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海本地君盘点了上海7个夜市摆摊打卡地,有网友留言:大上海就这么几个夜市?徐汇长宁普陀让你给吃了?安排!上海市区18处夜市逛吃逛吃打卡大全(市内七区篇),全文很长,顺序是01黄埔02静安03徐汇04长宁05虹口06杨浦07普陀,您可以直接跳到您感兴趣的区。
从今天(6月6日)开始至6月底,上海夜生活节开启!上海市交通部门将安排地铁1、2、9、10号线于每周五、六及节假日延时运营至24点,每个周末还将开放全市景观灯光。一切就绪,就等您出门“逛吃逛吃”了!
01 黄浦区
1/18、豫园
豫园绿波廊
>如果说上海其他街区都是国际范、海派风,那豫园就是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之美。经过大改造的豫园,夜间风情更美了,市民游客不仅可以在宫灯掩映下欣赏明代园林之美,还能品尝到上海老字号美食,体味上海的饮食文化。
< class="pgc-img">豫园海上梨园外景
>豫园海上梨园昆曲演出
>豫园新打造的海上梨园,也为其更添文化色彩。作为“文化会客厅”,你既能在这里听一晚的悠悠昆曲,也能远眺陆家嘴的夜景。
2/18、云南南路
云南南路小吃一条街
>鲜得来的排骨年糕,小绍兴的白斩鸡,大壶春的生煎包,小金陵的盐水鸭,还有洪长兴的牛羊肉火锅,燕云楼的烤鸭……云南南路上云集的上海老字号,能让你从街头吃到街尾。有美食加持,夜间经济的基础似乎已经打好。
位于大世界的ET聚场
>而在延安东路上、近云南南路处,大世界、ET聚场等演艺场所也是吸引人气的利器,看一场夜间演出,逛一逛老上海的夜市,岂不是很有味道?
3/18、BFC外滩枫径集市
黄浦区枫泾路将辟为上海又一条“限时步行街”,6月6号“BFC外滩枫径”集市将在这里正式揭幕,超过110家品牌商户呈现美食、零售、互动、演艺等多元内容。从6月6号到年底,“BFC外滩枫径步行街”每个周六、周日都会与市民游客见面,时间从10点持续到22点。
华灯初上,枫泾路上的BFC外滩金融中心周末步行街集市内,一个个摊位汇集成一个人气回归的热闹夜市。这里各种美食、饰品、文创等新奇好物吸引不少年轻消费者纷纷前来“打卡”。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黄浦区枫泾路“周末限时步行街” 视频时长25秒
地址:上海外滩中山东二路与枫泾路交叉口 十六铺码头
4/18、新天地思南集市
新天地酒吧
>去新天地过夜生活,大概是中外游客来到上海后的共识。石库门里的中国情调、异国风情、网红热度,把“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完美结合。
时尚与潮流结合的新天地
>思南集市夜派对
作为上海夜生活节启动仪式地,思南公馆也将开启集市夜派对活动,以夜市串联零售、美食、展览、讲座、表演等不同领域。
< class="pgc-img">>来这里除了逛吃逛吃外,还能get不少新知识~
< class="pgc-img">>不仅如此,思南公馆的露天博物馆也已开放!
作为露天博物馆,这里没有围墙,不收门票,可以近距离观赏展品,甚至触摸展品!
< class="pgc-img">>夜游开放后,穿梭在充满摩登味的老洋房、红砖道、古树街灯间,恍如穿越到了上世纪的老上海~
当然,最重要的美食自然不会少!
思南路附近本就是网红地标,夜市期间不少网红店都推出惠民活动,更有米其林餐厅加入!
时间:6月6日
开市地址:思南路
交通:地铁13号线新天地站5号口出
02、静安区
5/18、安义夜巷
5月30日晚上7时“安义夜巷”回归。骤凉的天气,没有浇灭人们重回“安义夜巷”的热情。夜巷花园、有机农场、南广场、花园舞台、酒吧街、娱乐互动体验区等等,“安义夜巷”将被打造成为上海市中心的“国际生活圈”。
6/18、吴江路+丰盛里
南京西路背街小巷晚上灯火通明
同为南京西路的背街小巷,吴江路的两头串起丰盛里和张园,这一片街区既有历史底蕴、城市情结,还有交通便利、旺盛人气,地理位置不可谓不佳。
夜里的吴江路、丰盛里
消费上更是丰俭由人。正在改建的吴江路是上海知名的小吃一条街,20年前以街边摊起家,自成一市,火爆上海。今年再度改造,要兼具“烟火气”和“文艺范,各色小吃肯定少不了。建成不久的丰盛里大量引入国际美食,在楼下的酒吧畅饮后,还能再去楼上来一碗清粥小菜。
03、徐汇区
7/18、衡山坊 推荐:衡山坊夜游会
衡山坊可谓徐家汇的小资聚集地,虽然处于市中心却闹中取静。这里集合了艺术画廊、时尚精品店、特色餐厅、创意办公等多种业态。相比纯粹的美食街,这里有吃有看有玩,大名鼎鼎的衡山和集也在这里。
衡山坊衡山和集
这座翻新的旧时别墅结合了艺术书籍、咖啡文化、黑胶唱片,兼具创意市集和艺术展览空间的功能,在这里等待夜幕降临,是不是很有文艺范儿?
衡山坊夜游会
时间:6月1日-30日
地点:衡山坊
?活动包含电影赏析、读书会、读诗会、朗读会、迷你室内集市、深夜糖水食堂、自行车租赁夜游等,以夜间文化活动为主,综合了夜购、夜食、夜娱,串联起衡山坊各大商户共同联动,通过自行车夜游将活动向外部辐射,真正点亮“夜衡复”。
?澳门人糖水推出每日20:00-次日02:00时段,指定商品6.6折;一舍一选推出瓶装、灌装酒类饮品,享受买一送一优惠及每周周六周日每晚20:30开始,播放1部经典电影。
8/18、武康路
“有法国梧桐的地方,适合走路和停驻”。这句话最适合描述武康路。武康路早已成为上海的网红打卡地,而地处其中心位置的“武康庭”,从民国时期外交官宅邸旧址华丽转身,成为老洋房、老厂房时尚改造的典范。
武康路上随处可见的网红店
梧桐掩映下,高低错落的法式红砖小楼,不仅保有上海人家里弄生活的原味,更融入了先锋艺术画廊的新潮,内设的法式餐厅、时装店、一站式美容店、咖啡店……尽数浓缩都市人对于欧式生活的完美想象。时尚与传统在此碰撞,欧陆风情与海派文化浑然交融。
武康庭6月活动
?PISTACCHIO优惠畅饮和下午茶套餐活动持续供应。
?龙门阵川菜馆 & 罗勒酒吧,全日特价欢乐时光(11:00-close),送下酒小吃拼盘。
?Peet's Coffee 春季限定,任意新品饮品+任意切片蛋糕立减10元。
?Toki 消费可免费赠送一杯金宝嗨棒超大杯或金箔新奇士橙。
?CoffeeTree下午茶套餐258 元、工作日2道式午餐套餐88元、周末2道式早午餐套餐148 元、指定杯卖葡萄酒、啤酒、金汤力买一送一。
?aCote午市套餐68元。
?CHLOECHEN全场消费满3000元可获赠设计款草帽一顶。
?D.I.S全场消费实付满2000元减800元。
?葡道多款香槟促销,仅限店内使用。
?ZetaVilla复工焕颜赋活套餐456 元、海菲秀焕颜净肤护理980元。
?YELLOWKORNER购买经典尺寸(40*50cm)享受艺术画框节日礼遇。
9/18、嘉善老市
陕西南路上有个嘉善老市,原本是上海弄堂的旧厂房。经过精心改建后,变成了集公寓、咖啡馆、餐厅于一体的综合集市。
地铁九号线嘉善路站下,走(2号)出口。嘉善老市入口非常的不起眼,在嘉善路上一个窄窄的小弄堂里面,稍不留神便走过路过了。
每月的第一、第三周的周末,这里会有全上海最洋气的露天集市。集市就设在酒吧门前的一块空地上,四周房屋围起来的一块空地,像天井,一个大天井。
嘉善老市6月活动
?Sisters任选一道主菜送一杯酒、任选一道主食送一杯饮料、17:00-20:00HappyHour买一送一。
?6月Okaeri午市套餐送软饮(可乐,苏打水,汤力水)。
?6月13日/6月27日嘉善老市广场Jiashan Market重启来袭。
04 长宁区
10/18、定西路宵夜一条街
定西路宵夜一条街
长宁区的定西路被称为上海市中心仅剩的夜宵一条街,这里没有小摊,不做西餐,而是最接地气的烧烤、火锅、小龙虾、潮汕砂锅粥,乃至于大饼油条等中式餐点。这是一条不缺烟火气的马路。小黑蚝情的第一家店开在这里。
定西路上的火锅店
熊猫老灶火锅的门前果然有只“熊猫”,门口更长期排着队。春风一吹,小龙虾也爬上餐桌,定西路已被吃货们定义为“继寿宁路之后第二条龙虾一条街”。
11/18、虹桥南丰城 Hi!Fun夜市
6月5日至6月14日,深藏不露——HI!Fun夜市将在虹桥南丰城上演,预计30家原创设计、手作、文创潮流产品参与集市,并结合“宝贝爱蓝天公益宣传”配有演出、互动、彩绘,“宝贝爱蓝天公益宣传”配合夜市文化、推进环保救助公益,在丰富市民夜生活同时支持公益事业。
12/18、美天“阿拉夜市”
6月5日起,美天“阿拉夜市”将在安顺菜市场正式开幕。除了啤酒、烤串、小龙虾等夜市标配美食,首月活动还围绕“阿拉小辰光”主题,推出小辰光游戏、啤酒狂欢节、电子竞技等多项活动。
吃喝玩乐一样不落,满足你对夜晚的全部想象!
05 虹口区
13/18、虹口区“花园夜坊”的美食阵营
特色小吃、海鲜、烧烤、西餐、啤酒,虹口区“花园夜坊”的美食阵营上线,吸引了产业园区内众多消费者和附近市民前来品尝。这里曾是老工业厂房,而后成为绿色产业聚集区,如今又变身魅力十足的夜市。
地址:中山北一路121号 虹口龙之梦 鲁迅公园
14/18、瑞虹天地“风尚夜生活”
虹口区瑞虹天地商圈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时尚、体验、休闲等业态于一体,以“生活·音乐·家”为品牌内涵,以多种文娱、演绎形式为载体,打造集风尚购物、精致餐饮、生活娱乐于一体的夜生活购物地。未来,以正在建设的三期太阳宫为核心,将打造融合“亲子、娱乐、美食”的现代化综合性区域,实现商圈整体“风尚夜生活圈”的目标。
目前,商圈内已有湊湊火锅、花儿胡同等十数家餐饮娱乐类租户延迟营业至晚间12点左右,具备一定的夜市氛围基础,已推荐为本区夜上海特色消费示范项目。今夏,瑞虹天地月亮湾开展了“玩味夏夜”系列活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古风夜市活动,让消费者观赏笔墨纸砚、书画作品,更体验了茶艺、书法、活字印刷等项目。同时,结合新加坡旅游局、新加坡商会及精酿啤酒厂商资源,以新加坡娘惹特色为主题,融入夏日啤酒节元素,开展了新加坡趴趴走主题活动,娘惹风婚礼巡游、娘惹舞蹈、新加坡吉祥物巡游、现场歌唱演出、特色手工DIY等活动,呈现出了浓烈的国际文化特色,带来了超高人气。
06、杨浦区
15/18、大学路夜市
大学路沿街商业
如果说年轻人是夜生活的主力,那么大学路一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周边环绕的大学以及创业人群, 给大学路带来源源不断的年轻客源,小清新的轻食店、甜品店、酒吧等,都是适合三五好友聊人生、聊未来,聊到深夜的地方。在夜风中,逛一逛文创小店和周末的创意集市,累了就坐在街边喝一杯饮料,这大概就是青春的味道。
16/18、大隐书局创智天地店“深夜书房”
说到夜读
小伙伴们是不是第一时间想到
我们杨浦的网红书店
——大隐书局创智天地店
大隐书局坐落在江湾体育场地铁附近,到凌晨2点的营业模式,一直被人称为“深夜书房”。
这个上下两层占地共1300平方米的书店,全部用金属元素打造,灯光、空间造型和道具都充满着活泼时尚的元素。书店内部除了有大量的阅读区域,专门有亲子儿童区域,有录音棚、朗读亭和茶空间等,同时还提供品类丰富的饮品、餐食,多种形式的业态交错融合。
来这里看书的人或席地而坐,或靠在懒人沙发上,舒舒服服就能待上一整天。
07、普陀区
17/18、长寿 创享塔广场夜市
普陀区网红夜市来了!
逛吃溜娃开启『深夜食堂』新模式 !
6月5日-6月9日不见不散!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美食全、规模大的网红夜市
< class="pgc-img">>羊肉串、大油边、熟筋、排骨串、生蚝......
通通都有,让你吃肉吃到爽!
< class="pgc-img">>不仅有螃蟹,更有火爆网络的多款网红人气美食
ins网红椰子碗,刷爆抖音的飞面
30.2w人气的鳗鱼饭,18.8w人气的铁板烧
33.6w人气的芝士瀑布汉堡等网红美食等你开吃
18/18、真如·高陵集市
上海人对弄堂文化情有独钟,普陀区真如·高陵集市就把弄堂和石库门搬到了集市内,老上海弄堂风和烟火气进行碰撞,一步一景,让每幢石库门建筑都有着她的故事。
在真如·高陵集市你可以吃到大壶春、沈大成、小绍兴、大富贵、泰康、鲜得来,功德林、富春小笼、真老大、小金陵!所有上海老字号齐聚一堂,生煎锅贴、馄饨小笼、熟食桃酥让你一站式吃遍魔都最嗲最正宗美食!
这里不仅有各大老字号,更是一个可以静下心来享用一餐的地方,说这里一个民国大食堂一点也不夸张。桌椅摆放整整齐齐,在装修上更是突出民国风情。
地址:普陀区高陵路268号
魔都雨歇天晴了,天气不冷不热,因为疫情憋了一冬加一春的逛吃逛吃热情,尽情释放出来吧!
(完)
欢迎在本文下面留言留下您的声音,看完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关注“上海本地”号,每天都会推送给您有质量的上海本地资讯~
式餐饮在上海持续走红,无论是第一代的茶楼,还是第三代的茶楼,开在上海都成了网红店,热门时段要吃上饭,等上半个小时常有。那么为什么广式餐饮在上海会这么红火呢?
其实,早年在上海的广东人是很多的,而虹口区又是上海广东人集聚的地方。有资料显示,因离上海火车站老北站近在咫尺,20世纪一二十年代,许多北上的广东籍人士纷纷将落脚点安置在了四川北路沿线的武昌路、天潼路、吴淞路、塘沽路一带。广东人多了,广东茶楼、广式餐饮也日渐增多:新雅、一定好、皇上皇、利男居、广茂香等广式餐饮店吸引着众多居住在上海的广东人。每天早晨五点多,茶楼里便开始人声鼎沸,许多人喝完早茶才去上班。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虹口区范围内北至海宁路,南到四川路桥,东至吴淞路,西到河南路这一带的居民,七成以上的都是广东籍人,四川北路武昌路附近的北仁智、南仁智等弄堂里,几乎清一色是广东人。
当年在上海虹口区的四川北路南段和海宁路、武昌路、塘沽路、吴淞路、天潼路等一带,广东餐饮店和茶楼比比皆是,甚至在马路边,放上一个桌子和几只椅子,人们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一口粤语,就是一个小茶楼,外地来沪人员路过这些地方,还以为来到了广州的一个社区。
我小时候居住在吴淞路附近,由于受到邻居们的影响,从小特别喜欢吃广东菜和广东点心,这一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芥蓝菜、生菜是广东人特别爱吃的蔬菜,但这种菜当年菜市场上很少有卖,一般菜场都没有供应,要想买到广东芥蓝菜、生菜得到江西北菜场(人称:铁马路菜场)去碰运道。因为那时候,上海不种芥蓝菜、生菜,属于“稀有”蔬菜,芥蓝菜、生菜都是从广东产地直接火车运来,而铁马路菜场离上海火车站近,周边又居住着许多广东籍人,芥蓝菜、生菜销量相当好。所以一到有芥蓝菜、生菜供应,周边的邻居都会通风报信,于是大家争相排队购买,菜场里你只要看见排长队的地方,准是有芥蓝菜、生菜在供应。
广东人还很喜欢煲粥,最有名的是鱼生粥、猪肝粥、海鲜粥、皮蛋粥、肚丝粥等。四川北路武昌路口当时马路边开有许多粥铺(店),小时候我最爱吃的就是鱼生粥。一只小砂锅,滚烫的粥里,放上几片新鲜的鱼片,再放上各种佐料和食材,几粒葱花,一片生菜,味道十分鲜美。
到了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初,这一带除了粥铺(店)外,早上和傍晚还出现了推着小车的粥摊,居住在附近的老广东人,都会来此喝上一碗粥,啃上刚从广茂香买来的鸭翅膀,津津有味地聊着生活中出现的新鲜事和弄堂里的有趣事。
四川北路武昌路附近的北仁智、南仁智是两条典型的广东人集聚的弄堂。当年弄堂里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想方设法“榨干”他们手中仅有的肉票,要反着花头做出各种广式香肠和腊肉,挂在弄堂里的拉线上。一些家有广东亲戚的居民,逢年过节也会收到来自广东的礼物。如果你过年去到南、北仁智,招待你的一定是广东的腊肉饭和香肠饭,以及自制的肠粉。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则会到马路对面的新亚餐馆叫上几个菜,回家招待客人。
在北仁智、南仁智里经常可以看到挑着担(一头放上木柴炉,一头放着餐饮具)售卖云吞面的小贩,他们走街串巷在弄堂里叫卖。云吞面都是小贩现场做的,汤料一般是事先熬制的骨头汤。居民们对货郎担这种送到家门口的服务,都十分喜欢。一旦居民想吃云吞面,听到小贩叫卖,便走出石库门,来上一碗。住在楼上的居民,则用绳子拴上竹篮放下去,小贩烧好后,再用竹篮吊上去,现在想想这可能就是外卖的雏形吧。
我的母亲曾经在广东人创办的海宁路第二小学工作。学校在当时的国际电影院隔壁,当年的教职员工都是广东籍人,不光是海宁路第二小学,海宁路第一小学、四川北路小学等都是广东籍人创办,教职员工见面都是一口广东话,母亲因此也结交了许多广东籍朋友。
有一年国庆节,母亲学校的一位广东籍老师来家里串门,带来了自己做的肠粉,一家人甚是惊喜,要知道困难年代能吃到肠粉,那种心情现在人是无法想象的,虽然那肠粉里面包的只是些蔬菜,不见叉烧,但依然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向这位同事请教肠粉怎么做?记得母亲的同事后来还手把手地教过我们,用米浆浇在竹编上,然后把竹编左右摇一摇,让米浆均匀,放一旁晾干,再把各种馅料包起来,虽然没有广东人做的正宗,但也像个样。
几十年过去了,原先四川北路、武昌路、海宁路、塘沽路附近那充满烟火气的许多“老广东”开的粥铺(店)、沿街叫卖的云吞面、广东特色商店都已经难觅踪影了,而当年居住在上海的广东籍人制作拿手的粤菜和点心,随着老一代人的渐渐离去,第二、三代的人也不会制作了。现在在上海,想吃正宗的粤菜和粤式点心,可以随时去大型商业场所或者供应粤菜的饭店寻找,却再也没有当年的市井烟火味道了。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龙钢
天中午临近11点,位于同心路127号的虹口区广中路街道第三市民驿站不断有老人进进出出。原来,这里新增了一个老年助餐点,饭点一到,周边的老人就都来吃午饭。“我平时一个人住,年纪大了自己烧饭有点力不从心。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助餐点,我就不用开伙了。”家住恒业路的惠阿婆今年85岁了,她告诉记者自己是这里的“常客”,从家里步行过来不足10分钟,助餐点解决了她的就餐难题。
图说:广中社区食堂设立了专供老人就餐的乐龄专座。张燕丽 摄
提前并超额完成目标
在广中路街道,像惠阿婆这样有就餐需求的老人不在少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中路街道现有户籍人口数87705人,60岁以上老人36293人,占比达41.38%,80岁以上6149人,占比7.01%。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中户籍纯老年人家庭人口数8719人。
如何解决社区老年人的就餐难问题?针对辖区内老龄化程度高、高龄老人多的现状,广中路街道把老年助餐点的建设列为实事项目,原计划在2019年新增2个社区助餐点,加上原有的助餐点和社区食堂,预计今年底辖区内老年助餐点增至5个。“截至目前,今年实际新增了4个老年助餐点,辖区内的老年助餐点已达到7个,各市民驿站全部实现了15分钟内全覆盖。”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7个助餐点每天约有2000人次老年人前往就餐,并为100多位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缓解了辖区内老年人的就餐难问题。
图说:位于同心路127号的广中路街道第三市民驿站。张燕丽 摄
据介绍,依托市民驿站等辟出空间打造助餐点,选择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企业作为助餐服务机构。目前,辖区内各市民驿站老年助餐点均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助餐服务机构配送。记者在同心路的老年助餐点看到,当天配送过来的有两种套餐,一号餐的大荤为牛肉,二号餐的大荤为鱼片,各搭配一小荤、一素菜,此外还有额外赠送的一个蔬菜和免费供应的现磨豆浆。两种套餐的售价均为15元。“米饭软糯,适合我们老人吃;菜式天天不同,荤素搭配得蛮好的。价格也很公道。”惠阿婆说。
推出多样化助餐模式
除了助餐点,还有不少老人、园区白领选择到水电路120号的社区食堂就餐。广中社区食堂作为上海第一家社区食堂,开业至今已有十多年,是远近闻名的“网红食堂”。去年4月,广中社区食堂全新升级,周一到周日6:45起供应早餐,10:45开始午餐时间,16:45至19:00晚餐开放,基本实现了全年无休。
今年90岁的沈老伯见证了广中社区食堂的“成长”:“当年这里一开业,我就和老伴过来了,一看,价格便宜,再一吃,味道不错。这里就变成我们俩的‘餐厅’了。”沈老伯的老伴邹阿婆也85岁了,老夫妻俩每天坚持从居住的何家宅小区步行到社区食堂就餐。“走路就当锻炼,而且这里的菜挺适合老年人,选择余地也大,工作人员对我们老年人特别照顾,帮我们端餐盘、盛汤。”邹阿婆告诉记者。
图说:助餐点的工作人员已准备好餐食等待老人前来就餐。张燕丽 摄
自2013年起,广中路街道委托第三方推出了“广中社区一卡通”,街道居民可申请办理普通卡,持卡在社区食堂就餐时可以享受九折优惠;对于户籍和居住地均在广中路街道的60周岁以上低保低收入人员、80周岁以上老人、孤老等十类人群,推出特惠卡,持特惠卡就餐的老人在九折优惠基础上,还能享受街道给予的再减免2元的优惠。此外,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广中路街道依托社区食堂提供送餐到家的服务。一大荤、一小荤、一素菜的送餐标准,售价为15元,辖区内的低保、低收入老人、特困供养老人,送餐价优惠至12元。
广中路街道的助餐点建设是虹口区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的一个缩影,区政府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虹口区新增22家助餐点并开始试运营。
通讯员 张燕丽 新民晚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