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
< class="pgc-img">>一、餐费账务处理
1、管理人员的午餐费,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现金
2、给所有员工报销餐饮费,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3、业务上需要而发生的餐饮费,计入业务招待费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制造费用—业务招待费等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4、出差发生的餐饮费,计入差旅费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销售费用—差旅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5、会议期间发生的餐饮费,计入会议费
借:管理费用—会议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6、职工培训期间发生的餐饮费,计入职工教育经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 class="pgc-img">>二、餐费报销需要什么凭证
1、根据《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第三十五条单位和个人在开具发票时,餐费发票附列菜单必须做到按号码顺序填开,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全部联次一次复写、打印内容完全一致,并在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
注:目前为止国家税务总局从未要求取得餐饮发票需要附列清单,这是对国家税务总局2017年16号公告的过度解读。只要业务真实,餐饮发票即可报销。
2、餐费没有发票怎么报销?
(1)、由责任人提供发票来报销,如果提供不了发票,公司又对这个费用是认可的,可以对费用暂估入账,但要提供相应说明作为证据。暂估入账的费用在纳税申报时要做相应调整,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
(2)、如果无法证明费用真实发生了,其他应收款又确定收不回来,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当然坏账准备同样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
三、公司餐费管理规定
1、食堂餐费报销管理规定:
送菜责任人需开具发票及附费用清单,经相关部门、相关责任人验收、审核、审批后,财务部门方可银行转账付款。
2、业务招待费用报销管理规定:
(1)、业务招待费实行总额预算控制,分季度执行。
(2)、招待用餐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一般情况下,陪餐人员只限于主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直接业务人员,陪餐人数一般不能超过客人人数。
(3)、特殊情况如需安排娱乐活动须先报请总经理同意方可安排,一般应安排在晚上以免影响工作。
(4)、除公司指定的程序和指定人可以签单外,严禁任何部门任何人在外签单消费,否则财务部不予确认。
(5)、业务招待费发票后附消费清单及费用清单。否则不予报销。
3、差旅期间伙食补助费
(1)、伙食补助费是指对工作人员在因公出差期间给予的伙食补助费用。标准为每天x元。
(2)、伙食补助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按规定标准包干使用。
(3)、出差补贴包括早餐、中餐和晚餐。餐费补贴按出差时间实际计算。
(4)、差旅期间被款待或宴请客户,不享受当餐补贴,从出差补贴中扣除。
3、会议期间餐费管理规定:
参加会议出差,若会议方安排食宿,则会议期间住宿费与餐费实报实销,往返行程按规定发放差旅费报销,会议期间不发放出差补贴。
4、其他。
、
日,宁波北仑防疫封控区的“30元套餐”引发热议。据晒出照片的网友反映,该套餐包含了苹果、白菜、甘蓝、洋葱、猪肉、鱼和玉米等,只需花费30元,就能在宁波某生鲜购物平台上轻松买到。对此,网友们纷纷惊叹,实惠划算,“肉都不止30元。”
北仑区向阳社区居民洪女士收到的30元“居家暖心套餐”。受访者供图
11日晚,该购物平台“小6买菜”的负责人沈乐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自本月1日当地新一轮疫情发生后,平台第一时间与北仑区政府有关部门探讨保障方案,次日便推出专供管控区及封控区居民的30元“居家暖心套餐”——每份商品成本约80元,政府补贴50元。
12日上午,宁波市北仑区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科长汤元拯也告诉新京报记者,“30元套餐”是多次探讨后最佳的也是相对成熟的一种模式,“不仅百姓们满意,政府方面的人员压力也会小一点。”
居民:能在封控期享受到这种补贴,感到很贴心
洪女士所居住的北仑区向阳社区被划为了封控区,她自1月2日开始处于居家状态。居家后,社区工作人员在居民群里通知大家,可以购买“30元居家暖心套餐”,并附上了App下载链接与下单教程。
洪女士介绍,在App下单后,第二天便会收到“暖心包”,里面有菜也有肉,还有葱、姜、蒜等调料,甚至还有水果, “我感觉,就算平常在外面商超菜市里买,这些东西肯定也不止30块钱。”
在生鲜购物平台“小6买菜”上,新京报记者看到,一个名为“居家暖心套餐C”的商品条目显示,该套餐含有萝卜、杏鲍菇等共计约7斤蔬菜,一只约两斤半的三黄鸡,一斤海鲜,四个苹果,甚至还有少量葱姜蒜等调味蔬菜,售价显示为30元。
居家之后,洪女士已经购买了五次“居家暖心套餐”。据她介绍,自家有四口人,一份套餐完全够一家人吃两天,每两天买一次,每次买的套餐,食品种类也会“变着花样”,有时候有鸡,有时候有海鲜。
“居家暖心套餐A”截图。受访者供图
此外,在“小6买菜”App上,不仅有“居家暖心套餐”,其他生活必需品也应有尽有。洪女士表示,虽然处于封控居家状态,但他们完全不缺任何物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困难。
与此同时,洪女士还在社区居民群中注意到,没有条件或不会使用线上下单的居民,可以向社工求助,社区会统计大家的具体住址与需求,代为购买。
“能在封控期享受到这种补贴,感到很贴心。”洪女士表示,十分感谢政府和参与的商家公司。
同在向阳社区的陈先生表示,虽然之前没有用过“小6买菜”App,但在2021年12月宁波镇海出现疫情时,就看过其参与保供的相关报道。
“我注意到平台上有为女性准备的女士卫生用品,考虑得非常周到。”陈先生认为,疫情之下,政府在物资保供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如果其他地方再出现疫情,他建议当地政府也可以参考宁波的保供模式 。
平台负责人:从没想过借疫情盈利,只想把百姓服务好
11日晚,新京报记者联系到该新零售平台“小6买菜”的负责人沈乐。沈乐介绍,自本月1日宁波市北仑区新一轮疫情发生后,平台第一时间与北仑区政府有关部门探讨保供方案,2日开始推出“居家暖心套餐”,专供管控区及封控区居民,“直到封控区、管控区彻底解除封控、管控状态。”
记者从沈乐处了解到,每份“居家暖心套餐”可供一户家庭食用两天左右,考虑到居民们的喜好不同,套餐内的商品每两天都会轮换一次,“为大家调剂下口味。”此外,由于部分居民可能没有在家做饭的习惯和条件,针对这部分群体,他们还推出了“速食暖心套餐”,搭配自热锅、方便面、牛奶等,价位也相同。
物资的运输分发也是其中关键一环,据沈乐介绍,他们有三十多辆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允许并签发通行证的指定运输保供车辆,负责输送物资到各个社区,再由社区内的骑手负责最后几百米,将物资送到居民家门口,无接触交接。
目前,平台方有180名固定骑手,他们是在和政府协调磋商后入驻各封控区、管控区的,“每名骑手都经过严格的防疫培训,有各自负责的固定服务区域,骑手入驻后,吃住都在该区域内,统一按照防疫政策管理。”
“小6买菜”的骑手们。受访者供图
沈乐告诉新京报记者,一份“居家暖心套餐”的商品成本约为80元,平台向用户收取30元,政府补贴50元,其间的损耗、包装、物流等成本由平台方来承担。“做保供服务从没想过要去盈利,我们只是想把老百姓给服务好,对我们来说,把事情做好、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就非常满足了。”
沈乐表示,这类套餐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宁波。2021年12月宁波市镇海区发现疫情时,他们在与镇海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探讨后,于2021年12月18日首次向居民推出,“我们和政府合作的保供模式比较成熟和成功,所以在此次北仑疫情时,我们第一时间就和北仑区政府对接,及时、顺利地推出了‘暖心套餐’。”
北仑区商务局:市场需求与政府临时政策取得良好平衡
沈乐的说法,也得到了宁波市北仑区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科长汤元拯的认同。12日上午,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此前镇海区发生疫情时,“小6买菜”平台与政府经过多次探讨之后,联合推出了“居家暖心套餐”,“将80元的套餐,以30元的优惠价格卖给居民,让封管控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得到了保障。”
汤元拯表示,“北仑区发生疫情后,镇海区的相关领导也来到北仑区,并向我们分享了经验——一旦发生疫情,前期重点在于核查,而后期的重点在于保障供应,建议我们尽快启动保障供应的相关措施。也是在那时,将‘小6买菜’介绍给了我们。”
汤元拯表示,“30元套餐”的合理性在于,“原价80元、卖给居民30元、其余50元政府方面进行补贴,是经过多种方式探讨后商议出的最佳的也是相对成熟的一种模式,不仅百姓们满意,政府方面的压力也会小一点。”
抵达封控区的“居家暖心套餐”。受访者供图
此外,“如果一切都是我们来调配,不仅要找人做核酸,要保障管封控区居民的日常供应,还需派人进行送菜上门,前端的人员压力会非常大。商业平台的进驻,不仅解决了临时管控需要大量人员做基础性工作的困难,更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满足了管封控区域的餐饮需求。”
汤元拯介绍,由于生鲜类保质期都很短,需要及时送达,而志愿者与专业的公司相比经验不足,“专业的人更有效率,配送也更快。”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北仑区政府方面只要做好开具管封控通行证、协调临时调整的管控区相关部门等保障工作即可。
而通过这样的合作,引导居民线上下单,可以精确掌握管封控区居民的餐饮需求,政府的补贴不会浪费;一份套餐可以满足一户三口居民两天的口粮,且挂钩手机号不挂钩地址,可以适度满足多成员家庭的差异化需求;针对个别老人不会用手机以及困难家庭等特殊情况,汤元拯表示,各个社区都有网格化管理,会采取线下下单的方式,社区会派人进行统计。
骑手们正在装车。受访者供图
据汤元拯介绍,目前北仑区内共有12个社区在进行管封控,11日晚管封控区内居民在线上平台下单共106546个,其中政府补贴的“30元暖心套餐”共下单65676个。汤元拯认为,通过实际下单数与管封控区居民数的对比,下单率在96%,非常良好地达到了市场需求与政府临时政策之间的平衡。
“在这样的管理下,截至目前投诉共有14件,主要是因为延迟配送引起的,而引起延迟配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管封控区域的随时调整,尽管沟通后配送小哥得以顺利穿越,但还是引起了送菜延迟,通过客服和社区、街道、村的解释,得到了居民的最大谅解。按照当前0.2‰的投诉率,我们认为这次防疫中的居民必需品保供已经做得比较不错。”汤元拯说。
目前,北仑区政府方面已与沈乐的公司签订协议,疫情结束后,会对需要的补贴金额进行整体清算。
新京报记者 慕宏举 实习生 汤赛坤
编辑 李彬彬 校对 吴兴发
< class="pgc-img">>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生活变得越来越紧凑,随之出现了一些顺应时代的产物。为了节约时间,外卖行业开始兴起。
据有关资料显示,网上外卖用户截止目前已持续增长至4.06亿,其中有3.97亿人使用手机享受外卖服务,外卖用户使用率达44.0%,外卖俨然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主流生活方式之一。不管是美食,商超,鲜花还是药品,打开手机APP下单,等着外卖小哥送货上门,这已经是千万都市人群的常态。
根据多家大数据机构显示,外卖市场631格局稳定,其中美团外卖市场占据60%,是饿了么的2倍。而就在前不久,美团发布了2020年三季度财报:营收额超过了354亿元,同比增长28.8%;调整后利润净20.5亿元,同比增长5.8%。
这份“外卖大战”,美团成了最后的赢家,那么他是如何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壹
众所周知,美团平台整天搞满减、搞促销,一直在“亏钱”,那么他是怎么盈利的呢?
互联网各平台商业间的竞争莫过于三个方面:核心用户量、订单频次以及客单价。这三项数据几乎是所有互联网巨头的“七寸”,决定了企业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故而也最终决定了企业的天花板高度。
而美团的各种促销活动也正是为了培养核心用户,美团上线餐饮外卖业务后,长期是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美团用低价吸引客户,让客户习惯用美团点餐从而增加复购率,再慢慢减少各种活动增加客单价,之后开始盈利,正是这些核心用户养活了美团。然而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初,美团的核心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占比总用户的10%。
而截止目前,仍按10%比例计算,则其核心用户数就应突破4000万人。但在过去的一年间,美团用户数量增幅仅为9.4%,说明美团外卖的核心用户市场已趋于饱和,并且这3000多万的核心用户的年均订单频次已达98 次,这是一个很高的数据了,订单频次也正在接近极限。
一个企业最看重的就是持续、长期的发展,于是在盈利来源趋于饱和的状态下,美团开始寻找群众的另一刚需,他去“卖菜”了……
贰
美团为啥抢着去卖菜?
早起买菜,在不少国人的生活方式中,是新一天开始的标志。往小了说,“不就是买个菜吗?”往大了说,其背后有规模已经超过千亿的市场。如果说美团外卖已基本占领高消费水平客户市场,那么美团卖菜面对的就是下一消费水平阶层的人群。
一夜之间,菜市场里挤满了互联网巨头。阿里投资了十荟团,腾讯投资了兴盛优选和食享会,拼多多的多多买菜和快团团,滴滴的橙心优选,字节跳动、京东也在蠢蠢欲动,准备随时分一杯羹。竞争如此激烈,为什么美团还非要挤进“菜市场”?
中国有14亿人口,所有家庭都要买菜做饭,基数就有了保障。同时,买菜作为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几乎不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所以,看似不起眼的买菜,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人们口中的“小生意”。
美团卖菜的主要目标客户是每天需要上班的白领人群,他们没有时间挤到菜市场挑选,把菜市场搬到线上就成了新兴需求。市场规模巨大,且与外卖一样是高频需求,但市场渗透率低,潜力巨大,这正是机遇所在。
美团卖菜的品类瞄准了“三餐食材”,能够满足顾客日常的“高频需求”,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米面粮油、肉禽蛋、海鲜水产等,目前已经上线的有1500个SKU。与此同时,美团买菜还在APP端上推出“今天吃什么”栏目,让用户通过APP查询到菜谱。
但是随着美团的业务逐渐扩大,一些问题接踵而至~~~
叁
美团卖菜面临什么问题?
其实手机线上买菜这件事情并不容易做好。
随着各大企业纷纷加入生鲜大战,竞争愈发激烈的同时也让其中的一些问题得以突出。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的生鲜电商平台已达4000多家,其中4%的平台投入与产出持平,88%的平台亏损,7%的平台巨额亏损,只有1%盈利。
这一结果的出现很难不归因于消费者对蔬菜水果品质的高要求。生鲜类的产品一旦不新鲜,即使还有食用价值,也可能会被挑剔的消费者抛弃,产品贬值,使企业血本无归。
除此之外,美团还面临很多其他挑战:
首先,配送成本也是一个负担。2018年的财报显示:美团在2018年亏损100亿元左右,而支付给骑手的费用就已经超过了300亿元,如今卖菜平台的自建配送、服务站的经营模式很可能也面临亏损的情况。
其次,为了引流,美团卖菜利用“免费配送”的福利来吸引用户,这使得配送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同行企业外卖引流方式几乎一模一样,目前各家仍处于争夺用户抢占市场的阶段,最终得益的是消费者,美团外卖的福利并没有优势。
最后,采用的前置仓模式虽然具有配送灵活的优势,但是能够的辐射范围较小,一个社区的消费用户是有限的,使用线上买菜方式的居民更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即使是以这小部分人一日三餐的购买频率计算,单个仓的盈利能否覆盖成本还存在疑问。
相比于传统的零售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 “新零售”模式中,各大企业所卖的产品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新零售过程中带给用户的消费体验。销售产品,其实最终卖的就是服务。服务胜出自然会获得客户市场,占据了客户市场之后付出的成本早晚会收回。
因此,美团卖菜平台只是服务的提供方,用户是否习惯接受你的服务决定了一个企业否能继续在这个行业生存。面对用户这一最终评判者,提高服务水平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