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走访了几家今年新开奶茶店,有台式奶茶和港式奶茶,有自创品牌和跟山寨风的,业绩都比较一致,开业后急剧下滑,老板焦急无招可施,只能后悔轻易创业,分析一下几家店,大概有以下几种创业病毒:
一、老板盲目乐观
大部分新开店奶茶店的老板大部分都是属于初次创业,之前上班好不容易累积了几万元,从来都没有做过经营类的、甚至连业务性的工作也没做过,有另二个有做过一些批发等to B的生意,但这类B端生意主要考量的是产品品质和成本,和to C的经营思维完全是不同概念,就是看到奶茶生意好像不难,别家生意都不错,潜伏学了点产品或是上个产品培训就开店了。
二、不入流位置
有一个新开奶茶店的位置属于三级街道的三级位置,夹在二个竞争对手中间,基本没有自然人流,附近的人流也都是成熟的中年消费群体为多,根本就不是奶茶产品主要的消费群体。
还有一个位置一开就开到步行街的位置,人流是有基本保障,可是自身没有任何品牌,对人流没有截流能力。
三、低投入,没亮点吸引
在奶茶店门头、装修等方面,因为低投入或省成本,根本没有规划要带给消息者怎样的感觉,如何吸引别人的第一印象,在今天这个爱美、怕死、缺爱的年代,没能让消费者给你“消毒”的店是没有生存机会的,结果就是可能开了几个月后别人都发现不了这里有家奶茶店,即使发现了也感觉是个三流的店,去尝试的欲望也不大。
四、产品多不精
这类型的奶茶店一般都是开业做个5折、买一送一,结果因为团队和出品的不稳定,把来尝鲜的消费者都给吓跑了,连再次消费的机会都不给了,而这时老板的做法就是想是不是产品出了问题,要再增加更多产品,然后就天天找马爸爸要不同的原料,不同的试新品,不断的推新品,从甜品、比萨什么都上,然后一个月卖不了10份。
五、没状态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创业者在受到市场残酷的伤害时,大部分初次创业的都无能为力只好放弃,在走访中发现大部分老板除了第一次发传单,连第二次传单都没发过,然后就只会呆在店里和店员一起打苍蝇了,根本就没力量支持起自己去找解决方案。
当然,在这中也碰到一二个有想改变、想提升、有执行力的老板,告诉了他们一些系统出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式,有些方法见效挺快,想了解的可以加QQ群:273317151或评论给我们留言一起成长
>2017年的喜茶到2022年的茶颜悦色,一直以来都有消费者愿意排队数小时购买一杯茶饮,甚至额外花费上百元黄牛费购买。
数年间,新式茶饮赛道的内卷仍在持续。消费者们注意到的是品牌的“明争”,其实供应商们则背后在“暗斗”。下半场的竞争中,各品牌该如何换取消费者的“味蕾忠诚”呢?
你愿意找黄牛代买吗?
新式茶饮难免与“网红”的标签一同出现,而排长队和黄牛代买是“网红”茶饮的标配。前不久,大量市民顶着酷暑排队购买南京新开的茶颜悦色,甚至有黄牛出价200元一杯。且茶颜悦色每在一个城市新开店,都会出现排队超一小时的情况。
这在业内已经见怪不怪了。从2017年开始,有关于喜茶黄牛代买的新闻屡次涌现,价格炒至上百元,黄牛月入过万。除此之外,排队数小时的情况还在奈雪等其他新式茶饮身上上演过。
排长队的背后究竟是饥饿营销还是品牌实力的体现?实际上,奶茶店、网红店、拍卖会等场合雇人充场的行为较为普遍,第一财经记者在某招聘App上查阅到不少类似的兼职岗位。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雇人排队确实是新式茶饮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当然,各大品牌方一直否认雇佣黄牛的事实。早年间,喜茶对于排长队的解释是“有黄牛但没有托”。茶颜悦色近日也在回应中表示,“我们新品牌初来乍到,大家由此猜测雇人排队、请代购炒作也属常情,不求大家完全相信我们的清白、毕竟时间才是让我们互相了解和理解的良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排队=营销炒作’仿佛是个不可逆的命题。尊重理解这些过往印象,尽全力输出好的产品和服务,算我们少数能去做的。”
当然,诸多新式茶饮品牌也是凭借实力吸引了大量的粉丝。优质的品牌调性和口感、自带社交属性的精致包装、极为频繁的上新频率、擅长跨界联名的吸睛能力都成为了行业体量不断扩大的原因。
直营向左,加盟向右
新式茶饮行业内,最主流的两种发展模式莫过于直营和加盟了。
“如果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我是愿意选择直营,可以更好地保证品质,事情交给别人做总是不太放心。”从事了近十年新式茶饮品牌工作的吴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不过直营和加盟都各有利弊,直营模式所有的风险都是总部自己承担,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扩张的成本较高,扩张速度也赶不上开放加盟的品牌。加盟商可以分散一定的经营风险,在总部提供一定的支持后,加盟商自负盈亏。但有了加盟店后,不得不面临相对不可控的食品安全问题。”
开放加盟的品牌的扩张速度、门店数量与坚持直营的品牌确实不是一个量级的。以蜜雪冰城为代表,2020年6月,蜜雪冰城在全球的门店达1万家,而到了2021年10月,这个数字已经迅速飙升至2万家。而成立于2008年的茶百道,全国门店目前已超5000家。截止2021年末,一点点在全国的门店也已达到2911家。
坚持直营的头部玩家要数喜茶和奈雪了,而这两个品牌在全国的门店数均未超过1000家。喜茶至今仍在官网写道:我们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加盟。
近几年疫情反复,线下餐饮行业的业绩颇受影响,其中最大的压力是来自于人工和租金,这对坚持直营的品牌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奈雪的茶在2022上半亏损由盈转亏。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集团收入同比下降3.8%至20.45亿元;经调整净亏损2.4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820万元。
不过,奈雪的茶正在努力地推动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提升方面,公司表示将继续重点优化人力、租金成本。2022年第三季度末前,自动制茶设备将按期完成在全国门店推广,可大幅降低对培训的依赖,提升门店人力使用灵活度。租金方面,公司于2022年初开始,对实际租金成本率相对较高的部分现有门店进行了重新评估,并对其中部分门店寻求重新谈判租约或采取其它调整措施,以降低租金成本刚性。
品牌背后,供应商一样内卷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奈雪的茶、茶百道、瑞幸咖啡等品牌背后的各类供应商企业有些已经成功上市,有些正在摩拳擦掌。
供应商企业的成败在于是否能够绑定大客户资源。从已经披露财报的头部供应商来看,深度依赖大客户是这些头部企业的共性。
2021年,以生产代糖原料“赤藓糖醇”为主的三元生物(301206.SZ)的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公司的40.42%。奈雪的茶、茶百道、一点点等茶饮连锁品牌的供应商田野股份(A22158.BJ)在2019年至2021年三年内,第一大客户的角色在不断更迭,但不变的是,第一大客户贡献的营收一直在13%至23%之间变动。而前五大客户的营收总占比从2019年的49.68%上升到了2021年的68.17%。此外,在2019至2021年间,7分甜、蜜雪冰城背后的供应商德馨食品(A22525.SZ)前5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同期营收的比例分别达到55.16%、50.91%、54.17%。
而中小供应商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好过。某头部茶饮品牌供应商刘墨向第一财经透露,新式茶饮供应商的净利率可能只有7%-8%左右,有些可能还亏钱。但对于一些小供应商来说,暂时赔钱也要合作,因为和大品牌合作是各大厂家的战略目标,可以获得品牌背书。
据新式茶饮品牌市井婆豆沙牛乳创始人关琪瑶介绍,新式茶饮背后的供应商分为两种,一种是厂家,一种是贸易商。贸易商的存在就像是厂家和品牌之间的中介,贸易商其实就是靠品牌和工厂之间的信息差赚钱。体量还不够大的一些品牌,对贸易商的需求较大,因为它们需要贸易商帮他们和厂家压低价格。但是品牌做大了之后就会有自己的供应链和厂家,譬如蜜雪冰城。而眼下随着品牌和工厂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信息差越来越少,贸易商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竞争白热化,靠特色产品换取“味蕾忠诚”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6成茶饮企业活不过3年,存活时间在1年内的茶饮企业占比为24.4%,存活时间在1-3年的茶饮企业占比35.0%。
眼下,品牌数量剧增叠加疫情影响,新式茶饮的赛道已经没有那么容易掘金了,且不说未扩张到一定规模就退出赛道的中小品牌,甚至在头部品牌眼中,维稳也成为了比扩张更重要的事,而一些头部品牌的脚步已有些踉跄。
2021年10月,乐乐茶暂别西安市场,今年2月又退出广州市场;茶颜悦色则在2021年内三次进行关店,不过2022年又重新出发,慢慢开始扩张;2022年初,喜茶被曝裁员,彼时,公司表示,进行了少量的人员调整和优化。
关琪瑶的感受是,随着行业竞争白热化,新式茶饮行业的毛利率每年都在降低,因为只有用好料才能做出来好的口感,而且大家也在追求高的性价比,品牌们只能拿出来足够的诚意才能做。
由于新式茶饮市场入门门槛并不高,技术壁垒也低,要想要进入该赛道并不难。所以目前在赛道中依然存活着的新式茶饮品牌,还面临着产品同质化问题。
不难发现,市面上头部茶饮品牌大多主打奶茶+欧包的搭配。再从饮料的品类来看,品类大多逃不出现制奶茶、现制奶盖茶、现制水果茶、现制气泡茶和现制冷泡茶等5类。
不过,那些做的好的头部品牌通常都会有一两款“明星产品”。譬如喜茶的芝芝莓莓,奈雪的鸭屎香奶茶,7分甜的杨枝甘露,一点点的四季奶青,蜜雪冰城的柠檬水。
各品牌试图在某些特色单品上突破。鸭屎香宝藏茶、苦瓜海底椰、苦瓜柠檬茶、香菜柠檬茶等千奇百怪的新式茶饮单品不断涌现。大大小小的茶饮品牌在不断地更新菜单时,试图先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再抓住消费者的味蕾。
一款产品能在菜单上停留多久呢?某头部茶饮品牌内部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推出新品之后,产品受欢迎的程度、产品线的丰富、原料的时令、价格区间的梯度还有制作的繁简程度都决定了它上市的时间长短。一些会被迭代过去了,因为菜单上的常规SKU(最小存货单位)要保持在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多。”据她透露,公司的研发同事会尝试上百种原料搭配,会根据时令原因尝试应季原料,比如杨梅就只有夏天才会有;栀子绿茶也要考虑栀子花的生长时间;冬天就多为热饮。
关琪瑶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饮品品类的独特性,在茶饮行业也存在“独家签约”一说。“一些厂家会拿着今年的新款产品到各个品牌去聊,但其实对于大的品牌来讲,不会直接用,而是会再次基础上定制,而且品牌和工厂之间会签合同,只能是独家供应。”
也正是因此,新式茶饮行业的“马太效应”会很明显。大品牌在原物料的价格、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吸引资本的能力方面,优势都是都是巨大的。小的品牌想杀出来,难度就会非常非常大,比此前要难得多。
不过,即使内卷如此严重,目前新式茶饮的市场体量暂时还是没有到达峰值,消费者的茶饮消费频次、消费人群的体量都在提升。美团联合咖门发布的《2022茶饮品类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茶饮市场已突破2000亿美元。直至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前,全球茶饮市场规模一直稳定上涨。预计未来到2025年,全球茶饮市场的总规模将达到3185.6亿美元。
(文内吴宇、刘墨为化名)
者按:
夏季是清凉饮料的销售旺季。曾经“多过米铺”的凉茶店,如今在南宁街头已难觅芳踪。奶茶店则越开越多,几乎每条街都有几个品牌在竞争。传统凉茶是否真的已经“凉”了,网红奶茶又能“热”多久?一浪接一浪的饮品开店潮背后有哪些经营窍门?南国早报推出“夏日饮品新观察”调查报道,和你一起聊聊这一夏日热门话题。
戳链接看夏日饮品新观察系列报道 ↓ ↓ ↓
奶茶篇:奶茶生意火爆 加盟当心踩坑
下午茶喝什么?逛街累了去哪里休息?约会地点定在哪里?很多人会说:去奶茶店。近年来,各种奶茶店遍地开花,网红奶茶店前大排长龙。奶茶店为何能开遍大街小巷,背后有什么经营窍门?对此,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进行了采访。
炎炎夏日,市民喜欢到奶茶店点上一杯饮品,享受清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苏华/摄
奶茶“走红史”:过去冰柜一大桶,如今特调一小杯
南宁有不少奶茶店品牌,有走平价路线的蜜雪冰城,有走高端路线的都可、察理王子,还有网红品牌喜茶、奈雪的茶等。仅在新朝阳广场附近,就有超过20家各类品牌的奶茶店。来自美团点评发布的《2019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有41万家,年增长率达74%。
多名奶茶爱好者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20年前,南宁的奶茶多是街边小吃店用植脂末等调配出来的,味道、品种都很单一,一大桶预先调好的奶茶放在冰柜里,有需要的时候就给顾客舀上一杯。
2007年前后,开始出现现场调配的奶茶。那时,各家奶茶店都爱标榜“来自中国宝岛台湾”,珍珠奶茶风靡一时;后来又流行“港式奶茶”,主要有用红茶和淡奶冲调的丝袜奶茶、加入咖啡的鸳鸯奶茶等。
到了2013年,有商家将咖啡的奶泡技艺转化应用于奶茶中,推出了奶盖茶。
在繁华商圈,各种奶茶店一间挨着一间,竞争激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苏华/摄
近年来,大量网红茶诞生,商家越来越讲究选料和工艺,开始采用优质茶叶、新鲜水果,辅以不同的萃取方式作为基底,用纯牛奶、奶油等提升口感,并根据时令水果,推出季节限定款的奶茶,以此吸引顾客。
随着奶茶的花样越来越多,其价格也节节攀升,从原来的两三元一杯,变成了现在的动辄二三十元一杯。
时尚新潮流:新中式风正走俏,低卡路里很吃香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消费者更崇尚健康饮食方式,对饮品的需求开始向无糖、低糖及低脂、低热量靠拢。奶茶商家也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开始主打新鲜健康概念:茶是现萃的,奶用的是纯牛奶,糖是“低卡路里糖”。
此外,当下奶茶流行“新中式风”。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发现,南宁最近新开的奶茶店在装修上以清新淡雅的风格为主,产品多是各类中式茶叶+纯奶的组合,以及各种水果茶,取名也多走古风、禅意路线。
成本大起底:材料比过去更好,利润依然很可观
李女士经营奶茶店多年,在广西大学附近开有两家店。她表示,现在的奶茶多是现调的,所用的材料比过去更好,还要用到损耗率很高的水果,再加上不断上涨的租金、人工等成本,奶茶的利润不如以前高了。一些业内人士则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奶茶行业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奶茶的利润究竟有多高?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制作奶茶的基础材料不外乎奶、茶叶、水果以及仙草、布丁和寒天等配料。一袋25公斤重的植脂末价格在400元左右,深受吃货们喜欢的寒天晶球一公斤价格为30元;一杯纯粹用植脂末等调配出来的奶茶,其成本在3~5元;如果用茶叶、牛奶、鲜果等作为基底,再加上珍珠粉圆等配料,成本则在10元左右。业内人士陈先生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普通品牌和知名品牌用的原材料都差不多,但售价却差别较大:普通的大杯奶茶10元一杯,一些高端品牌的奶茶价格则普遍突破25元,利润可观。
经营有套路:品牌加盟易踩坑,秘方或是大路货
时下,开奶茶店仍是不少人创业的选择,新手创业者往往会尝试加盟连锁品牌。
但加盟奶茶品牌却并非易事。大品牌加盟费高且对加盟商有要求;一些小品牌加盟费相对较低,却可能会有套路。7月19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联系了一些奶茶品牌的加盟热线。某普通茶饮品牌的加盟费接近20万元,工作人员表示,只要准备好50万元,就能把店开起来,别的都不用操心。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发现,网上存在很多奶茶品牌的山寨官网,其字体和标志都很相似,加盟者一不留神就会弄错。几年前,南宁市民谭女士就差点中招,她拨打了从网上找到的加盟热线后,接电话的却是一家快招公司的顾问,该顾问在简单介绍了加盟条件后,就开始推荐谭女士加盟另一个奶茶品牌,称其加盟条件更优惠。这样的“野马加盟”,其后续的装修费、培训费等水涨船高,但“品牌方”却不会对后续经营提供帮助。
奶茶加盟到底有多少套路?业内人士简单介绍了几种模式:某些品牌的加盟店如果盈利较多,品牌方会在附近再开设一家所谓的“直营店”,自己赚钱;还有的品牌方,在给了加盟商一定范围内只有一个同品牌奶茶店的承诺后,会在该区域接受其他店铺加盟,以此赚取更多的加盟费。此外,高价买“配方”,也是茶饮行业常见的陷阱。曾经有投资者为了所谓的“独家”奶茶制作工艺,花了数十万元加盟某品牌奶茶店,但事实上,这些“配方”在网上花几十元就可轻松买到。
编辑丨刘冬妮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