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休假,和家人去了美国。到纽约的第一个晚上,走在曼哈顿高楼林立、灯火璀璨的第六大道上,忽遇一条排队长龙,见首不见尾,一阵食物的香气飘来,原来是在排队买街头小吃——炒饭。我第一反应,感觉是上海网红奶茶店门口的队伍啊!
炒饭在位于街角人行道的餐车上现做现卖,餐车上有一块“清真人”的牌子,只有两个品种——炒饭和卷饼,炒饭分鸡肉和鸡肉牛肉双拼两种,卷饼是羊肉的。餐车共两辆,都有加热装置,主体是铁板,一块炒饭,另一块煎烤鸡肉,几个厨师正在热火朝天地操作。我排了20分多钟后买到了炒饭。热气腾腾的炒饭混合着鸡丁和牛肉丁,旁边还有两片饼,以及一些蔬菜,配上特有的白色酱料或红色辣酱,奶香浓郁,风味独特。炒饭大份11美元,小份9美元,卷饼13美元,可谓价廉物美。
“清真人”是纽约的网红小吃,从每天中午12点营业至深夜。之后,在纽约的街头,无论是热闹的商业街、安静的公园,还是人气十足的博物馆附近,都能见到各种餐车,售卖热狗、薯条、饮料、冰淇淋、咖啡……
< class="pgc-img">>图说:南浦大桥黄浦江边的“纳凉夜市集”人气火爆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摄
街边小吃、摊头美食,是最接地气的食物,给城市带来了满满的烟火气,甚至成为游子们乡愁的一部分。这个月上海也出台了新规,明确可在各街镇划定一定的公共区域设摊,城管部门还推出了“摆摊地图”,有集市,有夜市,还有限时步行街……
我身边的茂名北路周末变身步行街已有大半年了,人气鼎盛。而在青浦区华新镇华寿商业市场,也设置了固定餐车摊位,“阜阳卷馍”堂堂正正地经营了。
关于大城市里能否设摊,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一直是争论不断的话题。其实,关键在于管理和平衡。如果人人都来南京路摆摊,那肯定是无法承受的;如果把淮海路变成“马路集市”,也是不可想象的。纽约的餐车也不是随便可以开上街的,需要向管理部门申请,取得执照后才能经营,数量也是有控制的。
目前,上海各区的“摆摊地图”还在细化中。期待我们的城市在活力和秩序中找到平衡,留住烟火气,更见精气神。
邵宁/文
< class="pgc-img">>值9月,国内大部分地区已经摆脱炎热迎来了凉爽初秋,又恰逢开渔的时间,台台实在经受不住吹海风吃海鲜的诱惑,和朋友们来了次说走就走的厦门之旅。
当然啦,台台休假之余也没有忘记小伙伴们的后台留言,所以在厦门吃喝玩乐的这几天里,我们第二期城市咖啡地图——厦门篇如约而至!
< class="pgc-img">>
厦门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全国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岛内的思明湖里两区仅仅100多平方公里面积里,藏了大大小小1000余家咖啡店!
在厦门逛馆子的这些天里,台台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厦门的咖啡店实在太太太好坐了!海岛城市特有的舒适感,在咖啡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不是为了多探些馆子,台台可以在其中任何一家店里度过每个旅途中的下午时光。
凭着对好咖啡的敏锐嗅觉和当地咖啡爱好者朋友的实名推荐,台台在厦门走街串巷喝咖啡的这几天里,为大家挖掘出了10家好喝不踩雷的咖啡店。
如果你爱喝咖啡,又打算去厦门旅游的话,收藏这篇就够了!
Be Normal Cafe虽然距离中华城颇近,但其地处的霞溪路却鲜有人光顾,周边的小铺子也无非是些日杂货物,毫无特色,是普通游客绝不会涉足的一条小路;不过相信台台,这家店的特调咖啡,值得你特地绕行去喝一次。
从中华城走去这家店要穿过好几个小巷;水泥材料搭配暗沉沉的深棕配色,加上破破烂烂的仿旧设计,Be Normal Cafe第一眼看上去有些其貌不扬,但如果事先做过功课,你会发现这家店在大众点评上占据了十个榜单,且都在前三。
店内有十几款特调咖啡,对于一家面积不大的独立小咖啡店来说,已经是个非常惊人的体量了,价格则在30-50元不等,性价比还挺高。
台台并没有选择点单率最高的单品来喝,扫了一眼菜单,盲点了一杯名字有趣的“番仔”;他们家每款特调都有一张相对应的介绍卡片,文案和插画的质量都非常棒,还没喝到出品,好感度就上来了。
番仔 38元
虽说出品造型有些直男审美的嫌疑,但并不妨碍好喝:番仔的味道并没有因为原料过多而失去了主次,乳酸菌独特的酸甜作为味觉主基调,入口前段是先酸后甜的小番茄味,西柚的香气和微苦交织其中,微微的咖啡味则作为收尾。
台台惊讶于咖啡师对浓缩咖啡强烈味道的巧妙处理,桑格利亚的加入奠定了清爽的口感基础,加上富有层次的味觉递进,是一款非常适合夏天的特调。
一番欢乐交流后,咖啡师偷偷拿出材料要给我做一杯即将上新仍在调试的特调:用雪克壶混合液体很常见,但用咖啡粉过烟熏枪台台还是第一次见到。
略带浮夸地戳破烟熏泡泡后(喜欢烟熏味重一点的可以让泡泡保持久一点再戳破),迫不及待喝了一口:咖啡粉灼烧出的烟熏味中带着短促的咖啡香,入口则是意料之外的蜂蜜甜感和浓稠质地,浓缩的尖酸反而和柠檬味很搭,红酒的尾韵稍显突兀,但无伤大雅。
每一种味道都非常强烈,但又各自处于合适的点位,追求味觉丰富度的小伙伴应该会很喜欢这一款。
短评:Be Normal Cafe是厦门着重钻研特调咖啡比较早的一家店,整个特调菜单的构架已经相当完整且种类颇多,喜欢特调咖啡一定不能错过。
华新路据说是厦门岛内两区里最像鼓浪屿的地方;而华新路上铺满阳光的小巷子里,藏着的那栋自带花园的两层老洋房,便是32 HOW的所在地。
老洋房的一层是咖啡店区域:花园露台和店内的几个房间都随处可坐,店内的旧时西洋物件和仿古砖墙勾勒出了中世纪欧洲的复古氛围,不同房间在布局和设计上也不一样,整个环境都装饰得很用心。
32 HOW在咖啡出品方面完全抛弃了常见的意式机器,选用了操作繁琐的虹吸壶作为主要设备,而且咖啡豆的种类也涵盖了近30种全球各地产区,如此高成本的大手笔行为,咖啡价格自然不便宜,单杯价格在60-200元不等。
危地马拉虹吸 70元
我们点了一支危地马拉,70元的单价着实让人有点小心痛;价格昂贵,体验自然不太一样:光是磨完咖啡粉后闻干香的简单一步,咖啡师就用了特殊的操作方式为我们展现出了豆子本身三种不同层次的香气。从浓郁的坚果味到微微的果香,再过渡到柔和的奶香味,嗅觉感受比喝到的风味更加直观。
喝虹吸咖啡一定不能心急,90+℃的出品温度一定要注意安全;煮制好的危地马拉闻起来有着一股烤榛果的温暖香气,高温萃取带来的烟熏味点缀的恰到好处,口感圆润饱满,从热到冷都能维持稳定。
对了,除了咖啡好喝以外,他们家的出品杯也是颜值高到深受我们的喜爱。
短评:虽然价格比较贵,但虹吸壶出品咖啡极具仪式感,且水准在线,加之环境的舒适程度实在让人无可挑剔,值得推荐一波。
emmmism是一家很难去准确定位的店,感觉更像是一个高级共享空间,店内的咖啡、书籍、布局设计甚至是作为陪衬的古典乐,都展现出了些自带高冷气质的好品位。
咖啡店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的空间更加私密,类似自习教室或图书馆,需要额外收取费用或使用消费积分;店内的书籍则以一些小众的社科人文类作品为主,都是老板的个人收藏,只能看不能买。
对了,如果你在店内过于喧哗,可能会被老板劝告哦~
这家的奶咖和手冲都是根据咖啡豆来直接定价的,所用咖啡豆都直接放在吧台,可以直接闻闻气阀,根据味道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咖啡。
哥斯达黎加手冲 60元
店内最常规的单品豆是百香蜜处理的哥斯达黎加,台台被这支豆子浓郁的黄油香气所吸引,用它点了一杯手冲,没想到入口就完全颠覆了闻香时的感受:入口酸度活泼,微甜中能感受到浅浅的葡萄柚风味,不苦不涩。
厄瓜多尔Drity 31元
一杯下去意犹未尽,随手挑了另一支水洗厄瓜多尔做Dirty,除了结账时显示的60元价格被吓到,其他都还不错:选用的延世牛奶有着淡淡的奶油味,但不会抢去豆子本身的柑橘调性,入口有种橘子风味乳制品的感觉,如果能便宜些就更好了。
短评:在台台喝过的这么多咖啡店里,emmmism完全可以说是一家咖啡店中书籍质量最高,书店中咖啡质量最棒的店。
How’s coffee是台台此行最喜欢的咖啡店,从你踏进店门的那一刻起,就像是进了朋友家一样,店主营造出的整体氛围亲切又自然,自然也就理解为何大众点评上一个差评都没有了。
店内的客座区分为三个小空间,装修布局有种宜家样板房的日常感,咖啡师和店主的服务质量可以上升到招待这个词的级别,平易近人又不刻意。
泡影 38元
点了一杯叫做“泡影”的特调,是一杯让台台入口就眼前一亮的饮品,咖啡师应该是将食材打发成了泡沫状,喝的时候要一口连带泡沫喝到冷萃,蓬松的泡沫轻轻在舌尖破裂,带出了青涩的柠檬酸甜,随后跟进的冷萃咖啡会在一瞬间有种奶油般的口感。
慕尼黑 32元
盲点的另一款“慕尼黑”也很让我们惊喜,上桌第一次闻是明显的啤酒花香味,但入口清爽微甜,相比之前那款泡沫的活泼感,慕尼黑上的奶泡则是绵密的细腻感;喝完第一口记得再闻一下,会变成柠檬干的酸甜味哦,很奇妙~
不过这款特调啤酒花的存在感仅限在第一口,整体的丰富度和层次性不够强,如果能加入咖啡,为特调更增加一些苦的味道,也许会更棒!
短评:How’s coffee在大众点评上0差评完全不仅仅是因为其氛围和服务,特调咖啡的水准完全不输Be Normal Cafe,通过对原材料的巧妙选择和特殊处理,打造出了非常富有明确结构感的味道。
每个城市都会有那么一家咖啡店,将好喝的咖啡日常化来面向大众,比如厦门的21 GRAM COFFEE。21 GRAM COFFEE在厦门目前有4家店,年初在上海开店后,台台就有一直去喝,价格实惠、出品稳定,非常适合每天光顾。
拿铁 20元
厦门店和上海店一样,用的是少数派的咖啡豆,像在上海一样随手点了杯拿铁,口感醇厚,坚果香味突出,可圈可点,完全就是熟悉的味道。
大众路、禾祥西路和万象城的三家店只有咖啡,据朋友说,21 GRAM COFFEE文灶店还有简餐,味道也很棒,台台这次没去成,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亲自去试试。
短评:厦门老牌的独立咖啡品牌,日常化的价格为在当地推广咖啡文化做出了不少贡献,出品稳定,值得一试。
禾祥东路上的一家沿街咖啡店,在厦门咖啡圈内算是年轻,但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少。
ROOT COFFEE &ROASTERS店内的橙色调是台台喜欢的风格,简洁的色彩和布局反而能让空间显得更有质感,视觉上看很舒适。
咖啡爱好者套餐 60元
在咖啡师推荐下,我们点了一个由浓缩和短笛搭配组合而成的“咖啡爱好者套餐”,豆子使用的是自烘焙日晒埃塞瑰夏。
浓缩咖啡的表现真的让人难忘,入口甜度超高,随之跟进的金桔果酸在口腔里爆开,实在精彩;但浓缩表现过好导致短笛味道被压制住了,如果套餐能再加一杯气泡水漱口,可能会更好一些。
埃塞俄比亚瑰夏 65元
我们又用这支豆子点了一杯手冲,虽然不及浓缩咖啡表现得那么惊艳,但呈现依然优秀:圆润的口感带着些柚子的香气和梅果的果汁感,层次均衡。
除了咖啡表现不错外,ROOT COFFEE &ROASTERS的二楼空间还是一个烘焙室+咖啡教室,经常会组织一些杯测活动和简单的知识分享。
短评:各方面完整度都比较高的一家小店,SOE提供了多达5种的选择,不过烘焙室的排风不是特别理想,正巧碰上烘豆子可能会稍微影响体验。
barist honor(下文简称BH)在厦门咖啡圈内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如果初来厦门不知道去哪喝,首站去BH是个不会出错的选择。
BH在沙坡尾的老店大约有5年的历史,培养了一大批爱喝咖啡的客人和咖啡师,据说Be Normal Cafe的老板就是从这里出师的。
新店在嘉禾良仓,走的是简约的工业风设计,虽然有上下两层,但为了保证层高带来的舒适感,BH的二层空间并不算大,双休日可能会坐不到位置。
奶什么茶 32元
菜单一杯名叫“奶什么茶”的特调成功凭借名字吸引到了台台,决定翻它牌子!调和后居然真的有股可可奶茶的味道,而且模拟得很像!印尼咖啡豆怪怪的风味和冬瓜条搭配,反而有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感觉。
如果你打算点这款特调,建议听咖啡师的话搅拌后再喝,是台台试过之后的衷心劝告。
喝“奶茶”的时候顺便看了眼手冲豆单,对于菜单上日晒云南豆“菠萝、杏桃和橙子酒”的风味描述感到好奇,认真的吗?云南豆也能做出这种风味?
云南手冲 30元
手冲出品后会给一冰一热两个杯子,就冲完的香味而言,依然是台台不喜欢的亚洲豆特有的香料味,但倒入冰杯后感觉确实不一样:口感干净得不像日晒处理,虽然没有菜单描述中那么明显的风味呈现,但果香和微微的酒酵香表现得确实不错。
短评:厦门老一批的精品咖啡店之一,新店自带烘焙室,而除了自烘焙咖啡豆以外,国外一些厂牌的咖啡豆也会不定期出现在菜单上,值得一去。
溪岸路花鸟市场的边上,有一栋带着花园且保存非常完整的侨派老别墅,要不是前期做好功课来探店,台台路过也不会想到,这里面藏着一家咖啡店。
整个别墅的一层空间和外摆露台都可以随便坐,午后的阳光刚好能在不同角度洒进每个房间里,照射在古旧的墙壁上,有种岁月流逝的洗练感。
拿铁 35元
这样的环境下完全可以理解35元一杯的拿铁售价,坚果风味突出,醇度刚好合适,整体呈现都很稳定。
假日 38元
又点了一款叫假日的特调,虽然柠檬、气泡水、浓缩咖啡的搭配已经烂大街,且大多数做的不好喝,但他们家的出品却让我们出乎意料:浓缩应该着重萃取了中前段,在柠檬酸味中依然突出了咖啡的果香,气泡小而密集,口感活泼,融合度颇高。
短评:保留着当地特色的老别墅里藏着家咖啡店,店内的整体风格都非常有格调,咖啡的出品也在水准之上。
禾祥西路上有条叫做后滨东三路的小巷,巷子尽头藏着一家叫做Ti Coffee的宝藏精品咖啡店。
Ti Coffee走的也是社区化路线,店内的整体布局轻松随意,客座充足且布局不会让人觉得拥挤,如果店内坐满了,左手边隔壁第二间没人的小空间也是他们家的客座区喔。
埃塞俄比亚手冲 38元
把吧台上陈列的咖啡豆挨个闻了个遍,被一支水洗埃塞吸引到:明明是水洗,但干香有着明显发酵完的红茶香味,感觉很有意思。
这支豆子出品后的表现也没让台台失望:入口微酸转涩,厚实的body感加上茶酵香,真的有种在喝柠檬红茶的错觉,尾段的柑橘香气作为收尾,味觉感受非常完整。
台台去的那天还有优惠活动,这杯好喝的手冲只要20几块,超赚。
短评:各方面都不出差错的一家社区小店,价格相对实惠、环境舒适,小食甜点都有提供,比较适合办公;最关键的是开门早打烊晚,这在厦门咖啡店里是很难得的。
CHAI CAFE是一家藏在香港广场底下某条干道内侧角落的不起眼小店,性价比不输21 GRAM COFFEE,且选择性更胜一筹。
店内的环境设计比较简单,没什么过多的装饰,比较引人瞩目的可能就是吧台后一整面的各种咖啡比赛、等级证书了吧。
记得前阵子提纯奶流行之后,各大咖啡店纷纷引进冰博客牛奶作为自己菜单的加价选项,但CHAI CAFE直接买来了一台旋蒸仪自己来提纯牛奶,而且不用额外加钱,好评。
短笛 20元
用提纯奶点了杯短笛,奶泡稍厚影响了些许口感,但提纯过的牛奶确实好喝!微微的咸味在牛乳和咖啡香气里穿插,有种吃芝士的感觉。
短评:厦门非常老牌的品质咖啡店,除了位置难找采光不好不适合拍照外,几乎没什么缺点;除了咖啡外,店内可售卖的咖啡豆品质也都超乎想象,你甚至能在CHAI CAFE买到巴拿马Elida庄园的瑰夏豆。
第二期厦门咖啡地图就到这里了,如果有什么遗漏的优秀咖啡店,以及下一期你们还想看哪座城市,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呀!
文、图 | Gelato
设计 | 十一
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8月7日,宿迁市市民活动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工人冒着高温酷暑加紧施工作业。陈少帅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4日,江都最高气温达40.7℃,突破1961年以来最高气温极值;8月4日,江苏省气象台升级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8月5日,南京最高气温达40.2℃,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第四位……
7月27日开始,我省出现入夏以来第四轮高温天气,此轮高温影响范围广、强度大。气温屡创新高,各行业应对新“烤”验有哪些新招?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机械帮手”助力高温户外作业
这几天,南京交警八大队事故中队民警王靖涵和同事们忙个不停,“基本上一个上午下来,衣服就没有干过。”
省气象台和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联合发布的“8月6日10时—13日18时路面高温落区预报图”显示,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省内部分路段路面温度可达70℃。
“高温可能导致车辆轮胎压力异常,增加爆胎的风险。同时,发动机负荷加重易引发故障。高温天气驾驶,驾驶员容易感到疲劳、注意力分散,增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王靖涵说。
路面安全风险增加,交警身边有新助手协助精准出勤。
6日中午,南京气温超38℃。南京交警二大队女子中队民警纪宇婷手握控制器,操纵一架警用无人机迎着烈日起飞。无人机快速爬升至百米高度,按照既定路线开展空中巡逻。通过显示屏,新街口商圈道路交通情况尽收眼底。“警用无人机可以快速发现和掌握辖区内的交通状况,实时回传视频,减少工作盲区的同时,也减少了抛锚等轻微交通事故当事人在高温下直接暴露的等待时间,提高巡逻效率和覆盖面。”
近期,南京交警不断强化无人机飞手队伍训练、适时增加无人机巡逻频次,在早晚高峰等时段围绕内环快速路、高架枢纽等易堵点,利用无人机开展高点巡逻,加强对事故、抛锚警情的快处快撤。“如果事故原因清晰,当事人能快速离场,交警不用赶到现场,大大提高了处置效率。”纪宇婷说。
城市另一头,环卫工人余永明驾驶着专门捡拾路面飘浮垃圾的皮卡车上街了。和余师傅在同一个机械作业组的还有杨师傅、许师傅。杨师傅驾驶一辆专门冲洒路面的大车,在道路中间行驶,下方水流喷过,树叶等垃圾会被喷向路两侧。许师傅则驾驶一辆洗扫车,沿辅道清扫被冲到路边的垃圾。
换掉大扫把,洗扫车、多功能洒水车、皮卡捡拾车等环卫机械作业“十八般兵器”的投用,提高了保洁作业效率,也大大减轻了高温天环卫工人劳动强度。“近几年,公司逐步配齐了各类环卫机械车辆”,南京玖生湶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经理蒋斌告诉记者,7月19日起他们就进入高温作业模式,加大机械化作业力度、减少环卫工人在外作业时间。“目前南京主城区主干道机扫率达100%,郊园区主干道机扫率达98%。”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工作人员孙秋阳说。
“我们要求各地督促作业单位强化防暑降温保护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适时启动错时作业、轮流作业,减少人工露天作业时长,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省住建厅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全省目前共有清洗车、洗扫车等清扫保洁车辆1.6万余辆,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率达到94.5%。各地在高温时段尽可能用机械代替人工作业,推动环卫作业更精细化、智能化的同时,也逐步改善环卫工人的高温作业环境,保障环卫工人安全度夏。
高温激活夏日新消费
三伏天里,酷暑难耐,南京同仁堂的中药版酸梅汤在网络上悄然走红。不仅如此,养发生发饮、熬夜回神汤……这个夏天,不少人手中的冰奶茶、冰咖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宠”——中药茶饮。
《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中国18—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药食同源+滋补类成为新生代消费选择。
8月7日中午,在南京某商场“陆藜·开了个方子”茶饮店,记者注意到,收银台前放置着一台可以辨别体质的AI“舌诊仪”,消费者可以通过机器“舌诊”获得相应的茶饮推荐。店内多款茶饮都是用养生壶现场煎煮的,店内还展示了土茯苓、玉竹、白术、连翘、陈皮等各类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小样。
“每款养生茶都标注出使用了哪些药材,喝起来有一些淡淡的药味但口感不重,感觉很健康,而且店内布置、杯子的设计都充满了中式美学。”消费者夏吴思恬在店内体验后表示。
采访时,两名店员正在忙着制作一笔50杯的团单。“平均每天能卖出两三百杯。今年6月,我们在老门东的新店刚开业时,每天销售额能达到一两万元。”主理人刘润琪说,门店有药食同源系列茶饮,也有中药咖啡、中药奶茶等,甜度和冰量都可自由选择。在他看来,当下不少年轻人关注养生,除了好喝、好看,健康也逐渐成为他们购买饮品时的考虑因素,中药茶饮仍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炎炎夏日,不少消费者选择避开白天的日晒高温,在傍晚或夜间外出活动,夜间经济活力持续攀升。
“体验视频直播、零基础学PS、参演即兴喜剧……暑期夜校可以说是‘有趣有空调’,单次9.9元的体验卡价格也很‘美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中教师贺丽华在南京市青少年宫夜校体验暑期新课程后对相关课程赞不绝口。
“暑期我们推出了包含32门课程的夜校体系,费用50—80元/节,有些课程的火爆程度堪比大学抢课。”南京市青少年宫事务项目部部长朱伟介绍。
今夏,融合图书、文创、展览、餐饮等多元业态的南京锦创书城,成为感受浓郁书香、收获夏日清凉的“流量入口”。
“和普通书店不同,我们的阅读场景更为多元,比如青年之家、绘本馆、幻想空间等能满足不同读者需求。”锦创书城总经理丁林说,为充分迎接夏季客流高峰,他们不仅联合出版社提供图书促销活动,还组织开展各类中小学研学活动、亲子手工活动、读书会活动等50多场次。“特别是暑期伊始就开展的大型展览‘探秘山海经’,开展至今一个多月已接待观众2万余人次。”丁林说,在各类活动引流下,今夏锦创书城月均客流超10万人次,营业额同比增长20%以上。
技术助力保产稳供
高温天气,群众用电需求激增,电力负荷快速攀升。8月6日6时,国网淮安供电公司500千伏变电运检中心上河运维(监控)班副班长王秋尘坐在电脑前,通过智能巡视系统,远程操控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检查当日500千伏安澜变电站GOE套管油位、温度是否异常,并比对分析近期抽检结果。“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一轮检查,效率比传统人工巡检提高了至少3倍。”王秋尘说。
“线路避雷器泄漏,电流表指示异常,请关注。”8月7日上午,国网南京江北新区供电公司设备部220千伏变电运维值班员黄冠灵通过远程智能巡视系统检查时发现系统故障信息,马上通知工作人员到现场核实检查。“高温天,电力设备负荷高、压力大,变电站高清视频巡检系统、智能巡视机器人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节省了运维人员到达变电站的行车时间,还利用摄像头变焦完成站内设备全景和近景的高清拍摄并存档,提高了巡检精度和效率。”黄冠灵说。
8月7日下午,南钢第一炼钢厂连铸车间内,温度达50℃,车间技术主任钱志友正和同事们检查设备工作情况。
“为降低高温环境下的作业风险,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我们依托南钢金恒自主研发的冶金机器人,在各个生产工序广泛推广应用机器人,实现炼铁、炼钢、连铸、板材、长材、检化验工序全覆盖。”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主任吴刚介绍,截至目前,这种机器人设备已有200台以上。
“我们是每天都要和钢水‘打交道’的岗位。”钱志友所在车间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就是把1500℃钢水加工成铸坯。以前,他和同事们要穿戴厚重的阻燃服、劳保鞋和安全面罩,不停地向结晶器内加入保护渣,一班下来人就像洗了个澡一样浑身湿透。“随着冶金设备的逐步智能化管理,现在我们不需要人工在设备旁添加保护渣,而是在有空调的控制间进行作业,大大减少了高温工作时间。”钱志友说。
钢铁企业是持续高温天气下的安全生产关注重点。近期每每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南京华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企业现场负责人王一民就会第一时间通过“金陵应急宝”APP获得高温预警提示,提醒如何注意高温天气下的安全生产工作。
信息化平台的监管和现场监督检查要结合起来。考虑到季节性不安全因素增多,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南京市应急管理部门同时启动高温天专项执法服务,对金属冶炼等夜间生产企业开展“四不两直”安全夜查。
8月1日21时左右,应急管理执法人员来到一家年初在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系统上报了危险化学品使用、有限空间作业等44条较大以上风险信息的企业,直奔涉高温熔融金属等高危工艺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南京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曹镇介绍,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企业存在乙炔汇流排室内安全设施巡检不符合规范要求、危险化学品存放区域安全技术说明书未及时更新、铸造控制室外天然气操作阀门处无照明设施等隐患,现场指导企业进行了整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方思伟 胡兰兰 洪叶 冯圆芳 白雪 陈月飞 实习生 程曦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