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台5G冰箱门上设置有32英寸的触屏。 > |
<>><> 美的库卡机器人正将冲好的奶茶放到取餐柜前。 > |
昨日,与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齐名的年度科技盛会——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在上海拉开帷幕。
作为家电行业规格最高的大型综合性展会,AWE每年都吸引了无数家电科技企业参与,其中不乏顺德家电“巨头”。据悉,以家电为支柱产业的顺德,区域内各知名家电企业美的、格兰仕、万和、万家乐等今年都悉数登场,并“各显神通”全线发力,展示其创新产品、前沿科技。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子宁 通讯员冯露、韦福云、徐娜、周伟
多家佛山家电企业亮眼参展
作为国际性的行业展会,每年AWE都会吸引来自全球无数家电、科技类企业参展。早在展会开幕前期,不少家电佛企“摩拳擦掌”积极备战。今年,美的、万和、格兰仕、万家乐、海信家电旗下多个子品牌等悉数“亮相”今年的AWE,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家电“强军”。
据悉,美的集团今年包下了AWE举办所在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1馆,占地一万平方米的展馆非常“吸睛”也非常有人气。据介绍,今年美的要将展区打造成一场科技“嘉年华”,推出众多最新的“黑科技”产品和沉浸式观展体验活动。
另外,格兰仕、万和等家电品牌现场设展位,不仅将其打造成为前沿家电产品的展示区,还纷纷融入交互体验元素,让专业观众及市民感受新零售、新科技的魅力。例如,格兰仕将复古厨房“搬”入了展会中,让消费者在定制化、个性化的空间中,感受家电新品赋予生活美好之感。
人工智能家电“一揽子”式亮相
AWE作为家电行业规格最高的大型综合性展会,其具有行业“风向标”及“晴雨表”意义。记者梳理发现,家电融入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成为产品更新迭代的主流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家电企业产品“融”入了5G技术,实现与互联网快速的互通。
今年美的在AWE上“晒”出了一揽子智能家电产品,旗下高端、智能家电品牌COLMO,首批产品也在本次AWE上“亮相”。例如热门的“COLMO BLANC套系洗衣机”产品,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衣物识别,在洗衣过程中,能自动识色、辨型、判断体积,为消费者提供更科学、精准的洗衣方式,此外,还有智能化的电饭煲、冰箱等产品。
此外,海信家电旗下品牌容声,今年起也携各类“黑科技”产品出现在AWE中,包括首次“亮相”的养鲜冷柜。据悉,这一智能家电产品搭载了企业研发的全空间净化养鲜技术和全生态杀菌养鲜科技,让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必担心冷冻食材的营养流失问题。另外,格兰仕自主研发的微波炉还能做烤箱、空气炸锅。据介绍,这一产品还代表佛企斩获了2019 IHHS国际家庭用品展的全球创新奖。
今年有不少家电佛企打气了“互联网家电”的概念。例如,美的正式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品牌“布谷BUGU”,串联起“厨房、起居、卫浴”三大生活场景。此外,还有主打“互联网家电”的云米科技也推出多个新品及应用技术。
巡馆亮点
零售店如何读出“你的心”?
在今年AWE的美的馆,消费者可有机会“拜会”由美的数字技术加持的未来机器人、未来零售店、未来工厂等,近距离感受科技为各行各业带来的革新。
当走进美的智慧新零售展厅,你会惊奇发现,传统的人工导购消失了,墙上的一排智能导购屏充当“导购员”。记者了解到,“导购员”不仅能识别顾客的身份、年龄和性别等特征,还能用智能算法推荐最佳产品,还能“读心”——即根据顾客的面部表情、眼球动作判断推荐是否准确。
据悉,这一智慧货柜应用世界首创的消费者行为轨迹分析,自动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信息。而顾客只需挥一挥手,智慧货柜就识别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信息辅助购买决策。
机器奶茶师如何调配奶茶?
美的库卡强强联手研发机器人,让未来无限可能。去年,美的库卡在AWE上展示了倒啤酒的机器人,今年美的库卡机器人要开“奶茶店”了。
记者了解到,基于大数据,美的库卡与工博士合作打造了全新的智能化茶饮服务,日前第一家机器人奶茶智慧门店已经在上海正式开业。在本届AWE上,这家“奶茶店”搬进了美的馆,观众只需扫码、选择奶茶口味、付款,一台机械臂就会自动调配奶茶——醇茶、奶盖,如你所爱,都能满足。奶茶调配完毕后,机械臂会将奶茶自动送到取餐柜前。
这位“奶茶调配师”到底是何方神圣?据悉,它是库卡按照最高工作速度设计的紧凑式六臂(轴)机器人。由于体形小巧灵活,非常擅长在有限空间里作业,是应用广泛的高精度“艺术家”。据悉,它不仅会调制奶茶,还是焊接工艺的专家,是工厂中应用广泛的高精度“艺术家”。
全球首台5G冰箱有啥奥秘?
在AWE开幕前一天,作为顺德家电“新星”、小米生态链旗下企业云米科技,正式发布了全球第一款的5G互联网冰箱。据悉,其研发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中。
记者了解到,云米科技近年来的“互联网家电”战略卓有成效,打造了多个热门家电单品,实现企业销售额翻倍增长。在AWE上,云米科技透露,为了抢占5G技术应用市场,目前企业已在布局5G技术应用,与中国联通合作建立了首个5G家庭场景应用实验室。
这一5G冰箱有什么奥秘?据悉,这一冰箱外形会在今年AWE上发布,在对开门设计的冰箱上设置有32英寸的触屏。这台5G冰箱能对食材进行智能化管理,当你从冰箱拿出一盒牛奶,还能自动判断剩余牛奶的量。而融入5G技术,让产品能连入家电互联网,应用会更智能。
观察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佛企实现“再升级”
今年的AWE中,一众家电佛企展示了企业大量颠覆性、独创性技术及成品,其背后来自于近年来的企业投入及政府支持。记者了解到,以美的为例,作为行业“巨头”,过去几年来,美的不断投入“真金白银”提升研发实力。过去五年,美的研发累计投入近300亿元。
作为传统产业,顺德家电业正进行着产业更新升级。去年,顺德“中国家电之都”及北滘“中国家电制造业重镇”成功经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等单位组成的复评专家组的复评。目前,顺德家电产业实力雄厚,拥有家电生产及配套企业3000多家,产值约占全国家电产业规模的15%。
值得注意的是,顺德未来还将家电产业打造成为产值超过5000亿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依托增大科技投入、加快工业4.0发展等举措实现这一目标。
一早上,大家的朋友圈被一杯咖啡刷屏,这不是普通的咖啡,是贵州茅台与瑞幸咖啡联合推出的“酱香拿铁”,被称为“年轻人的第一杯茅台”。
昨日(4日),“酱香拿铁”的销售“战绩”已经出来了。
据瑞幸咖啡官方微博9月5日消息,酱香拿铁单品首日销量突破542万杯,单品首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
图片来源:瑞幸咖啡官方微博
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茅台巧克力即将上线。
据证券时报9月4日报道,今年茅台冰淇淋一周年庆活动上,茅台集团董事长丁雄军曾表示,贵州茅台将加大研发酒心巧克力、含酒饮品、棒支、软冰等产品,建立不同类型、不同价位、特色显著的产品矩阵。
除了上述冰品和咖啡,据知情人士透露,茅台巧克力也即将上线了。
以此推测,未来茅台冰淇淋(咖啡、巧克力等等)或以统一的阵容成为茅台一个业务分支。该分支也将根据受众的不同,区分为不同的价格带和不同的产品,以此为抓手,触达年轻消费者。
图片来源: 资料图
除上述咖啡之外,有媒体报道,在茅台冰淇淋门店,有的店铺又开发出了含有茅台酒的冰品和甜品,比如,茅台冰淇淋沈阳店推出了茅台珍珠奶茶;深圳店有茅台果茶;同时,青岛店有含茅台冰淇淋的蛋糕,还推出了文创产品,有99元一个的小茅吉祥物,50元一个的贵州茅台单枚标识徽章,还有79元一个的盲盒手办或者钥匙扣等。
这些茅台周边来自茅台文旅,2022年,茅台文旅公司先后推出的10多款茅台文创产品,为茅台集团贡献产值近6亿元。5月29日,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在茅台冰淇淋上市周年庆典上宣布,除以29元、39元、49元、59元、66元价格带为基础持续深耕现有的6款茅台冰淇淋产品,还要加大研发酒心巧克力、含酒饮品、棒支、软冰等,建立不同类型、不同价位、特色显著的产品矩阵。
从茅台冰淇淋为贵州茅台带来的收入看,丁雄军在2023年度市场工作会上曾透露,茅台冰淇淋预计2022年可实现营收2.62亿元。根据贵州茅台2023年半年报,酒店业务及茅台冰淇淋业务营收2.2亿元。
对于一年营收超千亿元的贵州茅台而言,跨界带来的销售额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但却能扩大茅台酒的文化影响力。
信达证券在去年8月的研报中指出,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从生产条件看,虽然公司15.03平方公里的核心产区尚未充分利用,但生态环境仍对茅台酒有着产能限制,为了使更多的消费群体能够接触茅台酒,公司通过在茅台1935产品中增加茅台酒基酒勾调、推出2%茅台酒含量的茅台冰淇淋、利用更高价位非标产品来拔高产品价值,茅台酒正在布局实现更大收益的新供给、新应用。而茅台冰淇淋销售及i茅台平台的运营,也吸引了一批尚未接触过茅台酒的年轻消费群体,并培养其成为潜在消费人群,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8月2日,贵州茅台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695.76亿元,同比增长20.76%,高于此前预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9.8亿元,同比增长20.76%,高于此前预期;基本每股收益28.64元。按照359.8亿元净利润计算,贵州茅台上半年(181天)日均赚1.988亿元。
截至9月5日发稿,贵州茅台跌0.21%,报1862元/股,总市值2.339万亿元。截至美东时间9月1日,瑞幸咖啡跌2.05%,报31.980美元/股,总市值88.24亿美元。
说好山好水出好茶,福建武夷山就是如此。
走进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满目苍翠,茶香幽幽。一垄垄茶树间,有各种各样的鸟类、昆虫,宛如一个微型的生态圈。
“我们夏季套种大豆,冬季套种油菜。打完油菜籽以后,再将油菜挖土填埋,就是很好的氮肥。”“相比以前,茶叶口感更甜、更香,茶水耐泡度提高,茶叶优质率提高了20%以上。”
燕子窠茶园示范片采用“有机肥+绿肥”轮作模式,在冬季有机肥施用后,种植油菜,到三月底油菜花季结束后刈青入土,待春茶结束后,畦间套种大豆。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让茶业增产又增效。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
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习近平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武夷山星村镇仙凡茶厂工人在制作武夷岩茶。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放眼全国,一棵棵茶树,一座座茶园,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正铺就一条前景广阔的共同富裕之路。
陕西省平利县,位于陕鄂渝三省市交界处。这里是历史悠久的茶乡,早在唐代就是全国八大茶区之一。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的一座茶园。春雨初歇,总书记沿着泥泞的小路拾级而上,向正在茶园劳作的茶农们走来。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茶园考察。
高山之上,一垄垄茶树长势正旺。
“采茶季每年有3个月,手快的一天能拿两百多块,少的也有百来块。就像您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茶农们向总书记展示着竹筐里刚刚摘下的“金叶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总书记高兴地说,“希望乡亲们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临别时,习近平总书记转过身说:“你们这里已经在变了,将来会变得更好。”
总书记考察的这座茶园始建于1974年,位于黄洋河中游海拔600多米的山坡。这里生态环境优良,日间光照充足,所产茶叶无污染,具有山茶的浓郁茶香。
△平利县茶农在直播间介绍新茶知识。
“直播带货,茶叶走俏。清明前,家里的手工炒茶每斤卖到了1100元。”沈小燕是返乡创业青年,家有10亩茶园,父母采茶、制茶,她在网上销售。平利县蒋家坪村共有茶园2750亩,村里186户群众已通过茶叶脱贫致富。
不仅如此,蒋家坪村的茶叶还带动了周边乡村务工。从蒋家坪村嫁到马安山村的村民陈桂英,每到春天都带着村民来蒋家坪茶园务工,清明前后每天采茶就能挣100多块钱。
△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村民在茶园里采茶。
2022年,平利县茶园面积25万亩,茶饮产业总量1.7万吨,产值18.56亿元。全县10万余人从事与茶相关的产业,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增收3584元,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30.45%。茶业成了平利县乡村振兴的首位产业,基本实现了“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目标。
应了总书记的那句话,乡亲们的生活正变得更好。
一片叶子不仅富了一方百姓,也为远隔千山万水的小山村送来了致富希望。
贵州普安县屯上村地处乌蒙山腹地,最高海拔超过1800米,人均耕地仅半亩。村里曾尝试在坡地发展产业,但因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限制,作物既难丰产也难以卖出。村民们纷纷外出务工。
4年多前,浙江安吉黄杜村捐赠屯上村的“白叶一号”扶贫茶苗,为小山村送来致富希望。2022年,茶树正式迎来首采季。
△村民在贵州普安县屯上村的“白叶一号”感恩茶园里给茶苗施肥。
“每月务工收入两三千元,比以前多赚不少呢!”谭化爱4年前还是贵州省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村里提出发展茶园时,谭化爱犹豫了很久才把自家8亩坡地流转出去,“当时担心茶园发展不起来,吃饭就会成问题”。
“茶园带动了我们和周边村寨691户2020名脱贫群众增收,2020年以来务工收入超过1100万元。”望着漫山茶树,屯上村党支部书记孔令金介绍。以获赠2000亩白茶苗为契机,普安县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如今茶园总面积扩大至18.3万亩,其中“白叶一号”1.3万亩,茶叶综合年产值近17亿元。
在浙江安吉,白茶种植面积已逾20万亩,总产值超过31亿元,为安吉全县农民人均增收8600余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4%左右。2021年,安吉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45.17亿元,连续十二年入选全国十强。
△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黄杜村调研时,给出了安吉白茶“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高度评价。刻有“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字样的石碑立在黄杜村万亩茶园边(2月21日摄)。
2018年4月,黄杜村20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得很好。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游客在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万亩茶园边的咖啡馆留影(2月21日摄)。
此后,安吉县陆续向贵州普安、沿河、雷山,四川青川、湖南古丈三省五县捐赠“白叶一号”茶苗,并且派出农技专家长期驻点指导。
△浙江安吉县农技专家钱义荣(左一)在贵州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的“感恩茶园”中指导工作人员茶园管护技术。
捐赠的白茶已带动当地66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受捐的3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白茶产业在当地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茶不仅让浙江安吉与中西部三省五县百姓紧密携起手来,先富帮助后富,也成为很多地方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总书记说,六堡茶,很有名气啊!总书记还问我六堡茶是不是可以泡、可以煮?是不是收藏时间越久越好?还问我们山坪村有没有自己的茶品牌,叮嘱我们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2022年10月26日,二十大代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党支部书记祝雪兰,一回村就和大家分享起自己在广西代表团与总书记面对面的情景。
△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
以“红、浓、陈、醇”及独特的槟榔香闻名的六堡茶因产地得名,“茶船古道”舟来楫往的盛况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传承千年的六堡茶,有一套高标准的制作工艺。但山坪村各家各户的制作工艺却并不统一,茶叶质量参差不齐。
出生在“制茶世家”的祝雪兰从小就浸在茶香里。看着村里漫山遍野的茶树,她决定公开家里的制茶技艺。
“祖传的手艺怎么能传给外人?”想法初提出,便遭到家人反对,但祝雪兰有属于自己的坚持。“产业要发展,单打独斗当然比不上抱团发展,只有打出自己的品牌,才能真的把产业做好。”
自家炒茶的小平房成了“教室”,祝雪兰办起了“茶园讲堂”。山坪村和邻近村镇的民众都慕名前来讨教,近千名茶产业从业者掌握了传统制茶工艺,村落里六堡茶的茶香愈发醇厚。
如今,当地探索“茶+康养+旅游”模式,积极打造六堡茶产业(核心)示范区、“国家特色小镇”等,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六堡茶核心产区年产值约10亿元。
祝雪兰开心地说:“十几年前,儿媳妇来我家,走了4个多小时山路,没进门就想回娘家了。今天的山坪村,不仅本地姑娘不想走了,外地姑娘还想嫁过来,很多外村小伙子也想当上门女婿哩!”
△祝雪兰(右二)带领乡亲们采摘茶叶。
一片叶子,共富一片。
致富“金叶子”,成为带动一方村民脱贫致富的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力、撑起希望。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刘欣颜
视觉丨江雨航
校对丨程昱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