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营收净利下降、翻台率连年下滑,绿茶餐饮“高性价比”模式值得买单吗?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报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王君继顶新国际集团(下称“顶新集团)传出正考虑将旗下德克士、康师傅私房牛肉面在内的内地餐饮业务赴中

报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王君

继顶新国际集团(下称“顶新集团)传出正考虑将旗下德克士、康师傅私房牛肉面在内的内地餐饮业务赴中国香港上市消息后,眉州东坡旗下“王家渡”、绿茶餐饮集团(下称“绿茶餐饮”)亦相继传出上市消息。3月29日晚间,绿茶餐饮上市的消息得到证实,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中国香港上市,花旗和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各行各业按下暂停键,餐饮行业首当其冲。这一年,得到政策支持并积极展开自救的同时,餐饮企业看到了资本的力量,诚如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一改“永不上市”的态度,宣称“正在寻找合适的时间和资本,为上市做准备”。越来越多的餐企开始转变态度,拥抱资本。然而上市并非一劳永逸,试图通过资本的力量扩张、发展的同时,也会增加市场对其关注度,餐饮企业能否用好这把“双刃剑”?

客流减少

收入和利润有所下滑

招股书显示,绿茶餐饮为中国领先的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第一家绿茶餐厅于2008年开设在杭州西子湖畔。客流量大,是其一大特色。

然而,去年餐厅整体客流量及同店销售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大幅减少。根据招股书,报告期内,餐厅服务顾客总数从2019年29.7百万人减少至2020年25.6百万人。

据悉,绿茶餐饮的收入主要依靠三种服务获得收入,包括餐厅经营,外卖服务及其他(包括银行存款及租赁按金的利息收入及政府补助),其中餐厅经营为绿茶餐饮贡献了大部分营收,连续三年占比高于80%。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绿茶餐饮的餐厅网络包括185间餐厅,并覆盖中国17个省、四个直辖市及三个自治区。

具体来看,2018年至2020年,绿茶餐饮分别实现收入13.12亿元、17.37亿元及15.70亿元。其中2020年业绩下降主要受疫情影响。根据招股书,在2018年及2019年,绿茶餐厅分别录得净利润0.44亿元及1.06亿元,但是2020年,绿茶餐厅出现0.55亿元的亏损。不过,经调整后,其2020年净利润为正,微盈利0.16亿元。

事实上,去年受疫情影响,多家餐饮企业像绿茶餐饮一样盈利能力下滑,但是对比港股上市公司海底捞,其去年净利润有所下滑,但是营收、净利润均呈现正向增长,并录得3.09亿元净利润。

翻台率连续两年下滑

资本愿意为“高性价比”模式买单吗?

“绿茶餐饮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是一家性价比较高的普适、普惠型餐厅,并且浙江菜口味相对温和,老少皆宜,消费人群广。”前宅食送CEO、餐饮老板内参副总裁穆杨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招股书也对定价做出相关说明,称绿茶餐饮一直将菜品保持在适宜的价格,一般公司总部会留意各地区域状况来厘定菜品的定价。绿茶餐厅创始人王勤松曾在2014年公开表示,会参考门店所在城市大众点评TOP10上最受欢迎商户的人均消费价格范围,绿茶餐厅最终定价的一般人均消费价格,不会超过该价格范围的15%。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发现,北京市内绿茶餐厅人均消费价格在60元-100元之间,具体参考大众点评来看,北京的绿茶餐厅的人均消费价格普遍在75-80元左右,大本营所在地杭州的人均消费价格稍低,在67-103元左右,多数门店人均消费在70元左右浮动。

在穆杨看来,高性价比虽然有利于吸引消费者,但是餐厅毛利率不会太高,这意味着营收必须建立在高翻台率上,而这恰恰是对员工的极大内耗。“在我看来,这种模式并不太适合企业持续发展。”

“我们是50元的人均,但花的却是500万元的装修费用。和别的餐饮企业不同,人家可能是餐厅客人坐满就赚钱,但绿茶满客之后翻台才开始赚钱。”王勤松曾公开表示,“我们是在用近乎于成本的低价格,换取客流,所以像我们这样的餐厅必须重视翻台率。”

然而,招股书显示,2020年,绿茶餐厅的翻台率由2019年的3.34次/日降至2.62次/日。事实上,绿茶餐饮翻台率连续下滑两年,刨除疫情影响,其翻台率已经由2018年的3.48次/日一路下滑,2020年的翻台率较2018年,甚至下滑高达24.71%。

餐饮企业扎堆上市

然而上市并非一劳永逸

事实上,经历去年一“疫”,现金流一向充足的餐饮企业对资本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从此前的谨慎对待变成了主动拥抱。

受去年疫情影响,餐饮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餐饮收入达42716亿元,市场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2019年行业整体收入规模达46721亿元。但2020年上半年,中国餐饮业收入规模仅为14609亿元,同比下降32.8%。

在此背景下,不少缺乏竞争优势的餐饮企业纷纷被市场淘汰,存活的企业则开始和资本“握手”,就连西贝莜面村创始人贾国龙都一改“永不上市”的态度,宣称正在寻找合适的时间和资本,为上市做准备。

与此同时,资本也对餐饮行业恢复了5年前的热情。《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梳理发现,2020年餐饮行业融资数量达百余起,其中不乏和府捞面、老乡鸡、乡村基、犟骨头等中式餐饮品牌及供应链、茶饮等细分领域,融资金额多达千万元以上。

此外,餐饮企业上市的消息也接踵而来。2020年1月份,九毛九在港股上市后,同庆楼、巴比馒头也相继上市。直到今年,旗下拥有康师傅私房牛肉面、德克士等品牌的顶新国际集团、眉州东坡旗下的食品公司“王家渡”都被传出已经启动上市计划,而新式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已经于今年2月份正式启动上市流程。

“餐饮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上述品牌的上市,众多餐饮品牌纷纷启动上市计划,在上市争夺战中,跑马圈地很重要,这就需要资本的力量,但是上市并非一劳永逸。”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俗话说业绩治百病,如果上市后盈利能力不足,品牌管理混乱,战略出现偏差,不排除会被退市。

“港股对餐饮行业关注度较高,且容易上市。”穆杨表示,随着海底捞、九毛九的上市,餐饮企业成为港股“常客”。但是上市并不代表一劳永逸。“资本可以让企业快速扩张,但是很难解决根本问题,比如,绿茶餐饮的营收必须依靠高翻台率的这一模式问题,而这一模式面临人工、租金等成本上升等变量。”

(编辑 白宝玉)

记者 | 沈溦

在经历一年的波折后,内地餐饮品牌绿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茶集团”)即将完成上市。

据港交所3月7日披露,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最早有望在3月底登陆港交所主板。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绿茶集团旗下绿茶餐厅2008年成立于浙江杭州,最初脱胎于青年旅舍的绿茶一开始就以其中式文艺、平价实惠、融合菜式等特性,成为最早的“网红”餐厅之一。开业第二年就入选大众点评“2009年度最受欢迎餐厅Top50”。

从经营数据来看,近年来尽管遭遇疫情波折一度亏损,但绿茶集团门店扩张正逐步加速,在中式休闲餐厅市场日趋“红海”的情势下,相关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餐饮门店扩张面临资金短缺是最直接上市动力,中长期看,则是为了通过融资,加码新型经营管理模式加固“护城河”。

“固化”的初代网红

招股书显示,目前绿茶集团门店布局全国25个省市。近年来,品牌开店速度明显加快,2019年底至2020年底,公司运营餐厅总数由107家增至180家,2021年,公司门店再增56家至236家,增速31.1%。

不过,在门店扩张加速的同时,公司同样遭受了疫情影响一度出现亏损。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绿茶集团实现营收分别为13.12亿元、17.36亿、15.69亿,同期实现净利润0.44亿元、1.06亿元、-0.55亿元。

从最新一期的财务数据看,疫情影响已明显好转,如何提高“效益”更受关注。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58.2%。经调整后公司净利润为1.17亿元,利润率6.9%。

根据灼识谘询报告,2020年,绿茶集团再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市场排名中位列第四,市场份额为0.5%。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众多餐厅品牌加入市场,休闲中式餐厅市场亦高度分散。2020年,内地市场前五大品牌约占休闲中式餐厅市场总收入的3.8%。

虽然身为“网红”,但绿茶餐厅人均消费并不高。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三季度,门店人均消费分别为54.8元、58.4元、61.3元以及60.2元。菜品价格涨幅不明显,甚至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绿茶作为初代网红餐厅,其一开始即以融合菜,创意菜出名,但其拳头产品“固化”,多年未出新爆款问题也屡被提及。

从招股书来看,公司每家餐厅能够提供80至100种菜品选择,每年更新20%左右的菜品,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推出94个、122个及147个新菜品。

而界面新闻记者翻看各类点评平台也发现,在绿茶餐厅的页面,例如面包诱惑,绿茶葱香烤鸡、石锅鸡汤豆腐等长红十余年的菜品依然位列推荐菜前列。

不够亮眼的菜单,也伴随着经营数据的日趋平淡,最为明显的就是翻台率的下滑。

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的翻台率从2018年的3.48次降至2020年的2.62次。即便是在2021年的前五个月,绿茶餐厅的翻台率为3.32次,依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翻台率急速下降。

上市如何带来变化

作为开启餐饮上市潮的“尝鲜者”,绿茶集团之后,近一年来,包括杨国福麻辣烫、乡村基、老娘舅、七欣天等多家中式餐饮品牌纷纷对外披露了上市的相关信息。其中大部分将港交所作为目标。

相关港股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来看,港股的问题在于流动性不足,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但市场上的钱没有那么多,叠加情绪差,餐饮企业上市估值会是巨大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以来,内地赴港上市的餐饮企业市值均已处于低位,火锅龙头海底捞(06862.HK)市值处于720亿元港元上下,距离最高值已跌85%,呷哺呷哺(00520.HK)市值也下滑至40亿港元。

对此,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选择去港股确实是餐饮企业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第一是A股对餐饮行业IPO并不友好,第二公司已经做好预期低估值上市的准备,估值低总比上不了市资金短缺无法改善好。

沈萌进一步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餐饮行业受到疫情不断小范围反弹和消费景气低迷双重压力,出现明显的分化周期,既有整体行业普遍的生存压力、又有不同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所以对于相对领先的企业,在当下选择港股上市,一方面可以进行一定融资缓解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融资挤压竞争者的空间、扩张自己的份额。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餐饮行业出现上市潮有两点共通指出,第一通过上市增强综合实力,将护城河加宽拓深,第二也是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既有眼前需求,也有中长期战略布局。

上述港股分析人士也表示,尽管餐饮企业上市短期来看估值会比较“惨烈”,但消费产业具备的扛跌属性,使其未来一旦在竞争中占的有利地位,经营业绩增长亮眼,中长期市值修复也是可预期的。

据悉,本次绿茶餐厅计划募资1.5亿美元,未来将继续投入线下门店扩张,预计2022年至2024年将在全国分别新开75家、100家和50家门店,其中大部分门店集中于二三线及以下城市。

此外,绿茶餐厅还将投资建设中央厨房,产能的90%用于为门店供应,10%用于零售。

报记者 刘旺 北京报道

三年四战港股,绿茶餐厅又一次成为餐饮行业焦点。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日,绿茶餐厅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经过两年的策略调整,绿茶餐厅以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刷新纪录的佳绩,向资本市场展示了其强劲的财务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绿茶餐厅一直将“翻台率”作为其核心竞争力,创始人王勤松曾强调,每天至少4次的翻台率是绿茶餐厅的底线,而7次则是上限。他曾表示,4次翻台率是衡量大众餐饮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然而,在最新的招股说明书中,绿茶餐厅的翻台率并未达到此前设定的行业标准。

尽管翻台率有所下降,绿茶餐厅的业绩却逆势增长,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

在第四次冲击IPO的过程中,绿茶餐厅面临着哪些压力和挑战?通过分析其招股说明书和业务发展策略,我们或许可以对绿茶餐厅的经营之道有所了解。

四次有何不同?

2004年,绿茶的雏形——绿茶青年旅社,在杭州西湖景区设立。2008年,王勤松与妻子路长梅在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第一家绿茶,一度成为消费者的打卡地。彼时《杭州日报》旗下都市快报如此形容:“想要再复制一个绿茶,估计很难。”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认为,绿茶的定位偏快时尚风格,无论是装修风格还是菜品、价格,都比较容易被消费者接纳,加上彼时消费升级的转变,能够快速受到市场的青睐也很正常。

但网红属性如此强的绿茶餐厅,上市之路却相对曲折。回顾过往,绿茶餐厅曾在2021年3月、10月及2022年4月三次提交上市申请,但均未成功。

近日,绿茶餐厅再次向港股市场发起冲刺,这已是其第四次尝试在港交所上市。时过境迁,绿茶餐厅在最新的招股书中展示了一份令人备受鼓舞的成绩单。

从业绩数据来看,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稳步增长,分别为22.93亿元、23.75亿元和35.89亿元,而净利润也在2023年达到了2.96亿元,2023年营收净利创下六年来的新高。

门店数量亦显著增加,2023年新开设89家门店,使总数达到360家,同比增长30.44%。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数据显示绿茶餐厅的翻台率有所波动,2018年至2023年间的翻台率分别为3.84次/天至3.30次/天。王勤松曾强调,在低价位吸引客流的策略下,翻台率是餐厅盈利的核心。

此外,客单价自2021年起也呈现小幅下降,从60.5元降至61.8元。尽管如此,绿茶餐厅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表明,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依然强劲。

绿茶餐厅是如何在翻台率和客单价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业绩增长的?这引发了外界讨论。

记者注意到,这与其降本增效不无关系。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在过去三年中,原材料及耗材的成本占比持续降低,得益于公司建立的直采中心,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同时,新店开设的成本也得到了优化,从原先的平均320万元至370万元调整至240万元至370万元。

显然,通过这些措施,绿茶餐厅在管理上做减法,在供应链上做加法,成功地将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结合起来。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分析了绿茶餐厅翻台率下降的现象,并将其与整个餐饮行业的发展周期联系起来。他表示,尽管绿茶餐厅的业绩在当前行业中仍然算是较好的表现,但与10年前相比,确实存在差距。在10年前,绿茶餐厅以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在餐饮界脱颖而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类似餐饮业态,这无疑加剧了绿茶所面临的竞争压力。

赖阳进一步指出,绿茶餐厅翻台率的降低,反映了餐饮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成熟期的自然过渡。他强调,绿茶餐厅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就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环境的发展。

餐饮业拥抱资本

近年来,餐饮行业的资本市场活动日益频繁,品牌与资本的结合成为一大趋势。行业内部,多个餐饮品牌陆续获得资本的青睐和资金注入,表现出资本市场对这一领域的浓厚兴趣。

特别是在细分的面馆市场,2021年就见证了13起融资事件,涉及金额超过人民币14亿元。这为陈香贵、张拉拉、马记永等品牌提供了快速扩张的契机。

进入2024年以后,融资活动持续活跃。梦想餐饮品牌、牛肉饭连锁“牛大吉”和拌饭连锁“米悦朝鲜族拌饭”等均宣布获得了数千万元的融资,显示出资本市场对餐饮行业的持续看好。

记者注意到,小菜园品牌在2023年表现突出,一年内完成了两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到人民币5亿元,成为当年餐饮融资领域的亮点之一。

文志宏指出,过去几年的不确定性让餐饮行业对资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现在,拥有强大的现金流和资本支持被视为餐饮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和保障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实际上,西贝餐饮的创始人贾国龙的态度转变也颇具代表性。他曾坚持不上市,但近年来的市场变化促使他重新考虑并决定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为公司发展注入新活力。

但另一面,诸多中式餐饮企业的IPO进程并不顺利。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老乡鸡、老娘舅分别于2023年8月、11月撤回A股申请。捞王、七欣天、杨国福、乡村基等多家餐企向港交所递交的上市招股书均失效已久。

对此,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餐饮行业是一个常见的服务性行业,技术门槛偏低,受政策、环境等影响较多,在经营过程中对财务、税收等方面的规范性有很大提升空间。

对于餐饮企业如何在资本市场破局,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认为,寻求IPO的餐饮企业必须解决好三大问题:首先是特色化和特色创新化,要让特色在不断创新中传承;其次是标准化以及标准的与时俱进,要迎合新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和口味,让标准适应市场需要;最后是模式化以及管理模式人性化,要摆脱对后厨的依赖,建立新的激励机制。

实际上,绿茶餐厅与其他餐饮品牌有着一定区别,如绿茶餐厅目前仍坚持主品牌运营,而其他餐厅有不少都选择了开发子品牌。如海底捞的海捞火锅;呷哺呷哺的呷煮呷烫、趁烧等;还有九毛九集团旗下的太二酸菜鱼、赏鲜悦木牛肉火锅。

还有在规模上,行业集中度不高的情况下,绿茶餐厅也寄希望于通过规模扩张来获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其募集资金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于扩张餐厅网络。据了解,2024年,绿茶餐厅计划新开设112家,然而,截至2024年6月11日,绿茶餐厅新增22家餐厅,仅完成新增门店计划的20%左右。

在未来,绿茶餐厅计划在2024年至2027年期间每年开设112至213家新餐厅,其中大部分位于三线城市,这也表明了其对未来市场的积极预期和扩张野心。

这已经是绿茶餐厅第四次冲击IPO,其想必也已经在多个方面做好了准备。对于扩张策略、菜品创新等问题,记者采访绿茶餐厅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在聆讯期内,不能接受任何采访。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