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度的盛夏里,因为疫情的反复,广州餐饮业再次受到冲击。部分区停止堂食,只允许外卖,全市餐饮门店再次加强防疫管控。
受到疫情的再次冲击,广州餐饮业现状如何呢?广州餐饮人又是如何应对的?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沫。
由广州荔湾区一茶餐厅引发的“早茶传播链”又延长了。
2021年5月31日17时30分,广州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广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情况。最新消息显示,又发现阳性病例11例。
< class="pgc-img">>至此,“早茶传播链”已致29人感染,涉及区域包括广州、佛山、茂名三地。其中,广州荔湾区海龙街、白鹤洞街、中南街、东漖街、冲口街由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等区域的市民在政府的响应号召下,连夜排队完成核酸检测;广州荔湾五街道居民在政府的指导下有限外出;多地区中小学暂停线下教学……
与此同时,随着传播链的蔓延,羊城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防疫防控浪潮。
疫情反扑,餐饮业首当其冲。广州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白云区、番禺区等多地餐饮场所禁止堂食。
有餐饮人表示,这次疫情的反扑,或许会让广州餐饮再次进入“冰河时代”。
目前,广州餐饮市场情况如何?红餐网(ID:hongcan18)记者第一时间进行了走访。
< class="pgc-img">>△广州荔湾区街景
红餐网摄于2021年5月31日12时
< class="pgc-img">>堂食关停、客流量暴跌……
广州餐饮再次遭到疫情暴击!
广州餐饮市场一直十分火爆,当地人爱吃是全国有名的,甚至这次疫情的传播也被称为“早茶传播链”。由此可以看出,这次疫情对广州餐饮业的影响。
事实也是如此,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在疫情的爆发中心区,还是其它低风险区域,广州各餐饮店的生意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其中荔湾区作为疫情爆发中心区,餐饮店受到的冲击最严重。
今日(5月31日)上午,红餐网(ID:hongcan18)记者明哥在一线走访过程中发现,广州荔湾区长寿东、长寿西、龙津中等老城区,无论是街边,还是商场的餐饮店都已经按照政府的防疫防控举措,全部暂停开放堂食。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部分门店虽然开放外卖、自提业务,但生意并不如意,在中午12点的午饭高峰期,在一些门店外带自提的消费者只有零星少数,前来取餐的外卖小哥也是屈指可数。
一些餐饮店老板告诉红餐网记者,自疫情爆发以来,周边的门店生意下滑明显,就连一些广州本地非常出名,平时生意非常旺的老字号、必比登餐厅,都无人问津:
比如多宝路鼎鼎大名的“丽的面家”,位于荔湾区的竹升面馆,现在店内只有几个服务员在走动,没有了往日客满为患的景象。
位于龙津东路的知名餐厅向群饭店总店同样如此。往日,向群饭店几乎天天爆满、大排长队,现在同样是门可罗雀。
< class="pgc-img">>△昔日热闹的向群饭店,如今门可罗雀
红餐网摄于2021年5月31日12时35分
除此之外,一些餐厅或许是考虑到员工安全和客流量暴跌的因素,直接选择了暂停营业。
红餐网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在荔湾街头,不少街边餐饮店都拉下了闸门,在大门上贴上了“暂停营业”的告示。像一些相对知名的餐厅,如平时生意不错的荣华楼、云腾砂锅粥、唐和、蚝一煲等餐厅,目前也都处于闭店状态。
< class="pgc-img">>△荔湾街头,和云腾砂锅粥一样关店的餐厅不少
红餐网摄于2021年5月31日12时40分
据一位在荔湾芳村居住的居民透露,虽然政府只发出了暂停堂食的通知,但事实上目前白鹤洞街道周边的社区餐饮店已经被勒令停业,大街上的商铺几乎都已经关停,餐厅收入彻底归零。目前,只有部分餐饮店偷偷开门做自提外卖。
除了荔湾中风险区域的餐厅客流量锐减外,受疫情波及,广州其它地区的餐饮店也同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据广州本地媒体美食导报昨天(5月30日)报道,越秀区、海珠区的商圈、商超食肆生意都不好过。
比如海珠区富力海珠城A区负一、负二楼堂食,中午12点的午饭高等器,就餐人数较比以往有所减少,像尚烩、烧小小、鳗事鱼意等小吃餐饮店堂食人数为个位数。
12时40许,江南新地的餐厅堂食人数也有所减少,比如渔客酸菜鱼、花小梨食等小型餐饮堂食人数不足5人,而平常爆火的萨莉亚、争鲜寿司门店、大家乐堂食人数也都各不足20人。
越秀区北京路的惠福东美食花街,人流量减少了90%以上,餐厅上座率不高,平日里需要等位的大头虾上座率已经无人排队,上座率约7成,喜茶同样无人排队,银记肠粉更是暂停营业。
椰妹联合创始人张长全告诉红餐网(ID:hongcan18),在刚过去的周末,椰妹海珠万达店的生意下滑一半以上,下跌幅度非常明显。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蛙来哒创始人罗清表示,广州疫情反扑以来,蛙来哒位于广州的门店生意也受到了影响,周一到周五营收下滑大概在30%-40%之间,29-30日的周末影响更大,整体营收下降了接近60%。
江渔儿联合创始人萧大大也透露,目前江渔儿位于荔湾区的几家门店均已经处于闭店状态,而广州其它地区以及佛山南海周边的门店受影响也较大,客流量下降了35%左右。
诸锣记创始人张华丽表示,疫情开始后,锣记位于广州各门店的外卖部分因为及时作出调整,部分门店均有所提升,但是堂食生意还是有明显的变化,客流量、上座率均有所下滑,部分门店下降35%-50%,营业额同比下降了30%。
遇见小面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其广州门店营业额是从5月26日开始下降,交通枢纽门店下降最大,大约下跌30%,整体的周末营业额同比上周下降将近40%,外卖下降幅度比堂食幅度稍低。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 class="pgc-img">>疫情反扑,
广州餐饮品牌淡定应对
关停堂食,对于依赖线下流量的餐厅而言必定会受损巨大,但在交流过程中,所有的餐饮人都对政府要求全员核酸、中风险区暂停堂食甚至是停止营业的举措表示支持。
而由于有了去年的“抗疫”经验,各大餐企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做了相关的应对之策。
像椰妹、遇见小面、诸锣记、江渔儿等餐企,即便堂食生意受损,却依然应对有策,并且把防疫防控举措当做是门店的常态工作在做,肩负起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这一次,由于有个别员工居住在限制区域无法上班,我们出台了相应的应对举措,对人手进行合理调配,确保餐厅运转正常。”遇见小面联合创始人苏旭翔表示。
据了解,从2020年疫情开始,遇见小面一直有延续疫情期间的防疫措施,包括员工每日上岗前必须检测体温、扫码上岗,并且在工作期间保持佩戴口罩、定时洗手、清洁消毒等卫生习惯;每位顾客进店前都要进行体温检测、佩戴口罩和扫码,显示“绿码”且体温正常才可进店。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遇见小面门店员工每天都会对门店餐具进行高温清洁消毒,菜品打包都会用食品封口胶包装好。餐厅配有免洗消毒液提供给员工、顾客随时洗手,并且还会定时对餐厅消毒清洁。
“目前椰妹各餐厅都在按照商场统一部署和要求,严格按照要求对顾客测温,检查健康码和登记资料,并且积极在社区为员工预约核酸检测,让员工第一时间补全疫苗。”相比于餐厅的业绩,椰妹张长全觉得配合政府做好相关工作,把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比较重要。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江渔儿萧大大则透露,由于江渔儿目前多以加盟店为主,所以每一家店的防疫应对策略都有所不同。“目前江渔儿总部的主要应对策略主要体现在供应链上,在酸菜鱼的食材采购上保证合作店的供应和需求,做好加盟商的坚实后盾。”
而红餐网在走访各区的餐饮市场的时候发现,虽然各大商超客流量有所下降,但是各餐饮品牌门店的防疫工作都在有序进行,并且线上外卖十分火爆。很明显,有了去年疫情的应对经验,广州餐饮企业的表现明显显得淡定许多。
< class="pgc-img">>有备应战,
广州餐饮市场将很快恢复
“相比去年疫情的突袭,作为门店的负责人,心态上比之前更加沉着冷静,应对也更加从容有序,目前我们正在积极配合政府和商场做好疫情防控政策的全面落地。”蛙来哒罗清表示。
罗清告诉红餐网记者,目前蛙来哒广州各门店的主要工作重心是要做好人员的管控和物资的保证,并且减少内部人员流动,不给政府添乱。据了解,在今年5月以来,蛙来哒广州各门店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疫苗的全员接种。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蛙来哒供图
诸锣记张华丽表示,“政府出台的全员核酸、暂停堂食等应对举措,都是为了更好地隔绝病毒,我相信只要企业员工上下一心,疫情防控经验足,同时防疫举措及时执行到位,一定可以渡过难关的。相比去年,我们更有信心应对这一次的疫情。相信在政府、企业的合力下,广州的餐饮市场很快就能恢复如常。”
遇见小面苏旭翔则强调,“遇见小面支持政府目前应对疫情的措施,相信在政府严格控制下,将很快排查疫情源头、控制疫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顾客的消费信心就会恢复,餐饮市场也会恢复正常运转。”
萧大大同样对广州的抗疫之战信心十足,“毕竟我们应对过很多突发医疗事件,而且政府的动作也更加清晰明了,都是有目的有效果的应对举措,最主要的因素是心里有底了。去年大家没有经验,更没有检测试剂,大家只能居家隔离,想着主动筛查。提前防范,相信短时间内疫情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江渔儿供图
从上述各大餐饮人的言论里,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广州疫情依然会有反复,但经过去年疫情大考,各大餐企对的防疫工作已经熟稔于心。
而经过了去年的那场持久战,餐饮人已经早已把防疫防控工作当做了常态工作去在做。所以,面对广州此次疫情的反扑,餐饮老板们的心态更平稳,在应对举措上也更加的科学完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此次突发的疫情,广州各大餐饮门店按照政府的相关指引,严格遵守暂停营业、暂停堂食等指示,给社会各行各业起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
无论是直接闭店不给国家添乱,还是选择坚持营业确保供应,都是餐企的一种责任和担当,值得点赞。而我们有信心,相信在政府、餐企的共同合力下,广州餐饮市场很快就能恢复如常。
广州加油!广州餐饮人加油!
月11日,广州酒家(603043.SH)发布了2023年度业绩快报。2023年,广州酒家营收同比增长19.16%至49.0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11%至5.4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5%至4.89亿元。
广州酒家指出,过去一年,其紧抓餐饮市场复苏机遇,推动餐饮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食品业务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其持续巩固优势市场,大力布局华东市场,积极开拓新型商超渠道,整体业绩持续增长。
从去年前三季度的情况看,餐饮业务是广州酒家收入增速最快的板块。2023年1-9月,广州酒家的月饼系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71%至14.38亿元,速冻食品收入同比增长4.08%至7.87亿元,其他产品及商品同比增长21.12%至6.82亿元,餐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12%至9.43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创历史新高;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3356亿元,同比上升20.9%。
广州酒家拥有“食品+餐饮”双主业,食品板块主要有广式月饼、粽子、盆菜等节令食品,虾饺、叉烧包等速冻食品,广式腊肠腊味、中式糕点以及盆菜熟食预制菜等产品;餐饮板块则有“广州酒家”和“陶陶居”两个中华老字号品牌以及“星樾城”餐饮品牌。
截至2023年6月,广州拥有拥有餐饮直营门店39家,其中“广州酒家”直营店24家,“星樾城”直营店3家,“陶陶居”直营门店12家,公司授权第三方经营“陶陶居”特许经营门店23家。
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者 | 吴容
编辑 | 牙韩翔
11月30日,广州多区陆续发布关于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随后,多区相继宣布解除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并恢复堂食。受此消息带动,广州餐饮业逐步恢复烟火气。在恢复堂食的首个周末,多家连锁餐饮迎来就餐高峰期。
海底捞广州天河佳兆业广场店经理雷多强对界面新闻表示,“周末两天(12月3日、4日),排队高峰期从下午五点半持续到近晚上十点。”截至目前,海底捞广州全部门店都已恢复堂食,周末两天,海底捞广州门店共接待顾客近6万人次。
另一火锅连锁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旗下的湊湊广州总体业绩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不少餐厅排队平均45分钟以上;呷哺呷哺广州餐厅堂食恢复情况不错,位于天河区的门店在12月1日的营收比平时增长了近一倍,当天营收在全国门店排名第一。
根据九毛九提供的说法,旗下太二酸菜鱼、九毛九西北菜及怂重庆火锅等整体业绩恢复比较良好,“因为恰逢降温,昨晚(12月1日)所有门店都有排队。”其中,此前收获过大量排队人潮的怂重庆火锅恢复过往的热度,就餐高峰时期小桌近200人拿号,甚至被网友调侃为“堂食挤兑”。
为了吸引客流、带旺餐厅内人气,不少品牌餐饮店推出堂食打折、派消费券、赠送菜式等优惠手段。比如,陶陶居给出了堂食50元优惠代金券,湘菜连锁“湘辣辣”有类似领券的优惠,部分品牌则是推出了充值“满500返100”的优惠。
也有借助冬季时令菜或新菜拉拢消费者。海底捞表示,推出的新品泡菜鸭锅底、牛蛙锅底、热卤小吃受到消费者欢迎;西贝村推出了藿香生焗海鲈鱼等冬季新菜;文和友广州加大了冬季羊肉煲等冬季菜的推广力度。
商家也在借助世界杯刺激消费。广州酒家推出的两款世界杯球迷套餐(分为单人餐和2—3人餐),包含金鼎鲜味虾饺皇、广州炒饭等;海底捞在外送平台上新了球赛专享套餐、牛羊肉双人套餐等。
一位只做夜市的鸡煲店连锁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卡塔尔世界杯赛事气氛带动下,周末(12月3日、4日)两日每天可以做3轮生意,已恢复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餐饮限制的放开,给广州餐饮门店带来一定提振作用,但餐饮业要说“起死回生”还为时尚早。
界面新闻12月6日在广州太阳新天地观察到,中午时分几乎所有门店都不需要排队,客群主要以附近上班族、白领结伴而来。一位海底捞店员对界面新闻表示,“比起周末的情况,这两天(12月5日、6日) 生意不太好,基本上都不用排队。”
他猜测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解封不久,消费者对眼下疫情情况存在担忧,处于观望状态;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寒潮的突然来袭,冻得让人没了出门就餐的念头。
除此之外,也和消费习惯直接相关。疫情改变了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变得“早来早散”,短时间内改变并不易。
这和中国香港放宽部分餐饮限制之后的表现相似。
香港叙福楼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黄杰龙此前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凌晨后禁止堂食,消费者习惯了早早吃完饭回家。香港稻苗饮食专业学会会长徐汶纬也提到,现在不少餐饮门店所晚上8时后就没有客人入场,只能期望之后大家可恢复到疫情前的消费模式,重拾夜生活。
疫情让餐饮业承压巨大。根据德勤中国与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一份《新冠病毒疫情对中国餐饮行业财务及运营影响调研报告》显示,94%的受访餐饮企业堂食服务受到影响。其中,有69%的企业堂食客源降低超过八成。
面对疫情导致客流骤降,此前餐企们采取了不少自救办法,包括不断地创新产品、营销模式以增加收益。
比如,过去一直坚持不做外卖的陶陶居,在2020年开始“妥协”提供堂食外带进行“自救”,也上线了美团外卖以及团餐定制;老牌粤菜酒楼广州酒家也做起了半成品菜,满足疫情期间人们想要方便快速解决一餐的需求。
上述鸡煲店连锁负责人认为,随着防疫政策的逐步放开,目前餐饮业还远未恢复至疫情之前的水平,只能说餐饮业的阵痛在缓慢消退中,距离完全复苏还需一段时日。
在他看来,餐饮品牌仍需要在兼顾外卖的同时,持续通过灵活或创新手段控制成本。包括通过和生产商进行议价,并以较低的成本采购品质相同或更佳的替代原料等,以及尽可能减少物流阻滞及成本,来应对后疫情时期可能的风险。
同时,也需要按照政府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做好员工健康管理,做好门店、餐具消杀等。“更为严格的消杀措施、更卫生安全的门店环境,可以为吸引消费者前往消费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