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 傅应林 彭镜陶)10月4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重庆杨家坪一家火锅店里吃出了一块瓷砖。10月5日,重庆市九龙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消费者反映的“火锅有瓷砖”情况属实。10月7日中午,新京报记者致电商家,对方表示目前正在整改,暂停营业。
火锅里捞出一块瓷片。网传视频截图
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火锅里捞出了一片已经被泡红的瓷砖片。网友表示是快吃完的时候从锅里捞出来的,“怕是哪一个客人吃剩再捞回来下锅的,或者是哪里的地沟油”。该网友称和商家反映情况后,商家否认了是回锅油或地沟油,也不清楚瓷砖片哪来的,并进行了免单。
10月5日,重庆市九龙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通报称,针对网传“火锅中吃出异物”一事,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前往调查核实。10月4日晚,三位消费者在位于九龙坡区前进支路16号3单元1-1号归井火锅店进餐结束时,反映火锅里面有瓷砖类异物。经执法人员现场初步调查确认,消费者反映“火锅有瓷砖”情况属实。目前,九龙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店进行立案调查。
编辑 刘倩 校对 刘军
几天,网友 “狼先生(卷儿哥)”在视频平台上的三亚度假的视频,引发关注和热议!
春节前后,他和家人父母到海南三亚过年,租一幢别墅每月5万元租金,两个月累计花费20多万。
过年后回东北老家,可谓一波三折:父母太节约了,没吃完的食材统统打包回家,包裹多达十七个,飞机没赶上,一家人只好从海口坐火车回东北。
记者留意到,这些视频最先诙谐,后又令人思考——
妈妈做的花卷回锅蒸了16次,敲起来已经邦邦响,老人家不舍得扔,还会把扫把和簸箕都带走。
在三亚买的各种物资,有床单空调被、用了一半的牙膏、剩一半的火锅底料、没吃完的饭菜、没用完的各种调料……统统打包带回老家。
关于这家人在三亚过年的这些事,1月28日,记者联系了“狼先生(卷儿哥)”,他是辽宁的李先生,从事珠宝玉器生意。
爸妈非常节俭
对自己要求太苛刻
李先生说,爸妈都是非常节俭的人,对自己要求特别的苛刻。
他举了一个儿时的例子,“我记得每年买冰棍儿,数量少的都能数过来,只买两三根儿雪糕。
妈妈很少吃正餐,除了大家一起上大饭店。她喜欢消化儿女们的剩饭菜,觉得丢了会是浪费。
我今年都37了,其实家里现在经济状况蛮好。但生活再怎么改变,也改变不了妈妈爸爸节俭的习惯。
“这次去三亚前,爸妈原本是不肯去的,怕花钱。
我告诉他们,那两天机票降价了,才700多块钱儿,还把截图发给他俩看,一看确实机票挺便宜,就这么来三亚了。
爸妈来了挺好,但我的生活“质量”就下降了,比如以前买海鲜,一般都挑好的大的,他俩来了我就收敛了。
买海鲜,就说是500块钱一堆买来的,善意的谎言!倘若告诉他俩,那一只虾价值1000多,他俩肯定吃不下饭。”
“这个别墅,是我想的一个崩溃的方法,月租五万块,我告诉爸妈如果你们不来,这钱都白花了。
爸爸听了一连就抽了半盒烟,妈妈直接进屋躺着了,上火了。经过激烈思想斗争,他们终于来了。
到了海南三亚,他们想去的都是免票景点,比如猴岛,坐船才一块钱。
上猴岛,要给猴子买点零食,比如香蕉和花生,我妈得知这些是用来喂猴的,就有点心疼了。给猴子没喂完的花生,还让我妈揣回来一半儿,回家给我爸炒上了。
我媳妇儿爱吃花卷儿,妈妈就亲手蒸了一锅,总共八个。
结果那个酵母,是买面粉赠送的,可能是过期了,这个面粉就没发起来。
我媳妇儿吃了一个,说不咋好吃,后来那些花卷儿都是让我爸吃了。
最后几个花卷,从冰箱回锅来来回回加热了16回。我爸这一咬太硬了,根本咬不动,我妈把这个花卷儿打包了,准备上飞机再吃的。
顺手儿拍了一个,感觉硬的都能拍核桃,敲那锅边都当当响,难怪我爸咬不动,当时我就无语了。”
离开三亚前,妈妈舍不得扔掉扫帚簸箕,用不干胶粘在背上
“在三亚生活两个多月,生活用品锅碗瓢盆,还有一些零食酒水,确实挺多,当时一些东西我打算扔掉。
还有一些那种廉价的,比如笤帚簸箕,这些东西我认为根本就不可能带回老家,也打算扔掉。
但是我妈一看见,很舍不得,就想带走。我只好找了快递,打包准备发回老家。
我们大年初二就打包准备邮寄,但别的快递都没上班,只有顺丰。
但一算这些东西的运费,要五六百,我妈就心疼了,说这肯定不行,直接把顺丰小哥推出去了,没让发货。
总共17个包裹,爸妈打算人肉回家。
大年初二找车运往机场可费劲了,等我找着车,结果没赶上航班,只好抢票坐火车。运气好,抢着了。
其实我做好两手准备的:公司年后要开业很多事情,千万不能耽误行程。飞机火车坐不上,就得租车开回去。
后来我打了三个车,两个车是拉人的,一个车是专门儿拉行李的,装人的车后备箱也装的满满的。”
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很不易
一分一毛一块攒生活的
最初那些年,对于父母这种节俭,李先生感觉很无奈,甚至会厌倦。
但是最近这两三年,虽然父母的节俭愈发严重,他反而越来越接受了,“我媳妇总告诉我说,爸妈岁数大了,慢慢理解他们。”
过去,妈妈看不惯儿子的大手脚,总是这样劝告他,“别抽那些高档烟,抽点儿十块八块的,那玩意儿都是一样冒烟儿。”
“别上饭店,妈给你扒个鸡蛋,你减减肥。”
“你这又买衣服了又买鞋了,那些衣服鞋子好好的。穿坏才能买。”
李先生说,爸妈他们是六零后,这个节俭的生活方式,可能是跟他们早期的生活经历有关系。
“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很不容易!我爸和我妈,以前在老家的早市卖蔬菜,一分一分、一毛一毛、一块一块这么攒生活的。
在他们眼里,一分一文都来之不易。生活导致他们现在如此节俭,我也慢慢理解了。
爸妈在农村有房子,但他们不常回乡下,因为他们认为冬天烧煤费钱。
我在城里也给他俩买楼房里了,但他们也不住,说是取暖费也费钱。
现在在我公司员工宿舍住,还给自己找个活干,我爸兼职烧锅炉,我妈兼职给食堂的采购饭菜,天天要在公司住,我是劝不住的。”
李先生给记者发来几张这次海南游的照片,他介绍说,第一张是最美公路,免费的;第二张是沙滩,也是免费的;第三张是小区里。反正他俩喜欢去的景点,全都是免费……”
李先生所讲述的父母节俭,在网络上引来热议!有网友评论感同身受。
“我父亲也是节约得令人窒息:洗澡要两个水桶接水、菜有点馊了坚持说没问题呼呼呼吃光、出门就拉总闸节约电。”
“想起来和我爸妈去大连,要去饭店吃海鲜,他们俩嫌弃贵,坚持去吃大排档,结果大排档比饭店贵了四倍还多。”
“我们在三亚,我妈把酒店的花卷鸡蛋每天装一堆,让我们吃。临走了说水果便宜,非要买,结果在机场不让带,一家人现场吃完能噎死。”
转自:橙柿互动
来源: 哈尔滨日报
封面新闻记者李昕锋、丁伟4月23日报道,4月22日下午,四川省犍为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该县一火锅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一案。记者注意到,本案中,犍为县人民检察院对被告人雷某提起了乐山市首例"地沟油"食品安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赔偿金额达447余万元。最终,法院支持了检察院的民事公益诉讼,一审判决雷某支付10倍赔偿金达447万余元,三名被告人同时被判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
火锅店制作使用地沟油上万人食用 卖了44.7万余元
2014年10月,雷某在犍为县玉津镇开了"古今天下"火锅店,开业时即雇佣李某为该火锅店的炒料师傳,负责熬制该店火锅底油、分装熬制的火锅油成袋、配制火锅锅底。2015年9月,李某某应李某邀请进入该火锅店,协助李某分装熬制的火锅底油成袋和配制火锅锅底。
2018年4月20日,雷某为非法获利,对李某提出将收集的废弃油脂(俗称"回锅油"或"回收油")煎干水分,再加料制作火锅底油销售。李某某随即将顾客食用后的废弃油脂收集到塑料桶内,由李某运到该店位于犍为县玉津镇瑞雪村的炒料房。
李某将废弃油脂煎干水分,并掺入菜籽油,海椒、花椒香料等材料熬制成火锅底油,待火锅底油冷却后再运回该店,由李某某分装成袋,销售给顾客食用。
随后一段时间,"古今天下"火锅店食客盈门,成为人气颇高的"网红"火锅店。
2019年1月,该店被犍为县市场监管部门查获,当场捣毁制作"地沟油"的窝点,现场收缴大量含"地沟油"的火锅底料,涉嫌严重违法犯罪。经查,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期间,该店生产、销售含有"地沟油"锅底总计14142 锅,销售金额为447824元,过万消费者食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店主雷某、炒料师傅李某,分装销售火锅底料的李某某等三人随即被刑事拘留。
赔偿10倍销售金额共447万余元三被告分获有期徒刑
一审中,法院认为,雷某、李某、李某某收集废弃油脂加料熬制火锅底油销售给顾客食用,生产销售时间长、数量大,生产销售金额达46.2542万元,属于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物质,有其他严重情节,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4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三人的刑事责任。其中,雷某在共同犯罪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而李某和李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
法院认为,雷某在经营"古今天下"火锅店期间,指使他人在清油红锅,清油鸳鸯锅火锅中添加废弃油脂予以销售,其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34条第一款的规定,侵害了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而根据其他多项相关法律条款,支持犍为县人民检察院要求被告在市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支付销售金额10倍赔偿金4478240元的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
最后,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雷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李某与李某某分别被判处3年6个月有期徒刑和3年有期徒刑缓刑4年;此外,雷某要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在市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不仅如此,雷某还要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支付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犍为县人民检察院赔偿金4478240元,上缴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