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是个奶茶文化盛行的时代,
无论是夏天的冰奶茶,还是寒冬的热奶茶,
一年四季,人人都难以抵挡奶茶“续命水”的诱惑。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越来越多的奶茶标签上都会有特别的标注,如:
“请于2小时内饮用”
“30分钟内饮用口感更佳”
……
< class="pgc-img">>奶茶有规定在多长时间内喝完吗?
2小时后还能继续喝吗?
针对以上问题,前段时间,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选取了四款奶茶进行菌落总数含量的专业测试。[1]通过模拟“喝过后”和“未开封”对奶茶里的菌落总数数量及变化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数据如下:
样品组:喝过后的奶茶 (室温:26℃)
< class="pgc-img">>样品组:未开封的奶茶(室温:26℃)
< class="pgc-img">>看到以上数据,大家的心是否绷紧了,
放下手里的奶茶开始思考:
细菌那么多,
还能放心喝奶茶吗?
菌落总数有害吗?
菌落总数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的所有菌落个数。
抛开菌落总数的测试结果值来说,菌落总数不一定对人体有害。含有去皮或预切鲜水果的奶茶本身含有数值较高的正常菌落。
理性看待菌落总数
如果奶茶出现“菌落总数含量过多”,说明奶茶店在生产加工环节中可能存在不规范的问题。[2]
因为,菌落总数是微生物指示菌,在国际上通常是企业用来进行生产过程的规范控制,很少用它判定餐饮食品的合格与否。菌落总数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加工及运输储存等环节中是否符合规范。
其次,我们并非生活在无菌环境中,人体、周围环境都存在细菌(菌落)。健康的人体有足够的屏障(如免疫抗体、胃液酸性环境),让细菌不会侵害身体。肠道菌落更是与人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过程,互惠共存。
但值得注意的是,食用菌落总数过多的奶茶,相当于摄入过多外来微生物,会有破坏菌落平衡的风险,一旦细菌突破了屏障保护,人体就会生病。
如何更安心喝奶茶?
最简单有效的措施就是:尽早喝完。
菌落总数也反映了餐饮店的卫生状况,因此购买奶茶尽量选择卫生干净的正规餐饮店,也可以查看餐饮店是否有卫生证书、或留意店面的环境是否卫生。
参考资料:
[1] 上海市消保委,放了4个小时的奶茶,还能喝吗?| 消保委亲测
[2] 果壳网奶茶微生物“超标”?那还能愉快地喝奶茶吗?
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施婕
不少消费者发现,很多现制奶茶包装上会印有“请尽快饮用”的字样,有些店员也会提醒“在2小时内尽快饮用,否则会影响口感”。事实上,超过推荐的饮用时间,奶茶不仅口感变差,还可能成为细菌的温床,对健康造成威胁。
< class="pgc-img">>上海市消保委曾选购了4款奶茶,分别为霸气葡萄玉油柑、波霸奶茶、奥利奥蛋糕奶茶和燕麦奶杨枝甘露,当场喝掉一半左右,并请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奶茶里的菌落数量及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燕麦奶杨枝甘露的菌落总数增长速度最快,2个小时后每毫升的有3300CFU(CFU为菌落形成单位),4小时后有6.5万CFU,6小时后达到12万CFU。在菌落总数绝对值上,用料相对复杂的奥利奥蛋糕奶茶、波霸奶茶的数值更高。同时,针对“未开封奶茶的保存时间是否更长一些”的问题,检测方也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即使没有开封,奶茶内菌落总数也随着时间推移成倍增长。
是什么原因让奶茶成为了细菌的培养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奶茶的主要成分包括牛奶或植脂末、茶、糖、各种添加剂和配料。其中糖、蛋白质及脂肪给细菌提供了‘安营扎寨’的物质基础;珍珠、椰果等含淀粉的常见配料也让细菌‘如沐春风’;奶茶的包装内部往往保留少量氧气,饮用也是气体交换的过程,这些都加速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据了解,上述检测是在26℃的环境下完成的,而在20℃以上时,细菌的繁殖速度会显著加快。
“在被检测出的数以万计的细菌中,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儿童、老人、慢性疾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一旦误食,可能会引发腹泻、呕吐。”朱毅介绍,沙门氏菌也易于滋生,感染后会出现发热、腹泻、腹痛等症状。此外,奶茶里还可能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霉菌等,损害人体健康。
朱毅提醒,所谓“请于2小时内饮用”是从奶茶制作完成时开始计算,如果是通过外卖订购,还需要减去配送花费的时间。如果奶茶密封状态放入冰箱5℃以下冷藏,超过2小时还是可以放心饮用的。但如果奶茶已经经过吸管吸吮,或者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后再放进冰箱,就要仔细判断是否变质,免疫力低下人群最好不要饮用。▲
源:上观新闻
最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又带动了一波奶茶消费。细心的消费者发现,绝大多数奶茶品牌都会在杯子上标注建议饮用时间,有的是“2个小时内饮用”,有的是“30分钟内饮用”。不过,有的消费者会把一杯奶茶从上午喝到下午。
不论是立刻喝完还是喝上一天,似乎奶茶的味道没有变化。那么,商家为什么要有饮用时间提醒呢?
上海市消保委近日对“奶茶多久喝完”这个问题较起真来,购买了不同品牌的4款不同口味的现制茶饮(统称“奶茶”),请专业机构检测,结果发现商家的提醒不无道理。
据了解,上海市消保委选购的4款奶茶口味分别是霸气葡萄玉油柑、波霸奶茶、奥利奥蛋糕奶茶和燕麦奶杨枝甘露。送达后当场喝掉一半左右,然后请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奶茶里的菌落总数数量及变化情况。
测试结果显示,在喝过的4杯奶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燕麦奶杨枝甘露的菌落总数增长速度最快。2个小时后的菌落总数为3300 CFU/mL,4小时后达到65000 CFU/mL,6小时后达到12万 CFU/mL。
在菌落总数绝对值上,用料相对复杂的奥利奥蛋糕奶茶、波霸奶茶的数值更高。奥利奥蛋糕奶茶4小时的菌落总数达到了29万 CFU/mL,6小时达到61万 CFU/mL;波霸奶茶4小时菌落总数达到35万 CFU/mL,6小时达到38万 CFU/mL。
测试也发现,用料相对清淡的饮品菌落总数相对少一些。例如,霸气葡萄玉油柑2个小时的菌落总数是2700 CFU/mL,4小时为3100 CFU/mL,6小时达到6100 CFU/mL。
上海市消保委也对“未开封奶茶的保存时间是否更长一些”的问题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没有开封的奶茶,菌落总数也随着时间推移成倍增长。比如,未开封的奥利奥蛋糕奶茶2小时菌落总数达到48000 CFU/mL,4小时达到15万 CFU/mL,6小时达到23万 CFU/mL;燕麦奶杨枝甘露菌落总数仍旧增长速度最快,2个小时总数为2700 CFU/mL,4小时达到81000 CFU/mL,6小时达到95000 CFU/mL。
据了解,在上海市消保委本次所做的测试中,测试时间均按奶茶送达时间计算,存储环境则为常规办公环境,室温26℃。专家提醒,奶茶包装上写的“请于**分钟/小时内饮用”是从奶茶制作完成时开始计算,而不是从送达时间开始计算的。通常,外卖奶茶的制作完成时间与送达时间之间有30分钟至50分钟的时间差。
同时,来自权威检测机构的信息显示,上海对现制现售奶茶的监管非常严格。奶茶制作完成后的菌落总数非常低,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上海市消保委因此认为,商家对于饮用时间的提示十分有必要,消费者收到奶茶后尽早饮用完毕也有利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消费者在商家提示的时间内可以放心喝,但不建议将奶茶放置许久后再饮用。”(作者:任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