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打折、红包和补贴是统一玩法,餐饮行业也是如此。提到餐饮促销,很多商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折,也就是“刺激消费=促销=降价=打折”,短期内确实能够刺激消费,这一招却不是长久之计,它一方面会加大餐饮经营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也会降低餐厅档次,培养顾客错误的消费观。老餐饮人心里都明白,将贪便宜而来的新顾客转变为“忠实顾客”的代价很高。
那么除了打折以外,餐饮促销活动还有哪些新玩法呢?
会员折扣/代金券等。让利不能盲目,折扣/代金券都不能人人都有,而应该把营销预算放在刀刃上,真正地让多次消费的会员享受到身份的独特感和满足感。为各级顾客发放不同的优惠,包括折扣、红包、代金券、赠送菜品、免费礼品等,加大优惠内容的吸引力,最大力度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
2.娱乐活动。除了实实在在的“贿赂”以外,餐厅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娱乐活动,如猜谜语、抽奖等小游戏。有的餐厅还可以准备一台游戏机,如足球桌、娃娃机、小型儿童木马等。这种方式既可以让一些排队等位的顾客打发时间,也可以增加餐厅的服务内涵,提高餐厅服务档次和顾客的用餐体验。
3.主题性竞赛。餐厅可根据自己的餐厅主题,定期举办一些竞赛类活动。如亲子餐厅可以举办儿童画画比赛展览,既活跃餐厅热度也能满足顾客“炫娃”的心理,拉近与顾客的距离;还比如小资餐厅,可举办一些摄影和阅读比赛,既提高餐厅的格调也能丰富餐厅的服务内容;再比如川菜餐厅,可举办一些厨师川菜制作竞赛,就像美食节目一样吸引顾客的目光,勾起他们的食欲。
4.文艺演出。除了以上所说的几种以外,餐厅也可以多投入一些资金(其实高手在人间,有门道倒也不会花太多成本),邀请一些专业文艺团体、歌手、演员、魔术师等驻场表演,如钢琴演奏、流行歌曲、歌舞、魔术表演、相声小品等。这些活动能够短时间内聚焦人气、炒热气氛,例如如昆明金龙饭店就是靠着14个少数民族服装歌舞秀将自己的餐厅经营扭亏为盈的,其中节目中穿插的洒香水、送荷包、猜民族等活动颇具特色,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并被同行广泛学习模仿。
<>< class="pgc-img">>019年01月28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这是第【249】篇
大过年的,送福比啥都强
——张大宽
咋让顾客记住你
距离除夕,只有一周时间了,该发年终奖的,都发完了,朋友圈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攀比”潮。
“累死累活一年,还干不过个做PPT的”这玩意找谁说理去。
你看,新东方这个怒怼老板的ppt,就被人记住了,结果还得了12万的奖金。
不知道你给员工准备啥了,有没有也试试,让员工怼一下你,能接受不?
过了除夕,就是春节了,又到新的一年。相比被怼更重要的,是如何让顾客记住你。
能被记住,下次再来的几率就高了,有了人,就有了营业额,就有了利润,全店上下就有了粮草,就能继续愉快的工作了。
所以,今天告诉你一个既能让顾客记住你,又能收到钱,还能让顾客多来,而且在这个时间点上,又非常符合场景的方法。
送福比啥都强
小罐茶最近一直被怼,有说收智商税的,有说坑人的。
然而人家老杜缺不在乎,潜台词也许是“像小罐茶这样的,我还玩过4个,个个你都认,不是我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
我也问过一些喝这小罐茶的老板们,我说,小罐茶你们买不?
他们都是笑笑说,反正我喝的,都不是买的。
所以,你不要把它当做茶来看,而要当做礼品来看。既然是礼品,就别纠结什么大师,茶叶了,人家送的是感觉,送的是情谊,送的是关怀,送的是面子。
当然,这玩意太贵,要让你送给顾客,肯定送不起,那咱们就换个玩法,也送礼品,啥呢?
就是福袋
所谓迎春接福,对于福袋,几乎没有人会有抵抗力。毕竟都希望新年有个好彩头,福气满满。
怎么玩?
这个福袋怎么玩?
先说说福袋里面有什么。
福袋里面,可以装你家菜品的代金券,也可以装一些小礼物,比如针对小孩子的玩具,针对小姐姐的口红,针对小哥哥的钥匙扣之类的。
菜品代金券部分,一定要组合搭配,一定要是多张,比如有不同金额的代金券,根据菜品,酒水不同品类的换购券,还可以是新菜的体验券等等。
我知道,你肯定担心,现在印刷肯定不划算了。咋办呢?手写呀,漂亮的便签纸,你一定能买到吧,或者红色的卡纸一定能买到吧,直接写上去,用金色的笔写上去,也显得应景。
而礼品类,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不要太便宜。要有价值。千万别拿便宜货充数。
将菜品券和礼物进行不同的组合,装入福袋之中。原则就是这一批福袋的均值相差不大即可。
接下来,这个福袋,可以送,可以卖。
但注意,不是瞎送,也不是瞎卖
如果不收费,虽然顾客开心,但免费得来的,总觉得不珍惜。那么你就可以把门槛设置好。
比如,当天消费满200元,即可获得福袋一个。
比如,当天储值1000元,即可获得福袋两个。
再比如,全年累计消费满XX元的,或者积分达到多少的,可以用一定积分兑换一个。
上面说的是赠送的玩法。那卖呢?
千万别有那种“顾客会买吗?”的疑问,买不买,看你怎么卖。
设计三种福袋
第一种,售价18元,标准福袋。
第二种,售价38元,包不后悔福袋。
第三种,售价68元,全家福福袋。
消费后即可加价换购。
你放心,只要顾客在你家吃高兴了,稍微推荐一下,成交几率很高的。
但有一点,你必须要清楚,那就是顾客买了,一定要让他觉得“太值了”。千万别糊弄。
顾客买了福袋,同时也买了你里面装的代金券,既然花了钱,回头拿券消费的几率是非常高的,免费送就不见得能达到这个效果。
如果你没让顾客觉得“值”,那大概率就是一锤子买卖,以后就不会来了。所以,一定要保证,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总结两个字,就是“惊喜!”
< class="pgc-img">>卖多久?
过年期间都可以卖,就是从明天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之前,只要在过年期间,都OK 。
年前都是小聚,三五好友结伴而来,离开时人手一包,多好。
年中都是家庭聚餐,送老人,送小孩,吉祥拜年话多说,带一个图个开心
十五之前,都算过年,压岁钱也不少了,带包福袋回家,还可以装压岁钱。
半个多月的时间,你算算你能锁定多少顾客,拿着钱买你家的“代金券”。
套路就是这样,非常简单,也非常容易执行,明天准备,后天就可以开卖。
这么简单,能有用吗?
你试试就知道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我是大宽,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解决一个餐饮问题。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他,或许你能帮到他。
著作权归张大宽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张大宽 微 信 个人 ID:BG9FBG,头条号:餐谋张大宽。
近年底,企业老板们为了维持客户关系,又要开始张罗请客吃饭,送礼的事项。老板们忙活完,把发票往会计那一扔,吃饭餐饮票,采购礼品的发票……都要计入“业务招待费”吗?一年下来,企业的业务招待费还真发生不少,会不会“超标”呢?如果把并非计入业务招待费的项目计入了业务招待费,那将会导致企业多交或少交税甚至还会涉及稽查风险。
< class="pgc-img">>华影安信税务给大家整理了一系列业务招待费涉税问题。
一、哪些业务可以计入业务招待费?
说到业务招待费,很多人第一感觉就是那些吃吃喝喝的餐饮票。其实,这并不准确,不同的业务在会计核算时计入的项目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不是所有的吃吃喝喝都计入业务招待费,主要要看什么原因造成的就餐,相应地计入各自的费用,在税法中,所得税对各种费用的扣除标准是不同的,例如,合理的工资薪金是全额扣除;工会经费的扣除限额是合理工资薪金的百分之二,职工福利费的扣除限额是百分之十四,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限额是百分之八,限额以内的均可以全部扣除。这里就不再一一讲述,还是回到业务招待费。
< class="pgc-img">>在税务执法实践中,计入招待费的具体范围如下:
(1) 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
(2) 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赠送礼品的开支;
(3) 因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交通费或其他开支;
(4) 因生产经营需要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等。
由此可见,招待费必须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而且必须针对特定的对象。实在分不清楚,那就看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费用的支出。
二、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
知道了什么费用可以计入业务招待费,我们再来看一下业务招待费怎么进行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找到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千分之五)。
所以业务招待费在所得税前的扣除标准要看两个数据的比较,两者金额取其小。
提示:企业销售(营业)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视同销售收入等,但是不扣除现金折扣,不包括增值税。
即:“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
举个例子:
某公司2020年销售营业收入为1000万,当年的业务招待费为10万;
业务招待费准予扣除额度为10*60%=6万
最高扣除额度为1000*‰=5万
两者取其小,该公司2020年业务招待费最终准予所得税前扣除为5万。
三、业务招待费视同销售涉及增值税相关情况
根据增值税相关规定,不管是自产,委托加工的还是外购的商品无偿赠送他人,都要视同销售。
举个例子:
某公司(一般纳税人)购进礼盒送客户,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10000元,税额为1300元;
购进时:
借:库存商品 100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
贷:银行存款 11300
送客户时(视同销售):
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11300
贷:库存商品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
从分录来看,税额一进一出,对公司来说没有税费负担。
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企业在处理时,就在商品购进时直接认定为送人,不视同销售,
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11300
贷:银行存款 11300
这种做法看来和视同销售做法,结果一致,都不会负担税费,而且省去了抵扣认证。申报增值税填报收入这些涉税处理,但是这样处理是有风险的,如果被税务局查到,要求视同销售,这时候如果进项票已经超过抵扣期限,就会存在补税的风险。
对于小规模企业,进项不得抵扣,但送礼这一环节还是需要进行视同销售的,如果不视同销售,不仅会涉及到补税还会涉及滞纳金。
< class="pgc-img">>四、业务招待费税收筹划
由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限额要高于业务招待费,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在送礼的礼品,包装上加上公司的标准(LOGO,企业名称等),既起到宣传公司的效果,同时达到送礼的目的。
广告费和宣传费的扣除限额为自身数额和销售(营业收入)的百分之十五,某些行业(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达到百分之三十,两者之间取其小进行扣除,超过部分,准予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更多业务招待费方面的问题,大家可以留言关注,华影安信税务后期还会持续更新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