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什么最配?
冰饮、空调、冰西瓜!
每天“吃瓜”
成为很多人的“常规操作”
有些人买来西瓜后
还喜欢先放在冰箱冰镇
之后再一口气“炫”完
虽然这样吃“凉浸浸,好爽”
但并非所有人都合适!
有人因此进了医院……
几口冰西瓜下肚
53岁阿叔拉到腿软
前两天,在杭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就诊时,53岁的王先生(化名)脚步虚浮,腿软无力。“天气太热了,刚好楼下水果店西瓜卖的也比之前便宜了许多,我赶紧买了一个。后来放冰箱里冰了半天拿出来吃,吃完后没多久开始拉肚子,都快站不住了!”他叹了口气。
最近,像王先生这样的病人,增加了不少。 脾胃病科医生仔细一问,大多跟“冰西瓜”有关,并且脾胃平时就较“寒”。
此外,2021年
广东疾控还报道过这样一则病例:
一女子吃隔夜冰西瓜险丧命。
原因是冰西瓜保存不当,
细菌感染导致。
西瓜虽好
这些人要少吃!
医生提醒:
西瓜虽然解暑止渴,好处多多,但这些人应少吃或不吃西瓜:
? 脾胃寒 者慎吃。 对于本身脾胃就比较寒的人来说,吃西瓜等于雪上加霜。寒性收引,会腹痛,寒湿伤阳,会腹泻。
? 肾功能不全者慎吃。 其肾脏对水的调节能力大大降低,短时间内大量吃西瓜会使体内水分增多,若不能将体内过多的水分调节及排出体外,容易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
? 糖尿病人吃西瓜需适量。 否则不但血糖会升高,还可能因出现代谢紊乱而致酸中毒。
? 产妇不宜多吃西瓜。 产妇的体质比较虚弱,多吃西瓜会过寒而损脾胃,且在饭前及饭后吃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 痛经的女性忌吃冰西瓜。 痛经的女性本身气血就不通畅,冰西瓜性寒,寒性收引,吃冰西瓜只会加重气血的不流通,痛经会更加严重。
划重点!
夏天吃西瓜的正确方式
不过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
摄入大量冰西瓜也容易脾胃不适 。
难道夏天的“快乐”没有了?
关于吃西瓜的正确方式
快来一起看看↓
? 吃新鲜西瓜。 尽量购买、食用新鲜西瓜,不要购买切好的西瓜。吃西瓜时最好一次性吃完,不要长时间保存。如果实在吃不完,西瓜切开后,立即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
? 切西瓜的用具要干净。 切西瓜的刀和其他用具要保证干净,切忌和切生肉的菜板、菜刀混用,以防交叉污染。
? 西瓜储存时间不要过长。 切开的西瓜常温下储存不宜超过4小时,气温越高,储存时间越短,冰箱冷藏不宜超过24小时。吃冷藏的西瓜应将表面切掉不要,这样可以减少吃进细菌的几率。
? 不能吃得过多。 西瓜是生冷之品,吃多了易伤脾胃、腹胀、腹泻、食欲下降,还会积寒助湿,导致疾病。
? 感冒初期不要吃西瓜。 小心引邪入里,使感冒加重或延长治愈的时间。不过,当感冒加重出现了高热、口渴、咽痛、尿黄赤等热症时,在正常用药的同时,可适量吃些西瓜,有助于感冒的痊愈。
? 少吃冰西瓜。 大热天吃冰西瓜对胃的刺激很大,容易引起脾胃损伤。
“热伤风”如何预防?
夏季户外“烤肉”和室内“冰箱”
两种模式不时切换,
加上空调、冷饮、冰西瓜,
稍不注意,小心“热伤风”
如何预防?
“热伤风”是“风热感冒”的一种,其病因是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出汗,然后直接暴露在空调房和风扇下,或者喝下大量冻饮或者吃冰冻水果等,导致寒气入体,与“暑湿热”相冲,导致风热感冒。如果本身就是湿热体质的人,更容易发病。
“热伤风”除了呼吸系统症状外,还常见胃肠道系统,其典型的特征如下:
1、常见黄稠痰、黄黏鼻涕。 由于“热伤风”整体偏于热,蒸灼津液,炼液为痰,所以更容易出现黄痰,其质地多偏稠;暑多夹湿,而湿性黏滞,所以分泌物也比较黏。
2、长期发热。 湿性黏滞常导致病情缠绵,并且环境温度高,较难散热,服退烧药后热退不久又烧起来。由于小儿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和血液循环中枢发育不全,对体温的调节能力较差,所以更容易出现此症状。
3、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肠鸣泄泻,并伴有周身困重,四肢乏力。
预防热伤风
做好四件事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2)在空调房不要待太长时间,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5~8℃为宜,每天还应定时开窗通风。
(3)大汗淋漓时不要对着空调风口吹,老人注意颈部及膝关节的保温。
(4)空调应每年深度清洁,定期清洗滤网,避免空调成为污染源。
综合:杭州日报、杭州市中医院、健康杭州、广州日报客户端、健康有约、广州日报·新花城
来源: 漳州新闻网
源:漳州新闻网
夏天,和什么最配?
冰饮、空调、冰西瓜!
每天“吃瓜”
成为很多人的“常规操作”
有些人买来西瓜后
还喜欢先放在冰箱冰镇
之后再一口气“炫”完
虽然这样吃“凉浸浸,好爽”
但并非所有人都合适!
有人因此进了医院……
几口冰西瓜下肚
53岁阿叔拉到腿软
前两天,在杭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就诊时,53岁的王先生(化名)脚步虚浮,腿软无力。“天气太热了,刚好楼下水果店西瓜卖的也比之前便宜了许多,我赶紧买了一个。后来放冰箱里冰了半天拿出来吃,吃完后没多久开始拉肚子,都快站不住了!”他叹了口气。
最近,像王先生这样的病人,增加了不少。脾胃病科医生仔细一问,大多跟“冰西瓜”有关,并且脾胃平时就较“寒”。
此外,2021年
广东疾控还报道过这样一则病例:
一女子吃隔夜冰西瓜险丧命。
原因是冰西瓜保存不当,
细菌感染导致。
西瓜虽好
这些人要少吃!
医生提醒:
西瓜虽然解暑止渴,好处多多,但这些人应少吃或不吃西瓜:
? 脾胃寒者慎吃。对于本身脾胃就比较寒的人来说,吃西瓜等于雪上加霜。寒性收引,会腹痛,寒湿伤阳,会腹泻。
? 肾功能不全者慎吃。其肾脏对水的调节能力大大降低,短时间内大量吃西瓜会使体内水分增多,若不能将体内过多的水分调节及排出体外,容易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
?糖尿病人吃西瓜需适量。否则不但血糖会升高,还可能因出现代谢紊乱而致酸中毒。
? 产妇不宜多吃西瓜。产妇的体质比较虚弱,多吃西瓜会过寒而损脾胃,且在饭前及饭后吃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 痛经的女性忌吃冰西瓜。痛经的女性本身气血就不通畅,冰西瓜性寒,寒性收引,吃冰西瓜只会加重气血的不流通,痛经会更加严重。
划重点!
夏天吃西瓜的正确方式
不过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
摄入大量冰西瓜也容易脾胃不适。
难道夏天的“快乐”没有了?
关于吃西瓜的正确方式
快来一起看看↓
? 吃新鲜西瓜。尽量购买、食用新鲜西瓜,不要购买切好的西瓜。吃西瓜时最好一次性吃完,不要长时间保存。如果实在吃不完,西瓜切开后,立即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
? 切西瓜的用具要干净。切西瓜的刀和其他用具要保证干净,切忌和切生肉的菜板、菜刀混用,以防交叉污染。
? 西瓜储存时间不要过长。切开的西瓜常温下储存不宜超过4小时,气温越高,储存时间越短,冰箱冷藏不宜超过24小时。吃冷藏的西瓜应将表面切掉不要,这样可以减少吃进细菌的几率。
? 不能吃得过多。西瓜是生冷之品,吃多了易伤脾胃、腹胀、腹泻、食欲下降,还会积寒助湿,导致疾病。
? 感冒初期不要吃西瓜。小心引邪入里,使感冒加重或延长治愈的时间。不过,当感冒加重出现了高热、口渴、咽痛、尿黄赤等热症时,在正常用药的同时,可适量吃些西瓜,有助于感冒的痊愈。
? 少吃冰西瓜。大热天吃冰西瓜对胃的刺激很大,容易引起脾胃损伤。
“热伤风”如何预防?
夏季户外“烤肉”和室内“冰箱”
两种模式不时切换,
加上空调、冷饮、冰西瓜,
稍不注意,小心“热伤风”
如何预防?
“热伤风”是“风热感冒”的一种,其病因是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出汗,然后直接暴露在空调房和风扇下,或者喝下大量冻饮或者吃冰冻水果等,导致寒气入体,与“暑湿热”相冲,导致风热感冒。如果本身就是湿热体质的人,更容易发病。
“热伤风”除了呼吸系统症状外,还常见胃肠道系统,其典型的特征如下:
1、常见黄稠痰、黄黏鼻涕。由于“热伤风”整体偏于热,蒸灼津液,炼液为痰,所以更容易出现黄痰,其质地多偏稠;暑多夹湿,而湿性黏滞,所以分泌物也比较黏。
2、长期发热。湿性黏滞常导致病情缠绵,并且环境温度高,较难散热,服退烧药后热退不久又烧起来。由于小儿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和血液循环中枢发育不全,对体温的调节能力较差,所以更容易出现此症状。
3、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肠鸣泄泻,并伴有周身困重,四肢乏力。
预防热伤风
做好四件事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2)在空调房不要待太长时间,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5~8℃为宜,每天还应定时开窗通风。
(3)大汗淋漓时不要对着空调风口吹,老人注意颈部及膝关节的保温。
(4)空调应每年深度清洁,定期清洗滤网,避免空调成为污染源。
来源:杭州日报、杭州市中医院、健康杭州、广州日报客户端、健康有约、广州日报·新花城
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题:多地积极采取举措应对台风“杜苏芮”影响
新华社记者
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持续逼近我国东南沿海,中央气象台7月27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中央气象台预计,“杜苏芮”将于28日早晨到上午在福建东山到莆田一带沿海登陆。目前,“杜苏芮”已给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带来大风、降雨等影响,各地正积极采取举措应对台风影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
鉴于“杜苏芮”可能登陆福建南部沿海,福建省防指已于27日9时将防台风应急响应从Ⅱ级提升至Ⅰ级。福建气象部门预计,“杜苏芮”在漳州沿海登陆的可能性较大。记者了解到,漳州市3372艘在册渔船、21324艘乡镇船舶、7艘海上作业渔船已全部靠港到岸,渔排作业人员4042人已全部撤离上岸,当地加强管控,严防船只冒险出港、人员擅自回流。
7月27日,国网漳浦县供电公司员工在漳浦县城地势低洼处的万新商业广场地下配电室门口放置防水沙袋。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前置应急力量在基层一线,展开隐患排查。在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海盾见义勇为救援队队长林万发从27日早上5点多开始,就和4个救援队队员以志愿者身份配合抗台风工作。“救援队员大多是本地的渔民,他们更熟悉本地的海况,也更懂得做渔民的工作。”林万发说,救援队还准备了救生衣、快艇等设施,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及时出发救援。
广东潮州市饶平县地处闽粤交界,是防范台风“杜苏芮”的重点区域。正在渔港巡查的饶平县海山镇党委副书记余泽鑫告诉记者,当地25日开始就动员组织所有海上作业人员上岸,海边工作人员也转移到安全地带避风,“海山作为饶平的唯一海岛镇,很多群众靠海为生,台风对渔业生产比如贝壳养殖、培苗等都会有很大影响。”
7月27日,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三百门渔港里回港避风的渔船(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王瑞平摄
“我们已成立了193支应急抢险队伍,储备抢险设备、砂石料、橡皮艇以及帐篷、干粮等应急抢险物资。”饶平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林旭志表示,将紧盯台风发展,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的级别及防御应对措施。记者从潮州市政府了解到,截至27日上午,潮州全市305艘在册渔船和3396艘乡镇渔船回港避风,4个临海景区、浴场全部关闭,危险区域已转移4770人,开放1020处应急避难场所。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多地明确要求预警、巡查到位,应急处置到位。“阿叔阿婶,简单收拾一下衣物,我们马上向山下转移!”27日13时30分许,浙江省温州瑞安市高楼镇干部薛茜、王磊等人接到指令,营东村附近山体发生小范围的坍塌,他们立即来到营东村,帮助村民撤离。“你们来就太好了,早上暴雨,我们正担心呢。”77岁的村民戴圣茂住在半山腰平层老屋里,看到镇干部前来,他安心了不少。一路上,工作人员护送老人到营东村避灾点,并将屋后塌方的情况上报。
截至27日16时,温州全市共转移强降雨集中区域15142人。浙江省防指已于27日16时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7月27日,民警、交警在浙江省玉环市应东码头设置警戒线。新华社发(段俊利摄)
在江西省宁都县石上镇,江西省赣州市公路发展中心宁都分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集中清理国省道沿线重点路段的排水沟、边沟、涵洞等排水设施,将存在安全隐患的树木清理锯除,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为了消除台风天气对公路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加大了公路养护巡查频率,特别是雷雨大风天气的巡查,确保国省道安全畅通。”江西省赣州市公路发展中心宁都分中心副主任黎晨介绍道。
江西省气象部门提醒,台风影响期间,应减少或停止高空、户外和涉水作业,及时加固或拆除危旧房屋、临时搭建物。(记者吴剑锋、詹奕嘉、魏一骏、范帆)