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江瀚,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对于中国人来说“民以食为天”,吃始终是国人最关注的事情,在一众餐饮业态之中,自助餐一直都是比较受欢迎的类型,然而就在最近自助餐日渐没落的消息冲上热搜,为什么大家都不爱吃自助餐了?
一、自助餐日渐没落?
微博话题“自助餐为什么不受欢迎了”冲上热搜榜。
据媒体报道,餐饮数据显示,2016年自助餐营业额约为11.5亿元,占餐饮市场的12%,仅次于火锅,而到2020年和2021年,新增自助企业数量下滑32.8%和35.6%。
仔细研究这个话题可以发现,其起源来自于扬子晚报的一篇报道,据扬子晚报的报道,记者来到一家商场实地采访,一个就餐的食客告诉记者,以前比较喜欢吃自助,现在不大喜欢,原因是吃少了觉得自己亏了,吃多了看似赚了,实际上要消耗掉那么食物自己要花很长时间运动,算下来还是亏了;另一位食客表示,商城内自助餐价格偏贵,东西又杂,吃多了胃感到不舒服,加上店内顾客经常要去取食物,店里显得拥挤,环境就显得一般,因此自助餐不会是自己的日常选择;还有食客表示,只有想要放纵的时候才会考虑自助餐。
公开资料显示,自助餐风潮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自助餐凭借简单直接的饮食方式,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如今自助餐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受欢迎,业内人士指出,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当下年轻人不再考虑吃的多不多,而是精不精的问题。
受此影响,以量取胜、粗放式经营的自助餐厅似乎很难打动人心了。
另一方面,新中式自助餐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自助餐,这种新式餐饮以价格低、品种多、就餐快、卫生好等特点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而36氪采访的一些网友则很能说明问题,有网友表示,自助餐吃多了胃难受,吃少了心里难受;真的很撑,然后胃难受好几天,不值当的;自助餐就适合每种吃一口,但不能吃多;我就不想自己端,出去吃饭我还得自己端,倒反天罡;一进去就饱了,一出来就饿了;不好吃,菜品满满科技与狠活……
据北青网之前的报道,自助餐虽然种类丰富,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大部分菜品高油高盐重口味。一方面,没吃多少就会因为油腻吃不下了;另一方面,摄入盐分过多,会引起渗透压失衡,从而刺激神经中枢,产生渴觉,不自主地就会想喝水。这时候一看饮料区,几乎清一色都是汽水。三口两口喝下肚,二氧化碳就把肚子顶饱了。
二、为啥大家突然不爱吃自助餐了?
在餐饮行业的长河中,自助餐曾经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选择吸引了无数食客。然而,近年来,自助餐却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走向了没落,这件事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
首先,自助餐到底是怎么走红的?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自助餐这一概念并非源自中国,而是起源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初,它是贵族们狩猎归来后,为了款待宾客和仆人,将猎获的野味放在长桌上供众人自行取食的一种形式。后来,这种形式逐渐演化为现代的自助餐模式,即在餐厅中设置一个或多个区域,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食物和饮料,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自由选择并取用。
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自助餐开始在中国崭露头角。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迅速发展,物质生活从相对匮乏逐渐向丰富转变。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消费选择相对有限,对于美食的渴望和追求更多地集中在数量和种类上。
自助餐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琳琅满目的食物陈列在餐台上,有中式的炒菜、炖菜,西式的沙拉、烤肉,还有各种水果、甜品和饮料。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尽情享用。这种形式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丰富食物的渴望,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消费理念。
此外,自助餐的定价相对于当时的其他餐饮形式来说,具有一定的性价比。对于那些想要尝试多种美食,但又担心花费过高的消费者来说,自助餐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在那个物质尚未完全丰富起来的时代,自助餐迅速走红,成为了人们聚餐、庆祝的热门场所。
其次,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演变。过去,吃饱吃多是主要追求,而现在,吃得健康、吃得精致成为了新的消费趋势。
一是自助餐的粗制食物和精细化餐饮的冲突在加剧。自助餐的特点是提供大量的食物选择,但质量和品质往往参差不齐。在追求吃得好的消费需求下,人们更愿意选择那些专注于提供高品质、精致美食的餐厅。这些餐厅可能菜品数量有限,但每一道菜都经过精心烹制,选用优质的食材,注重口味和营养的搭配。相比之下,自助餐中的许多菜品为了满足数量上的需求,往往在制作工艺和食材选择上有所妥协,难以满足消费者对美食品质的追求。
二是自助餐与消费者个性化口味的冲突也频繁出现。现代人更加注重饮食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每个人的口味、饮食偏好和健康需求都不尽相同,而自助餐的模式是提供统一的菜品选择,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对于有特殊饮食需求的人群,如素食者、低糖饮食者或对某些食材过敏的人,自助餐可能无法提供合适的选择。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餐厅开始提供个性化的菜单定制服务,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来烹制菜品,这种定制化的服务更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三是自助餐用餐环境也难以满足消费者需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对于餐饮环境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助餐的就餐环境通常较为嘈杂,人流量大,服务也相对有限。而一些高端餐厅则注重营造优雅、舒适的就餐环境,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这种高品质的餐饮体验是自助餐难以提供的。
第三,吃自助餐不可能回本也逐渐成为共识。这些年,伴随着自助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逐渐发现了自助餐背后的“套路”。虽然自助餐看似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选择,但实际上想要吃回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方面,自助餐的定价往往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商家会根据食材的成本、消费者的平均食量以及预期的利润来确定价格。为了保证盈利,商家会采取一些策略来控制成本。例如,提供一些价格相对较低但饱腹感强的食物,如主食、油炸食品等,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填饱了肚子,从而减少对其他高价食材的摄入。
另一方面,商家在食材的采购和储存上也会采取一些手段。一些不太新鲜或者质量稍次的食材可能会被用于自助餐中,以降低成本。而且,自助餐中的一些热门菜品往往限量供应,或者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补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用餐体验。
与此同时,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起,也对自助餐造成了冲击。现代人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倾向于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而自助餐的无限量供应模式,往往鼓励消费者过度进食,这与健康饮食的理念背道而驰。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保持健康体重和良好的身体状态,许多消费者开始减少或避免食用自助餐,转而选择更加健康的餐饮方式。
第四,经济发展让自助餐逐渐失去了魅力。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自助餐逐渐衰落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自助餐的兴衰与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物质相对匮乏时,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主要是满足基本的温饱。自助餐以其丰富的食物种类和相对较低的价格,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大量食物的渴望。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填饱肚子,而是更加注重饮食的品质、健康和个性化体验。此时,自助餐的优势逐渐消失,其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个性化需求的弊端开始凸显。
此外,经济发展也带来了餐饮市场的竞争加剧。各种新型的餐饮形式和品牌不断涌现,如主题餐厅、私房菜、创意料理等。这些餐厅以其独特的菜品、精致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进一步挤压了自助餐的市场份额。
因此,大家不是突然不爱吃自助餐了,而是消费升级与进步的必然结果,不过自助餐走下坡路却不意味着消亡,越来越多的企业食堂、学校餐厅都开始走起了自助餐模式,自助餐的模式依然会存在,但是自助餐厅想要生存下去如何改变则更加考验着各家企业们。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近,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统计报告显示,去年我国GDP达到了114.4万亿元,和2020年相比增长了8.1%。如今,我国GDP不仅再一次地超过100万亿元大关,而且还稳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势头依旧强劲。
而作为我国GDP增长中一环,餐饮业的发展也相当不错。其中住宿和餐饮增加值到达了17853亿元,相比前一次统计增长了14.5%。除此之外,餐饮收入额的增长速度也到了18.6%,目前有46895亿元。
< class="pgc-img">>从数据上看,我国的餐饮行业发展确实不错,但并不是每一个领域都是如此顺利。比如在自助餐行业,就遇到了“瓶颈”,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倒闭了2万家。看到这,或许有些人还感到好奇,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甚至还有网友调侃道,自助餐是不是被国人“吃垮”了?
自助餐行业的辉煌
说起自助餐行业曾经的领头大哥,相信很多人都会记得是“金钱豹”餐厅吧。这家诞生于台湾省的自助餐厅,在2003年入驻上海之后,就受到很多人的关注。由于新颖的形式,以及丰富的菜品,吸引了很多顾客在此排队消费。在最巅峰的时候,金钱豹在全国拥有30多家门店。
< class="pgc-img">>或许是因为,金钱豹餐厅的成功,以及这时的自助餐行业是一片“蓝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架起自己的小船,冲向这片海域。恢复竞争的途中,诞生了一些知名的自助餐企业。例如亚马逊环球美食、多伦多海鲜自助、金汉斯等等,甚至一些高端酒店也开启自助餐。
由于此时的自助餐行业参与企业较多,和国人的接受度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餐饮市场份额也在逐渐增多。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16年,自助餐行业的营业额大约达到了11.5亿元,占据整个餐饮领域12%的份额。
< class="pgc-img">>自助餐行业的没落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人对于自助餐“新鲜劲”逐渐减弱,作为行业领头羊的金钱豹开始走下坡路。不但多次被媒体爆料传出亏损,而且在两次转卖中,交易价格也像是跳水运动员快速跳水那样,从开始的15亿元降到2亿元。
其实,不光是金钱豹餐厅遇到这样的情况,整个自助餐行业也同样如此。通过天眼查数据得知,在2018年,全国新增的自助餐企业数量第一次出现了消化,和2017年相比,下降了4.2%。
< class="pgc-img">>原本大部分人以为,这只是行业正常的“波动”,过一段时间就会好。可让众人意外的是,自助餐行业不但没有停止下滑趋势,而且倒闭的企业越来越多。权威机构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1月份,全国与自助餐相关的企业有32171家,其中有18369家处于关门和吊销状态。换句话说,就是有近2万家自助餐企业已经没有营业。
人们不去吃自助餐的原因
之所以人们不去吃自助餐,除了“新鲜劲”过了之外,还有3个原因。第一、是因为“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导致一些人现在不得不远离人多的场所,而自助餐刚好就是这样的场所,所以一些人就逐渐不去吃自助餐了。
< class="pgc-img">>第二、是部分人发现自助餐不太划算。虽然目前市面上的自助餐价格都在100元以上,不算太高。但因为一些餐馆的菜品非常一般,让许多消费者发现自己就算再怎么吃都没法吃“回本”。所以,一些许多人在吃过几次自助餐之后,就不会再去消费了。
第三、是感觉自助餐比较浪费。艾媒咨询调查显示,有7.9%的网民觉得自助餐浪费问题很严重,有34.5%的网民认为浪费问题比较严重,有40.6%的网民意识到浪费的问题。正因为现在国人的环保意识逐渐崛起,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不去吃自助餐。
< class="pgc-img">>总的来说,自助餐行业想要挽回颓势,不但要改变原有的运营思路,朝着高端化、全面化发展。例如,添加一些炸鸡自助、和牛自助、面包自助等新式自助菜品。不仅如此,还要严格把控食物品质,杜绝浪费。如此之后,或许才能让其“焕发新生”。最后,大家对于自助有什么看法,不妨在评论区说一说。
年关店1万家,曾风靡全国的自助餐,终究还是被大家“吃垮”了
中国人很懂得吃,也很爱吃,很多年轻人都自诩是“吃货”,不管是火锅,日料,川菜,湘菜还是其他的美食,只要口味好,大家都很喜欢。
谈到美食就不得不谈到自助餐,对于“吃货”们而言,自助餐那可是集上百种美食与一体,烧烤,火锅,烤肉,中式炒菜,西式甜品,蛋糕,面包,披萨,日料等各种美食通通都有,而且酒水还无限量畅饮。
对于很多人而言,去吃自助餐那可是一件大事,需要提前两三天就开始减少食量,到了吃自助餐那天,要选择靠近调料台的座位,方便拿取食物,要少喝碳酸饮料,少吃油炸食物,要拿取价格高的水果和食物。
一切只为了一个目标服务:吃回本。
很多顾客都是冲着这样的目标去就餐,然而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
根据某查查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4月30日,全国自助餐存续数量只有43805家,近1万家自助餐门店被注销了。
< class="pgc-img">>说通俗一点就是:自助餐门店一年关店近1万家,在一年的时间内,有近1万家自助餐厅选择关门闭店,自助餐迎来了关店潮,行业进入了“寒冬时期”。
曾风靡全国的自助餐,终究还是被大家“吃垮”了。
我为什么会自助餐会出现倒闭潮呢?会在一年内有近2万家店选择关门呢?主要其实有3点原因。
< class="pgc-img">>第一、顾客想要吃回本
首先一点便是被顾客“吃垮”了。顾客来到自助餐厅,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物,面对网红博主们“给老板上一课”的亲身示范,让很多顾客一想到去吃自助餐,头脑中便会涌现出一个目标:吃回本。
我之前有个同事带着他老婆家人小孩亲戚一起去吃自助餐,结果他老婆光吃水果和蔬菜,不喜欢吃肉和海鲜,被同事大骂了一顿,说他老婆浪费钱,从此之后同事再也不带他老婆去吃自助餐了。
< class="pgc-img">>很多人去吃自助餐,都是抱着要给“老板上一课”,要站着进去,扶墙出来的心态,包括自助餐厅在进行宣传的时候都会以“这个城市没一个能吃的”作为噱头,从而加深了顾客对于“吃自助餐一定要吃回本”这件事情的认知。
一旦顾客建立了这样的消费心态,那么来到自助餐厅第一件事情就是直接寻找昂贵的食物,不喜欢吃没关系,只要价格贵,能吃回本就行。
顾客的消费举动变得异常理性,导致自助餐厅的利润直线下降,最后门店赚的利润连门店租金和人员薪资都不够,自然离关门也就不远了。
< class="pgc-img">>第二,自助餐厅套路越来越多。
顾客本着想要吃回本的心态进店,自助餐厅想要赚钱就必须利用各种套路对策来运营。
比如降低成本,对于自助餐厅而言,最大的成本其实就是食材,为了能够增加利润,自助餐厅开始大规模采购劣质廉价食材,从而影响到了餐厅的菜品口味,进而影响到了餐厅的口碑。
再比如通过提供大量饱腹感的食物,减少顾客对菜品的需求;通过以“节约食物”的名义对顾客就餐时间进行限制,让顾客交押金,对顾客的剩菜进行罚款等各种套路措施。
自助餐厅这些套路越来越多,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顾客的体验感,很多人吃了一次之后,可能1个月或者半年以后才会再想去吃一次。
< class="pgc-img">>第三,疫情的影响。
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餐饮店的生意都不如往年,自助餐厅是一个密集型的就餐场所,而且占地面积并不小,一般都是开在商场里,面对高额的店租,面对门店冷清的生意,面对反复不断的疫情,让原本利润本就不高的自助餐厅雪上加霜。
自助餐的商业模式其实是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获取利润,通过大量顾客进店,从而保证门店的利润,然而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消费者都减少了外出就餐的频率,最终导致门店生意越来越冷清,最后关门闭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曾经风靡全国的自助餐,如今却引来了关店潮,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