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密闭娱乐场所、餐饮服务场所也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今天中午,记者走访了市中心多家餐厅等场所发现,尽管工作人员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但是市民们大多还是自觉扫描场所码,切实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今天中午,记者来到黄浦区盐城路上的德兴馆复兴荟店看到,前来这里就餐的市民络绎不绝。每位进入的市民,工作人员都会提醒他们及时扫描场所码,扫描完成只要是绿码就能够进入就餐。得知今天餐饮服务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市民沈阿姨今天特地与几位小姐妹相聚来到这里吃午饭。她告诉记者,由于目前乘坐公共交通也都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她已经有4天没有做过核酸采样,不过在出入一些公共场所的时候,她还是会自觉扫描场所码。
“核酸不看了,就是扫码,扫码之后绿码就可以了,在这个情况下大家也比较放松。但是疫情还是存在的,自我保护还是需要的,口罩要带好,该要响应的事情还是要做好。”沈阿姨说。
餐厅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天开始所有进入的市民都不需要再查验48小时的核酸阴性证明,市民只需要扫描场所码显示为绿码之后就可以进入就餐。原本,对于场所码上显示“来沪返沪未满5天”红色字样的顾客,工作人员会劝离,但根据新政策,随申码不再显示来沪返沪不满5天字样,这些顾客同样可以进店堂食。
“我们针对国家最新的防疫政策也作了调整,现在不再查看市民的核酸阴性证明,从今天中午来看,取消各种限制之后,上座率已在逐步回升。不过所有的市民进入还是需要扫描场所码。”德兴馆复兴荟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本市已明确,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除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外,其他人员原则上愿检尽检;对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人员不再赋黄码。本市也将继续保留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提供免费检测服务。
馆称“拒绝阴性进店 现只接待阳性顾客”,引发网友热议。老板娘回应表示,因为自己和老公目前都是阳性,担心传染前来就餐的阴性顾客。详情请看红餐网《每日餐讯》。
餐馆“拒绝阴性进店”
老板娘:我们阳了,怕传染顾客
上游新闻消息,12月20日,河南省三门峡市,有网友拍到一餐饮店门口滚动屏显示着“拒绝阴性进店 现只接待阳性顾客”,这个视频很快登上热搜,引发了网友热议。
20日晚,记者联系上了该餐饮店的老板娘,对方表示,因为自己和老公目前都是阳性,担心传染前来就餐的阴性顾客,所以才选择了这样“另类”的提醒方式。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老板娘表示,最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因为我和老公都阳性了,我们担心把那些阴性的顾客传染了。于是就在店门上的滚动广告屏提醒大家只接待阳性顾客。没想到的是,这个提醒发出去之后,很多人都跑来问我们,还有人在网上说我们歧视阴性,其实我们我们根本没有这种想法。”
由于参与讨论的网友太多,老板娘还特意去抖音相关新闻视频下留言解释,表明自己并没有歧视或者其他意思。对于老板娘的解释,大部分网友也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
据老板娘称,事情发生之后,三门峡当地的工商局和其他管理部门也曾来店里了解情况,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他们也没有追查此事。
老板娘告诉记者,“作为老板,我肯定是希望店里顾客越多越好,但也要为他们的安全考虑。希望这件事情就此过去,不要影响店里的生意。”
北京多家商场宣布,
餐饮堂食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红餐网综合消息,12月20日,常营龙湖天街、大兴龙湖天街、斯普瑞斯奥莱等商业中心相继发布通知,自12月21日起,餐饮堂食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持健康宝绿码,配合扫码测温进入店铺。
据报道,西单大悦城、合生汇等购物中心,也有部分餐饮商家不再查验核酸。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此外,近日困扰北京餐饮商家和消费者的骑手不足问题也有缓解。12月20日,有媒体从美团外卖获悉,目前北京接单骑手数量已恢复9成以上,配送速度较上周显著提升。
据了解,近期平台一直通过招募新人、跨区调度等多种方式,持续提升北京的骑手运力储备。自12月14日以来,新骑手注册人数连日增长,其中15至16日新骑手注册量环比上周同期增长215%,目前累计新注册骑手已超过5000名。
为了给骑手提供接单激励,美团外卖近日还启动了“疫情关怀金”,包含接单奖励、天气补贴等多种形式,并对因疫情影响的超时情况等进行免责。此外,北京各外卖站点均设立骑手健康台账,时刻跟踪骑手健康状况,并在健康专区配备N95口罩和抗原以及快克、布洛芬、VC泡腾片等药品,供骑手自行取用。
绝味食品坐镇,肆壹伍基金再扩容
红餐网综合消息,12月19日,绝味食品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参与投资设立基金进展的公告,基于四川成都新津肆壹伍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四川肆壹伍基金”)未来发展需要,四川肆壹伍基金拟扩大基金规模规模并变更合伙人结构。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四川肆壹伍基金认缴出资总额拟由12.21亿元增加至12.91亿元。新增7,000万元出资额由成都新津数字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货币方式认缴3,000万元,由成都市新津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货币方式认缴1,000万元,由桂林西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货币方式认缴3,000万元,并于2025年12月31日前到位。
各合伙人拟就上述变更事项重新签订《合伙协议》。
据了解,这已是这支基金第四次增资扩容。去年9月,肆壹伍基金完成备案,当时只有12个LP(有限合伙人)。一年多来,吸纳的企业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已有20个LP。
值得一提的是,肆壹伍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后,投资也不再局限于卤味行业,烘培、预制菜、奶茶等均囊括其中,试图构建一个美食生态圈。
健康快餐品牌Alfalfa
获2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界面新闻消息,近日,美国健康快餐品牌Alfalfa在其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200万美元,由Blue Falcon Capital牵头,Jake Kassan、Sean Johnson、贝恩公司、Algorand Crypto、Jefferies、Hightower和Piper Sandler高管跟投。
本轮融资共有37位投资者参投,Alfalfa将利用这笔资金扩大其在南加州和纽约三州地区的线下渠道,并计划于2023年在泽西城和洛杉矶的拉奇蒙特地区开设新店。
据了解,Alfalfa是一家营养快餐食品店,以沙拉和无麸质甜甜圈而闻名,旨在通过食物体验激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注:本文由红餐网综合上游新闻、界面新闻等公开信息。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也希望广大读者在评论区留言,为广大餐饮人提供更多更宝贵的建议。
< class="pgc-img">>整编|红餐网_李金枝
前连螃蟹都帮忙处理的海底捞,
开始谢绝自带食材了。
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
海底捞不让自带食物了。
话题“海底捞禁止自带菜”
也冲上了微博热搜。
23日下午,海底捞客服称,
出于食材和用餐安全考虑,
谢绝自带食材,
且一直不提倡自带食材
(可自带酒水和饮品)。
据报道,海底捞曾于2017年底推出自带菜服务。
消费者不仅可以自带食材,服务人员甚至会帮忙将菜品处理干净,还可以免除服务费。
但自带的菜品需要留样登记,并签一份免责协议。
一些网友表示,
竟然都不知道海底捞
有这样的服务~
也有网友表示认为
在海底捞就餐已经支付了锅底费用,
带一点菜去吃也无妨,
不能自带食材就没了快乐。
有网友回忆起
一次难忘的自带菜经历
也有网友提到
原先让自带菜是好事,
可惜被玩坏了。
原来早在2018年,就有一篇“4个人花74元吃垮海底捞”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杭州某公众号看到新闻说台湾海底捞店允许自带菜品,于是他们打包一堆食材去西湖边的海底捞店吃了一顿,4个人付了74元,并记录了整个过程。
虽然当时海底捞的服务员表情比较尴尬,但也没有拒绝他们任何的要求,不仅帮他们清洗蔬菜、肉类,还装盘放冰块。
而且,这4个人还要求服务员帮他们“包云吞”、用自己带来的水果榨汁。
当时,海底捞方面针对自带菜品事宜进行紧急叫停,部分门店酒水也不允许自带。海底捞作出的解释主要是“涉及到食品安全”。
可是在这之后,各种视频平台上不断有自带食材去海底捞吃火锅的视频。有的博主还拍了自带食材吃火锅的攻略。
难怪有网友说——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火锅店都是谢绝自带食材,但近年来也有火锅店以可以自带食材为卖点,为消费者提供相关服务。
那么,
不允许自带食材合法吗?
对于这个问题,
法律界人士有两种不同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谢绝外带食材违法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更多律师认为,不准自带食材是合法的
根据《餐饮经营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不准自带食材属于店规,且有安全责任的考虑。
对此,你怎么看呢?
综合:@潮新闻、@红网、澎湃新闻、侬好上海
来源: 新闻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