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在工业区开了一家饭店,顾客定位非常清楚,就是在工厂里面打工的工人以及中层管理者。但是,工厂外面,饭店非常多,竞争非常激烈,再加上张老板自己饭店的菜和其它饭店的菜没有拉开差距,生意一直不好不坏,勉强能过。
后来,张老板就想出一招消费抽奖活动,只要在店里消费,每次消费金额满100、 300、 500,即可以参加一次抽奖,每次消费最多抽3次奖。
抽奖活动每天举行,奖品有的时候是一箱啤酒、或打折30%、或是一台液晶电视。总之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是都是能给顾客带来及时的好处。另外,如果你是长期在店里消费的顾客,还能得到一点额外的奖品。
按理说,张老板这么做,每次都是亏的,比如你吃个100来块钱的饭菜,结果却抽走了一台液晶电视,张老板肯定得亏呀。
结果恰恰相反,张老板就靠这个抽奖的活动,不亏反赚,每个月的流水还多了30%左右,更重要的是吸引了一批长期客户!
其实每天进行抽奖活动,不仅活跃了店里的气氛,更让顾客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期待,人都是有赌博心理的,他们会想我这次会抽到什么奖品,如果抽到的奖品不好,他还会使劲的消费,以期待下次抽到的奖品更好。
就这么巧妙的一招,张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好,其它的饭店逐渐没人去消费。可以说知晓“生意经”,才能“生意精”。以后我会坚持分享各种经典案例给大家,喜欢的老板烦请关注收藏。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说现在餐饮遍地,开饭店早就不挣钱了,我偏不信这个邪,我相信好的手艺加好的位置,就一定能成功!
< class="pgc-img">示意图来自网络
>我的小餐馆,为啥这么火?
除了本身手艺不错外,主要是这里的商业环境太好了!麦当劳、真功夫、河北人家、光明渔港....对于我们这些小商家来说,守着这些餐饮大品牌,首先人气就有了保证,有了人还愁没有生意吗?总比单打独斗好,既降低了投资风险,也能轻松的分得一杯羹,何乐而不为?
< class="pgc-img">效果图
>白天的高峰期从上午11点,能持续到下午2点多!来这里逛街购物、看电影后,当然少不了吃饭这一环节;还有这里办公楼林立,每天都有大量白领,他们比较注重生活品质,所以也都基本来这边吃饭;还有相当一部分地铁拉来的客人,这边是距离1号线和6号线最近的餐饮商街了,他们也都就近选择在这里饱餐。所以,你说我的生意能不好做吗?
< class="pgc-img">效果图
>到了晚上,就更别提了!很多年轻人都会来这里,玩密室逃脱,去酒吧喝两杯,在篮球公园打打比赛.....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所以,我的餐馆到了晚上又会迎来一波高峰期,这一忙就到了半夜。虽然辛苦一点,但是咱不用为没人发愁啊,每次收工看看当日的流水,就是最满足幸福的时刻了!
< class="pgc-img">效果图
>没错,以我聪明的脑瓜和远见,我把店铺开在了天山·世界之门繁华里,天山大街长江大道黄金十字,地铁1号线、6号线(规划中)贯通,背靠400万方超级城市综合体,好地段双交通大配套,轻松实现日赚斗金!别再错失机会,快来和我一起赚钱吧!
< class="pgc-img">B栋实景图
>天山·世界之门
百米天际全玻璃幕B栋即将交付
建面约5-200㎡地铁现铺火热发售
建面约40-75㎡现房LOFT 50万起/套
初夏全城热销中
地址:石家庄高新区天山大街与长江大道交汇处东北角
(天山·世界之门城市规划展览馆)
电话:0311-6619 8888
(本文内容为文学演绎,仅供参考)
比其它行业,餐饮业是最早遭受疫情冲击的行业之一。这个春节,餐饮人正在遭受极大的心智和经营能力的考验
< class="pgc-img">
图/法新
>文|《财经》记者 杨立赟
编辑|余乐
一个月前,应乾坤决定留在杭州过年的时候,没想过如今的自己会进退两难。这位“湖北人家土菜馆”的掌勺现在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他的老家河南鹿邑县已经封闭,怀孕八个多月的妻子还在家里等着自己回去。
“我只有一个黑色棉布口罩,已经戴了好几天,没办法,买不到那种医用口罩。饿了出去找饭吃,一上街才发现,什么(吃的)都没了。”28岁的应乾坤说。他在杭州无处可去,也不敢出门,只能窝在餐馆的宿舍里,靠方便面度日。“真后悔没有回老家,这两天给家里打电话,我和家里人都哭了,太难受了。”
这家位于杭州聚业路的“湖北人家土菜馆”,连老板带伙计共有11人,除了应乾坤,其他10个都是湖北人。老板在春节前农历腊月二十(1月14日)闭店回湖北过年,原定正月初十(2月3日)恢复营业,但现在复工日期已无限期推迟。
“就算回去开业,大家现在对湖北人那么恐慌,我们的生意肯定会明显下降,至少三个月之内会很惨。”“湖北人家”的老板娘在电话中告诉《财经》记者。她计算过,餐厅一个月流水20多万,每停业一个月,不仅没有进账,还会损失每个月两万多元房租。
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后,全球的目光都聚集在这里,而它的冲击波早已波及数千公里外的其它城市,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截至2020年1月28日24时,据国家卫健委通报,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711例、现有重症病例1370例,累计死亡病例170例,治愈出院病例124例,疑似病例12167例。
疫情到来之际,大部分的第一选择是减少外出,尤其是避免去往人群聚集的场所。餐饮业就由此成为最早遭受冲击的行业之一。这个春节,餐饮人正在遭受极大的心智和经营能力的考验。无论是个体小餐馆还是大型连锁品牌,都面临着被疫情“击倒”的风险。
“这次疫情对(餐饮)行业可能是一次大洗牌。”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旺顺阁(北京)投资管理公司总裁张雅青对《财经》记者说。
< class="pgc-img">图/视觉中国
>
冷清的年夜饭
往年春节前,饭店餐馆最担心的是招工问题。因为春节不同于其它长假,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也希望合家团圆,尤其是年轻的服务员,宁愿不赚这笔钱,也要回老家过年。春节临近时,餐馆往往想方设法留住员工。但今年春节,让它们犯难的是如何安置过剩的劳动力。
除夕夜,杭州老字号“杭州酒家”上座率不到50%——在一个月前订餐时,这里的年夜饭尚属一座难求。随着疫情升级,多数客人退订或到店打包,餐厅为每桌客人准备了一个大纸板箱,可以装下十几个菜。当晚七点半,杭州酒家送走了最后一桌客人,餐厅隐隐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
西湖边的望湖宾馆在春节期间虽然照常营业,但客流每况愈下,每天大概只有五桌客人吃饭。行政总厨方星对《财经》表示,目前安排员工休假,只留下三分之一的人力,随着疫情持续,将继续减少人手,直至“最低配置”。
这份冷清局面让张雅青也大吃一惊。她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在全国拥有61家门店的旺顺阁,年夜饭被临时退订了800桌,只剩下预定的40%。
大年初一,张雅青走访了10家门店,“基本是空着的,一天最多只有五六桌生意。一家店40个员工待岗。”她当即决定关闭一半的店面,剩下30家继续营业。“有些是商场店,商场不关门,也要求里面的餐厅不能关,还需要人留守。”
根据旺顺阁提供给《财经》的数据,今年春节期间(2020年1月24日-1月31日),该公司销售额同比下降81.52%,预计第一季度整体同比跌4.62%。
张雅青说,春节期间旺顺阁的营收主要来自外卖业务。“有些门店厨房开着,只是店面不开,还能做外卖生意。我们员工每天测两次体温,餐厅每天消毒三次。”
外卖也能帮助解决过剩的存货问题。“我们预估一周需要的存货,但是临时停业了,这些食材就会过期,是最大的浪费。”其中一部分给留在宿舍的员工消化掉,又组织大众点评、美团等线上平台的售卖。“这算是一种自救措施,我们就按进价卖,不赚顾客的钱,不想发国难财。但是卖得并不好,大家不习惯这种方式。”张雅青说。
然而,人们噤若寒蝉,希望在疫情稳定之前尽可能隔绝一切与外界的接触,外加上营业的餐厅数量少、配送费翻倍等原因,根据一线人员的说法,外卖订单也只比堂食好了一点点而已。
饿了么的外卖小哥韦胜军这几天终于放慢了脚步。“每天只有七单左右,从早上10点到晚上7点,你说有多慢?”穿梭在杭州滨江区的他告诉《财经》记者,七单这个数量,平时一两个小时就完成了。
闲下来并不是韦胜军的心愿。和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一样, 留在客乡度过春节,就是为了多赚一份收入。来自贵州凯里的他,今年37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小的只有几个月大,一家老小在老家嗷嗷待哺。春节前,韦胜军辞去物流公司司机的工作,到饿了么当一名配送员。“因为物流公司春节要放假,我得继续赚钱。”
韦胜军说,春节期间每天保底工资是200元,接的单子越多,拿的补贴越多。“但是没有那么多单子,很多餐厅都没开。”他和同事们也都不敢辞职,“现在的情况,辞了这份,也没有其他工作。”
目前,韦胜军负责的“片区”,所有小区都采取了半封闭式管理:外卖、快递、中介均不允许进入小区,业主必须到门口自取。韦胜军一直戴着口罩,但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也有担心:“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我戴着口罩,送货放在门口,基本不和顾客接触,如果这样都会感染,那我也没办法。”
截至发稿,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均未提供春节期间相关数据。
餐饮业在洗牌
疫情也同样波及到了那些全国性的连锁餐饮品牌。
海底捞、太二、胖哥俩的全国门店在1月26日至30日或31日暂停营业,杨国福麻辣烫和张亮麻辣烫的多数门店尚未开业,后续营业时间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国家相关规定而定。星巴克、瑞幸咖啡、喜茶、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品牌则关停了湖北或武汉的门店。
虽然身处寒冬,但这些企业还在向疫区出钱出力。除了提供饮食特供服务,截至1月30日,包括星巴克、瑞幸、喜茶、海底捞、九毛九、百胜中国、麦当劳中国、顶巧餐饮、杨国福集团、张亮餐饮、鲍师傅等公司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湖北省慈善总会等机构累计捐赠近3000万元。
对于可以预见的亏损,张亮麻辣烫的创始人张亮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往年到了大年初四,大约有40%的门店开始营业,大年初八几乎全部复工,今年只有很少一部分在营业。“近一两个月亏损是肯定的,有一些房租压力过大的门店,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增加线上销售来缓解房租压力。”
“乐观来看,北京大概一个月能控制疫情。”经历过2003非典时期的张雅青,初步计划2月10日左右复工。
她表示,房租、人工是现在无法开工的餐饮企业最头疼的问题。“餐馆期待商场减免、政府补助,但最主要还是靠企业自己扛过去。”目前,万达、美的置业、华润置地、大悦城等“房东”纷纷宣布为商户减免几天至一个月不等的租金。
近日,中金宏观发布的《回顾2003年“非典”对经济的影响》报告显示,当年,财政政策对受“非典”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行业减免了部分税费。2003年5月1日起,对餐饮、旅店、旅游、娱乐、民航、公路客运、水路客运、出租汽车等行业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2003年下半年,财政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对于连锁加盟型的餐饮企业,减轻加盟商的负担成了第一要务。杨国福麻辣烫创始人杨国福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已经决定在给全国的门店减免加盟费——已加盟的老店延续六个月免加盟费,新加盟的减免三年费用;此外总部供应的物料会打折减价,并且给门店派发消毒水。
杨国福坦言,当前形势下,可能有加盟商决定退出,严重程度取决于疫情持续的时间。“这时候总部不能想着盈利了,要帮助加盟商共度难关。”
对于过剩的人力,旺顺阁采取休假的方式减轻企业负担。“我们不会裁员,现在让员工轮流先把攒下的年假都休完,基本工资照发。”张雅青建议员工留在宿舍,不要回老家,避免交叉感染。
“一个月之内都是可控的,两个月、三个月就扛不住了。”张雅青称,如果延续两个月以上,今年餐饮业的损失会非常惨重。她回忆2003年非典时期,“那时餐厅比较少,需求量大。非典结束时,大家闷了两个月终于可以出门,餐饮在短时间内发生一个爆发性增长。”
中金宏观的报告显示,2003年“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客运、旅游、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投资和外贸所受影响不明显。住宿和餐饮业在当年第二季度比前后两个季度平均增速低6.6个百分点,但同比依然顽强增长7.4%。
“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餐饮过剩,”张雅青说。“过去那些盲目扩张的、过度投资的、手里钱不多的企业,可能工资都发不了两个月,一旦现金流断裂,裁员、倒闭是必然的。”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财经杂志】创作,独家发布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