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好友围坐在一炉热辣翻腾的汤锅边,尽情享用自己喜爱的肉类青菜,热闹的氛围下,还可以随意谈笑。同时满足用餐需求和社交需求的火锅已经成为了大家最热爱的餐饮方式之一。
基于火锅受众广、运营易等特点,跨界投资火锅店的明星越来越多。而这些明星火锅店在明星效应的带动下,流量甚大。
然而火爆背后,这些明星火锅店经常 “翻车”。食品卫生方面,被曝出后厨卫生问题或是食品安全问题等,如包贝尔火锅店曾被曝用牛血冒充鸭血,薛之谦的上上谦所用餐具被检出大肠菌群等。门店装修方面,被发现门店设计抄袭同类其他店铺等,如此前郑恺的火凤祥被曝抄袭吼堂,最近胡海泉的灥喜锅被指抄袭怂重庆火锅厂等。此前,就曾有网友笑称,明星开店不是在翻车就是在翻车的路上。
又是火锅?为什么明星偏爱开火锅店
近年来,明星开店已经算不得新鲜事。从与娱乐圈关联较为密切的服装品牌、美妆品牌,再到投资少、门槛低、风险小的餐饮业,都是很多明星搞副业的选择。
根据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61.7%的明星店为餐饮店。
而在餐饮业中,起步易、运营流程标准化、无须过多依赖后厨厨艺的火锅、烤肉、奶茶成为了明星开店的首选。
另外,火锅店是餐饮业中利润率最高的品类。据中国饭店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餐饮业年度数据报告》,火锅行业每平米营收为2.63万元,高于快餐业的2.5万元、正餐的1.02万元。另外,2019年的数据显示,火锅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高于正餐、快餐小吃、团餐等。
而且不同于其他餐饮人的兢兢业业、惨淡经营,自带流量与光环的明星一开起餐厅来就是红红火火。
这些自带营销基因的明星火锅店本就擅长于各类营销手段,更有明星名气的加成,其门店在开业期间都能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收获大量的关注和点赞,像陈赫的“贤和庄”、郑恺开的“火凤祥”、邓伦的“火社老火锅”、杜海涛和吴昕合开的“辣斗辣”等,都可堪称火锅店中的“流量收割机”。
店铺“翻车”与明星无关?明星疯狂吸金却只是甩手掌柜
虽然有不少消费者冲着明星的名头前去相关店铺消费,但到了店铺“翻车”的时候,一些明星又多会以“无暇经营店铺”“并非实际决策人”为由撇清关系,又或是直接“装死”不作回应。
2017年,包贝尔所开“辣庄”火锅店被曝出用用牛血兑水冒充鸭血,随后包贝尔在道歉声明中称“辣庄是我参与投资的火锅品牌,我确实在日常管理中参与较少,对产品的监督不严及管理上的漏洞深感自责。”
2020年7月,吼堂老火锅创始团队指出由演员郑恺开设的火凤祥火锅店涉嫌抄袭其餐厅的文创设计,随后双方达成和解,其中吼堂老火锅在声明中称“经过沟通了解后才得知,郑恺先生非火凤祥的实际决策人。”
今年5月,有消费者投诉称在贤合庄火锅店点单了“农家五花肉”,上菜的却是调制五花肉,涉嫌虚假宣传。关于此事,贤合庄品牌合伙人陈赫并未作回应。
今年6月底,有消费者反映胡海泉的灥喜锅“像素级”抄袭怂重庆火锅厂,其logo形象元素、餐厅装修风格、摆设、口号、标语、菜品、员工衣着形象等与怂重庆火锅厂高度相似。6月29日,怂重庆火锅厂官方微博发布了相关声明,但胡海泉至今未作回应。
都说隔行如隔山,并不是所有明星都擅于经营,再加上还有其他通告,想要明星亲力亲为地运营餐饮店想必是不现实的。
所以,在实际运作中,多以专业餐饮公司加明星合伙人的模式居多。明星作为合伙人或者持股人为品牌站台引流,火锅店背后则有专业的团队操作和运营。
有不少的明星餐饮品牌是开放加盟的,如郑恺的火凤祥、陈赫的贤合庄,但其品牌旗下的加盟店与明星的联系就更远了。由此,在加盟店“翻车”后,如无较大影响,明星则多半不会亲自出面回应。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数量众多的加盟店正是这些明星火锅店巨额利润的主要来源。时代数据整理的数据显示,明星火锅店加盟费多在四五十万。有媒体报道,沙溢的辣叁成烧菜火锅店的加盟费更是高达 70 万元,而小龙坎这类传统火锅餐饮品牌的省级中心店加盟费仅为 20 万元。另有媒体统计,拥有800家加盟店的贤合庄,公司靠加盟费、保证金等就可以进账超6亿元。
《消费者报道》记者曾以加盟商的名义拨通了灥喜锅的招商加盟热线,据工作人员介绍,参与加盟的投资预算不能低于80万以下,其中18万为加盟费用,2万为保证金,设备和装修是另外的价钱。另外,公司运营团队可以帮助邀请美食大咖探店,但这个也是要另外收费的。
品牌加盟费中包括了明星的肖像使用权,但明星本人所能提供的服务极其有限。据工作人员介绍,胡海泉会协助在店铺开业前十天为门店拍摄开业视频,发在抖音等平台上。如果店铺可以做到本地美食排行榜第一,有机会邀请胡海泉本人亲自到店,但此项不作包票。
据灥喜锅的招商计划书,以入座率按70%核算,旗舰店翻台率达4.5,月均毛利率为60%。另外据工作人员介绍,其杭州门店月毛利润率为63%,纯利润率为41%率,各地方门店回本时间在三个半月到五个半月。
灥喜锅招商计划书
>工作人员介绍内容截图
>而根据中国火锅企业Top1海底捞的数据,2020年海底捞门店餐厅的翻台率为3.5次/天,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上调至4.5至5次;海底捞的净利润率2019年是20%,2020年上半年是-9%。另外,中国火锅企业Top2的呷哺呷哺净利润率平均在10%左右。相比之下,这些明星火锅品牌加盟计划书中的数字实在丰厚得叫人难以相信。
今年6月,#国内多家贤和庄倒闭注销#的消息曾引起网友热议。虽然后续品牌方法严正声明辟谣,但确实有门店开业不到半年就倒闭,其负责人表示门店开业后“火爆只持续了一个月”,利润率太低,再继续下去只能是亏本。虽然有明星流量加持是好事,但只怕是过眼泡沫,投资加盟还需多加考量。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消费者报道》采访时表示,“明星开店,由于有明星光环的加持,自带流量,因此品牌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加盟这一方面。但在初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埋下重重隐患。”
朱丹蓬表示,明星开店大多只是出一个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由于没有实际的餐饮行业经验,很多配套往往跟不上脚步,比如人员、设备、服务、管理等,收费高、服务品质差、饮食质量不过关等,成为最常见的问题,不时爆出有明星餐饮店抄袭、经营不善关闭门店。“明星盲目跨界餐饮行业,无论是对明星自身、加盟商还是餐饮行业而言,都会带来很不好的影响,也不利于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
又见抄袭?品牌维权难,餐饮行业抄袭、山寨现象成风
哪里火就抄哪里,以模仿的名义行抄袭之举,逐利者盲目跟风是很多山寨店铺出现的原因之一。但明星开店也一而再出现这等现象,直叫人觉得明星在捞钱之余未免太不爱惜羽毛。
去年7月,“郑恺火锅店抄袭”登上微博热搜,吼堂老火锅发文称艺人郑恺所开设的宁波火凤祥鲜货火锅的设计风格及装修方式涉嫌抄袭吼堂老火锅。随后,火凤祥的声明表示“确实借鉴吼堂老火锅的设计与理念”,并将进行整改。
今年6月底,由胡海泉代言的灥喜锅潮牌火锅被指出疑似高度模仿怂重庆火锅厂。从怂重庆火锅厂官方微博提供的图片素材来看,灥喜锅的装修风格、摆设、口号、标语、菜品、员工衣着形象等与怂重庆火锅厂高度相似。
天眼查显示,作为灥喜锅运营主体的星盟造食(杭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月21日,法定代表人为睢宏江。通过股权穿透显示,明星胡海泉通过间接持股的方式拥有该公司股权,持股比例约为5.4%。
图片来源:天眼查
据灥喜锅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灥喜锅共有7家门店,皆为品牌直营店。相关宣传页面也显示,胡海泉为该品牌联合创始人。不过截至发稿前,胡海泉未对此事作回应。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对于此次爆出的胡海泉参股的“灥喜锅”抄袭“怂火锅”事件,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灥喜锅的logo形象元素、餐厅装修风格乃至纸杯三件套都和怂火锅高度相似,与郑凯开的火凤祥火锅店抄袭程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餐饮是一个重体验的行业,需要餐饮企业给顾客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尤其在火锅餐饮的经营中,装修、风格概念等设计在经营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抄袭对正牌企业的伤害也特别大。”朱丹蓬表示,面对被抄袭,正牌企业维权往往需要付出较高的时间成本,要取证、请律师、打官司,成本和收益难成正比。
类似火凤祥、灥喜锅的抄袭行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制止,将对整个餐饮行业生态带来巨大打击,对真正花大力气进行行业革新的企业也很不公平。而这也将导致无人愿意去创新,都去简单地模仿抄袭,对行业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据了解,怂重庆火锅厂为九毛九集团布局火锅赛道的一个全新品牌。作为该集团的战略品牌,怂重庆火锅厂2021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开设门店。
此前,九毛九集团旗下太二酸菜鱼品牌也曾遭到抄袭。2020年,广州太二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发现天河区石牌太七酸菜鱼店在天河北路经营与其相同业务的酸菜鱼餐馆,并认为太七酸菜鱼使用了近似品牌标识并仿冒装潢,造成相关公众混淆,侵害了其商标权并对其构成不正当竞争,因此向广州市天河区法院提起诉讼。经审理,法院认定被告太七酸菜鱼使用与原告经营的太二酸菜鱼餐厅近似的装潢构成不正当竞争。法院判令太七酸菜鱼停止侵权,并赔偿太二公司30万元。
实际上,对品牌店铺的装修风格、logo元素、形象设计进行抄袭,是一种侵权行为,主要违反了《民法典》《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的规定,知名法律博主“@谈典看法”、四川矩衡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小明介绍到。“一般来说,这类文创型的餐饮企业,是以文创、美术作品、独特的装潢设计方案等来综合呈现它的风格,要通过法律维权的话,多是以侵犯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等为由进行起诉,如果官司能打赢,法院会判抄袭方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当然,这需要充分的证据,比如装修设计原图、文创、美术作品版权证明、店铺投入运营时间以及火锅店的知名度、影响力、因被侵权导致的损失等。”
郭小明认为,目前抄袭现象严重,一方面是因为不少品牌商版权意识差,没有更好地从法律角度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由于要证明抄袭,对证据的要求比较高,现实中举证也比较难。很多时候,被抄袭者无法证明自己的品牌风格具有独创性,而且诉讼成本也比较高,周期长,到头来能够得到的赔偿也不高。
在朱丹蓬看来,餐饮业作为最悠久的传统行业,已经全面进入品牌竞争时代,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已在整个品牌资产体系中占据首位。而当前,类似灥喜锅抄袭侵权事件,在国内餐饮行业可谓层出不穷, 鲍师傅、蒙自源、鹿角巷都曾深陷被抄袭的风波,知识产权保护已迫在眉睫。对于抄袭的餐饮企业,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好致力于行业创新发展的正牌企业。
经的网红火锅连锁品牌“贤合庄”近期风波不断,先是遭遇加盟商齐聚成都集体维权,之后“明星股东”陈赫又悄然退出股东之列,种种事件罗列在一起,一时间冲上舆论风口。
11日,陈赫回应贤合庄经营纠纷称,对于贤合庄品牌,会始终保持创始人的身份和所有门店的加盟商携手共进。
同时,针对网上的质疑,已主动向有关部门说明情况,欢迎各级主管部门与广大群众对其个人和贤合庄品牌进行监督。
根据天眼查信息,贤合庄火锅品牌归属福建省贤合庄餐饮有限公司所有,大股东为福建贤合庄品牌管理合伙企业,陈赫为“贤合庄品牌”的第一大股东,第二股东为主持人朱桢。
除了陈赫以外,贤合庄品牌背后还站着演员李晨和主持人朱桢。
5月12日,“贤合庄品牌”从福建贤合庄股东行列退出,这也意味着,陈赫不再持股贤合庄。创始人陈赫的退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其实,自5月以来,多位贤合庄火锅加盟商因巨额亏损,曾奔赴贤合庄总部成都维权,当时,就有贤合庄加盟商在现场表示,“加盟的时候,(说是)十个月到十五个月回本,现在血本无归。”“广州开了19家门店,现在倒闭了12家。”
加盟商们穿着印着“惨”和“坑”两个字的红色衣服来到了成都贤合庄门口维权
此外,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有加盟商加盟贤合庄不到两年,投资了400万元,亏损了500万元。
6月8日,@贤合庄卤味火锅就“加盟商维权”发布声明:关于网传陈赫收取“2.4亿加盟费”、“3.7亿加盟费”等内容实为恶意造谣,陈赫既没有也不可能存在收支公司任何款项的行为。“对于捏造事实,采用‘割韭菜’、‘跑路’等主观恶意词汇进行攻击的行为,我司也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贤合庄卤味火锅
与此同时,还有网友爆料:放弃火锅的陈赫,似乎并未受到舆论热潮的影响,转眼间又打起了小龙虾直播带货的主意。
自从与“吃货”标签深度绑定后,陈赫便在抖音平台开启了“陈赫有东西”直播带货,首秀当日,凭借一己之力便完成8000万余元的销售业绩。在接下来的常态化直播中,更是将“直播”变成“吃播”。
退股了贤合庄,说不定不久后,他会在小龙虾赛道“大放异彩”?
明星加盟店,究竟收割了谁?
近年来,明星开店成为餐饮业的新时尚,与以往明星只开一两家餐馆不同,如今的明星们将目光瞄向加盟连锁模式,一个个明星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急速扩张。
薛之谦的“上上谦”,陈赫的“贤合庄”,陈恺的“火凤祥”,关晓彤的“天然呆奶茶”,胡海泉的“灥喜锅”和“本宫的茶”……
然而明星加盟店自开设起,一直便风波不断。贤合庄、辣斗辣等多家明星餐饮店频频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火凤祥开业第二年总店便加盟商拉横幅称“血本无归”,天然呆因首次对外订立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后未备案被罚,本宫的茶因偷税被罚……
血本无归的加盟商能向明星索赔吗?
贤合庄官网
如今的贤合庄官网上,仍悬挂着陈赫的宣传照片。但在“全力打造卤味火锅版图,掀起新轮掘金风暴”的口号下,骨感的现实却是陈赫已退出股东行列、加盟商纷纷维权,关店潮一波接着一波。
根据餐宝典统计,贤合庄初期门店数量一度超过800家,不过截至2022年6月,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目前贤合庄的门店数量已经缩减至526家。
“多数明星只是将冠名权、肖像权授权给品牌公司,加盟商若追责,最多只能向品牌公司追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私营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蒋泽中表示,除非明星与品牌公司签订的合同中另有规定,否则明星不承担公司亏损的后果。
蒋泽中指出,不少明星以个人名义入股后,也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并有意规避。以陈赫和贤合庄的关系为例,2020年,陈赫退出福建贤合庄,大股东变更为其持股的福建贤合庄品牌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直到今年5月彻底退出。
“如果贤合庄被追责,陈赫最多受连带责任,当他转为通过有限公司形式投资后,责任会进一步降低。”蒋泽中表示,如今陈赫已彻底退出,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陈赫的做法合法合规,加盟商无法追责到陈赫身上。
对于明星来说,餐饮界是赚快钱的渠道,也是另一个营销平台。对于加盟商来说,明星形象则是客群保证。但明星加盟店与明星形象的深度绑定,实则对双方都有利有弊。
在经历一系列的热捧和离场后,或许加盟商们终会明白,餐饮业的本质仍是要回归餐饮本身。“产品和商业模式才是硬道理。”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西湖之声、财经网、@贤合庄卤味火锅、澎湃新闻
编辑:严萍
责任编辑:陈敏
合庄在声明中还强调,陈赫虽然一直在配合品牌的宣传,并多次出席贤合庄门店线下开业活动、授权贤合庄使用其形象等,但却从未收取任何费用。且陈赫原本就不是贤合庄品牌运营主体的直接股东。这意味着,加盟商很难向陈赫维权。
“网传陈赫收取‘2.4亿加盟费’、‘3.7亿加盟费’等内容实为恶意造谣,制造社会矛盾。”6月8日深夜,贤合庄卤味火锅运营主体成都市贤合庄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成都贤合庄”)的一则声明引发了广泛关注。
雷达财经了解到,上述所谓“谣言”或与近期贤合庄总部的集体维权事件以及之后品牌原股东陈赫悄然退股有关。开业之初还与贤合庄深度绑定的陈赫,如今却在股权上与贤合庄完全撇清了关系,这让许多网友发出了“割韭菜”的质疑。
此外,一年开出800家门店的贤合庄还涉嫌违规开放加盟。
值得一提的是,贤合庄在声明中还强调,陈赫虽然一直在配合品牌的宣传,并多次出席贤合庄门店线下开业活动、授权贤合庄使用其形象等,但却从未收取任何费用。且陈赫原本就不是贤合庄品牌运营主体的直接股东。
但曾屡次为贤合庄站台、且在一个月前还与贤合庄运营主体有间接股权关系的陈赫,面对加盟商维权时,可以置身事外吗?
贤合庄狂揽数亿加盟费,被质疑“割韭菜”
2.4亿、3.7亿……这些天价加盟费的数值从何而来?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贤合庄声明中的“谣言”与此前业内披露的加盟具体细则有关。
2021年1月,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贤合庄已经在全国招揽600多位加盟店主。若按一家店38万元-48万元的加盟费计算,贤合庄品牌至今已收获加盟费超2.4亿元。
彼时,贤合庄的门店数量正处于飞速成长期。两个月后,贤合庄的一位项目经理就在向记者介绍加盟情况时称,贤合庄已在全球开出了800多家门店,包括东京、多伦多等核心城市。
800家门店,至今也是贤合庄开店数量的巅峰。若据此计算,则贤合庄至多收取的加盟费超3.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强如连锁火锅界的“王者”海底捞,至2019年底开出的总门店数“仅”为768家,尚不足800,足见贤合庄扩张速度之快。而贤合庄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如此成就,显然离不开背后艺人陈赫的站台。
2020-2021年,陈赫几乎成为了贤合庄火锅的代名词。其在微博上不停点赞粉丝吃贤合庄的动态,还转发了许多圈内明星去火锅店的打卡;抖音上,陈赫参与拍摄了许多网红在贤合庄的宣传视频;在贤合庄内发生的“烫伤门”等舆情事件,陈赫本人也均有所回应。
彼时全国任何一家贤合庄门店,墙上无一例外挂满了陈赫与各路明星、网红博主的合影。至今贤合庄官网的明星势能版块中,还保留着“陈赫力扛贤合庄卤味火锅大旗”的标语;而此前官网的品牌介绍版块,也曾提及“陈赫领衔-领潮市井火锅”,现在这句话已经被换为“边卤边烫 贤合庄”。
这也是5月初,多名穿着红色T恤的加盟商在成都贤合庄总店门口高喊“陈赫还我血汗钱”的重要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加盟费只是加盟商开店所要付出的一小部分。有了陈赫明星光环的加持,贤合庄的开店成本已经无法用普通的餐饮加盟收费水平去衡量。
据报道,贤合庄要求门店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经营中所有底油、底料及卤料、前厅营业用具、后厨所有设施设备均在公司采购,而统一采购的价格要比外部高出不少。如一个陈赫的雕像就要7500元,还需另外支付1500元的物流费。市价40元的底料,从贤合庄公司进则要70元。
再叠加品牌服务费、保证金、装修设计费、房租、广告营销等杂费,一家坐标天津的贤合庄门店开业都至少需准备200万元。
另有报道称,如果想让陈赫到店宣传,费用则在60万元至100万元。
在此基础上,加盟商每月还需支付2%的营业流水抽成管理费,且要一次性预付半年。这意味着北京一家月营业额150万元的门店,一年仅管理费就高达36万元。但总部实际对门店的指导作用极其有限,有加盟商称自己仅开业当天见过总部工作人员,此后对方再没来过。
大墨餐饮品牌咨询创始人白墨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业内常见的餐饮加盟品牌,一年的品牌服务管理费在5000-10000元之间;而一般300平米的品牌加盟费则为十几万元。这两项数据均与陈赫的贤合庄相差数倍。
虽然成本高昂,但贤合庄负责与加盟商沟通的项目经理却对回本信心十足。有项目经理曾称,贤合庄一家门店的毛利率在60%左右,净利率接近20%,开店做得好的话6-8个月即可回本,开出的所有门店基本都能在一年左右回本。
事实上,这一数据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好看得有些不真实。以海底捞和呷哺呷哺两家上市公司为例,2020年海底捞的毛利率为57.15%,但净利率仅为1.08%;呷哺呷哺毛利率60.95%,净利率更是低至0.21%。
“20%有夸张的成分了。不同的门店租金不一样,消费群体也不一样,很难全部保持那么高的水平。” 浙江某知名餐饮连锁的创始人表示。
多位加盟商损失惨重,陈赫切断与贤合庄火锅股权关系
尽管贤合庄在招揽加盟商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但还是有不少人受到明星效应的吸引,付出了真金白银,并因此受损惨重。
据餐宝典统计,至今年4月下旬,贤合庄的门店数已缩水至500多家,超270家门店关闭。社交平台中,不断有加盟商站出发声,一度有加盟商自称亏损800万,还有加盟商表示,自己为开贤合庄,2020年下半年投资400万元,至今年5月已亏损超500万元。
然而,就在有媒体曝出加盟商前往贤合庄成都总店集体维权后一周,陈赫却通过一次股权变更,彻底与贤合庄运营公司断开了关联。
天眼查显示,贤合庄运营主体福建省贤合庄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福建贤合庄餐饮”)成立于2015年。创立之初,陈赫认缴出资额为350万元,是最大的股东。
据媒体报道,贤合庄开业的前四年经营不顺,一度面临闭店危机,直至2019年与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由后者负责品牌运营、招商以及供应链管理后,才帮助贤合庄扭亏为盈。
2019年6月,双方共同发起成立成都贤合庄,其中,福建贤合庄餐饮出资210万,持股占比70%;至膳管理出资90万,持股占比30%。
也是在与至膳管理达成合作后不久,2020年1月,陈赫、朱桢、叶茜等个人股东悉数退股,转为以通过福建贤合庄品牌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贤合庄合伙企业”)间接控股福建贤合庄餐饮。其中,陈赫在贤合庄合伙企业中的持股比例为38.55%。
此后,陈赫等人皆是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参与到公司中,这意味着陈赫将不实际参与合伙企业的经营,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2021年1月,双方出资比例调整,福建贤合庄餐饮出资下降至147万,持股比例降至49%。至膳管理出资额升至153万,持股比例升至51%。
2022年5月,贤合庄合伙企业退出了福建贤合庄餐饮的股东行列,改由海南亚广丰品牌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接任,而后者的大股东则是范喻,持股比例99%。
有观点认为,陈赫公司退股贤合庄或是为了及时止损。如果公司面临违法处罚或债务危机,特别是如果出资不到位的情况下,股东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而陈赫公司退股,则可以规避损失。
雷达财经注意到,“接盘”的范喻与贤合庄已经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其全资持股的福州范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贤合庄合伙企业的股东,持股1.16%;还曾在陈赫等人退出福建贤合庄餐饮个人股东的同时,出任福建贤合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经理、董事职位并持续至今。
律师:陈赫最终被认定承担责任的可能性不高
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清华大学研究生导师杨兆全认为,虽然陈赫作为贤合庄的前股东,坐享品牌收益多年,但根据目前已知的事实情况来看,陈赫在本次事件中最终被认定承担责任的可能性不高。
首先,从《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的角度而言,自2020年起,陈赫以一家有限合伙企业间接持有贤合庄的股份。因此,陈赫在本次事件中扮演的是出资人和品牌代言人的角色,虽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但是有获得分红收益等多项股东权利。
如果将陈赫定义为广告代言人,那么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只有贤合庄发生了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事件或者陈赫明应知是虚假广告而代言时,陈赫才承担责任,且这里的“明应知”也仅为一般普通人的注意义务,并非苛刻的实质审查义务。
但显然,加盟商的维权事件与食品安全无关,且根据目前透露出的信息也无法体现出存在虚假广告情形。
此外,特许经营合同的签订主体均为在商主体,非陈赫本人。这意味着加盟商的损失首要应由贤合庄公司承担,除非加盟合同中,明确就“明星退股、明星发生丑闻等对品牌有损伤的事由发生时,加盟公司或明星对加盟商的赔偿”达成一致约定,加盟商才可对加盟公司和明星进行索赔。但合同里大概率不会有让明星承担责任的这种条款。
因此从《民法典》的角度来看,加盟商想要追究陈赫本人的责任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合同依据。
杨兆全还表示,如果加盟商从《公司法》出发,要求公司背后的股东承担责任,那么不仅要满足必要的法律条件,且从目前的股权结构看,陈赫并非公司的直接持股股东,加盟商其实很难穿透公司股权架构进而要求陈赫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规避明星加盟骗局,重点在“不参与”
雷达财经注意到,贤合庄在大肆招揽加盟商的过程中,也曾露出不少“马脚”。
其中最典型的特点莫过于贤合庄自一开始就不具备开放加盟(特许经营)资质。
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规定,企业招募加盟商必须满足“两店一年”基本条件,即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经营时间超过1年,并且在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15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而贤合庄的备案时间为今年4月28日,在备案前已经开放加盟超过两年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与贤合庄合作的至膳管理,旗下餐饮品牌除贤合庄外,还有烧江 南、天然呆、灶门坎、祥和轩、灶二哥等,这些品牌与黄晓明、关晓彤、孙艺洲等形成了强绑定关系,就连营销手段和加盟模式都几乎与贤合庄如出一辙。
如关晓彤的天然呆奶茶店,在二线城市加盟一家都需要近9万的品牌费用,作为对比,蜜雪冰城在省会城市的加盟费仅11000元/年。
“其实国内的正规加盟品牌并不多,也就4000多家,这4000多家在商务部的网站上是有特许经营备案的。在中国市场上,没有备案的都是不正规的公司。”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封华清律师表示。
但即使有备案,也并不能保证品牌不会暴雷。封华清指出,有些公司自己开店很有水平,但没有让别人加盟后也赚钱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冒然加盟可能就会出事。
因此最好的避雷方式,就是不要轻易相信明星代言的方式本身。
“这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明星店与加盟商之间产生纠纷的事件,有较强的警示作用。”杨兆全称。
“对于加盟商而言,投资有风险。加盟商参与到这场事件是由于其投资行为,而非消费行为。因此,加盟商需要对品牌有充分的尽调,不能盲目跟风投资,否则就将承受相应的损失和风险。”
“对于明星而言,创业需谨慎。明星利用自身光环和流量在餐饮业变现无可厚非,但若是一味宣传圈钱,并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盈利模式,易引发大量加盟商的声讨,不仅对自身形象造成严重损害,也可能视具体情形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本文源自雷达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