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不好干
据统计,目前餐厅的平均寿命只有508天,而小餐饮的寿命更短。
相比于三四年前,餐饮那么轻松,稀里糊涂就能赚钱,不禁感叹,现在做餐饮怎么这么难啊
餐饮简单,不就是把生的做成熟的
用好食材,用心制做,端给顾客,收钱,多简单啊!
餐饮也难,各路鬼神都得面对
平台抽血,竞争激烈,房租上涨,还有喜新厌旧的“上帝”,确实不易
我听到过太多的餐饮人的牢骚
我家味道超好,可顾客就是去对面,我尝过,他家味可差了!恩,您说得对。
我家分量超多,可顾客就是去隔壁,我吃过,他家可坑人了!恩,您说得对
我家服务超好,可顾客就是去楼下,我去过,他家就没服务!恩,您说的也对!
。。。但是,为什么您家这么好,顾客偏偏不爱来呢?是因为顾客傻吗?
快被平台折腾死了
你总说平台太黑,总要赔钱搞活动,运营成本太高,平台抽水太多,上了平台不赚钱,不上平台没单子,为了赚钱,逼得人想尽办法降低成本。甚至在食材质量上开刀。
您投资几万甚至几十万开店,和着您的店是为了平台而开?
被逼无奈使用劣质食材,这好像不符合逻辑吧。
是平台用刀子驾到您脖子上让您用的?
若连食安底线都敢碰,也千万别说餐饮不好干,那是自己不想好好干。
我们再来看看平台的本质是什么,平台对于门店的作用是引流,不是决定门店生死的“判官”(纯外卖店另说)
既然是引流,那就让他完成引流的使命就行了。千万别本末倒置。
对面又开了一家和我一样的店
这事情太司空见惯了,全世界都是这样,只要这个行业有利润,就会引来大批的跟风者,最终通过价格竞争来消灭高额利润。
试问您不也是因为看好这个品类才进入这个行业的吗?
您比别人开店早,这是优势,既然知道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用这个时间差来挖自己的护城河,在这个阶段让顾客信任你,让你成为这个小小圈子里顾客的优选。
从开店的那一天起就要快速的去挖护城河。而不是每天发愁竞争怎么办。你食材新鲜,工艺考究,卫生干净,把这几点做到好,让顾客打心里就记住你家最放心。
这些都是你的护城河,一旦做好了,对手想跟你抢市场,也得琢磨琢磨,有没有那个实力,能不能干过你。
但有多少人都不在乎,直到竞争来了才着急呢?
之前没做?没关系,立刻做,现在就做!
日益上涨的房租
对于中小餐饮,房租的占比大概占到总成本支出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且总支出额对还在逐年递增。这是所有餐饮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趋势”。
既然是趋势,那没什么可喷的,或者和房东打好关系,少点算点。但也不是谁都和房东是亲戚。能做的只能去面对,通过提升利润,提高营业额来面对。
有些大牌餐饮,入驻商圈时的租金可是极低的,甚至有倒贴的情况,这已不是什么秘密。这也是大品牌所独享的,建议大家还是别琢磨了。
要想牛,还得先强大自己才行。
喜新厌旧的“上帝”
信息的传递效率高了,顾客的注意力也被分散了,数年前,餐饮品类屈指可数,而现在,各大菜系,网红爆品遍地开花,之前还说过方便面都被外卖干掉了。顾客的喜新厌旧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也带动了一大批生意不好的店加入了“创新”大军。甚至说不创新就等死。
与其说创新,不如说跟风,看什么火就上什么。
然而绝大部分是没有效果的,且因为创新而关门的绝不在少数。
推一个新品,顾客不见得立刻买单,试了几次没效果,停不停?停了,万一有人点怎么办?不停,还得准备大量食材,菜单越印越多,照着满汉全席的方向就去了。
更新速度过快还会出现一个问题,刚推出没效果,等过一阵顾客想点的时候又没有了。
您开店就这一家,而顾客吃过的可是百家千家,也许您研发出来的新菜,恰恰是顾客去年就吃过的“老菜”。
创新之前,至少先了解一下,您所经营的品类里面,最热销的单品都是那些?
别一看人少了,就觉得是因为顾客在你家吃腻了,没新意了
我们来看看三月份全国中餐馆销量最高的菜品排行
2018年3月中餐销量前十名菜品:
1酸辣土豆丝
2干锅有机花菜
3农家小炒肉
4酸菜鱼
5娃娃菜
6手撕包菜
7糖醋里脊
8生菜
9生蚝
10鱼香肉丝
数据来自二维火
顾客喜好度最高的,销量最高的,恰恰是最经典的菜品,先做好最基础的,再考虑去创新吧。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认为的新菜,也许是顾客去年就吃过了。
别人家的店
海底准备上市,看看招股书上列出的数据
食材成本占比:40.5%
员工成本占比:29.3%
房租成本占比:3.9%
净利润25%+
是不是惊呆了
1、火锅毛利极高,如此高的客单价,食材竟然占了这么高
2、员工成本大多数不会超过25%
3、房租成本竟然那么低
海底捞这数据也太与众不同了吧
海底捞的人均消费97.7
翻台率是5.0
年单店营收3500万,利润约为400万
按照700平米的店面投资约为400-500万,一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
是的,说这个数字没多大意义,毕竟,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也就这么一个海底捞。
成功虽不可复制,但可借鉴。
食材和人员的成本支出,分别代表了产品和服务。海底捞在产品和服务上下的功夫直接的体现就是成本的支出。
这证明付出的方向是正确的,自古以来,在食材和服务上下功夫都是正确的。
而多少店都是在营销和面子上下功夫,真正值得死磕的食材,服务,品质却不抓不管。
黄瓜不洗,胡萝卜不洗,土豆不洗,能省的都省,还有那些把食品添加剂,增香剂当做调味料用的店,还叫嚣着我家比XXX都好。
这不可笑吗?
做餐饮的没有不羡慕海底捞的,都想学,今天学个免费海鲜粥, 明天学个免费美甲,学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是干啥的了。
最终只学了个样子,而本质的,众所周知的东西,一点都没学来。
您说海底捞利润高,我们达不到,我觉得这不是借口,食材好,服务好,品质好,略高的价格为何顾客不认可?
肯德基麦当劳面对那么多卖汉堡炸鸡的,为何生意还那么好呢?而且价格也不便宜啊。
千万别把顾客当傻子
先从自身找原因,你再看不上别家,但人家生意好,你就得去琢磨为什么。
你把顾客当傻子糊弄,用劣质食材,干净卫生做不到,顾客会直接用行动来回应你,那就是下次再也不来了,这还不算完,还会广而告之他身边的人,你家店不咋样,都别去了!
负面口碑就是这样来的。
那想要正面的口碑,反过来做不就成了?
越简单的方法,越奏效
把好食安关,菜品新鲜不隔夜,干净卫生有品质,这几点做到了,餐饮绝对不难做。
而这十六个字点难吗?
只要用心,一点都不难,只是愿不愿意罢了。
><>著作权归餐谋张大宽所有,欢迎分享、转发!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作者餐谋张大宽,头条号:餐谋张大宽。转载人的转载行为,视为同意本条,转载须附本条!
< class="pgc-img">>019年03月30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这是第【310】篇
复杂,是强大的代价
——张大宽
餐饮简单
很多人都说餐饮简单,因为进入门槛才低,市场又大,会做两道菜就觉得自己能开店。
也就导致了这几年大量的“新人”跑来做餐饮。
但,真的那么简单吗?
依我看,不见得。
< class="pgc-img">>这农田里,有一块石头,你看到了吧。
挺好的耕地,里面有块石头,为啥不给他弄走呢?有它在,种地啥的都不方便。
是啊,你以为老农不想啊。
你不知道,这哪是一块石头啊,这是一座山啊。
这就是世界上最矮的山,地表高度只有0.65米,在山东省寿光市内,也是寿光唯一的一座山,静山。
你看这像不像很多人看餐饮的样子?
不就是块石头吗?拎起锤子,盘它!
挖着挖着才发现,这哪是石头啊。
这时候再看手里仅有的锤子,干不动啊。
像不像那些不管不顾冲进来干餐饮,不到半年就关门的那些同志?
这时候,还会说餐饮简单吗?
< class="pgc-img">>人
餐饮简单不简单,先扔一边去。
这个行当是一直存在的,决定你和他有没有关系,有多大关系,只取决于你的决定。
那就先从“人”的角度来说说。
说餐饮简单,门槛低,好进入,这是事实。
传统的理解,只要有个手艺,能做出可口饭菜,就成了。
先假设一个人是一张白纸,想要入餐饮,咱来模拟一下线路啊。
白纸+做菜能力=厨师
这是大众以为进入餐饮的第一阶段,首先得具备会做菜的能力,毕竟饭店卖的最基本的,就是饭餐。
不少人到这一步,就开始投钱开店了,殊不知,自己仅仅只达到了厨师的级别。段位还不够呢。
白纸+做菜能力+管理能力=厨师长
既然段位不够,那就再加一项,有管理能力了,这总行了吧?
非常抱歉,加上管理能力,也只是达到了厨师长的级别,离开店还差一些。
白纸+做菜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行政总厨
还差一些?那,再加上经营能力,这总行了吧。
恩,这还差不多,竞争力更强了,可以达到行政总厨的级别了。
白纸+做菜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资金=开店基础
差不多?那还差啥?
差钱啊!能力差不多了,没得钱,咋搞呢?所以,你还得有钱,而且这个钱,还是有限制条件的。
啥条件呢?
这个钱,是闲钱,是不能影响你正常生活的钱。不能是父母老人的救命钱、养老钱。
是即使这个钱赔光了,无非是抽自己俩大嘴巴,然后还能正常活下去的钱。
如果你开店的钱,不具备上面的条件,就很危险,你比我心里更清楚。
可能你觉得,是不是还少了一项“人脉”?
如果觉得是,我建议你别纠结了,人脉都含在钱里面。
人脉不是你认识的多少人,而是你帮助过多少人,或者说你为多少人付出过。
认识有啥用,你无法为别人提供价值,别人凭啥帮你,为你服务呢?
送给你我自己也在践行的一句话“能拿钱买的,就别用脸蹭”。
看到这,给人身上加了这么多能力了,是不是就能开好店了?
抱歉,在当下这个时间点(2019年3月30日),这些也只是开好一家店的必备基础而已,离开好店还远着呢。
店
再说开店这个事。
根据我的观察以及和餐饮老板们的交流,开店的人,大致可以分两种。
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在干啥。
“在干啥?开店啊,开饭店啊?”
真的吗?也许只是表面上在开饭店而已。
之前有个老板,给我说,他学习了一些“成功”案例。准备大刀阔斧的改革。
咋改呢?
他说,别人是通过广告来盈利的,吃饭不要钱,只需要在店里放上各个商家的广告,广告费赚的钱,补贴完店里的开销,还能省很多很多,年入百万没问题。
我说,你用啥吸引顾客来呢?
他说免费啊,看广告啊,吃饭不要钱啊。
我说,喜欢免费的人,会买你广告的东西吗?只看不买,广告商愿意投你吗?你一天又能保证多少人到店呢?
若是这样,你为啥不去开个广告公司,跑餐饮里面干啥来呢?
我看是星爷的电影看多了,整的和达文西一样了。很明显,这样的玩法不靠谱。
而另一种,就比较靠谱了,他们知道在干啥,开饭店就是开饭店。
这样的人,可以反向验证一下,但凡生意好的,基本都是知道自己在干啥的。
从选址,装修,菜品,服务,环境,营销,都很认真在做。
那,按照这样,店开起来了,就好了嘛?
不见得,这些也是基本功,基础条件,除了这些,你还得能跟上环境。
< class="pgc-img">>环境
这个环境,不是指店内的卫生装修环境,而是指整体的大环境。
近些年,餐饮行业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节点上,死掉了很多高端餐饮企业。
你知道了,就是缩减公务接待。
在那之前,桌均几万几十万的,都不叫事。
而从那以后,桌均上万,作为招待席都少见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高端市场可以说是哀鸿遍野,死伤无数。
你说能做到那个段位的老板,比开小店的老板水平差吗?缺钱吗?不会管理吗?
我觉得大概率是不差的,但最终成功转型的,又有几个呢?
上面说的是第一个转折点,第二个呢?
我觉得第二个“点”在时间上不那么明显。
就是近两三年,新品类不断出现,到处都能看到新人逆袭老人的情况,做了十几年餐饮的老兵,突然“不知所措”了。
十几年的经验,真的HOLD不住吗?
可能还真的不成,因为环境变了。
二十年前,本科生都是香饽饽,毕业还管分配呢。
现在呢?研究生都不新鲜了,能一样吗?
所以说,能够随环境而变,不断调整,才有机会在这个市场上赚钱。
餐饮复杂
看完这些,还觉得餐饮简单吗?
其实怎么说,凡是没有绝对,路边摆个摊,做个煎饼果子,很多下岗阿姨就能干,这也算是做餐饮。
高档酒楼,五星酒店,千万投资,也算是做餐饮。
无非是你在哪个段位上,所做的是否与你的能力匹配罢了。
如果你现在才准备进入这个行当,那我建议你别把这事情看简单。至少你别是个简单的人。
毕竟,要进来,要赚钱,你就必须比别人做的好,你具备的能力就要比别人强。
因此,你也一定要比别人“复杂”,失败率才能比别人低,才能比别人赚钱更容易。
如果你已经在这个“坑”里面,那就要变的比别人更复杂,更强大,让别人难以模仿,难以抄袭,难以超越。才有机会比别人更赚钱。
以上所说的,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好与更好的问题。
我也不建议你去纠结对错,没意义。让自己变“复杂”,变强大,多赚钱,才是正事。
>我是大宽,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解决一个餐饮问题。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他,或许你能帮到他。
著作权归张大宽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张大宽 微 信 个人 ID:BG9FBG,头条号:餐谋张大宽。
情当下,实体门店越来越难,而在餐饮老板的心里,总是有个品牌梦,即使只有一家店,也开口闭口谈品牌。这是好事,大家的意识提高了,不像以前,开个店就完事了。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太注重品牌,而把自己搞混了。
< class="pgc-img">>对于大部分的餐饮老板来说,只有一个店的情况下,其实最重要的是如何让你的店存活下去。对于餐饮来说,品牌这个概念基本上是靠门店数去支撑起来的。而大多数品牌餐饮,都是有区域性的,就像茶颜悦色走不出长沙一样。
< class="pgc-img">>有一家在一个比较偏的湘菜店,靠近机场比较荒凉的地方了,周边只有几个工厂,这老板的意识还是比较好的,他就只做老顾客,做了很多年,开业的时候不像其他人疯狂搞活动,而是来一桌老板亲自接待一桌,跟每一桌都打好关系,产品也不错,环境也还过得去,周边请客的基本都是来他们店,他注重的是通过来的顾客口口相传,这么多年,很多顾客都愿意从其他地方开车十几公里过来吃。
< class="pgc-img">>他到现在也就一家店,但是一家店几千平方,员工几十号人,老板自己也赚得买房买车。而他周边其他的餐饮,换了一家又一家。
< class="pgc-img">>有时候说餐饮很简单,维护好自己的顾客,也能有不错的生意,有时候却非常难,你需要注意你的产品,环境,服务,还有员工管理,还要算账。
< class="pgc-img">>但是对于疫情下的餐饮,出发点,还是先活下去,而活下去的一个重点,就是需要抓住你的忠实顾客,不用让他们成为你的会员,只要他能不定期来,就能维持好你的生意,而对于一些因羊毛而来的,还是需要多思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