饮、实体零售和文化体育等服务业,顺德计划推出促进市民消费提振市场信心的相关举措,帮助文旅体企事业单位尽快恢复生产经营。”郭文海提出的一系列促进消费计划,让大良搭上了第三产业复苏的“快车”。
在大良街道2020年工作会议上,大良街道党工委书记霍茂昌提出,将通过“寻味顺德小镇”的建设,立足大良第三产业优势,促进美食文旅再提质,以此实现城市整体价值的再提升。
美食文旅的再提质,离不开餐饮业的有力支撑。疫情下,包括大良在内,整个顺德餐饮业都被迫进入了“寒冬”。为帮助餐饮企业纾困解压,大良街道不少公有企业率先以身作则,对承租大良街属公有资产类经营物业的餐饮业中小微民营企业减免租金。
减免租金只是一方面。为了尽快推动餐饮行业复苏,大良害推出顺德首个行业抗疫类担保专属产品,携手广东顺高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帮助餐饮企业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的资金周转问题。
一系列谋划布局带动下,大良文旅、餐饮业逐渐走向复苏,迎来堪比疫情之前的满满人潮。“五一”首日,清晖园附近的华盖路上游人如织,民信老铺等餐饮名店前排起了长队。有市民在了解到进入清晖园需提前预约后,现场掏出手机准备预约2日再来参观,却发现也已经预约满额,足见火热。
优势产业再提升
“食住行游购娱”融合升级
近年来,大良依托片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美食特色,先后入选第二批佛山市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并作为佛山唯一镇街,获批创建广东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
作为顺德的文旅高地,大良顺峰山公园及周边一直是顺德旅游的核心景区。随着顺德大力开展顺峰山公园改造提升、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开业、苏岗旧寨提升项目带动社区(村)面貌大提升,大良街道这些片区已成为在整个珠三角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旅游联合体。
“接下来,我们要围绕'食、住、行、游、购、娱',通过政企合作、旧村活化双拳组合,全面推动小镇基础设施、服务配套、平台载体建设,加快美食集聚区建设。”霍茂昌提出,大良文旅的提质升级,要以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苏岗旧寨为两大核心区域,凸显岭南传统文化韵味和现代都市文化风情,打造佛山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高地。
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迎来了"五一"假日的客流小高峰。南方日报记者 熊程 摄
一方面,大良正不断围绕清晖园周边老城区和顺峰山公园周边“寻味顺德小镇”两个旅游聚焦点,两翼齐飞,东西呼应,打造吸引游客、魅力四射的两颗闪亮明珠。
另一方面,大良也在不断依托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原点,重点对清晖园周边的宝华巷、华盖里步行街、金榜莘村大街、钟楼公园、西山庙、锦岩公园、大礼堂等历史胜地进行活化利用和改造提升。“通过将各个重要节点通过空中连廊、地下隧道、地面步行径等各种形式进行联接,大良将不断丰富镇街内人文景观的规模效应。”霍茂昌说。
大良正不断对华盖里步行街等历史胜地进行活化利用和改造提升。南方日报记者 羊建溶 摄
“食住行游购娱”融合升级也离不开大良绿色生态环境的提升。以展桂畔海、德胜河北岸、李家沙水道、大良河等滨水景观建设为抓手,大良不断在城市景观内融入人文内涵,让山水诗意成为“凤城”新名片。
文旅产业的再突破和旅游城市的纵深建设,也有赖交通出行环境的改善。作为顺德“中心城区”所在地,大良正不断推进在建佛山地铁3号线、顺兴大桥、顺通大桥、南国路东延线等立体化交通建设。
为了将“内联外通”交通网络渗透至村居肌理,大良还将不断出台交通优化提升整体方案,落实20个“点-线-面”短平快交通拥堵改善方案,扩大路边停车智能管理项目范围,推进立体停车场建设。
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系统,结合地铁项目的推进,提升共享单车对打造城市慢行系统的作用,大良正不断促进公交系统设计与市民游客出行需求趋向一致。
以第三产业为优势产业,大良美食文旅后发优势日趋明显。通过“寻味顺德小镇”“旅游风情小镇”的建设,大良正以旧村活化、设施优化、生态提升、交通优化,赋能文旅高地再发展与文旅产业再突破,不断将“厨出凤城”靓丽名片越擦越亮。
【南方日报记者】羊建溶
【作者】 羊建溶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说起“世界美食之都”顺德,很多食客都能绕口令一般读出一串菜名“顺德蒸鱼,一鱼多吃,顺德鱼生,双皮奶,顺德小炒,清水火锅,粥底火锅,均安蒸猪、东头烧肉,陈村粉……”,其实除了这些出名的粤菜,顺德还有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美食的代表,有的甚至在顺德“生根发芽”,做出一番成绩。
有高水准食客才有世界美食
说到顺德的国际美食,必须要说到大良容桂中心城区,这里有多间外国人主理的西餐,其中一提的是金太阳西餐厅,1993年开业至今,近30年时间依然保持高水准,在顺德这种美食竞争激烈的地方能成为“常青树”,可见其实力,另外一间富诚中西快餐厅,开业至今也超过20年。另外顺德西餐还有更“细分”,包括西班牙餐,澳大利亚餐,甚至还有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特别西餐,如果没有高水准的食客捧场,这些特别的西餐是很难在顺德蓬勃发展的。
全国其他菜系也在顺德有多“代表作”,其中在2007年在顺德容桂成立的东灶鱼头火锅,就是主打川菜,但其“出生证”却是在顺德,经过超过10年的发展,成为现今拥有广州、佛山、东莞等八家直营分店,总经营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餐饮集团,负责人张敏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承自己办的是“顺德餐饮企业”,正是顺德的优秀餐饮市场,让一家“川菜”也走向全国。
顺德菜“永远在创新”
顺德菜的巨大魅力,“既在传统,也在创新”,而且创新可以说是顺德菜保持水准,不断攀登“美食高峰”的最大动力,不仅民间大厨们每时每刻都在创新,政府也在主导促进顺德菜的创新。近几年顺德都会举办“全民最爱十大顺德创新菜”,以2017年11月的10大创新菜为例,其中“草莓咕噜肉”,就是在顺德传统菜咕噜肉加入草莓汁,更加惹味;“脆皮金猪鹅肝夹”更为特别,是参考西式汉堡的做法,巧妙地把法国鹅肝与中国烧乳猪夹在一起,配以酸姜片和西生菜垫底,顿时变成“汉堡包”式结构,四种口味由上至下风味各异,渐渐的在口腔内调和一体,妙不可言;"石头焗鳝"则是是将鳝鱼、虾直接放入加热到300摄氏度左右的鹅卵石上焗制而成,是一种全新的顺德菜烹饪方式。
顺德厨师协会副会长雷公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顺德当选“世界美食之都”后,创新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他告诉记者,近年来第一是创新菜多了,其中利用外地食材的创新菜品也增多,这丰富了顺德菜的内涵和种类;第二是中西结合,还有引进其他菜式的做法,融入顺德菜也增多,雷公举了一个西式“低温慢火煮牛肉”的例子,顺德厨师将这个办法融入到中国菜中,做了全新版的“东坡肉”,用保温袋包裹东坡肉,50到60度的水慢慢煮,别有风味,受到食客好评。
创新带动了顺德菜“质与量”发展,记者从顺德区旅游局获悉,2014年到2018年,顺德餐饮企业数量从2014年的6000家增长到2018年的13000多家,增长率高达116%;餐饮业总收入从2014年的64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26亿元,增长超过31%。“量的增加,还有质的飞跃”,今年4月初,顺德区政府收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项目组邮件,世界美食之都的首次复审以优异成绩获得通过,再次彰显顺德菜的真正实力。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曾毅
图片:顺德厨师协会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